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2.19
對抗細菌的雙面刃?抗生素抗藥性危機與全球健康挑戰
作者 / 編輯部
518期
抗生素可說是現代醫學史上一項偉大的突破,它不僅拯救了無數生命,更使人類的平均壽命大幅提升。然而,近年來抗生素抗藥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MR)的問題卻困擾著醫療體系。
抗生素
細菌
世界衛生組織抗
生素抗藥性
2024.08.01
被完美保存的三葉蟲化石
作者 / 編輯部
656期
由法國普瓦捷大學(University of Poitiers)、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地質學家與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摩洛哥的高阿特拉斯山脈(High Atlas)採集到良好地保存在火山灰且擁有五億多年歷史的...
三葉蟲
法國普瓦捷大學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
外骨骼
軟組織
電腦斷層掃描
虛擬X光切片
生物演化
2024.04.15
FDA核准首款脂肪肝藥物「瑞司美替羅」 為MASH患者提供...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8期
脂肪肝患者人數近年來在全球不斷上升,更成為許多人出現肝衰竭、需要肝臟移植的主要原因。近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首次批准了一種用於治療脂肪肝的藥物「瑞司美替羅」(...
FDA
MASH
脂肪肝疾病
瑞司美替羅
肝臟
纖維化疤痕組織
2024.03.15
CERN預計打造「超級對撞機」 產生更多希格斯玻色子供...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7期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正在推動一項大型計畫,預計耗資170億美元在法國和瑞士鄉村的地底建造一座長91公里超級對撞機——「圓形對撞機」(Future Circular Collider,...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對撞機
希格斯玻色子
CERN
物理標準模型
2023.08.15
國衛院研發eHSP90a人源化抗體 能抑制胰腺癌纖維化、惡...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0期
許多惡性腫瘤如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又稱肝癌)、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等都具有腫瘤組織間質增生(desmoplasia)的特徵,而這...
惡性腫瘤
腫瘤組織間增生
腫瘤纖維化
胰線癌
2023.03.15
臺大團隊研發電紡紗材質生醫支架 可促進角膜神經再生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95期
在我們的眼球中,角膜(cornea)、網膜(omentum)或視神經(optic nerve)等構造都布滿了相當重要的神經組織,一旦這些視覺相關神經受損,依目前的醫療技術仍難以成功修復,僅能依靠長期且頻繁使用昂貴的眼藥水治療,即...
角膜
網膜
視神經
神經組織
麩胺酸
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人工角膜
神經修復
2023.03.15
WHO放棄調查COVID-19起源的第二階段計畫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5期
了解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簡稱新冠病毒)最初究竟是透過什麼媒介感染人類,對於防範未來有可能爆發的疫情至關重要。但根據《自然》(Nature)期刊 在今(2023)年2月14日的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新型冠狀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
流行病學
2022.11.17
烏俄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 將影響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工...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1期
今(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軍事衝突、難民危機。儘管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動,並祭出種種經濟制裁、許多大型企業也紛紛撤離俄羅斯,但仍無法阻止俄羅斯的入...
烏俄戰爭
能源危機
核子研究組織
能源
大型強子對撞機
2022.08.15
利用3D病理影像全面提升精準診斷 捷絡生技執行長林彥...
作者 / 李依庭/本刊副總編輯。
488期
「病理檢測」是癌症治療過程中很重要的診療環節,可以讓醫生確認患者的癌症期數以及後續的診斷方向,更是影響往後病患治療的關鍵。近年來除了醫院常用的石蠟切片等2D染色技術之外,醫學影像技術更是全球科研單位亟欲開發...
病理檢測
癌症治療
3D病理影像技術
組織檢體
次世代定序
基因檢測
捷絡生技
數位賦能
3D光學影像
醫療
2022.06.15
不僅指導科研,更傳道授業解惑 科學導師獎的內涵與啟...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86期
世界學術組織中的老字號、同時也是發行頂尖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的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AAS)成立於1848年的美國費城(Philadelphia),會員人數從一開始的...
學術組織
學術期刊
科學
科技教育
AAAS
少數族裔
貝多茲
科學導師獎
科學研究
學術研究
2022.01.04
當人工智慧的傷害已經出現,誰來補救?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25期
‧AI雖然能協助遏止違法或侵權的言論,但一般大眾卻無法得知其評斷的機制,已於無形中造成傷害。 ‧AI的資料庫誤差,將造成演算法對文化或族群產生偏見等;而深度學習的演算法因處理龐大的資料,常使研究者或AI的機構無...
社群媒體
演算法
人工智慧
科技
國際組織
公民審議
立法機關
AI倫理
AI規範
2021.10.19
疫情之下,我們可以信任哪些資訊?如何取用知識?-《...
作者 / 莊庭瑞/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
478期
大傳染病COVID-19在2020年初擴散全球之後,日常的生活逐漸有了新的樣態。疫情的規模與發展因地而異,但是眾人的生活或多或少都受到影響,個人的生活需要調整,彼此也要適應新的互動方式。COVID-19這場全球的公共衛生危機...
資訊
社群媒體
影音平臺
世界衛生組織
維基百科
維基媒體基金會
公共衛生
疫情資料
流行病
全球共享流感資料倡議組織
公共財
2021.08.31
保育臺灣海域的鯨豚! 中華鯨豚協會曾鉦琮秘書長專訪
作者 / 郭毓璞∕畢業於臺大生態演化所的鯨豚實驗室,待過環保...
621期
中華鯨豚協會成立之初,以救援北臺灣的擱淺鯨豚為目標,建構了「鯨豚擱淺處理網」。後續協會在多處建立了海洋教育基地,但由於鯨豚擱淺事件不斷惡化,協會對此仍不斷努力。隨著2018年海保署的成立,海洋動物保育有了專責...
科學月刊
專訪
海洋公民團體
中華鯨豚協會
海保署
公民科學
海洋生物
鯨豚
曾鉦琮
海保救援網
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
2021.07.12
民主化脈絡下公民的科學參與:臺灣公民科學的演進與分...
作者 / 方慧詩、林子倫
475期
方慧詩與林子倫以臺灣公民科學的演變與類型學作為論壇的開場,指出臺灣歷史發展的複雜性提供了特別的歷史背景,這與西方國家的公民科學發展是完全不同的。
科技報導
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發展論壇
科學組織
環境倡議
社區建設
環境教育法
2021.07.12
淺談鳥會組織與鳥類公民科學
作者 / 呂翊維/中華民國野鳥協會副秘書長
475期
呂翊維在演講中主要討論臺灣鳥會組織和公民科學的關係。首先,他介紹中華民國鳥會(Chinese Wild Bird Federation),這是由全臺21個鳥會與地方團體所組成的聯盟,起源可追溯至日治時期一些日本與外國學者的研究與紀錄。
科技報導
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發展論壇
鳥會組織
鳥類公民科學
中華民國鳥會
2021.05.15
科技部再度組改,對臺灣科技政策真的會更好嗎?
作者 / 編輯部
473期
今(2021)年3月,科技部長吳政忠於立法院備詢時,確定科技部即將再度組改為「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強化跨部會協調的能力,增進全國科技發展程度。
科技
科技發展
科技部
組織
科學
2021.05.15
我國的科技政策遭遇什麼困難?
作者 / 林基興/行政院科技顧問組前研究員。
473期
今(2021)年3月,科技部長吳政忠於立法院接受備詢時確定,科技部確定組改,並將改名為「國家科學與技術委員會」。(與過去的「國家科學委員會」同樣可簡稱「國科會」)。《科學月刊》於2020年12月刊登〈科技部回復成國...
科技
學術研究
組織
科技發展
國科會
2021.05.15
3D生物列印技術,客製化鼻軟骨組織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73期
加拿大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研究團隊研發新技術,以3D生物列印製造鼻軟骨組織,供手術使用。未來因皮膚癌造成鼻軟骨缺損,將可藉此技術更安全地復原術後外觀。
3D生物列印技術
軟骨組織
鼻軟骨
非黑色素瘤皮膚癌
醫療
2021.01.18
研議科技部回復國科會,組織改造能否讓臺灣科學發展更...
作者 / 編輯部
469期
去(2020)年11月,媒體報導行政院將啟動組織改造,預計將2014年才成立的科技部,重新改回國家科學委員會。大家不免質疑,改回國科會意義何在?
科技部
國科會
科學
臺灣科學發展
2021.01.01
章魚告訴你如何拾起薄片組織!
作者 / 編輯部
613期
醫學技術日益進展,細胞與薄片組織(tissue sheet,如眼角膜)的應用越來越多。而在進行薄片組織移植手術(如眼角膜移植)時有個關鍵,就是該如何抓取柔軟、易碎且易皺的薄片組織?
細胞
眼角膜
薄片組織
章魚
水凝膠
2020.12.31
科技部回復成國科會 臺灣科學發展會更好嗎?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13期
行政院於去(2020)年啟動組織改造,預計將廢除科技部並回復為國家科學委員會。從過去的長科會,一路改制為國科會,再到科技部,接著要再改回國科會。藉由訪談三位過去擔任過國科會與科技部的首長,道出臺灣科研發展與產...
科技部
國科會
陳良基
張善政
陳建仁
科技部長
國科會主委
2020.09.10
增生療法如何解決疼痛問題?
作者 / 撰文|韓德生。
465期
增生療法(prolotherapy)是利用局部注射葡萄糖水修復軟組織(如肌肉、肌腱、肌膜、韌帶、關節與神經等)和處理疼痛的一種治療手段,它的歷史悠久且有一定的功效。
增生療法
腕隧道症候群
椎間盤
軟組織
張拉共構體
2020.06.12
探討國家太空法立法與臺灣太空的未來發展
作者 / 吳宗信/交通大學前瞻火箭研究中心主任、機械工程學系...
462期
最近,因為一家民營太空科技公司要進行火箭試射,發現除了發射場土地使用的問題外,也意識到臺灣發射火箭竟無法可管。想要用現行法律來規範此一太空活動,都會遭遇到有所不足或甚至窒礙難行的地方,這更顯現出臺灣有關太...
國家太空法
國際太空法
太空活動
太空組織
太空科技
太空發展法
2020.06.12
What is WHO?臺灣與WHO的73年分合史(下)
作者 / 楊予安/臺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研究...
462期
《科技報導》461期,筆者群介紹了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自1948年創立,至1972年因中華民國(臺灣)與中國代表權之爭,我國退出聯合國及相關組織,約莫25年間的「熱戀蜜月期」;以及1972年退出...
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大會
SARS
全球醫療衛生體系
新型冠狀病毒
全民健康覆蓋
國際
2020.06.12
生物墨水大革命 可打造具功能性的骨組織
作者 / 編輯部
462期
隨著3D列印技術發展日趨成熟,越來越多人透過這項技術實踐創意發想,如汽機車零組件、珠寶設計與建築模型等,甚至是製作醫用材料。
3D列印技術
生物墨水
裝載細胞
奈米工程離子共架纏結
幹細胞
骨損傷
2020.05.19
What is WHO?臺灣與WHO的73年分合史
作者 / 楊予安/臺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研究...
461期
臺灣在世界衛生組織裡的身份認同,最近屢上國內外各大新聞版面,社群平台的討論也相當熱烈。《科技報導》460期〈Who is WHO?新型冠狀病毒對全球防疫的考驗〉一文討論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及...
臺灣
WHO
WHA
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大會
觀察員
中華民國
全球防疫
2020.05.14
從新藥、疫苗開發到國際關係──與COVID-19疫情的時間...
作者 / 編輯部
461期
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延燒近半年,臺灣與全球各地的科學家也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研究,盼能開發出有效的解方。
新冠病毒
國際關係
世界衛生組織
新冠肺炎
2020.05.01
What is WHO? 臺灣與WHO的73年分合史(上)
作者 / 楊予安、簡瑋廷、邱亞文
461期
臺灣在世界衛生組織裡的身份認同, 最近屢上國內外各大新聞版面, 社群平台的討論也相當熱烈。《科技報導》460期〈Who is WHO?新型冠狀病毒對全球防疫的考驗〉一文討論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WHO
世界衛生組織
臺灣
歷史
WHA
世界衛生大會
2020.04.10
Taiwan Can Help──從冠狀病毒疫情看學術倫理與國際...
作者 / 編輯部
460期
在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的攻勢下,許多科學家與各領域專家正積極檢驗政策適當性、藥物與疫苗的效益等問題,過程中亦需對研究受試者進行持續追蹤。
新冠病毒
COVID-19
世界衛生組織
WHO
防疫
超前部署
2020.04.10
Who is WHO?新型冠狀病毒對全球防疫的考驗
作者 / 藍之辰/臺北醫學大學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研究...
460期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是當今最大且唯一的國際政府間衛生機構,領導全球衛生事務並協調194個會員國,以武林盟主之尊動見觀瞻。
新冠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
傳染病
國際衛生條例
公共衛生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4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