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7.01
連結學研、接軌臨床 推動mRNA技術轉譯之路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667期
對於多數學研單位或新創公司而言,要在短時間內自行建立一整套符合標準的製程、品質分析平臺與法規系統,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對此,李文山充滿信心地表示,核酸先導設施支援團隊目前已具備自動化小量 mRNA 製備系統,能...
mRNA疫苗
核酸技術
mRNA製備
中央研究院
2025.06.16
讓小論文好看又好聽!溪湖高中數理實驗班的知識轉譯課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69期
溪湖高中數理實驗班導師林世穎,在113學年度第二學期開設「科普閱讀與寫作」課程,學生除了要撰寫小論文外,還要練習將相對嚴肅的小論文改寫成科普文章,最後製作成podcast節目來「說」給大眾聽。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科學
溪湖高中
小論文
研究論文
科學講座
科普寫作
podcast
知識轉譯
2025.02.11
番茄之敵的秘密武器 隱藏在病毒基因組內的抗病密碼
作者 / 劉明容 | 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研究為植物及植病毒基因...
662期
在筆者團隊的研究中,使用核糖體分析、轉譯起始抑制處理等方法,發現了番茄黃化捲葉病毒泰國種中隱藏的17 個轉譯起始點,並由此重新定義了已知病毒基因的轉譯起始點和鑒定出一個全新的病毒基因。
番茄
病毒
轉譯
蛋白質合成
2023.05.02
自四面八方、鋪天蓋地而來!塑膠微粒的傳播、衝擊與海...
作者 / 許瑞峯/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與生態研究所助理教授,...
641期
塑膠是由液化石油氣中的高分子單體成分再加入如塑化劑、穩定劑、抗氧化劑、染料、阻燃劑等添加劑後,加工固化交聯成形的聚合物。由於該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韌、可塑、耐用性等特質,自從1850 年代被開發以來用途日益廣泛。
塑膠廢棄物
塑膠微粒
聚氯乙烯
2022.11.03
橫跨板塊交界帶的大橋
作者 / 郭毓璞/教育工作者,熱愛閱讀大自然這本大書,多年來...
635期
今(2022)年9 月18 日下午2 點44 分的池上大地震,讓花蓮玉里遭受非常大的損害。地震不僅讓大樓倒塌,更使6 月才整修完畢、通車的高寮大橋斷裂,當下甚至有三人連人帶車摔落橋面。
高寮大橋
玉里大橋
同志運動
板塊交界帶
地質學家
土木工程學
板塊擠壓現象
2022.02.01
想讓孩子了解現代生命科學的意涵嗎?或許你可以試試《...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26期
生命科學(life science)無疑是當前世界的顯學之一。拜疫情之賜,現在臺灣社會對於「疫苗」、「免疫學」、「mRNA」等專有名詞顯得耳熟能詳,大家似乎都可以隨時來上一段見解,點評一番。
生命科學
疫苗
免疫學
mRNA
生命現象
生物科技
鹼基對
分子生物學
轉譯機制
《基因怪獸:病毒工廠》
桌遊遊戲
2021.12.14
推動結合基礎研究與臨床醫療,幫助更多患者的轉譯醫學...
作者 / 採訪撰稿|羅億庭
480期
如果有一個地方,有著充足的先進實驗儀器與資源可以讓學者、醫師共同進行實驗,結合基礎研究結果與臨床上得出的結論,雙方一起生產出對患者最有用的研究成果,這會讓他們碰撞出什麼火花呢?
轉譯醫學
醫學
基礎研究
臨床實務
奈米粒子
介白素-33
慢性疾病
免疫調控機轉
母胎醫學
細胞治療
PDL1
免疫治療
2020.09.15
以影像與基因為基礎 建立「小神經病變」的診斷與檢測...
作者 / 撰文|謝松蒼。
465期
一直以來,謝松蒼結合病人的臨床需求和基礎神經科學研究的思維與工具,探討具有神經退化(neurodegeneration)與神經痛(neuropathic pain)兩大特點的小纖維神經病變(small fiber neuropathy),聚焦於病理、影像與基...
神經退化
神經痛
類澱粉沉積症
生物標記
神經科學
轉譯醫學
2020.08.15
CRISPR技術的前景、挑戰及產業創新效果
作者 / 陳淵銓/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生物化學博士。
464期
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發展迅速,除用於農、工以及醫藥業外,具體可應用的項目仍在持續開發中,未來發展十分看好。
基因編輯技術
模式動物
南極磷蝦
轉譯醫學
生物經濟
2020.03.13
微生物體學新趨勢:從菌到菌相再到轉譯應用
作者 / 林秀玉/真理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自然學科教授兼召集人。...
459期
長久以來,腸道微生物就像是人體中「被遺忘的器官」;但是,近年來的研究成果,讓我們無法再忽視腸道及居住其中的微生物體。
微生物
致病有機體
腸道微生物
腸道菌
益生菌
益生質
草藥
醫療
2019.11.29
2019 諾貝爾生醫獎 進階篇 破解細胞感測氧氣與缺氧調...
作者 / 賴銘志/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及林口長庚醫院大...
600期
呼吸,是生物的一種生理現象,而氧氣,則為生物賴以為生的氣體。生物如何感知、調節身體內的氧氣量,並在缺氧下做適度的調節,其分子機制現今則成功被科學家發現,讓人們對其背後的分子機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紅血球
細胞
氧氣
呼吸
血管
貧血症
HIF-1α蛋白
2018.04.01
天然藥用資源的科學探索── 具抗愛滋病毒潛力的天然...
作者 / 陳日榮/國立陽明大學藥學系、生物藥學研究所教授,專...
580期
過去許多有關抗愛滋病毒的天然藥草研究指出,包括三 萜類(triterpenoids)、黃酮類(flavonoids)、木酚素 (lignans)等天然化合物,都具有抑制愛滋病毒增生及擴散的特性。
愛滋
天然藥草
2017.12.01
第13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 鼓勵臺灣生技醫藥開發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432期
近年來,隨著生物與醫藥的相互結合,越來越多的基礎研究也配合著臨床實驗的共同開發,一步步實現科學家對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的期許——「從實驗室到病床邊(from bench to bedside)」的目標。
生技醫藥
李天德
轉譯醫學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