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購買科月
訂閱科月
投稿須知
各期目錄
進階搜尋
訂閱電子報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564期-2016諾貝爾獎特別報導(12月號)
563期-真實生物X寶可夢(11月號)
562期-地震新情報(10月號)
561期-基因開關(9月號)
560期-新世代女科青(8月號)
559期-直擊大腦的神祕宇宙(7月號)
558期-生物大數據(6月號)
557期-福衛五號上陣(5月號)
556期-氣象觀測(4月號)
555期-實驗動物(3月號)
554期-綠色溶劑(2月號)
553期-幾丁質大革命(1月號)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1年
2010年
372期-諾貝爾獎百年紀念專輯(2000年12月號)
108期-化學元素週期表(1978年12月號)
60期-激素(1974年12月號)
2008年
2009年
封面故事
2016年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2016.10.01
隱沒板塊與深震的生成
作者 / 曾泰琳/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地震學。國...
562期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表面是由多個約100公里厚的板塊所組成,板塊間的相互運動造就了現今觀測到的地震、火山活動等分布與地表形貌等。
隱沒板塊
瓦班氏帶
板塊運動
2016.10.01
地震災害及成因
作者 / 溫國樑。林哲民。郭俊翔。黃雋彥
562期
現實生活中,地震雖不是天天可以感受得到,卻是與每個人生命財產安全息息相關的大事,是時候該多瞭解些地震災害的成因。
地震
震源效應
壓縮地震波
剪力波
集集地震
2016.07.01
彗星獵捕手
作者 / 王祥宇/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
559期
網路公民科學是近十年來因網路普及而興起的科學研究方式。科學家在網路上號召對於科學有興趣的民眾,利用閒暇時間進行大量資料或是影像的分類、辨認或是紀錄等,透過共同參與來幫助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以便在短期間內完...
公民科學
彗星獵捕手
小行星帶
彗星
廣角相機
2016.05.01
屬於自己的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
作者 / 曾世平/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現任國家太...
557期
自從1957年蘇聯發射全球第一枚人造衛星–史波尼一號(Sputnik I),多年以來,利用衛星科技來實現過去許多辦不到的功能,例如通訊、導航、災防、環保、氣象等等,太空應用的廣度與深度無遠弗屆。
衛星
衛星科技
太空科技
福衛五號
衛星遙測技術
太空科學
2016.04.01
從人工到自動 氣象觀測儀器改良大躍進
作者 / 宋紹良/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碩士,現為中央氣...
556期
氣象觀測是天氣預報及大氣科學研究之基礎。自古以來,天氣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人們很早就試圖了解大氣中各種現象的狀態及變化情形,從每個人自身的感受出發,用眼睛、用身體去感知所處環境的天氣變化,日復一日,人類對...
氣象觀測
大氣科學
熱平衡
液柱式溫度計
2016.04.01
航向颱風之眼—飛機觀測
作者 / 黃椿喜/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課長。
556期
2003年起9月1日,臺灣啟動了飛機觀測颱風的追風計畫,改裝過的ASTRA噴射客機航向杜鵑颱風42000英呎上的高空翱翔,數小時的任務內拋投了14顆投落送觀測,颱風內部資料透過衛星傳送到了氣象局的預報中心,預報員自螢幕上終...
飛機觀測
颶風
熱帶氣旋
2016.04.01
全球暖化的啟示—溫度記錄歷史故事
作者 / 李育棋/中央氣象局第二組組長,負責中央氣象局地面與...
556期
人類的活動影響著全球的氣候,依據1988年成立的聯合國「跨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of the United Nations, UNIPCC)每6年發表一次「全球氣候評估報告」,2013年9月30日正式發...
全球暖化
溫度
溫度計
測溫器
1
頁次:
1
資料總數:7
購物車
0
會員登入
購物須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