•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由COVID-19衍生出的防疫大網,成功降低五大傳染病的盛行率
2020.12.01
由COVID-19衍生出的防疫大網,成功降低五大傳染病的盛...
作者 / 傅詩宸/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生醫所博士,喜愛文學創作,...
612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來勢洶洶,全球累計病例數也在今(2020)年10月突破4000萬人。面對疾病,臺灣人民做了萬全的防疫工作,有趣的是諸如戴口罩、用肥皂勤洗手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措施,不僅防堵了疫情在臺灣蔓...
COVID-19傳染病免疫力全民防疫傳染途徑疾病新冠肺炎
疾病之下,真的人人平等嗎?-超免疫北市生物藝術展專訪
2020.11.01
疾病之下,真的人人平等嗎?-超免疫北市生物藝術展專...
作者 / 羅億庭/唸著生物,想著哲學,看著藝術,本刊編輯。
611期
10月中於陽明大學展出「超免疫北市」生物藝術展,超免疫北市是一個被虛構出的反烏托邦情境,假設未來世界疫情不斷延燒,政府有沒有可能「免疫力」、抗體種類多寡來管理人民的移動範圍,並用數位工具來監控人民?藉此展覽...
科學生物藝術超免疫北市白血球白血球政府免疫力抗體烏托邦
現階段什麼藥對COVID-19有效?
2020.05.14
現階段什麼藥對COVID-19有效?
作者 / 郭羽漫/本刊主編。
461期
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走到今日,臺灣在疫情防治上也有所進展。先前臺灣以圍堵、減災交互進行等非藥物介入處理疫情,雖說仍有軍艦群聚感染的事件發生,但在民眾廣泛配戴口罩的情況下,社區感染與死亡人數屢創新低...
新冠病毒藥物疫苗瑞德西韋免疫力羥氯奎寧快利佳干擾素胞吞作用肝臟細胞新冠肺炎
從COVID-19復原便無後顧之憂?研究指出:病毒可能少量殘留
2020.04.10
從COVID-19復原便無後顧之憂?研究指出:病毒可能少量...
作者 / 編輯部
460期
近日,在中國進行的一項小型研究表明,當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患者的症狀消失後,病毒仍可能在體內留存至少兩週,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病毒咽喉拭子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病毒核酸檢測免疫力肺泡
簡單的讓皮膚細胞轉變成白血球
2014.10.01
簡單的讓皮膚細胞轉變成白血球
作者 / 編輯部
538期
這絕對是史上頭一遭!科學家把人類表皮細胞移植成為白血球細胞,成為免疫系統中面對入侵者的第一線戰士!
白血球癌細胞皮膚細胞免疫力間接譜系重編技術醫療
接種牛痘技術探源
2014.01.01
接種牛痘技術探源
作者 / 何子樂/前交大應用化學系教授。
529期
1980年5月8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了天花病在地球上絕跡的喜訊。歷史上對付這個令人萬分畏懼的流行症,以接種牛痘作為預防措施是最重要的里程碑。
天花病牛痘醫學細菌免疫力
  • «
  • 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