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5.15
全球最小光控心律調節器問世 為新生兒心臟治療帶來新...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21期
美國西北大學研究團隊開發出世界最小的心律調節器,相關研究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這種心律調節器寬度僅1.8毫米(mm)、長度3.5毫米、厚度1毫米。採用光感應控制和生物可分解材料,解決了傳統心律調節需要二次...
心律調節
心臟
紅外線
光脈衝
2025.04.15
人工心臟讓病患存活超過百日 BiVACOR為心衰竭帶來新希...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20期
一名澳洲男子成為全球首位攜帶全人工心臟(total artificial heart)存活超過100天的病患。這項成就不僅展現了醫療科技的進步,更為心臟衰竭患者帶來新的希望。
人工心臟
心血管疾病
磁浮技術
轉子
2023.05.16
用培養皿中的「迷你心臟」解開人類心臟發育的難題
作者 / 編譯|羅億庭
497期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的研究團隊,近期使用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 iPSCs)模擬人類心臟發育,成功創造出一種「迷你心臟」,也就是心臟的類器官(...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心臟
迷你心臟
類器官
2022.12.26
種族主義使醫學研究產生偏誤
作者 / 編輯部
637期
美國作為一個多元族群的國家,居住著原住民、白人、黑人,以及來自中南美、亞洲等地的移民。然而法律上的平等,依然無法完全消弭種族主義的影響,除了戕害他們的社會地位,也影響他們的身心發展。
種族主義
醫學
心臟病
糖尿病
更年期
疾病
高風險族群
科學研究
2022.08.15
朝人造心臟更進一步,科學家重建心肌生長結構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88期
心臟作為多數動物生存不可或缺的器官,與身體大部分器官一樣,受到外傷時沒有大幅再生的能力。因此如何模擬心肌的結構,甚至於製造出一顆可供移植的人造心臟,是許多生物工程的研發目標,也對於未來心臟醫療的發展相當重...
心臟
器官
醫學工程
心肌
心臟醫療
集中旋轉噴射旋轉
心肌螺旋結構
人造心臟
心肌細胞
同心圓
2022.01.15
中研院協同陽明交大團隊 找出讓停止的心臟再次跳動的...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1期
人的心臟為什麼會跳動?主要原因是來自於心臟的節律點(sinoatrial node)會放電,自發的電流使心肌收縮把血液打到全身。
心臟
節律點
電流
心肌
病竇症候群
心律調節器
蠶絲
生物材料
心肌細胞
鈣黏蛋白
心臟傳導疾病
2021.11.02
傳輸全球洋流的心臟:南大洋
作者 / 吳依璇/臺灣大學海洋所畢業,目前是《滔滔》的編輯。...
623期
有別於屬於表面洋流的黑潮,南大洋一直都在全球海洋中底層水中佔有相當重要的份量,是全球經向翻轉環流中,匯集三大洋海水並和大氣交互作用的地點。南大洋中最重要的南極繞極流帶動其他海流,並造成了南大洋特殊的環境。...
海洋
海流
三大洋
南大洋
洋流系統
邊緣海
南極繞極流
水團
艾克曼傳輸
赤道
2021.07.01
用「石墨烯相機」捕捉心臟脈動
作者 / 編輯部
619期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種僅有單個碳原子厚的二維晶體,由於具有電阻極小、導電性良好、結構堅固等特點,許多物理學家嘗試將它用於光學、光電工程元件上。
科技
光學
石墨烯
石墨烯相機
電訊號
神經細胞
心肌細胞
2021.07.01
怪期診療室 牙齒爆炸、喝蛇糞治病、釣寄生蟲、生殖器...
作者 / 湯瑪斯.莫利斯(Thomas Morris)
619期
1894年9月,世界上許多知名科學家來到布達佩斯,參加第八屆國際衛生和人口統計大會。這是一場隆重盛會:在九天之內,有2,500名代表參加,發表了700多篇研究論文。匈牙利人熱情好客,一家期刊因而將整個活動描述成「愉快...
腳踏車
自行車運動
心臟病
致傷性過勞
鐵人
環法自行車賽
赫謝爾
2021.01.01
維持良好睡眠習慣可以保護你的心臟
作者 / 編輯部
613期
心臟衰竭為常見急診重症之一,近期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於《循環》(Circulation)的期刊研究指出,睡眠問題可能是影響心臟衰竭發生的重要因素。
心臟衰竭
睡眠
睡眠習慣
嗜睡
失眠
2020.03.01
要怎麼吃?怎麼動?從醫學角度談運動科學
作者 / 林俊忠/畢業於臺大醫學系心臟專科醫師,現為臺安醫院...
603期
運動,看似容易,卻是一項充滿學問與專業的議題。現在,就從科學的角度研究運動如何帶來身體的保健與健康。
醫學角度
運動科學
生理學
生理效應
有氧運動
燃脂效果
2020.01.01
刷牙也可以預防心臟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601期
你今天刷牙了嗎?眾所周知刷牙有許多的好處,除了可以保持口氣清新、維持口腔清潔、預防蛀牙及牙齒保健之外,近期的一項研究發現,刷牙或許也能減少某些心臟疾病的發生。
刷牙
心臟疾病
細菌
血液
2019.11.01
特定抗生素會增加心臟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599期
幫助人們抵禦細菌的抗生素可能會影響心臟功能?先前已有研究發現,使用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的抗生素會增加心臟主動脈剝離與動脈瘤等影響。
心臟疾病
抗生素
喹諾酮類
2018.03.01
心臟微弱的生理訊號-利用心電圖辨識身分
作者 / 沈祖望/威斯康辛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曾獲選史丹福...
579期
根據國外科技研究中心(Interstate Technology & Regulatory Council, ITRC)的報告,越來越多的身 分竊取犯罪案件,像是ID被偷取、帳戶被盜、密碼遭竊等,所以資訊安全是現代人很重要的課題。
心電圖
生理訊號
醫療
身分
2017.11.01
杜克大學研究發現細胞張力影響組織再生能加強心臟修復...
作者 / 編輯部
431期
雖然現在的醫療已十分進步,不過當人類心臟病發作時,往往心臟細胞會產生不可逆的損害,並無法完全的治癒。然而,先前科學家已知在斑馬魚中的心臟細胞能夠再生,並將遭受損害或被疾病攻擊的細胞丟棄。
細胞張力
組織再生
心臟
2017.04.01
導致心臟驟停的遺傳基因
作者 / 編輯部
568期
心臟病,是許多心臟疾病的總稱,包含了冠狀動脈心臟病、遺傳性心臟病或心室中膈缺損等。而最新研究發現一個稱為CDH2基因,是造成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 ARVC)的主因,...
心臟
遺傳基因
猝死
CDH2基因
2017.02.01
人工智慧系統預測心臟衰弱與存活率
作者 / 編輯部
422期
「肺動脈高血壓」是因肺動脈壓力過高,導致心臟必須運用更多壓力,才能將血液送出,而當肺動脈壓力越來越高,對於心臟的負荷就會越來越重,最後可能造成右心室肥大並且隨著時間造成漸進性損傷最後造成衰竭,甚至死亡。
肺動脈高血壓
心臟病
人工智慧
2016.05.01
新鮮水果能降低中風與心臟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557期
由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與中國醫學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共同合作的最新研究指出,相較於攝取少量新鮮水果的人,常攝取新鮮水果的人能降低心臟方面與中風的危險。
新鮮水果
心血管疾病
血壓
血糖
健康
2015.06.01
新知大補帖:心臟影響握力?
作者 / 編輯部
546期
加拿大麥瑪斯特大學研究14萬名35歲至70歲之民眾,發現受試者的握力每下降5公斤,死亡風險便增加16%,而心臟病發風險升高17%,中風機率增加9%。
心臟病
握力
血管
肌肉力量
2015.03.01
體內的推理(下)
作者 / 陳妙嫻/畢業於臺大動物系、生態演化所;任教於板橋高...
543期
人要活命,就得靠心臟的搏動。這要命的任務,全交由心室和心房完成。為什麼心臟內部要分隔出這兩個小房間?能夠從演化中找出什麼端倪?就來看看我們的內心世界!
心臟
充氧血
體循環
肺循環
瓣膜
心房
心室
2015.02.01
體內的推理(上)
作者 / 陳妙嫻/畢業於臺大教育學程;任教於板橋高中;加入思...
542期
「左心室、主動脈、小動脈、微血管、小靜脈、右心房……」你或許曾為了應付考試背誦過這段文字,但可能從沒想過血管、心臟、所有器官為什麼非得這樣接。
靜脈
心臟
充氧血
體循環
肺循環
血管
氧氣
器官
肺臟
2014.02.01
全球首例 人工心臟移植成功
作者 / 編輯部
530期
醫療技術的重大突破──全球首例人工心臟移植手術成功!由法國Carmat公司設計的全自主人工心臟,在法國喬治龐畢度醫院成功植入病患胸腔內。
醫療
心臟
人工心臟
免疫系統
2014.02.01
特異基因 導致心臟病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530期
美國杜克大學研究團隊發現一組特殊基因,非常容易受到壓力影響,若排除年紀、肥胖、吸煙等危險因子,當這組基因發生異常,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高出常人38%。
基因
特殊基因
心臟病
基因檢測
高風險族群
心血管疾病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2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