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2.06.01
電力何時引進臺灣?從零探索臺灣電力的發展
作者 / 黃巧盈/就讀中興大學歷史系。許馨文/就讀中興大學歷...
630期
人類文明悠久,但使用電力的歷史還不到200年;儘管人類用電歷史不長,但對於電力的應用卻很豐富。即使到了現代,能源種類繁多,但在使用煤、風、太陽、核能、天然氣、石油等不同的能源時,仍都是以電力⸺電能的形式來傳...
風箏實驗
富蘭克林
放電反應
直流電
交流電
動物電
電力科技
電力
2022.06.01
為什麼會停電?臺灣電力供給的現況與挑戰
作者 / 葉宗洸/核子工程博士,核能系統安全專業,長期關注國...
630期
今(2022)年3 月3 日全臺發生大停電,台電公司宣稱,興達電廠開關廠爆炸當時的供電備轉容量率高達24.61%,而停電的主因則是位於臺南的龍崎超高壓變電所輸配線路故障,並非缺電所致。不過經濟部事後向行政院提交的《...
天然資源
能源
能源安全
電力供給
火力發電
再生能源
核能
進口能源
煤炭
天然氣
汽電共生
2022.06.01
誰是用電殺手?省錢又安全的居家用電策略
作者 / 黃福坤/美國馬里蘭大學物理博士,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
630期
當你想要節省電費開銷時,會從哪裡下手呢?電力從發電廠輸送到家裡,電器用品再將電能轉為我們所需要的功能,其中的過程充滿重重關卡。此外,使用電器時更隱藏許多危險,需要我們了解其中的原理以及正確的操作方法,才能...
居家用電
電器
電功率
用電度數
電力
電流
電壓
額定頻率
插座
觸電風險
2022.06.01
停電時醫院該怎麼辦?醫院的供電架構與停電對策大解析
作者 / 王榮坤/臺灣宜蘭人,長庚大學電機所碩士,於1990年進...
630期
當醫院停電時,電力的優先供電順序可分為維生及醫療設備負載、必要性負載、非必要性負載三種…
醫院
供電系統
斷電系統
供電系統
雙饋線
台電雙饋線
柴油發電機
電力供給
2022.06.01
讓AI來節能!由人工智慧調控的冰水空調系統
作者 / 練光祐/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博士,現任臺北科技大學電機...
630期
臺灣以半導體產業及精密製造技術享譽全球,這些精密的生產線廠房需要依靠冰水空調系統提供冷能,才能夠長年維持在適宜的溫度及濕度。冰水空調系統在廠房中的耗能占比大,因此如何提高系統效率一直是業者關注的焦點。
冰水空調系統
人工智慧
冷媒循環
冰水循環
水循環
大氣
物理定律
經驗法則
2022.06.01
解密臺灣的「恐龍博士」與他的竊蛋龍研究 科博館研究...
作者 / 羅億庭/喜歡科博館裡會動的大恐龍, 採訪本刊編輯。
630期
知名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侏羅紀世界》(Jurassic World)開啟了不少人對於恐龍的認識與想像,希望能揭開這些遠古巨獸的神祕面紗。那在臺灣,有沒有專門研究恐龍的人呢?
質譜儀
古生物學
標本
化石標本
恐龍研究
竊蛋龍類
原紫質
膽綠質色素
掠食者
2022.05.15
該如何認定「有問題的期刊」?
作者 / 編輯部
485期
今(2022)年3月底,臺灣大學醫學院研究發展分處網頁的一則公告,正面列出了600餘本在學術聲譽、審稿方式有爭議的期刊,並表明該院在審查是否聘任或升等的人事案時,若申請人提供的論文出處含有表列的期刊,此申請案將採...
學術
期刊
論文
期刊
審查程序
臺灣大學醫學院
2022.05.15
從「小學數學」做起,訓練AI協助解決日常算數問題
作者 / 許聞廉/中研院資訊所的特聘研究員,研究領域為生物資...
485期
以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來進行對話的機器人未來在網路上將非常流行。而在這些對話中經常會出現金錢交易的議題(比如:買菜、網路購物、股票、房地產等)以及相關的數字。一般問答系統大多無法理...
人工智慧
數學
深度學習
數學題型
解題
AI解題系統
涂靈測試
小學數學對話系統
2022.05.01
最早的油畫其實畫在「木板」上?西方油畫的顏料與畫布...
作者 / 吳盈君/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副教授...
629期
我們熟知的西方繪畫——油畫,發展至今約莫有600年歷史,而在油畫之前的繪畫發展也歷經了漫長演化。從大家熟知的史前洞窟壁畫,幾萬年前的人類已經知道用隨手可得的紅土、赭石、炭黑等天然材料,混合吃剩的獸骨、植物汁...
油畫
濕壁畫
坦培拉繪畫
歐洲繪畫
坦培拉技法
支撐材
文藝復興
亞麻
史前洞窟壁畫
木板
2022.05.01
我們的AI模型和正確答案差多少?了解深度學習中的數學...
作者 / 蔡炎龍/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專長為代數幾何及...
629期
隨著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興起,有愈來愈多人投入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
人工智慧
AI 模型
臺灣原生種八哥
土八哥
白尾八哥
家八哥
函數
函數學習機
2022.04.15
解開葉綠體膜間隙橋樑之謎 中研院分生所李秀敏 獲第...
作者 / 羅億庭/本刊主編。
484期
為了表揚女性科學家在科學研究、社會環境的貢獻,萊雅(L'Oréal)集團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自1998年起合辦了「全球傑出女科學家獎」。臺灣萊雅公司為回饋社會、鼓勵臺灣年輕女性投入科學研究,也於2008年起與...
女性科學家
葉綠體
植物分子生物學
雙層膜構造
細胞質
蛋白質
植物
合成生物學
細胞分裂
大腸桿菌
秀麗隱桿線蟲
寄生蟲防治
2022.04.01
電子顯微鏡:揭開肉眼看不見的世界
作者 / 路易吉.拉斯波里尼(Luigi Raspolini)/荷蘭賽默飛...
628期
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受限於光的波長,為了獲得更精細的影像,科學家利用電子束製造了電子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的解析度是光學顯微鏡的1000 倍之多,甚至可以達到奈米等級。電子顯微鏡主要分為SEM 及TEM 兩種。前者藉由電子...
電子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
波長
光
電子
電子源
韓德森
電子束
減慢原子振動
蛋白質
新冠病毒
光波
2022.04.01
學習生物資訊學 要具備哪些能力?李御賢教授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
628期
生物資訊學是一種利用資訊方法分析生物資料,藉以理解生命現象的學問。它的研究命題範圍相當廣泛,涵蓋了DNA、RNA、蛋白質等3個層次。
生物資訊學
DNA
RNA
序列組裝
計算生物學
次世代定序
臺灣精準醫療計畫
基因學
基因體學
2022.03.15
新創生物科技公司該如何運作? — 對比「女版賈柏斯」...
作者 / 洪文敦/美國加州大學化學博士,曾在美國從事醫療診斷...
483期
今(2022)年年初,有一個世界級的新聞廣為傳播,那就是關於霍姆斯(Elizabeth Holmes)與她的生物科技公司「Theranos」。有人將它做為有趣的茶餘飯後話題,也有人認真研究起個案。
矽谷新星
Theranos
霍姆斯
新創生物科技
停損點
生技產業
公司運作
2022.03.03
什麼是溫泉?臺灣溫泉的特徵與分布大解密!
作者 / 宋聖榮/任教於臺大地質科學系,也曾為美國布魯克海汶...
627期
溫泉是指地底下自然湧出,水溫高於當地年平均溫度5°C的泉水。根據學者托德、拉莫羅、唐納等人的定義,水溫高於38°C即為溫泉。而臺灣的溫泉則需為地下自然湧出或人為抽取,溫度為30°C以上,且泉質符合特定條件者。
溫泉
冷泉
火成岩
沉積岩
變質岩
地質性質
物理性質
氯化物泉
硫酸鹽泉
碳酸氫鹽泉
2022.03.03
學測數學題目怎麼出?點評高中數學教學與111年數學學...
作者 / 張鎮華/臺灣大學數學系名譽教授。
627期
111年學測於今(2022)年元月下旬登場,這是108課綱實施之後的第一次學測,各界都引頸觀望大考中心會如何回應108課綱,這更是教學現場師生關注的焦點。
學測
數學
排列組合
等差數列
函數
計算機
大學入學制度
輔助教育
2022.03.03
從洋芋片到教堂屋頂的巧妙應用 自然界找不到的特殊形...
作者 / 陳志偉/法國科諾伯勒大學與臺灣大學數學博士,現任中...
627期
品客洋芋片的特殊造型稱為「雙曲拋物面」,它是一種對外在壓力具有較高承受度的曲面,無論從哪一側擠壓,都比較不容易破碎。
洋芋片
雙曲拋物面
直紋曲面
氮氣
寶僑
食品
食品儲存科學
單葉雙曲面
作用力
2022.02.15
日本5縣「核食」禁令解除 臺灣政府如何在經貿、國人健...
作者 / 編輯部
482期
去(2021)年12月「反萊豬」公投一案未通過後,討論日本福島「核食」是否有可能解禁開放進口的聲音漸起。
反萊豬公投
核食
311東日本大震災
放射性物質
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
國際
經貿
國安
外交
2022.02.15
世界首例跨斷層地震光纖 開啟新一代臺灣地震觀測與災...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2期
臺灣位於地震活躍的環太平洋火山帶,且橫跨菲律賓海板塊和歐亞板塊交界。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平均82公分的速度朝西北碰撞歐亞板塊,使得臺灣的地震活動十分頻繁。
地震
環太平洋火山帶
歐亞板塊
菲律賓海板塊
921大地震
米崙斷層
地震災害風險評估
光纖地震觀測技術
車籠埔斷層鑽井
2022.02.01
環境將成憂鬱症旋轉門?
作者 / 陳秀蓉/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臨床心...
626期
• 根據研究,憂鬱症患者有37%來自遺傳,63%為環境因素影響。環境引起的壓力不僅影響個體的心理層面,同時也會影響生理與社會層面。
憂鬱症
環境因素
壓力
心智化
心理狀態
先天因素
後天因素
多重壓力
創傷事件
遺傳
生理
發展早期
2022.02.01
憂鬱症藥物會成癮或「越吃越沒效」嗎?你應該要知道的...
作者 / 黃薇嘉/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於臺大醫(學)院精神醫...
626期
•憂鬱症的嚴重程度可依症狀劃分,在症狀學上也可能合併如焦慮特徵、季節性特徵等,這些臨床表現特徵有特定病程或治療反應,以及對應不同的藥物選擇與治療策略。
憂鬱情緒
憂鬱症
症狀學
抗憂鬱藥物
藥物治療
藥物成癮
血清素受器
抗憂鬱藥物
重鬱症
躁鬱症
病程
中樞神經系統
2022.01.15
大學研究與知識經濟:為什麼我們需要培養更多的博士?
作者 / 牟中原/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台北醫學大學講座教授...
481期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將「知識經濟」定義為「一種用來描述發達經濟體越來越依賴知識、資訊和高技術的趨勢,以及企業越來越需要隨時獲取所有這些內容的表...
知識經濟
風險投資
創新
博士班教育
專題
學術界
2022.01.15
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公布,臺灣有哪些學校入...
作者 / 資料整理|羅億庭。
481期
去(2021)年12月,由史丹佛大學約阿尼迪斯(John P.A.Ioannidis)教授團隊、科技策略公司(SciTech Strategies, Inc.)總裁波亞克(Kevin W. Boyack)、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研究資料分析總監巴斯(Jeroen...
科學
論文
數據
大專院校
臺灣
學術
科學家
2022.01.05
臺灣的「數學女鬥士」,首位臺灣女數學教授徐道寧
作者 / 許世壁/清華大學1970 級大學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數...
625期
• 徐道寧是清華大學數學所的創辦人之一,更是臺灣首位女性數學博士。 • 徐道寧在清大授課時嚴格的邏輯訓練,對於學生之後以「反證法」證明數學定理而言非常重要。若在數學領域中無法使用反證法,將使數學論證寸步難行...
徐道寧教授
數學
數學教育
教學
工程數學
點集論
真值表
函數
數學符號
2022.01.04
用AI幫助語言學習、法律諮詢?臺灣新住民學中文的新選...
作者 / 羅億庭/本刊編輯。
625期
• 由於師資有限及時間、家庭等因素,臺灣新住民若要找到相對應語言的中文教學課程說難度較高。而線上課程將有機會解決此問題。 • 結合人工智慧的龎帝智慧中文教學平台,新住民可以配合自己的時間彈性調整學習內容,教...
新住民
外籍人士
語言
中文
人工智慧
全球疫情
學習
商業
法律
2022.01.04
大規模失業、機器人的人權、不受控的武器?從AI科技的...
作者 / 採訪撰稿/陳儀珈/正在努力從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所...
625期
• 比起過去較常使用的「人工智慧」,由於「智慧」一詞容易誤導大眾對AI的想像,因此研究小組認為「人工智能」是更適合的翻譯。 • 「通用人工智能」又稱為「強AI」,定義為「可以完成人類所有認知任務,具有感知和自我...
人工智能
AI科技
產業AI化
AI倫理
AI系統
通用人工智能
2021.12.14
戴口罩、社交距離與疫調都有幫助!臺大團隊分析驗證臺...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0期
今( 2021 )年五月,臺灣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全國疫情警戒曾一度提升至第三級。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後,目前臺灣疫情警戒已調降至二級。
COVID-19
疫情警戒
病毒
全民防疫
病毒變異株
公共衛生
2021.11.30
建立地球氣候模型 可靠預測全球暖化
作者 / 陳正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美國普林斯...
624期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一半,頒發給了真鍋淑郎與哈斯曼兩位氣象學家。20 世紀初,氣象學家開始研究如何運用物理定律描述天氣系統的發展,進行天氣預報。隨著觀測與計算科技的進展,氣象學家逐步建構以理論為基礎的地球...
諾貝爾物理學獎
全球暖化
氣候
二氧化碳
冰河期
卑爾根學派
氣象預報
天氣系統
2021.11.16
《變人》劇情起點:人工智慧可以作為專利申請的發明人...
作者 / 許文馨/恆融智慧財產事務所專利師。
479期
2018年,人工發明家計畫(Artificial Inventor Project)團隊以泰勒(Stephen L. Thaler)作為申請人,以其開發的AI「DABUS」完成發明的「食品容器」(Food Container )與「吸引增強注意力的裝置和方法」(Devices and ...
人工智慧
專利法
發明人
自然人
DABUS
行政訴訟
法律
法律定義
智慧財產
2021.11.02
傳輸全球洋流的心臟:南大洋
作者 / 吳依璇/臺灣大學海洋所畢業,目前是《滔滔》的編輯。...
623期
有別於屬於表面洋流的黑潮,南大洋一直都在全球海洋中底層水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份量,是全球經向翻轉環流中,匯集三大洋海水並和大氣交互作用的地點。南大洋中最重要的南極繞極流帶動其他海流,並造成了南大洋特殊的環境。...
海洋
海流
三大洋
南大洋
洋流系統
邊緣海
南極繞極流
水團
艾克曼傳輸
赤道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資料總數:71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