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3.26
中研院成功研發高效率太陽能電池 協助淨零轉型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9期
雖然目前的成果仍屬於小面積元件階段,但研究團隊已經在規劃進一步的發展。下一步將致力於最佳化製程、擴大元件面積、提升元件穩定性,並開發更適合量產的製造方法。團隊也積極與產業界合作,期望加速技術商業化的進程。
太陽能
疊層式設計
再生能源
永續發展
2025.03.05
透視能源材料的祕密武器 同步輻射光源在電池與催化劑...
作者 / 黃炳照 | 臺灣科技大學化工系講座教授、國家同步輻射...
663期
同步輻射光源技術為電化學能源材料研究提供了高靈敏度、高解析度與臨場分析能力,使科學家能深入理解鋰離子電池、固態電池、燃料電池、高值化產氫、金屬電池、氨的電合成與二氧化碳電催化系統內部等不同尺度的微觀與巨觀...
同步輻射
能源
X光
電化學
2025.01.20
小型模組化反應爐,能為永 續能源帶來新革命嗎?
作者 / 編輯部
517期
近年來,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 SMR)的使用逐漸受到各國矚目。
低碳能源
永續能源
小型模組化反應爐
2025.01.20
安全、低成本的「迷你核電廠」臺灣適合使用小型模組化...
作者 / 葉宗洸/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
517期
隨著全球能源使用走向低碳化,同時又必須滿足能源自主性、穩定供電的需求,僅依賴發展風電與太陽光電其實無法同時滿足上述條件,而可作為基載電力來源的充足水力、地熱資源則僅有極少數國家擁有。
永續能源
核子反應爐
淨零碳排
2025.01.01
地底下的巨大氫氣儲存庫
作者 / 編輯部
661期
近年來,地質學家在阿爾巴尼亞和西非發現了巨大的天然氫氣儲存庫,這項發現也讓科學家猜測地底下或許蘊藏著大量氫氣。
天然氫氣
地質
能源
2024.12.23
科技巨頭的低碳賭注 新一代的地熱能源挖掘戰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6期
世界上多個科技巨頭,例如亞馬遜(Amazon)、微軟(Microsoft)、Google針對核能市場的交易引發諸多媒體關注。但其實包括Meta、Google在內的幾家公司,也在投資另一種低碳能源——新一代的地熱能源。
能源
地熱能
地質學
2024.10.14
昆蟲的不耗電降溫法 用仿生材料幫手機、房屋降溫!
作者 / 黃靖文 | 熱愛桌球的博士生,於萬教授指導下已發表三...
658期
銀蟻特殊的毛髮結構便是降溫關鍵。這些毛髮能夠有效反射絕大部分的太陽光,從而減少銀蟻從環境中吸收的熱量。除此之外,牠們還有良好的中紅外線熱放射能力。
撒哈拉銀蟻
奈米纖維
超冷材料
2024.09.16
漁電共生能否成為臺灣邁向 淨零的綠能新策略?
作者 / 編輯部
512期
去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以光電為最高,而在光電產業中,「漁電共生」(aquavoltaics)結合了太陽能發電與養殖漁業,在實現淨零排放方面具有優勢和效益。不過, 漁電共生真的能解決電力問題嗎?此技術當前的發展受到哪些挑...
漁電共生
綠能
再生能源
2024.09.16
「漁電共生」一地二用 實現淨零排放和ESG
作者 / 陳哲俊/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專案副研究員
512期
在光電產業中,漁電共生(aquavoltaics)結合了太陽能發電與養殖漁業,是一種兼顧再生能源又維持養殖漁業生產的模式,在實現淨零排放和實踐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永續發展等各方面,有著相當的優勢...
漁電共生
淨零排放
再生能源
環境保護
ESG
一地二用
2024.08.01
碳費將改變經濟與生活? 臺灣碳交易市場的建立與挑戰
作者 / 葛復光/目前為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主任秘書,主要研...
656期
因應全球淨零趨勢,以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已於去(2023)年10月正式進入過渡期,表示歐盟廠商在進口CBAM管制產業的產品時,必須根據產品的碳排放量購買CBAM憑證(CBAM...
碳費
碳交易市場
排放交易體系
碳定價
碳稅
成本
消費者
通貨膨脹
排碳成本
能源
2024.08.01
讓二氧化碳變身燃料、化工原料!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
作者 / 林汶諭/成功大學化學系;鄭沐政/成功大學化學系教授...
656期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全球的能源需求也急遽增加。臺灣目前的電力主要來自於火力發電,但是這類方式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除此之外,工業活動和交通運輸也會產生不少二氧化碳。種種原因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進一步...
二氧化碳
氧化還原
電子
催化劑
電化學
碳氫化合物
能源轉型
碳中和
2024.07.01
水產養殖走向新篇章 漁電共生
作者 / 陳柏穎/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博士候選人;黃振庭...
655期
水產養殖的發展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戰國范蠡所著《養魚經》。經千年發展,如今水產養殖已被全世界視為最重要的糧食生產系統,肩負起供應優質蛋白質的重任。全球正面臨氣候變遷,溫室氣體減量被視為國際共識,希望...
漁電共生
水產養殖
再生能源
氣候變遷
能源轉型
太陽能發電
土地利用
養殖漁業
石斑魚
2024.06.15
中興大學與神戶大學突破傳統限制 聯合開發高效率直流...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0期
隨著燃燒化石燃料造成的環境汙染和氣候變遷日益嚴重,發展清潔能源已成為全球共識,其中燃料電池和綠能發電就是其中一種重要的發展方向。近期,來自中興大學電機系教授賴慶明團隊與日本神戶大學教授三島智和的研究室,共...
直流電源
電力轉換
綠能發電
半導體
清潔能源
中興大學
神戶大學
燃料電池
2024.04.15
將廢熱轉換為電能 提升能源使用率的熱電材料
作者 / 吳欣潔/陽明交通大學材料與工程學系教授;顏婉婷/陽...
508期
全球暖化的危機迫在眉睫,提升能源使用的效率與開發 對環境友好的能源技術,例如太陽能、氫能、核能、熱電材料、能源儲存系統,是未來全球急需投入之處。而能源科學的發展,也應首重綠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技術,以達到...
能源
廢熱
熱電材料
物聯網
穿戴式裝置
工業廢熱
環境保育
2024.03.01
如何打造用電無虞的未來? 都市能源的減排挑戰
作者 / 葉宗洸/核子工程博士,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
651期
去(2023)年12月於杜拜閉幕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8),要求每個締約國傾國家之力達成「全球升溫不超過1.5℃」的目標,並深度、迅速、永續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此次的全球盤點除了納入《巴黎協定》(Paris...
COP28
巴黎協定
電力供給
電動化
減排
氣候變遷
2024.02.15
講出能源小知識!西港國中Podcast實作營隊成功結業
作者 / 沙珮琦/本刊專案經理
651期
今年寒假,《科學月刊》首度攜手臺南市立西港國中,舉辦「口說能源—潔淨能源podcast實作營」,用五個早晨的時光,一起深入了解能源、解釋能源。
科學月刊
星火相傳
科學表達
podcast
科學閱讀
西港國中
潔淨能源
寒假營隊
2024.01.15
臺灣的離岸風電如何在地化發展?
作者 / 編輯部
505期
氣候變遷是當今全世界需要共同面對的嚴峻議題,作為地球村的一分子,臺灣 當然也不例外。2021年,臺灣政府正式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並在之 後公布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期望推動產業走向綠色轉型,並帶動經濟成長。離...
離岸風電
氣候變遷
在地化
淨零政策
能源轉型
2024.01.15
從專利角度看臺灣離岸風電的在地化發展
作者 / 董詩凡/何美瑩專利師事務所專利師
505期
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臺灣政府正式宣示「2050淨零排放」目標,並在之後公布一系列相關政策,目的在於引領關鍵領域的技術研究與創新,推動產業走向綠色轉型,帶動新一波經濟成長。在淨零排放的四大轉型路徑「能源轉...
離岸風電
歐洲
專利
國產化
臺灣
淨零排放
能源轉型
2023.11.15
美國耗資70億美元打造氫能中心 潔淨能源的未來將如何...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3期
上(10)月13日,美國拜登政府宣布將提供70億美元的資金補助打造七個氫能中心(hydrogen hubs),期望能以更潔淨的方式生產氫。當今產氫的方式是在高壓下以蒸汽加熱甲烷,但過程中會產生極高的碳足跡(carbon...
氫能中心
潔淨能源
美國
綠氫
粉紅氫
藍氫
降低通膨
2023.11.01
AI發展可能引發能源問題?
作者 / 編輯部
647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正在改變現代人的生活,例如幫助人們更快完成工作、更安全地駕駛等。然而,大規模使用AI將可能對能源供應造成巨大壓力,甚至超越某些國家的用電需求。
AI
能源消耗
ChatGPT
伺服器
2023.10.15
賦予碳價值能否加速全球淨零發展?
作者 / 李堅明/臺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教授
502期
蔡英文總統於今(2023)年4月宣布,臺灣即將成立碳權交易所(Taiwan Carbon Solution Exchange, TCX),第一時間股市中的碳權概念股,例如國內著名紙業公司的股價隨之飆升、引起國人關注。其實,碳權在國際上已不是新聞...
碳權交易所
聯合國
氣候變遷
效能標準
減碳
增匯
能源
2023.08.15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三讀通過,有助於臺灣再生能源發...
作者 / 編輯部
500期
在2015年簽訂的《巴黎協定》(Paris Agreement)中,世界各國約定於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並著手推動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政策。去(2022)年3月底,臺灣國家發展委員會發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在...
再生能源
法令
巴黎協定
淨零碳排
2023.08.15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真的有助於2050淨零排放嗎...
作者 / 高銘志/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
500期
自總統蔡英文於2021年4月22日地球日參加「2021設計行動高峰會」開幕典禮、宣示淨零目標以來,政府各部會陸續啟動了政策或法律等方面的因應策略。最具指標性意義的無非是去(2022)年3月底,國家發展委員會(簡稱國發會)...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
太陽光電
離岸風電
生質能發電
地熱能發電
小水力發電
2023.08.15
直接由陽光製造氫能 氧化鈦奈米微絲展現具持久性的催...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0期
在全球氣候變遷、節能減碳的呼籲愈來愈受重視的情況下,氫能被寄予重望,希望以氫取代化石燃料,作為儲存再生能源與替代能源的方案。但氫能技術現階段尚未達到商轉效率與永續的需求,美國德雷塞爾大學(Drexel...
氫能
替代能源
陽光催化
奈米微絲
2023.08.01
水母激增、珊瑚白化! 海洋熱浪與海水酸化引發的生態...
作者 / 雷漢杰/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專長於海洋酸化...
644期
冬天變得愈來愈暖、夏天變得愈來愈熱,這是目前全球氣溫的趨勢。而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幾乎可以確定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兇。然而二氧化碳不只是一種溫室氣體,它同時也是一種酸性氣體。從亨利定律(Henry's law)已知水...
海洋熱浪
海水酸化
水母
珊瑚
白化
替代能源
固碳
二氧化碳
DMS
2023.08.01
圖解|人類活動不可或缺的能源
作者 / 一般財團法人能源綜合工學研究所
644期
從結了厚厚冰層的池水上方丟下石頭時,冰層會產生裂縫。從石頭對冰層造成裂縫的「變化」,可以得知石頭具有某種能量,這個能量就稱為「位能」。 比方說,從低處丟下石頭可能只會使冰層產生裂縫,但從高處丟下石頭,可能...
能源
人類活動
能量守恆
金字塔
2023.07.19
展望綠氨儲氫技術 次世代製氨觸媒的進展與挑戰
作者 / 楊家銘/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
499期
人類的經濟活動與能源需求有著密切關聯,從19世紀工業革命時仰賴的煤炭,到20世紀中期以後取代煤炭的石油與天然氣,這些天然能源的使用造就了人類經濟文明的發展,但同時也伴隨著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溫室效應與地球...
能源
化石燃料
天然資源
氫分子
氫燃料電池
氫經濟
次世代製氨觸媒
電解技術
2023.07.15
成大水利浮動風電載臺模型參賽 獲國際雙料獎項肯定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9期
離岸風力發電(offshore wind power)是再生能源中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領域,離岸浮動式風力發電機載臺更是讓離岸風發電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由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教授楊瑞源指導的學生團隊Orein,於今(2023)年5月...
離岸風力發電
再生能源
成大
浮動風能
2023.02.16
自駕車的電腦運算 可能會增加全球碳排放量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94期
不需要人類駕駛全神貫注就能自己上路自動駕駛的 「自駕車」,是近年來各大車廠研發的重點。然而,為了確保行車安全,每輛自駕車都需要耗費龐大的電腦運算資源,當未來自駕車成為普遍的車輛配備時,將消耗多少能源?
自駕車
電腦運算
節能減碳
溫室氣體
碳排放量
能源
永續
2023.02.03
結合「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的未來世界
作者 / 段紹揚/國立竹北高級中學。
雲端運算是透過網際網路儲存與處理資訊,而不是在自己電腦的硬碟上執行這些工作。
雲端運算
AI
人工智慧
電腦
能源
智慧醫療
公共衛生
資料
機器學習
«
1
2
3
4
5
»
頁次:
1
2
3
4
5
資料總數:12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