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4.01
從科幻到現實 AI機器人打造 3D 列印橋
作者 / 蔡俊鐿 | 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工學博士,結構工程技...
664期
荷蘭啟用3D 列印及機器人技術打造的橋梁,為未來開啟了另一種人工智慧建造方式,可在沙漠、極地、外太空、星球等惡劣施工環境直接現場列印,是3D列印橋最主要的優勢之一。
3D列印
建築
橋梁
土木工程
2025.04.01
FRC— 不只是機器人,更是創新與競技的極限挑戰 MORE ...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664期
臺灣史上第一次2025 FRC 國際級臺灣區域賽於3 月8日至9 日在新北市工商展覽中心圓滿落幕,吸引來自全國及波蘭、夏威夷、澳洲、菲律賓等橫跨四大洲37 支隊伍參賽,超過1200 名觀眾到場觀賽。
FRC
機器人
臺灣區域賽
STEM
2025.03.26
臺灣團隊赴歐出席無人機展 提升載重續航力開拓商業應...
作者 / 整理報導|張慈媛
519期
今(2025)年2月臺灣團隊更首度參加德國杜塞道夫(Düsseldorf)舉辦的歐洲無人機系統展(XPONENTIAL Europe 2025),團隊共有25家廠商、83位代表,包括台灣卓越無人機海外商機聯盟主席胡開宏、嘉義縣長翁章梁及經濟部產...
無人機
物流無人機
人工智慧
國防
2025.03.19
如何創造城市礦源? 循環經濟的鋰離子電池再回收技術
作者 / 王復民/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應用科技研究所特聘教授
519期
鋰離子電池市場可預期將隨著電動車與儲能需求上升而持續蓬勃發展,對應的是廢棄量劇增將對未來環境帶來巨大負擔。加上全球市場壁壘與國際政經關係的複雜考量下,擁有資源的高度自主性將會是國家安全的必要條件。
鋰離子電池
電池回收
火法冶金
濕法冶金
城市礦產
2025.03.18
科學月刊2025年3月號(663期)目錄—臺灣之光
作者 /
663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25.03.05
透視能源材料的祕密武器 同步輻射光源在電池與催化劑...
作者 / 黃炳照 | 臺灣科技大學化工系講座教授、國家同步輻射...
663期
同步輻射光源技術為電化學能源材料研究提供了高靈敏度、高解析度與臨場分析能力,使科學家能深入理解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高值化產氫、金屬電池、氨的電合成與二氧化碳電催化系統內部等不同尺度的微觀與巨觀...
同步輻射
能源
X光
電化學
2025.03.05
同步輻射揭開古生物之謎 從恐龍蛋白質保存到魚類頜骨...
作者 / 王俊杰 | 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研究員、臺灣大學地質...
663期
值得一提的是,此研究也是國輻中心的古生物相關研究成果第二次登上《自然》期刊封面,顯見同步輻射技術在古生物研究中的重要性與潛力。
同步輻射
化石
演化
X光
2025.03.04
櫻吹雪的浪漫 臺灣櫻花的原生魅力
作者 / 羅億庭 | 本刊編輯
663期
每年冬末春初之際,全臺瘋賞櫻似乎已成為一種傳統。近年來,臺灣各地大量種植的櫻花,大多屬於引進的外來品種。像是你我都耳熟能詳的八重櫻、染井吉野櫻跟河津櫻。
櫻花
原生種櫻花
福爾摩沙櫻
台農4 號-白鈴
2025.03.01
臺灣首次挑戰深太空及登月任務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日本月球探索公司ispace 於今(2025)年1 月16 日宣布搭乘SpaceX 獵鷹9 號運載火箭(Falcon 9)的 Resilience 號登月小艇已順利發射。
SpaceX
月球
深太空
太空輻射
2025.02.25
中央大學「深太空輻射探測器」成功升空 寫下臺灣參與...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8期
藉由產學研合作,結合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的支持及民間企業的技術協助,展現了臺灣在太空科技領域的整體實力。
太空科技
DSRP
太空儀器
國際登月任務
2025.02.19
抗生素抗藥性問題引發全球警報臺灣該如何應對?
作者 / 陳秀熙/臺灣大學健康數據拓析統計研究所教授
518期
由於抗生素的過度或不當使用,像是在臨床治療、農業用途、動物健康照護、食品系統中的濫用,使得具有抗藥性的微生物感染率迅速上升。
抗生素抗藥性
AMR
超級細菌
青黴素
2025.02.06
電池如何帶動電動車的進化? 電動車電池的技術大突破
作者 / 程敬義 | 中央大學化工學士、美國楊百翰大學博士、明...
662期
在可預見的將來,電動車的里程將能超過1000 公里,它的安全性更可超越汽車。屆時電動車的發展將再無障礙,21世紀即將成為電動車世紀。
電動車
鉛酸電池
二次電池
熱失控
2025.02.04
禽流感對臺灣與全球經濟帶來哪些衝擊與影響?
作者 / 張靜貞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662期
去年,歐洲、美國及日本陸續發生禽流感疫情擴大事件,造成家禽產業巨大的經濟損失,美國雞蛋價格也因此而大幅上揚。
禽流感
經濟
GDP
供應鏈
2025.02.04
如何阻斷禽流感流行? 禽流感疫苗的使用及策略
作者 / 王金和 | 臺灣大學獸醫系名譽教授
662期
當一個國家的禽流感疫情由點擴散為面時,僅採用撲殺的方式便沒辦法阻擋疫情。此時除了家禽場的衛生管理之外,施打疫苗是一種良好的控制方式。
禽流感
禽流感疫苗
反向遺傳技術
基因重組
2025.01.20
安全、低成本的「迷你核電廠」臺灣適合使用小型模組化...
作者 / 葉宗洸/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
517期
隨著全球能源使用走向低碳化,同時又必須滿足能源自主性、穩定供電的需求,僅依賴發展風電與太陽光電其實無法同時滿足上述條件,而可作為基載電力來源的充足水力、地熱資源則僅有極少數國家擁有。
永續能源
核子反應爐
淨零碳排
2025.01.07
二手煙如何入侵我們的神經系統? 香菸氣膠與帕金森氏...
作者 / 范秀芳 | 中山大學醫學科技研究所教授,臺灣大學化學...
661期
研究顯示,活躍吸菸者由於長期暴露於香菸煙霧中造成體內自由基濃度增加、肺中活性氧增加、周邊血液白血球數量上升,支持著香菸煙霧中自由基對健康有害的理論。
懸浮微粒
香菸煙霧
香菸氣膠
2025.01.07
走在鋼索上的電力 臺灣電網的數位轉型與挑戰
作者 / 王予博 | 臺灣科技大學電機系電力組碩士生
661期
未來若電動車普及,用電量可能還會有兩倍以上的成長。如果大家都同時在晚上充電,那夜尖峰問題將嚴重到難以解決。大量綠能導致電力系統慣量的減少,使電網更容易觸碰到頻率限制,變得不穩定。
電網
智慧電網
電力供需
交流電
直流電
2025.01.01
量子力學究竟怪在哪裡? 海森堡在 100 年前開啟的學問
作者 / 高涌泉 | 任教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661期
愛因斯坦與海森堡在1926 年春天關於軌跡的一場精彩對話,當時海森堡提不出能讓愛因斯坦滿意的說法,近100 年後的今天,依舊沒人可以。
量子力學
矩陣
海森堡
2025.01.01
科技巨頭的下一場競賽 量子電腦的潛力與挑戰
作者 / 張慶瑞 |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特聘教授、中原大學講座教...
661期
儘管技術挑戰重重,全球的量子電腦研發仍正如火如荼地進行。除了臺灣、美國、中國之外,歐洲、印度、日本、韓國、澳洲、加拿大等國家也在積極推進量子技術的發展。
量子電腦
光量子電腦
光子
2025.01.01
當化學遇到量子力學 透過量子解開分子鍵結的真相
作者 / 許良彥 | 臺灣大學化學系,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
661期
宇宙中並不存在完全孤立、不受任何相互作用影響的分子結構。這個觀點讓人聯想到量子力學中那個著名的哲學問題:「如果沒有人看著,月亮還存在嗎?」
化學鍵
軌域
能階
分子
2024.12.05
排碳有價時代來臨 碳費如何讓臺灣減碳?
作者 / 謝秉志 | 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教授
660期
透過碳費制度三子法的協助,可以讓企業明確知道臺灣已進入排碳有價的時代。只要企業能提出自主減量計畫,不僅可實質減少碳排,還可以少繳碳費,利己又利國。
碳費
減碳
碳費三子法
2024.12.02
當AI 碰上蛋白質 蛋白質結構預測如何改變藥物的發展?
作者 / 葉先偉 | 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助理教授。出生...
660期
2003 年,貝克實驗室成功設計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造蛋白「Top7」,並開啟了一個未知的研究領域――全新的蛋白質設計(de novo protein design)。
諾貝爾獎
蛋白質結構
AI
2024.11.18
AI有保「琵」! 工研院、中華電信用AI守護臺灣黑面琵...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5期
工業技術研究院與中華電信共同合作開發的「AI有保琵」AI鳥類辨識行動方案,結合中華電信的5G行動網路和AI技術,自動識別棲息地內黑面琵鷺。
黑面琵鷺
中華電信
AI辨識
2024.11.14
外泌體治百病?醫藥新星面臨的現實挑戰
作者 / 張文瑋/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教授,專長為腫...
515期
外泌體(exosome)近年來成為生技醫藥產業焦點話題,這種由細胞分泌的微小奈米顆粒被視為生物標記、藥物傳遞系統、疾病治療的未來潛力之星,吸引了大量研究資源和產業關注。
外泌體
生物標記
藥物傳遞
2024.11.14
中央研究院與中油攜手合作 臺灣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5期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火環帶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由於地熱具有不受時間及天候影響的穩定性,是臺灣少數能夠自產且具備零碳排放潛力的能源。
地熱
環太平洋火環帶
零碳排放
2024.11.11
從雜交帶發現物種形成的祕密 種間雜交與基因漸滲
作者 / 郭金泉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
659期
儘管在魚類中的種間雜交現象屢見不鮮,但過去一般認為這種現象是由於人為干擾等環境變化才偶然會發生。然而,隨著DNA 分析技術的進步,科學家已清楚地了解到在各種魚類的演化過程中,廣泛存在著種間雜交和基因漸滲的現象...
種間雜交
DNA
演化
2024.11.11
撞到月亮的超級電腦? 寫下超級電腦運算里程碑的臺灣...
作者 / 黃榆蓁 | 國網中心推廣業務長工,推廣高速計算與相關...
659期
臺灣的超級電腦發展始於1990 年代,當時由於國內大專院校在氣候模擬、生物醫學、工程設計等領域的研究需求不斷增長,超級電腦的運算能力變得至關重要。
超級電腦
CPU
GPU
浮點運算
2024.11.07
海水變身「綠氫」? 臺灣海水製氫技術的挑戰與進展
作者 / 洪緯璿 | 中央大學材料所教授、臺灣淨零策略與永續發...
659期
氫能作為一種高效的清潔能源,具有燃燒過程中無廢氣、熱值良好、高能量密度、利用方式多樣化等特性。而透過再生能源發電,並將這些電力應用於電解海水產製綠氫更是具有極大潛力,對資源的豐富性、環境效益、副產品可回收...
綠氫
淨零碳排
海水
2024.11.07
外泌體治百病? 醫藥新星面臨的現實挑戰
作者 / 張文瑋 | 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教授,專長為...
659期
全球外泌體相關產品和服務的市場規模從2021 年的18.2 億美元,預計到2026 年將增長到55.8 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25.12%,凸顯了外泌體研究和應用的巨大商業潛力。
外泌體
生物標記
藥物傳遞
2024.10.21
NGS檢測納入健保,能否寫下臺灣精準醫療新篇章?
作者 / 編輯部
514期
在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的今日,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為精準醫療帶來革命性的突破。隨著臺灣今(2024)年5月將NGS檢測納入健保給付。
NGS檢測
健保
次世代定序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資料總數:71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