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4.05.15
結合AI的氣候預測模型帶來了哪些可能性?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9期
在過去,建立氣候模型需要科學家透過數學方程式來描述陸地、海洋、空氣的交互作用,以及這些作用影響氣候的物理過程,再以超級電腦運行數週後,才能成功做出可預測全球氣候的模型,不僅耗時也耗能——若以典型的氣候模型...
AI
氣候預測
機器學習
模擬器
物理模型
大氣科學
陸地
2024.05.01
啟動巡天觀測計畫 描繪全宇宙3D地圖
作者 / 林彥廷/2005年於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取得天文博士學位...
653期
今年的農曆初三,對多數人來說應該只是個尋常的一天。但在天文觀測史上可說是劃時代的一刻⸺美國主導的暗能量光譜儀(Dark Energy Spectroscopic Instrument, DESI)計畫,利用在亞利桑那州的梅奧爾四公尺望遠鏡(...
巡天計畫
宇宙3D地圖
暗能量
暗物質
宇宙膨脹
DESI
光譜
紅移
2024.05.01
寶特瓶中的物理學 為什麼碳酸飲料瓶底是五爪形?
作者 / 簡麗賢/北一女中物理教師
653期
筆者孩提和青少年時期在農村長大,能喝到沙士、蘋果西打、七喜、可樂等碳酸飲料可說是一種難得的小確幸。當時大概只有在婚禮喜宴中,才有機會體驗手握瓶身、慢慢旋轉瓶蓋,先洩氣再完全打開後,細細品嘗碳酸飲料的獨特滋...
碳酸飲料
五爪形
大氣壓力
液體壓力
亨利定律
汽水瓶
五爪蘋果
2024.05.01
探索星系中心的祕密 超大質量黑洞的起源
作者 / 陳科榮/中研院天文所助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在理論與...
653期
或許你曾在遠離城市光害的山區仰望星空,專注於繁星的美景。當你仔細觀察,若發現銀河系盤面上有一條帶狀、微微發光的區域,那就是銀河。更精確地說,那是銀河系的盤面位置。如果你把目光投向人馬座A星(Sagittarius...
黑洞
銀河系
氣體吸積
黑洞種子
超大質量恆星
吸積盤
重力
強作用力
2024.04.01
氣候變遷的隱形推手 大氣中氣膠的化學反應
作者 / 張元賓/中山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專長為物理化學、反...
652期
氣膠(aerosol,或稱氣溶膠)在字面上的定義是指液態或固態顆粒懸浮於氣體中所形成的分散體系,但也常直接用來指稱大氣中的懸浮微粒。氣膠微粒的粒徑大小介於0.01~100微米(μm),由於粒徑愈小的微粒在大氣中穩定懸浮...
氣膠
大氣
二次有機氣膠
暖化
懸浮微粒
全球氣候
臭氧
2024.04.01
臺灣助力廣義相對論的驗證 宇宙甜甜圈黑洞二度現身
作者 / 陳明堂/中央研究院天文所研究員,臺灣黑洞團隊發起人...
652期
中央研究院的「格陵蘭望遠鏡」(Greenland Telescope, GLT)團隊與「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國際團隊一同公布了M87星系中心黑洞的最新影像。這張新照片來自於2018年的觀測資料,是經由天文學...
甜甜圈
黑洞
廣義相對論
GLT
EHT
電漿體紊流
M87黑洞
次毫米波
2024.03.15
CERN預計打造「超級對撞機」 產生更多希格斯玻色子供...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7期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正在推動一項大型計畫,預計耗資170億美元在法國和瑞士鄉村的地底建造一座長91公里超級對撞機——「圓形對撞機」(Future Circular Collider,...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對撞機
希格斯玻色子
CERN
物理標準模型
2024.03.01
細菌的體重計 「細胞質譜儀」檢測基因轉殖細菌的塑膠...
作者 / 彭文平/東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蘇伯琦/慈濟大學醫學檢...
651期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用品以塑膠為材料,例如衣服、包材、家具等。但塑膠廢棄物不易完全分解,且會裂解形成塑膠微粒。大小約5毫米(mm)至1微米(μm)的塑膠微粒或小於1μm的奈米(nm)級塑膠,散布在淡水中並經由各種路徑...
細胞質譜儀
PHA
生物可分解塑膠
大腸桿菌
質荷比
生物發酵
2024.02.15
我所認識的李怡嚴老師:現代的儒家和墨家
作者 / 胡進錕/中央研究院物理所兼任研究員和國立東華大學物...
今(2024)年1月5日,魯經邦先生用line傳訊息給我,他說李怡嚴老師在今天仙逝了,這個消息並不意外(九月初我已經得知李老師罹癌的訊息),但總覺得有些突然。有關李怡嚴老師的種種往事,乃在腦海中逐漸浮現。
李怡嚴
科學月刊
2024.02.15
懷念李怡嚴
作者 / 高涌泉/任教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506期
我第一次正式與李怡嚴相見是在1987年夏天。那時我剛到清華大學物理系服務不久。有一天恰在教員休息室,他走進來,看到我,馬上對我自我介紹「我是李怡嚴」。他對於後進如此客氣,我都覺得不好意思,其實他不用開口我也早...
李怡嚴
科學月刊
清大物理
2024.02.15
緬懷恩師 卓爾不群的李怡嚴教授
作者 / 魯經邦/清華大學物理學系1977級、物理研究所1979級畢...
猶記第一次對「李怡嚴」這個名字產生深刻的印象,是在考完高中聯考放榜後,1970年8月某日,看到報紙一則新聞,我國產生了第一位理學博士——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博士班的石育民先生,指導教授就是李怡嚴先生。在那個年代...
李怡嚴
科學月刊
清大物理
科學教育
理論物理
2024.02.01
發現全新天文現象的雙重喜悅 天體物理學家羅瑞默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陳子翔/畢業於師大地科系,現為師大科教所...
650期
快速電波爆(fast radio burst, FRB)是一種持續時間極短,但具有瞬間高強度的電波訊號,最早在2006年被觀測發現。去(2023)年天文學界重要的邵逸夫天文獎,就頒發給發現快速電波爆的三位學者貝爾斯(Matthew Bailes)...
羅瑞默
邵逸夫天文獎
快速電波爆
脈衝星
色散量測
天文
2024.01.01
物質波的誕生與波粒二象性 小王子的物質波異想世界
作者 / 陳義裕/臺大物理系終身特聘教授
649期
物質由原子組成,原子則由原子核與繞著它運動的電子組成。在一般認知中,這些由微觀世界組成、類似微小撞球的單元都被稱作粒子。但是一位來自顯赫貴族世家的31歲法國博士生卻於1923年突發奇想,認為它們應該也具有波動性...
物質波
光電效應
光量子
質能轉換
愛因斯坦
德布羅意
干涉
機率波
波粒二象性
2024.01.01
物質波與波函數 量子力學的百年辯駁
作者 / 高崇文/中原大學物理學系教授、《物理雙月刊》〈阿文...
649期
今(2024)年是著名的物質波(又稱德布羅意波)100周年,接著就是矩陣力學(1925年)、波動力學(1926年)、測不準原理(1927年)的百年紀念。回顧百年前的科學發展,德布羅意(Louis de Broglie)提出的物質波假設可算...
物質波
波函數
波動力學
薛丁格
波動方程式
矩陣力學
哥本哈根詮釋
德布羅意
2024.01.01
引領科技應用的革新 物質波的微觀奇蹟
作者 / 林宮玄/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主持雷射光譜實...
649期
1924年,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Louis de Broglie)提出物質與光一樣,具有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的物質波理論(當時稱為德布羅意波)。隨後在192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戴維森(Clinton Davisson)與革末...
物質波
電子
電子顯微鏡
磁透鏡
奈米結構
繞射
中子
布拉格定律
2024.01.01
從實驗中領會科學實作精神 吉他弦長與音調高低的探究
作者 / 張慧貞/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興趣為創新物理...
649期
讀者們喜歡聽吉他演奏嗎?當表演者在舞臺上彈奏吉他時,不同音高組合成的旋律總是令人不禁沉浸在其中。我們所聽見的聲音,通常可以被分解成頻率不同的正弦波組合。其中,基音(fundamental tone)是頻率最低的正弦波,通...
科學實作
吉他
音調
泛音
基音
頻率
科學探究
歸納建模
2024.01.01
秋季星空中一抹光亮 北落師門殘屑盤的觀測史
作者 / 謝承安/EASY天文地科團隊成員,因喜愛動畫《戀愛中的...
649期
北落師門(Fomalhaut)又稱南魚座α星,是秋季星空中著名的亮星之一。去年5月,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University of Arizona)天文學家加斯帕(András Gáspár)為首的研究團隊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期...
北落師門
殘屑盤
系外小行星帶
哈伯
ALMA
韋柏
星體演化
2023.11.15
人文社會領域如何利用AI協助教學? 開發人社課程專用...
作者 / 林文源/清大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兼人文社會AI應用與發...
503期
自從ChatGPT於去(2022)年底問世以來,這類文字生成的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對人文社會領域各個層面都帶來新的影響。以語言互動的指令(prompt)溝通方式,讓這些生成式人工智慧(artificial...
ChatGPT
大型語言模型
生成式人工智慧
教育
幻覺
人社領域
2023.11.01
什麼是內爆? 從海洋之門「泰坦號」潛水器的悲劇談起
作者 / 施奇廷/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任教於東海大學應用物理...
647期
半世紀前,人類登陸了38萬公里外的月球,現在更將探索目標定在2億2500萬公里外的火星。然而,若要抵達不過數公里深的海底探險,難度似乎比進入太空還高,也因此吸引了不少想要一窺深海奧妙的冒險家前往探險。但就在今年...
海洋之門
泰坦號
內爆
原子彈
水壓
槍式
核融合
2023.10.15
氣味也有機會數位化嗎?使用AI協助描述嗅覺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2期
感官如何將不同的外部刺激轉化為感知,是神經科學的重要課題,其中嗅覺又因為特別複雜而難以破解。近期美國莫乃爾化學感官中心(Monell Chemical Senses Center)和新創公司Osmo合作研發出一款機器學習模型(...
嗅覺
AI
美國
代謝
神經科學
心理物理學
2023.10.15
解密「奇異金屬」量子臨界糾纏態 有助於找出高溫超導...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2期
陽明交通大學特聘教授仲崇厚帶領的理論物理研究團隊與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BNL)共同合作,成功解開了稀土族超導體中「奇異金屬量子臨界糾纏態」的形成機制。此發現將有助於解決...
量子臨界糾纏態
陽明交大
布魯克海文實驗室
稀土族超導體
高溫超導
凝態物理
2023.10.03
【快訊】2023諾貝爾物理學獎
作者 / 編輯部
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物理學家阿戈斯蒂尼(Pierre Agostini)、蓋爾蓋伊(Ferenc Krausz)和胡里爾(Anne L’Huillier),表彰他們為了研究物質中電子動力學(electron dynamics),提出了創造埃阿雷射光(...
2023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
阿秒雷射
電子動力學
2023.10.01
諦聽宇宙深處的低吟 宇宙低頻重力波訊號代表的意義
作者 / 陳哲佑/任職於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專長為黑洞物理、宇...
646期
2015年9月,位於美國的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臺(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成功偵測來自雙黑洞碰撞的重力波訊號(請見延伸閱讀1)。這個發現不僅再次驗證愛因斯坦(Albert...
重力波
雙黑洞碰撞
廣義相對論
多信使天文學
脈衝星
中子星
訊號差
2023.10.01
人類終於實現室溫超導體之夢?常溫常壓超導體LK-99
作者 / 王立民/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超導...
646期
一直以來,實現「室溫超導體」就是人類的夢想。今(2023)年7月27日,來自韓國的研究團隊宣稱發現一種在常溫常壓下能產生超導體性質的材料「LK-99」,隨即引起全世界的振奮與轟動。此外,在理論計算上也顯示LK-99在適當...
常溫超導體
銅原子
密度泛函理論
低溫超導體
同位素效應
零電阻
完全抗磁
2023.10.01
稍縱即逝的神祕宇宙電波 快速電波爆的發現
作者 /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646期
人類祖先最早開始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應該會發現天上有一些明顯的規律現象,例如白天的太陽和夜晚的星星、月亮。這些發光體每天從特定方向的地平面升起,到達接近頭頂的位置,再隨著時間流逝在原本升起的對面方向走入地...
電波爆
客星
中子星
宇宙
羅瑞默爆
電波色散
鹿鷹獸
2023.09.01
突破醣化學瓶頸 合成醣分子的高效新方法
作者 / 張峻瑋/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林浼憓/德國...
645期
醣類(carbohydrates)為細胞表面上重要的生物分子,以複雜的結構形成特異的分子辨識,主導諸多重要功能,例如蛋白質的折疊、細胞間的訊號傳遞、細菌與病毒的感染媒介、調控疾病的生成與進展等。此外,醣科學對醣類疫苗...
醣分子合成
醣苷化
變旋異構物
酵素合成
有機合成
GlycoComputer
醣疫苗
2023.09.01
難倒物理學家的「三體問題」,與韋伯望遠鏡的觀測點有...
作者 / 歐柏昇/臺大物理系、中研院天文所博士生,全國大學天...
645期
2021年12月,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簡稱韋伯望遠鏡)發射升空。七個月後,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也陸續公布韋伯望遠鏡拍攝到的...
三體
拉格朗日點
韋伯望遠鏡
日地系統
萬有引力定律
解析解
紅外光
太陽盾
2023.08.01
人類能利用氣球飛上天嗎? 氦氣球在高空中的受力與氣...
作者 / 張慧貞/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興趣為創新物理...
644期
讀者們曾經看過皮克斯(Pixar)製作的動畫電影《天外奇蹟》(Up)嗎?若是看過這部電影,想必一定對劇中人物⸺卡爾(Carl Fredricksen) 在屋子上綁滿氣球,讓房子飛上空的場面不陌生。而在真實世界中,其實也發生過一件...
氦氣球
受力
氣壓
空氣密度
氣球體積
天外奇蹟
直升機
漂浮
飛行
2023.05.16
核融合發電的文字遊戲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
497期
去(2022)年底的兩大新聞,除了11月30日美國舊金山OpenAI公司提供了一款不但可以回答你任何問題、跟你聊天,還可以快速(以秒計)幫你寫散文、詩歌、文章的人工智能軟體ChatGPT外,再來就是核融合(nuclear fusion)了...
核融合
物理
強作用力
氘
原子核
量子隧穿效應
核融合發電
淨能量
2023.05.04
被透鏡鏡頭扭曲的真相 如何解決相機、顯微鏡的球面像...
作者 / 洪連輝/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特聘教授,專長為磁性材...
641期
現代光電產業蓬勃發展,許多產品都會運用到光學透鏡元件,例如手機鏡頭、掃描器、顯微鏡、望遠鏡等,透鏡的好壞將影響到產品的品質及功能。
光電產業
光學系統
球面像差
透鏡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資料總數:364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