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9.15
17年不檢疫締造零交叉感染 豐富技術經驗推動藥物開發 ...
作者 / 張慈媛/本刊編輯
525期
客製化服務也是小鼠診所的一大亮點,技術人員可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量身打造小鼠每日必須的照顧與實驗設計,例如每日給藥、根據成果調整實驗內容等。以給藥為例,其他可提供類似服務的設施,或許未必能配合假日給藥,但小...
小鼠診所
中研院
動物實驗
磁振造影
2025.09.01
木頭也能做衛星?日本木衛星 LignoSat 重新定義衛星材...
作者 / 陳麒云 | 中央大學太空系及光電所學生,專注於太空望...
669期
只要選擇正確的材料和使用情境,木材也能在太空中使用。LignoSat 的設計和京都大學團隊的驗證實驗表明,儘管物理屬性導致木材無法完全替代金屬,但仍可能用作衛星機板材料,大幅減少金屬的使用率。
衛星
太空材料
熱膨脹
永續
2025.07.01
不稀的稀土,難採的礦物 稀土的開採技術與汙染
作者 / 余炳盛 | 長期從事地球資源的探勘調查、開發與應用的...
667期
從稀土礦床在地殼內的孕育,到被人類探勘、開採、選礦及提煉及應用的過程中,探勘和開採技術相對較成熟、容易,但是稀土礦物種類複雜,加上17 種稀土元素的性質極為相似,因此目前真正的挑戰在於這些礦物的有效分選,以...
稀土
稀土元素
礦床
稀土開採
2025.06.15
突破「摩爾定律」的下世代材料「鎢化硒」臺大與台積電...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22期
半導體產業長期以來遵循「摩爾定律」(Moore's Law)。這個定律預測隨著技術進展,大約每兩年,我們就能在相同成本下,在晶片上塞進兩倍數量的電晶體。但是持續把電晶體做得愈來愈小時,就會遇到一個根本的問題:當元件...
積體電路
摩爾定律
二維材料
載子遷移率
2025.06.01
永續VS商機,其實可以全都要! 揭開綠色製藥的無限潛...
作者 / 陳政男 | 嘉義大學生化科技學系教授,專長為臺灣藥用...
666期
綠色化學不只是實驗室裡的學術研究,它正逐步從實驗室走向產業應用,為藥物生產帶來更多創新改變。目前許多藥廠都已開始投入這類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除了環保與盈利上的考慮,也致力讓消費者能以更實惠的價格取得更安全有...
製藥
綠色化學
溶劑
環保
2025.04.01
實驗動物為什麼能用於模擬人類?從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
作者 / 王家琪 | 臺灣大學獸醫系副教授,專注於免疫毒理,致...
664期
今後藉由了解更多的作用機轉,將使開發化學反應或細胞、組織為主的非動物替代模式更加順利,也能更精準地篩選藥物,減少實驗動物犧牲。
實驗動物
基因
分子生物學
基因同源性
2025.03.05
開發藥物與疫苗的好幫手 同步輻射揭開病毒的神祕面紗
作者 / 陳乃齊 |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林建志 ...
663期
蛋白質晶體學、同步輻射光源、冷凍電子顯微鏡、類病毒顆粒、抗體修飾等研究推進了生物醫藥發展,在疫苗開發、藥物傳遞和結構生物學研究方面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更為人類健康和生物科技帶來了新的希望!
同步輻射
蛋白質
病毒
疫苗
2025.01.07
讓AI 幫你挑咖啡豆! 質譜法結合機器學習的應用
作者 / 陳月枝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研究興趣...
661期
在未來,這項技術還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可應用於個人化食品製造領域。隨著個人化食品需求的增長,質譜法和機器學習技術可以幫助食品公司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精確地挑選出符合特定風味或營養需求的食品。
咖啡豆
質譜法
萃取
2024.12.02
諾貝爾獎頒給AI 是否搞錯了什麼? 以物理學方法奠定現...
作者 / 魏澤人 | 陽明交大AI 學院副教授,機器學習GDE(...
660期
這是諾貝爾委員會首次將物理獎頒給AI 研究,由於得獎主題實在是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不少觀看諾貝爾獎直播的物理學家一時錯愕,不知該做何感想。
諾貝爾獎
AI
類神經網路
2024.11.14
藍相液晶製程突破 中山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反向電致形...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5期
藍相液晶是一種具有三維光子晶體特性的特殊軟性材料,能夠反射特定波長的光線。這種獨特的性質使它在多個領域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光電工程學系
液晶
反向電致形變
2024.11.14
臺大醫院開發結合胃癌、大腸癌的 「二合一」篩檢有效...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5期
為了加強對幽門螺旋桿菌的篩檢並根除此細菌,研究團隊提出將幽門螺旋桿菌篩檢與大腸癌篩檢相結合,進行「二合一」糞便篩檢。
幽門螺旋桿菌
二合一篩檢
一級致癌因子
2024.10.21
以浮萍為基礎開發的光學生物感測器能快速且準確地檢測...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4期
這種基於浮萍的生物感測器有望在環境監測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它不僅能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便捷的研究工具,也有可能成為環境保護部門和水資源管理機構的重要監測手段。
浮萍
生物感測器
生物電子學
2024.09.30
臺科大開發「車輛密碼加密驗證機制」 讓車聯網更精準...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3期
「車輛密碼加密驗證機制」,為高速交通環境中的車輛驗證問題提供了突破性解決方案。這項研究在InnoVEX 2024新創競賽榮獲台杉創新獎,展現了在智慧交通領域的卓越成果。此機制核心的「批量驗證技術」能同時處理多輛車的驗...
臺灣科技大學
加密驗證
車連網
2024.09.30
從蜘蛛吐絲獲得靈感 陽明交大團隊開發可自我修復的水...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3期
李明家受到蜘蛛吐絲的啟發,進而開發出這項材料。蜘蛛絲是一種具有高強度和高延展性的物質,它的結構和功能更是理想的仿生應用範本。水凝膠的性質與人體組織相像,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之外,還能夠模仿目標組織的天然細胞...
生物3D列印
仿生
蛋白質分子
2024.09.23
從藥物開發到疾病研究 仿生肺器官晶片的進程與展望
作者 / 陳冠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學院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
513期
雖然目前器官晶片技術已被廣泛發展,但若需要進行複雜流道和流體的控制或是即時進行檢測,將會面臨實驗過程費時的問題,導致細胞在經過多個時間點的分析後失去活性。
仿生肺
器官晶片
藥物開發
2024.09.16
鼓勵大學開發「基編水產品」 日本政府遭質疑圖利廠商
作者 / 郭金泉/臺灣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
512期
現階段日本政府提供補貼,鼓勵大學和企業合作研發安全性尚不明確的「基編水產品」。此類由稅收補貼形成的集體利益集團,被日本的非政府組織團體戲謔稱為「基因組編輯共構集團」。本文接下來將討論這類做法牽涉到哪些爭議...
基因編輯
基改鮭魚
基因改食品
2024.09.16
受昆蟲導航能力啟發 荷蘭團隊開發能自 主回家的微型機...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2期
荷蘭臺夫特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觀察了螞蟻如何以視覺識別環境,並將環境線索與步數計算能力相結合,最終得以安全回家的策略。團隊以此基礎為啟發,替微型、輕型機器人建立了一種自主導航策略。
微型機器人
昆蟲自主導航
視圖記憶
2024.09.09
帶來絢麗極光和衛星災難 太陽風如何影響地球生活?
作者 / 張滋芳/成功大學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成大...
657期
太空迷應該都還記得的一次大量衛星報銷事件,就是全球知名太空公司SpaceX 於2022年2 月發射49 顆低軌通訊衛星「星鏈」(Starlink)時,遭遇到地球磁暴事件,當中有40 顆衛星受影響,導致衛星失能且只能選擇墜回大氣層燒...
太陽風
太陽黑子
極光
磁暴事件
激發態
2024.09.09
告別有機溶劑 用超臨界流體 萃取精油、保健品
作者 / 劉冠汝/澎湖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專長為酵素工技、超...
657期
傳統的萃取方法包含水蒸氣和溶劑萃取,但可能會出現溶劑殘留、高溫破壞、油溶性差、種類受限、能源消耗等缺點,大幅影響活性物質的功效與價值。超臨界流體的萃取特性佳且不同於傳統萃取法,不會發生高溫蒸餾破壞生物活性...
超臨界流體
萃取
二氧化碳
2024.08.01
紅火蟻為什麼能在水上結筏?從生物的生存智慧到仿生材...
作者 / 洪在明/主持清學大學物理系510的揉皺實驗室,研究對...
656期
經過億萬年的演化,許多動物的群體行為令人嘆為觀止,例如鳥群和魚群的整體形狀[註]、細胞運動和細菌成長。整個生物群體如何從簡單的微觀規則出發,在缺乏類似大腦的整合且群體成員都互不知情的情況下,對環境帶來的挑...
仿生學
紅火蟻
結筏
穀片效應
自我修復
行走油滴
表面張力
帕松比
薄膜揉皺力學
2024.07.15
光譜儀變得更小了! 臺大與國際團隊合作開發新型光譜...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1期
在許多科學研究與工業應用中,光譜儀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張慶瑞與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吳漢春合作帶領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期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的微型光譜儀。該光譜儀採用SnS₂/ReSe₂的特殊材料,可以...
光譜儀
臺灣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光檢測
訊號處理
邊緣人工智慧
機械視覺
圖像處理
2024.07.01
災害發生時的急救科學
作者 / 楊翔文/「安妮怎麼了?」創辦人,透過教材開發讓更多...
655期
承平時期撥打119報案後,救護車平均到達現場的時間是4~8分鐘。然而當災害發生時,可能因為建物倒塌、交通毀損而造成人民傷亡,此時救護系統也可能無法正常運作,所以這些專業救護資源就必須集中到更被需要的地方。因此...
急救
SMART
止血
加壓止血
填塞止血
止血帶
防災韌性
防災訓練
2024.06.15
中興大學與神戶大學突破傳統限制 聯合開發高效率直流...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0期
隨著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環境汙染和氣候變遷日益嚴重,發展清潔能源已成為全球共識,其中燃料電池和綠能發電就是其中一種重要的發展方向。近期,來自中興大學電機系教授賴慶明團隊與日本神戶大學教授三島智和的研究室,共...
直流電源
電力轉換
綠能發電
半導體
清潔能源
中興大學
神戶大學
燃料電池
2024.06.15
AlphaFold 3預測蛋白質結構能力再升級 有望幫助新藥開...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0期
近年來,AlphaFold等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預測蛋白質立體結構的能力逐漸提升,為生物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的突破。儘管如此,科學家仍期待AI能做到更多,像是預測蛋白質上的功能性修飾,或是與DNA、RNA等...
AlphaFold
人工智慧
蛋白質
立體結構
擴散模型
機器學習
複合物
藥物開發
2024.05.15
臺大團隊開發「超分子激發錯合物」有望 創造成本更低...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9期
現代人追求極致的影音享受,各種色彩更為鮮豔、豐富的顯示器也逐漸推陳出新。除了在去(2023)年獲得諾貝爾獎的量子點顯示器外,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OLED)其實也是一種我們在手機、電腦、電...
臺大
錯合物
OLED
顯示器
銥
超分子
2024.04.15
中興大學開發自發電與可變形面板 讓機器人具有觸覺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8期
儘管機器人的視覺和聽覺能力已經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但「觸覺」能力卻仍然是一大挑戰。近期由中興大學材料系教授賴盈至的團隊研發能自行發電、沒有形狀束縛、可隨意變形的觸覺電子皮膚(untethered triboelectric...
中興大學
機器人
觸覺
人機介面
奈米發電
觸覺面板
元宇宙
義肢皮膚
2024.04.15
手機臉部辨識系統再升級!陽明交大團隊開發出更小、耗...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8期
如果你使用的手機是iPhone,一定對螢幕上方那塊有點礙眼的「瀏海」印象深刻。我們每天使用的智慧型手機臉部辨識螢幕解鎖系統,目前仍配備稍嫌笨重的點陣投影儀和鏡頭,導致手機螢幕上總是會有個令人難以忽視的區塊。近期...
臉部辨識
陽明交大
繞射
光學元件
機器人技術
擴增實境
混合實境
輕量化
節能
2024.04.01
高齡者的「品味」 科學銀髮友善食品的開發
作者 / 王怡晶/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兼食品...
652期
你可知道咬下一口香蕉和吃進一口花生,哪一種食物比較重?一口蘋果與一口麵包在吞下肚子前,哪一種需要咀嚼更多次?一塊口香糖咀嚼100下後,重量改變的程度和什麼因素有關?你知道唾液分泌較少的人比唾液分泌多的人更喜...
高齡者
銀髮友善食品
質地
高齡化社會
咀嚼
吞嚥
味覺
嗅覺
2024.02.01
合成生物學與工程系統的 結合突破想像的微型生物工廠
作者 / 李孟學/陽明交通大學分醫所助理教授,從事工程生物微...
650期
合成生物學藉由基因編輯創建具備特殊功能的生物系統,發展至今已展示了許多重要的應用。儘管如此,合成生物學的潛力遠遠不止於此,它仍有許多未被開發的應用和發展空間。而得利於微小化工程的發展,小體積且功能豐富的微...
微機電系統
微流體
生物微機電
感測器
致動器
實驗室晶片
換能器
2024.01.15
陽明交通大學開發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 開創憂鬱症治療...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5期
腦部刺激術(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為近年來治療憂鬱症的重要方法。陽明交通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發展石墨烯神經探針晶片技術結合針對腦部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 NAc)的電刺激,可以顯著改善動物憂鬱...
陽明交通大學
石墨烯
神經探針晶片
憂鬱症
腦部刺激術
電刺激
«
1
2
3
4
»
頁次:
1
2
3
4
資料總數:10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