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7.01
舌尖上的科學 Vol.2──舉杯的是啤酒,釀出來的是科學
作者 / 編輯部
667期
《科學月刊》於今(2025)年6月13日晚間舉辦「舌尖上的科學」系列第二場活動「舉杯的是啤酒,釀出來的是科學」。本次活動由鎮店大廚廖英凱與客座大廚林翰佐攜手主持,與參與者一同聊啤酒、喝啤酒、釀啤酒。
舌尖上的科學
啤酒
酒精
啤酒釀造
2025.05.01
物理學家發現 開啤酒的聲音聽起來像「啊」
作者 / 編輯部
665期
柯赫發現,打開掀蓋式玻璃瓶的彈簧開關時,聲音並非來自單一衝擊波,而是駐波,類似一聲短促的「啊」(ah)。藉由高速攝影,團隊捕捉到瓶蓋彈開瞬間,瓶頸處的凝結水珠在駐波垂直振動,再結合錄音與流體力學的計算,證明...
啤酒
駐波
二氧化碳
衝擊波
2024.10.11
在花蓮遇見鯨奇賽恩思!兒童雙語廣播營培養小小廣播人
作者 / 沙珮琦/《腦波酒坊》podcast製作人暨主持人
660期
今(2024)年8月,《科學月刊》受到國立教育廣播電臺花蓮分臺的邀請,來到東臺灣、前進「兒童雙語廣播營」,將科學、英文和各種鯨豚知識一起帶給25名小小廣播人。
科學寫作
科學閱讀
教育廣播電台
雙語
廣播
星火相傳
花蓮
國小
廣播營
2024.05.08
進擊的假訊息終結者!龍津高中媒體識讀講座
作者 / 黃湘庭 / 《腦波酒坊》podcast 節目製作人
654期
今年4月,《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受到臺中市立龍津高中邀請,由《科學月刊》Podcast製作人黃湘庭擔任講師,以案例分析等形式,有趣輕鬆地帶領全體高一同學來了場媒體識讀的教育遨遊。
星火相傳
科學表達
科學閱讀
媒體識讀
假訊息
龍津高中
科學講座
媒體講座
資訊判讀
2023.10.15
酒精不耐症體質 可能讓腦神經遭受更嚴重的損傷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2期
酒精不耐症(alcohol intolerance)體質在東南亞國家十分常見,與先天的基因變異有關。近期,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國家衛生研究院及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合作研究發現,酒精不耐症不僅與酒後...
酒精不耐症
腦神經
乙醛
飲酒
2022.09.01
釀酒時的微生物魔法 增加葡萄酒 釀造風味的細菌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633期
微生物是人類朋友裡最厲害的魔法師,尋常的食物在經過它們的發酵改造之後,可能會以完全不同的外形和香氣出現,變成不可思議的美食⸺釀酒就是這樣的魔法。
酵母菌
酒球菌
乳酸桿菌屬
片球菌屬菌種
微生物
花青素
二次發酵
酒精
蘋果酸
乳酸菌
2022.09.01
不是所有酵母菌都能釀酒 如何分離、鑑定出好的釀酒酵...
作者 / 林志輝/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博士,現為臺東大學生命科...
633期
酵母菌原指所有的單細胞真菌,而在自然環境中有非常多的酵母菌物種,其中也不乏具有高效率發酵能力的種類,但是真正能符合釀酒需求的物種只有釀酒酵母菌。
釀酒
釀酒酵母菌
酵母菌
單細胞真菌
微生物
培養基
2022.09.01
臺灣的葡萄可以釀酒嗎?種出適合釀酒的好葡萄
作者 / 李國譚/康乃爾大學果樹學博士,專長為葡萄、莓果及溫...
633期
在葡萄酒的領域裡,釀酒師是舞臺上閃耀的明星,受愛酒人士追捧,葡萄酒的釀造更是兼具科學與藝術的工藝,考驗著釀酒師的技巧與天賦。
葡萄
釀酒
葡萄酒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地中海地區
根瘤蚜
根砧
巨峰葡萄
2022.09.01
不只是酒精發酵!如何將葡萄釀成酒?
作者 / 蔡孝倫/興趣使然,在英國生化研究所博士班就讀時,轉...
633期
葡萄酒與人類文明演進密不可分,從考古證據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從文明發展初期就已經在釀造葡萄酒。最早的釀酒證據在東歐喬治亞共和國(Georgia)的山洞中被發現,年代可追溯至西元前6000 年的陶製大甕,迄今已有8000 多...
酒精發酵
葡萄
葡萄酒
紅酒
芽孢
單寧
花青素
酚類
2022.09.01
花香、奶油、榛果味?系統化品飲葡萄酒的色香味
作者 / 鄒修銘BSP/軟體工程師、盲品愛好者、登山客,致力探...
633期
葡萄酒的品飲乍聽之下是一項艱深的活動,與讀者頗有距離。其實,只要能掌握以「色、香、味」三方面進行分析的系統化品飲技能,我們就能夠自行評判酒質優劣,享受葡萄酒多層次的美好。
品酒
葡萄酒
品飲技能
ISO杯
微生物
釀造工藝
酒石酸
單寧
釀造技法
花青素
卡本內蘇維濃
2022.09.01
葡萄酒愈陳愈香?酒商與侍酒師告訴你更多葡萄酒小知識...
作者 / 編輯部採訪整理
633期
舊世界指歐洲,新世界指的是近200 年才開始釀酒的地區,如美國與澳洲等地。新世界釀酒會運用科技分析葡萄種植的過程、紅酒的化學成分,以及酵母的發酵功能,並標準化製作流程。但過去舊世界在百年釀酒歷史所累積的經驗,...
酒
軟木塞
螺旋蓋
黴菌
葡萄酒
釀酒歷史
土壤
氣候
2022.09.01
在家也能釀酒?葡萄酒自釀之道
作者 / 鄭建瑋/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
633期
記得2018 年筆者在《科學月刊》上發表過〈超越千年的釀造工藝―啤酒〉,當時正值精釀啤酒風潮當道,一時之間有許多富有實驗精神的新創精釀啤酒問世。臺灣也出現幾家專門供應自釀啤酒原料與設備的網站或供應商,使許多人...
釀酒
自釀
葡萄
葡萄酒
啤酒
天然酵母
天然菌種
混和菌種
蘋果乳酸
乳酸菌
2022.09.01
動搖國本!搶救釀酒業
作者 / 蘇仁福、曾明騰。
633期
在上一集中,我們聊到了十七世紀,荷蘭科學家aka 手作達人雷文霍克,以他那充滿手工溫度的兩百五十臺顯微鏡,以及一百七十二塊鏡片,為世人展示了「微型動物」(微生物)的世界。
微型動物
微生物
飲酒文化
釀酒
巴斯德消毒法
釀酒業
養蠶業
醫療產業
2022.08.01
釀酒酵母的前世今生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 中心副...
作者 / 張樂妍/本刊編輯。
632期
釀酒酵母是與人類生活最相關的微生物之一,未馴化釀酒酵母的發現除了能提供食品應用,也拓展更多研究領域,例如釀酒酵母多樣性、起源地、生態特性、棲位。
專訪
釀酒酵母
發酵
酵母菌
單細胞生物
分子生物學
遺傳多樣性
殼斗科
橡樹
森林生態
棲位
2022.04.01
從食物搭配理論出發,了解餐桌上的風味科學
作者 / 廖建勛/任教於元智大學化材系,專長為有機半導體與奈...
628期
食物重量的95 ~ 98%由4種營養素: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組成。這4類分子化合物提供我們熱量與主要營養,並賦予食物口感。感覺到從鼻子前部進入的氣味,稱為鼻前嗅覺;而由咀嚼和吞嚥,感知從口腔後部進入鼻子的...
食物
營養素
分子化合物
鼻前嗅覺
鼻後嗅覺
食物配對理論
芳香化合物
味覺
氫離子
鈉離子
必須脂肪酸
核糖核苷酸
2022.01.05
奇怪的生物知識增加了
作者 / 蘇仁福、曾明騰
625期
麻醉用的藥物其實自古就有,例如:酒精、曼德拉草(Mandragora)〔註〕、天仙子、大麻、鴉片等等;有些醫師為了減輕病人的疼痛,甚至連催眠也用上了。酒精的麻醉歷史最為古老,據說西元前三千年,人們就已經開始將酒精運...
麻醉
藥物
酒精
曼德拉草
鴉片
醫學
麻沸散
外科手術
草藥
乙醚
笑氣
氧化亞氮
麻醉史
2021.12.14
對抗所有冠狀病毒的口服藥誕生了嗎?從輝瑞的帕克洛維...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0期
科學裡沒有超級英雄,我們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冠狀病毒
帕克洛維
RNA基因
PL蛋白酶
多肽鏈
3CL蛋白酶
輝瑞
口服藥物
默沙東
雞尾酒式療法
莫納皮拉韋
2021.11.16
中研院研發抗體雞尾酒療法 對抗新冠病毒變異株的潛力...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79期
新型冠狀病毒 (SARS-CoV-2)的迅速傳播,導致目前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仍在世界各地大流行。儘管疫苗陸續問世,且施打、供應也持續進行,但病毒仍不斷變種、蔓延,持續感染人們。
新型冠狀病毒
病毒
中和抗體
RNA病毒
單株抗體
人類嵌合型抗體
雙抗體
雞尾酒療法
2020.10.01
從甘蔗開始的蘭姆酒傳奇
作者 / 鄭建瑋/銘傳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
610期
帶有獨特香氣的蘭姆酒是許多人的心頭好,也常被當作調酒中重要的基酒。蘭姆酒由糖蜜與甘蔗汁釀造製成,而蘭姆酒的熟成時間長短與熟成時使用的木桶、不鏽鋼桶差異,更是影響蘭姆酒風味品質的重要因素。在熟成時,酒中的多...
蘭姆酒
酒精
甘蔗
熱帶農業
2020.06.01
啤酒花與中橫公路的小山村
作者 / 蔡建福/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
606期
洛韶聚落是位於中橫的一處小村落,該地有著特殊的人口結構,除了本地居民,還有許多來自各個不同背景的移居者。但由於當地的地理、生態環境及位處太魯閣國家公園,導致居民生存面臨諸多困難,甚至產生各種人與生態間的衝...
啤酒花
中橫公路
洛韶聚落
太魯閣國家公園
高山農業
獸害
農事瑜伽
2020.04.01
終結脂肪肝或許指日可待?
作者 / 編輯部
604期
法國有名的料理—鵝肝醬,口感滑嫩順口深受老饕喜愛,其背後的原因是農夫在飼養鵝時,會餵食過多及高熱量的飼料,長期下來使得鵝的肝臟被油脂包覆住,俗稱「肝包油」最後成為饕客的盤中物。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臟
肝癌
脂肪代謝
巨噬細胞
抗氧化能力
2020.03.01
面對病毒,到底哪種效果好? 簡介居家消毒常用藥品
作者 / 王渝溥∕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博士,現為化工材料研發員、...
603期
近期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肆虐,讓人們更加重視個人和居家環境的衛生和消毒。能進行消毒藥品種類不少,但各種化學藥品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危險性,如何使用才能兼顧殺菌效果和安全呢?
COVID-19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防疫
消毒
消毒劑
酒精
漂白水
次氯酸水
2020.01.01
把歌曲變成伴唱帶 如何從樂曲中分離音樂與人聲
作者 / 蘇黎/臺大電機系及數學系雙學士,臺大電信所博士。目...
601期
對於愛唱卡拉OK(Karaoke)或音樂迷來說,如果有個系統或軟體就能將音樂檔的人聲與背景音分離,就能隨時高歌一曲或編輯音樂了。但電腦軟體處理音樂的方式與人腦不同, 需要在音樂的訊號中找尋及分辨進行分析,而近年來的...
音訊
聲波
音樂
頻譜分析
雞尾酒會效應
聲源分離
2019.12.20
用K他命改善酗酒問題,真的可行嗎?
作者 / 編輯部
456期
許多人聽到氯胺酮(ketamine) 都一頭霧水,這到底是什麼物質?其實氯胺酮就是惡名昭彰的迷幻藥──K他命。然而,近日《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一研究顯示,K他命用得好的話,其實能減少嗜酒成癮的問題。
K他命
氯胺酮
酒精
記憶
成癮物質
2019.11.15
10月號科學習單 選自《科學月刊》598期〈破解夜市中玩...
作者 / 簡千田/新北市立福和國中理化科教師。
598期
10月號科學習單
重力
摩擦力
力學
學習單
夜市
遊戲
釣酒瓶遊戲
套圈圈
2018.11.01
科學乾了喇 如果身體是座釀酒廠
作者 / 郭羽漫/從故事裡追蹤科學的印記,並且理性飲酒,本刊...
587期
當黃湯下肚後,會經過食道輾轉到達其他臟器。絕大多數的酒精透過小腸腸壁進入血流,若飲酒的速度大於身體代謝酒精的速度,則血液內的酒精濃度會快速上升,並快速帶往全身各處並被組織吸收。
酒精
酒精濃度
乙醛
腸道
疾病
酵母菌
2018.11.01
超越千年的釀造工藝—啤酒
作者 / 鄭建瑋/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
587期
啤酒和麵包是早期住民飲食文化的起點,不過,人類將穀物製成啤酒的歷史可能比將穀物烘培成麵包還早,而埃及人則是第一個記錄釀酒製程的民族。埃及人用小麥釀酒,然後將此技術傳給希臘人。古人認為啤酒具有醫療效果,且在...
釀造
啤酒
2018.11.01
精釀啤酒的風味靈魂—啤酒花
作者 / 邱啟銘/臺灣大學分子醫學所博士,目前任教於桃園龜山...
587期
炎炎夏日觀看球賽,不免俗地到酒吧中點生啤酒喝,在這些琳瑯滿目的啤酒背後,許多人除重視啤酒的生產來源與釀造手法外,更在意其多變的風味。而讓啤酒附有各種不同風味甚至是商業酒廠爭相搶取的添加物,其實就是啤酒花。...
精釀啤酒
啤酒花
2018.11.01
啤酒口感及風味的關鍵—酵母
作者 / 陳奕伸/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專任教授。
587期
啤酒,稱得上是人類歷史上一種古老的飲品,據說可以追溯到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時期,因為製作麵包的麥不經意浸泡於水中,自然發酵後被發現而來的。
啤酒
口感
風味
酵母
2018.11.01
科學月刊2018年11月號(587期)目錄—啤酒生活
作者 /
587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4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