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奈米級3D 列印技術加速神經研究
2025.03.01
奈米級3D 列印技術加速神經研究
作者 / 編輯部
663期
阿卡多表示,藉由調整寬度、高度及長寬比,可以改變奈米柱的剪切模數(shear modulus),也就是細胞在微米或奈米結構陣列上所感應到的機械特性,使神經元細胞「相信」自己處在像大腦一樣柔軟的環境中。
3D列印奈米柱雙光子聚合技術神經網路
生成式AI與傳統數值天氣預報的結合NVIDIA CorrDiff天氣降尺度模型
2024.07.15
生成式AI與傳統數值天氣預報的結合NVIDIA CorrDiff天...
作者 / 連國淵/交通部中央氣象署,專長為數值天氣預報與資料...
511期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今(2024)年3月在美國舉辦的GTC(GPU technology conference)大會及6月在臺灣舉辦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皆展示了一項稱為「CorrDiff」(Corrector Diffusion)的生成式人工智慧...
輝達CorrDiff生成式AI黃仁勳天氣預報中央氣象署數值模擬神經網路機器學習解析度降尺度RWRF擴散演算法
ChatGPT到底在「想」什麼? 科學家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研究人工智慧
2024.06.15
ChatGPT到底在「想」什麼? 科學家以心理學與神經科學...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0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的能力逐漸被肯定,但它的內在運作模式仍然是個謎。為了探究此謎題,科學家開始採取「逆向工程」的方法,應用心理學與神經科學的研...
人工智慧心理學神經科學逆向工程機器學習神經網路LLM
建立一個機器學習的預測模型 容易理解又好上手的「決策樹」
2022.08.01
建立一個機器學習的預測模型 容易理解又好上手的「決...
作者 / 陳士杰/聯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
632期
在機器學習的眾多分類技術中,較受矚目的有以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為基礎的模型,或是以數理統計為主的方法等。
決策樹神經網路屬性資料特徵屬性類別屬性二元分類樹狀結構機器學習分類技術
腸一腦軸線 腸道細菌與大腦的對話
2022.05.01
腸一腦軸線 腸道細菌與大腦的對話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629期
大腦通常被視為身體的總指揮中心,不過我們身體中有個器官,其實也深深影響著大腦。你聽過「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嗎?
腸道神經細胞神經傳導物質細菌腸道細菌大腦自主神經系統神經網路迷走神經短鏈脂肪酸葡萄糖碳原子
音樂改變了意識狀態?「出神」的腦科學研究
2021.11.30
音樂改變了意識狀態?「出神」的腦科學研究
作者 / 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另類閱聽:表...
624期
聆聽某些音樂時,你曾體驗過一種喪失自我感受,無法妥善控制思想或行為的狀況嗎?這種感受被心理學家稱為「出神」。今年一群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們發現,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的活化有關...
音樂演化出神狀態意識科學腦造影功能性磁振造影神經網路神經科學去個人化
創作音樂沒靈感? 讓AI生成歌詞幫助你!
2021.08.31
創作音樂沒靈感? 讓AI生成歌詞幫助你!
作者 / 編輯部
621期
對於音樂創作者來說,除了生活經驗外,「靈光乍現」也是極為重要的創作來源。為了協助他們激發靈感,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Lab)團隊,開發了...
科學月刊科技音樂創作創作音樂人工智慧AILyricJam神經網路歌詞
與數據拔河──人工智慧的應許和限制
2021.01.18
與數據拔河──人工智慧的應許和限制
作者 / 演講|張智威/HTC 健康醫療事業部的總經理、史丹佛大...
469期
人工智慧一詞首度於1955年被提出,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已普遍被認為是影響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關鍵技術。
數據人工智慧監督式學習神經網路
系統與計算神經科學的邂逅
2020.09.15
系統與計算神經科學的邂逅
作者 / 撰文|羅中泉。
465期
人腦是個極度複雜精巧的計算裝置,可以對各種知覺的輸入做學習、記憶、決策與反應,這些功能多透過數百億個神經元間的交互作用達成。計算神經科學(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即是研究神經元如何產生訊號,以及神經...
神經科學計算神經科學神經元神經網路系統神經科學
從神經網路走進人類心靈-洪裕宏專訪
2019.01.01
從神經網路走進人類心靈-洪裕宏專訪
作者 / 郭羽漫/本刊編輯。
589期
腦與神經的研究,本質上與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密不可分。人類社會發展裡出現的許多活動,包含商業買賣、決策、思想與自由意志的運用,在社會學、心理學與腦科學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上雖各有解釋,卻又有著微妙且相近的脈絡。...
腦意識人工智慧神經網路
函數、神經網路與深度學習
2018.04.01
函數、神經網路與深度學習
作者 / 蔡炎龍/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
580期
最近人工智慧非常紅,而深度學習則可謂人工智慧的核心。那到底深度學習是什麼呢?外面有很多把人工智慧或深度學習的概念說得很玄的文章,但在這篇文章中,則希望讓大家瞭解深度學習的核心概念。
人工智慧函數神經網路
化學性神經傳遞的量子機制
2013.08.01
化學性神經傳遞的量子機制
作者 / 閔明源/任教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524期
突觸是神經系統中神經元間的連接點,是資訊於神經網路中流通的樞紐,它的量子特性運作是所有大腦功能的基礎。
量子理論神經元量子理論神經網路中樞神經系統電性突觸化學性突觸突觸間隙乙醯膽鹼
  • «
  • 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