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7.15
「多快好省」的大型語言模型? DeepSeek的優勢、 爭議...
作者 / 洪朝貴/中興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副教授
523期
從微信到抖音,從輸入法到廉價網購,從手機到筆電,有太多案例早已證明,來自中國的應用程式與硬體都必須配合中國共產黨(中共)政府全面監控用戶;戲劇化地說,使用中國的連網產品,就是在裸奔給習近平看。習近平當然沒...
Deepseek
增強式學習
OpenAI
資訊安全
2025.05.01
嬰兒能同時學習幾種語言?
作者 / 編輯部
665期
語言環境多樣的非洲國家,嬰兒會從主要照顧者身上習得多種當地方言,並從電視等媒體上學習英文,最多能同時接觸2 ~ 6 種語言,在城市地區尤其明顯。
嬰兒
語言
語言學習
心理學
2025.01.21
英美跨國團隊建構「INQUIRE」系統 找出公民科學影像中...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7期
此系統對於推動生態研究和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藉由結合公民科學網站積累的大量影像數據與先進的AI分析工具,將為科學家研究氣候變遷、環境汙染、棲息地喪失等環境問題對生物多樣性可能產生的影響,提出新的研究模...
AI
影像識別
機器學習
生態研究
2025.01.07
讓AI 幫你挑咖啡豆! 質譜法結合機器學習的應用
作者 / 陳月枝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教授,研究興趣...
661期
在未來,這項技術還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可應用於個人化食品製造領域。隨著個人化食品需求的增長,質譜法和機器學習技術可以幫助食品公司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精確地挑選出符合特定風味或營養需求的食品。
咖啡豆
質譜法
萃取
2024.12.02
諾貝爾獎頒給AI 是否搞錯了什麼? 以物理學方法奠定現...
作者 / 魏澤人 | 陽明交大AI 學院副教授,機器學習GDE(...
660期
這是諾貝爾委員會首次將物理獎頒給AI 研究,由於得獎主題實在是太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不少觀看諾貝爾獎直播的物理學家一時錯愕,不知該做何感想。
諾貝爾獎
AI
類神經網路
2024.11.04
小鼠的美人計
作者 / 編輯部
659期
這種「誘餌轉換」的逃跑策略不僅能有效地避免即時衝突,還顯著降低兩隻雄鼠後續打鬥的可能性。這項研究為未來研究其他具有社會階級制度的物種提供了新方法,真是「鼠巴拉系」!
小鼠
攻擊行為
機器學習
2024.08.30
從學習、體驗到創作 太平洋航班再度啟程
作者 / 劉馨香/文字工作者
657期
繼去(2023)年廣受好評的太平洋寫作航班,《科學月刊》在今年暑假的第一天再度來到花蓮。這次除了文字,更進一步帶領學生透過影像與圖文創作,表達海洋與鯨豚相關知識。
科學寫作
科學閱讀
寫作航班
鯨豚
多羅滿賞鯨
星火相傳
花蓮
非山非市
寫作
科普文章
2024.08.23
暑假學習不間斷!與大墩國中一起貓狗健康大作戰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659期
《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與德國製藥公司百靈佳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合作辦理的營隊課程「歡迎新家人!貓狗健康大作戰!」,在八月中旬來到臺中市立大墩國中,透過五天紮實的課程,由淺入深認識貓狗健康議題。
星火相傳
科學閱讀
科學表達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社群圖文
寵物
動物健康
百靈佳殷格翰
大墩國中
動物醫院
2024.07.15
生成式AI與傳統數值天氣預報的結合NVIDIA CorrDiff天...
作者 / 連國淵/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專長為數值天氣預報與資料...
511期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2024)年3月在美國舉辦的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會及6月在臺灣舉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皆展示了一項稱為「CorrDiff」(Corrector Diffusion)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輝達
CorrDiff
生成式AI
黃仁勳
天氣預報
中央氣象署
數值模擬
神經網路
機器學習
解析度
降尺度
RWRF
擴散演算法
2024.07.01
AI如何辨識人臉? 一起打造能認出K-POP偶像團體的AI模...
作者 / 蔡炎龍/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專長為代數幾何及...
655期
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應用愈來愈廣泛的21世紀,許多設備、公司都會應用到「人臉辨識」的系統。不過AI人臉辨識背後的原理是什麼?如何運用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方法進行人臉辨識呢?
人臉辨識
AI
特徵
KPOP
IVE
Google
Colab
實作模型
2024.06.15
ChatGPT到底在「想」什麼? 科學家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0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的能力逐漸被肯定,但它的內在運作模式仍然是個謎。為了探究此謎題,科學家開始採取「逆向工程」的方法,應用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研...
人工智慧
心理學
神經科學
逆向工程
機器學習
神經網路
LLM
2024.06.15
新的仿生材料製造技術 有望修復人體股骨骨折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0期
在自然界中,骨頭、鳥羽、木材等材料,儘管結構不規則但仍能具有良好的物理應力分布,然而其中的奧祕一直未被完全解開。近期一項整合了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最佳化(optimization)、3D列印、應力實驗的新研究...
骨骼
3D列印
機器學習
應力
最佳化
骨折
機械性能
2024.06.15
AlphaFold 3預測蛋白質結構能力再升級 有望幫助新藥開...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10期
近年來,AlphaFold等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預測蛋白質立體結構的能力逐漸提升,為生物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的突破。儘管如此,科學家仍期待AI能做到更多,像是預測蛋白質上的功能性修飾,或是與DNA、RNA等...
AlphaFold
人工智慧
蛋白質
立體結構
擴散模型
機器學習
複合物
藥物開發
2024.06.01
新型資料的研究方法 用基因、聲音、AI探索 生物多樣性...
作者 / 蔡怡陞/演化生物學家,專長為遺傳及微生物基因體學。...
654期
在科學與技術迅速發展的現代,跟我們息息相關的生物多樣性研究迎來了各種突破性的進展。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形形色色的生物體,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其他水生生態系統,以及其中構成的生態綜合體等,包含物種內部、物種之...
生物多樣性
聲音監測技術
人工智慧
基因定序
遺傳學
單細胞定序
深度學習
科技革新
2024.05.15
智慧醫療再進步 人工智慧協助追蹤來源不明的癌症轉移...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9期
近期中國天津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工具,能有效辨識來源不明的轉移性癌症細胞,此項發現可望協助醫師進一步改善晚期癌症的診斷和治療,並延長病人的生命。
智慧醫療
人工智慧
中國天津醫科大學
癌症細胞
深度學習
演算法
臨床醫療
癌症轉移
2024.05.15
全球暖化衝擊山區生態 中研院團隊發現全球17個山區的...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9期
由中央研究院(簡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以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CNRS)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結合熱力學原理與氣候...
全球暖化
山區生態
等溫線
中研院
生物多樣性
氣象觀測
熱力學
氣候變遷
機器學習
2024.05.15
結合AI的氣候預測模型帶來了哪些可能性?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9期
在過去,建立氣候模型需要科學家透過數學方程式來描述陸地、海洋、空氣的交互作用,以及這些作用影響氣候的物理過程,再以超級電腦運行數週後,才能成功做出可預測全球氣候的模型,不僅耗時也耗能——若以典型的氣候模型...
AI
氣候預測
機器學習
模擬器
物理模型
大氣科學
陸地
2024.05.01
舞出創造力 跳舞能改變你我腦部的發展?
作者 / 楊青如/陽明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謝仁...
653期
從古至今,舞蹈普遍地存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是一種跨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無論在慶典、宗教儀式、社交場合,還是娛樂活動中,舞蹈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在這些社會性的活動中,舞蹈與音樂的關係可說是密不可分。
跳舞
腦科學
大腦
小腦
基底核
鏡像神經元
神經印記
體現認知
具身學習
2024.03.15
可用於預測失智症發生的四種蛋白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7期
幾十年以來,科學家們不斷尋找能在早期階段預測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AD),或是其他失智症狀的血液檢測方法,使人們可以及早應對疾病。 在近日一篇刊登於《自然老化》(Nature Aging)期刊的研究中,來自中...
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
中國復旦大學
生物銀行
蛋白質
預測
機器學習
2024.03.01
人工智慧揭祕空氣污染時空變化 透過Geo-AI模擬戴奧辛...
作者 / 吳治達/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教授,國家衛生研...
651期
戴奧辛(dioxin-like compounds),是超過210種不同化合物的總稱,其中包括共平面多氯聯苯(partially coplanar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多氯二聯苯呋喃(polychlorinated dibenzofurans, PCDFs)、多氯二聯苯戴奧...
Geo-AI
戴奧辛
人工智慧
空氣汙染
空氣監測
製造業
集成混合空間學習模型
2023.12.15
結合腦部MRI與基因資料 建構AI模型分析阿茲海默症腦部...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504期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是一種病程緩慢,且會隨著患者年紀不斷惡化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國內外也有許多研究者致力於找出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方法。儘管科學家已經在過去篩選了數千名受試者的基因體,期望能發...
大腦
MRI
AI
阿茲海默
機器學習
基因體學
失智
2023.12.01
如何讓AI不產生「幻覺」?
作者 / 編輯部
648期
人工智慧(artifical intelligence, AI)在過去十年間席捲了人們的生活,更滲透到科學研究領域的許多角落。雖然AI能用來加速科學進展,但機器學習模型有時候也可能會呈現出誤導、完全錯誤的結果,就如同聊天機器人...
AI
機器學習
誤導
加州大學
信賴區間
預測資料
2023.11.15
臺灣跨國團隊開發「機器智慧學習細胞晶片整合平台」有...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3期
近期,由中興大學化學系教授賴秉杉、逢甲大學化工系副教授李亦宸、清大醫環系副教授李亦淇,以及美國馬里蘭大學(University of Maryland)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教授陳柏彥的跨國合作團隊,共同開發了一種「機器智慧學習...
中興大學
逢甲大學
美國
生醫材料
神經系統
許旺細胞
電刺激
2023.10.15
難辨虛偽和真實,Deepfake技術造成的AI倫理與法規挑戰
作者 / 許志仲/成功大學統計學系助理教授
502期
在近年來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發展中最具爭議和吸引力的技術,恐怕莫過於Deepfake了。近幾年,Deepfake利用深度學習技術(deep learning)模仿真人的語音和臉部表情,可以製作出相當擬真的假影...
deepfake
深度學習
隱私
偽造
透明度
AI倫理
被動偵測
法律防治
社會教育
2023.10.15
以AI分析視網膜將有機會協助診斷心血管與腦部疾病?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02期
在當今的醫學領域中,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術正迅速崛起,為醫療診斷和健康監測帶來新方法。最近,倫敦摩爾菲爾茲眼科醫院(Moorfields Eye Hospital)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個名為RETFound的AI工具,...
AI分析
視網膜
心血管
腦部疾病
自監督學習
磁振造影
2023.09.15
中山偕高醫研發以AI預測尿酸結石 投藥治療免除開刀之...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01期
腎結石(kidney stones)屬於尿路結石的一種,雖然微小的腎結石不會引起不適,但逐漸累積後卻會造成腎臟發炎與腎功能的損害,如未能及早發現還可能需要動外科手術加以取出。中山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高崇堯與高雄醫學大...
腎結石
中山大學
高雄醫學大學
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
2023.08.15
從Midjourney獲得靈感 科學家開創全新的AI蛋白質設計...
作者 / 編譯|羅億廷
500期
以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設計蛋白質的工具在近年來進展快速。去(2022)年8月,由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生物化學家貝克(David Backer)團隊與...
深度學習
人工智慧
蛋白質
生成式AI
胺基酸
生醫機器學習
2023.08.15
成大團隊以地理人工智慧建構模型 估算出臺灣大氣中戴...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0期
具有「世紀之毒」的戴奧辛(dioxins),其實是多達210種化合物的總稱。由於戴奧辛的毒性高、易危害人體,又具有能在環境中長期殘留的特性,因此一直以來都是重要的環境保護議題。近期由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副教授...
戴奧辛
地理人工智慧
PM2.5
機器學習
人工智慧
2023.07.11
生活無處不科學!星火相傳豐富學生暑期學習
作者 / 林品婕/本刊專案經理
暑假第一周,《科學月刊》便應英明國中曾雍雯老師之邀,入校分享科學表達的重要訣竅,配合學校既有架構,藉由科學閱讀心得寫作、科學影片製作等兩大主題課程,提供學生滿滿創作能量。
星火相傳
教案
科學表達
科普影片
科學閱讀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教育
科學
英明國中
寫作
寫作比賽
2023.07.07
身處臺灣, 我們能否搭上生成式AI的浪潮?陳良基、張...
作者 / 張樂妍/本刊編輯。
643期
生成式AI同時帶來了方便與衝擊,也讓我們被迫面對原本看似遙遠、由AI取代人類的故事情節。全世界都正在遭受這波浪潮奇襲,更何況是身處小島的我們。如何迎接浪潮,不被擊倒;或是乘上浪潮前端,迎風而立?我們邀請了前任...
生成式AI
人工智慧
機器學習
科技產業
臺灣
«
1
2
3
4
»
頁次:
1
2
3
4
資料總數:115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