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登入
  • 購物車(0)
HOME
×
  • 關於科月
    • 關於科月
    • 科月目錄
    • 科報目錄
  • 購買科月
    • 訂閱方案
    • 優惠方案
    • 諾貝爾系列
    • 購買單期
    • 購買通路
  • 投稿須知
  • 推廣專案
    • 星火相傳計畫
    • 支持專案計畫
  • 進階搜尋
  • 封面故事
  • News Focus
  • 專訪
  • 專欄
  • 評論
  • 精選文章
  • 活動訊息
  • 永續科學
  • 基金會
  • 科技報導
  • English
  • ig
  • line
  • facebook
  • 3
  • 3
  • 3
  • 3
  1. 文章列表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細菌的體重計 「細胞質譜儀」檢測基因轉殖細菌的塑膠產量
2024.03.01
細菌的體重計 「細胞質譜儀」檢測基因轉殖細菌的塑膠...
作者 / 彭文平/東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蘇伯琦/慈濟大學醫學檢...
651期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用品以塑膠為材料,例如衣服、包材、家具等。但塑膠廢棄物不易完全分解,且會裂解形成塑膠微粒。大小約5毫米(mm)至1微米(μm)的塑膠微粒或小於1μm的奈米(nm)級塑膠,散布在淡水中並經由各種路徑...
細胞質譜儀PHA生物可分解塑膠大腸桿菌質荷比生物發酵
改寫細胞的魔法工程 創造疾病治療新思維
2024.02.01
改寫細胞的魔法工程 創造疾病治療新思維
作者 / 陳玟嘉/臺大生化科技學系碩士畢業,現就讀萊斯大學博...
650期
在近十年間,合成生物學相關領域的蓬勃發展,為社會帶來許多革命性的技術與產品,並在世界颳起一陣生物科技的風潮。舉例來說,CRISPR-Cas9為人類帶來方便、快速且客製化的基因編輯技術;人為植入基因操控生物合成青蒿素...
合成生物學醫藥領域CAR-T替代性療法生物迴路大腸桿菌奈米材料
育種輔以遺傳工程技術是好是壞?基改作物的應許和反思
2023.02.02
育種輔以遺傳工程技術是好是壞?基改作物的應許和反思
作者 / 郭華仁/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638期
傳統育種創造出琳琅滿目的品種,對近代農業發展有很大貢獻。在1990 年代以後,若干傳統育種開始輔以分子生物科技,包括分子輔助選種、基因改造技術等。
育種基因轉殖作物基因編輯作物遺傳工程基改菌大腸桿菌
解開葉綠體膜間隙橋樑之謎 中研院分生所李秀敏 獲第15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2022.04.15
解開葉綠體膜間隙橋樑之謎 中研院分生所李秀敏 獲第...
作者 / 羅億庭/本刊主編。
484期
為了表揚女性科學家在科學研究、社會環境的貢獻,萊雅(L'Oréal)集團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自1998年起合辦了「全球傑出女科學家獎」。臺灣萊雅公司為回饋社會、鼓勵臺灣年輕女性投入科學研究,也於2008年起與...
女性科學家葉綠體植物分子生物學雙層膜構造細胞質蛋白質植物合成生物學細胞分裂大腸桿菌秀麗隱桿線蟲寄生蟲防治
從溫泉來的生物魔法
2022.03.03
從溫泉來的生物魔法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627期
早期的地球就像一個巨大溫泉浴池,「高溫」才是預設的生活方式,因此科學家們相信,住在溫泉裡面的細菌比較可能保有地球早期生物的特性。
溫泉細菌生物溫泉菌氫氣磷脂分子無機鹽類高溫嗜熱菌種大腸桿菌高溫菌胺基酸硫鍵
C型肝炎病毒:第一個可以治癒的人類慢性病毒感染
2020.12.01
C型肝炎病毒:第一個可以治癒的人類慢性病毒感染
作者 / 陳培哲/現為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曾為臺灣大...
612期
當科學家們尚不清楚C型肝炎的時候,都是以非A非B型肝炎來代稱。而非A非B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歸功於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病毒學家阿爾特;接著是英國生物化學家霍頓,成功分離出非A非B型肝炎病毒,並將它正名為C型肝炎病毒...
肝炎輸血病毒基因體重組蛋白分子生物學血液大腸桿菌2020諾貝爾獎
神奇的基因剪刀手 CRISPR-Cas9
2020.12.01
神奇的基因剪刀手 CRISPR-Cas9
作者 / 黃子懿/臺灣大學醫學系二年級生。陳佑宗/臺灣大學基...
612期
CRISPR-Cas系統最早在大腸桿菌基因體中被發現,科學家研究後推測這很有可能是細菌免疫系統。若細菌被噬菌體感染後存活下來,該細菌就會切取一小段噬菌體的DNA,儲存於自己的CRISPR間隔序列中,如果未來再次遭受感染,這...
諾貝爾化學獎CRISPR-Cas基因編輯大腸桿菌CRISPR肺炎鏈球菌化膿鏈球菌tracrRNA2020諾貝爾獎
不只是壞人 隱藏在生活中的細菌好朋友
2020.04.01
不只是壞人 隱藏在生活中的細菌好朋友
作者 / 江倪全/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副教授。
604期
提到細菌,一般人腦中浮現的通常是造成各種疾病的壞蛋。儘管它小小的,卻有百百種的家族成員,除了有會引發疾病的壞菌,其實也有對人類有益的好菌。舉凡從細菌中提取蛋白質,成為治療疾病不可或缺的一份子,甚至是那些長...
細菌蛋白質藥用蛋白質大腸桿菌醫療疾病
大腸桿菌,也能成為溫室氣體救星?
2019.10.01
大腸桿菌,也能成為溫室氣體救星?
作者 / 編輯部
598期
腸道裡的細菌,拿來對抗溫室氣體也有妙用?近日,《自然化學生物》(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一研究指出,大腸桿菌(E. coli),經處理後可將溫室氣體轉化為有用的產物!
大腸桿菌溫室氣體基因編碼技術聚合物
生殖策略面面觀
2015.06.01
生殖策略面面觀
作者 / 黃寶如/臺大園藝系,師大生物所碩士,現任樹林高中教...
546期
看似稀鬆平常的生殖行為,隱含生物演化適應的深遠意涵。
生殖基因細菌大腸桿菌基因轉移胚胎性別
細菌成為基因錄音機
2014.12.01
細菌成為基因錄音機
作者 / 編輯部
540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發展出一種稱為「基因錄音機」的技術,將大腸桿菌的基因組轉變為可以長期儲存資料的媒介。這種新的資料儲存策略,突破了許多既有在細菌基因中儲存資料的技術瓶頸。
基因基因錄音機大腸桿菌細菌細胞
使細菌成為生產燃料的工廠
2014.12.01
使細菌成為生產燃料的工廠
作者 / 編輯部
540期
利用大腸桿菌代謝工程學的方式製造出短鏈的醇類溶劑(如:異戊烯醇,一種汽油替代燃料),已經是許多實驗室長期以來研究的主題。然而醇類對菌類的生長有殺傷力,因此改善菌類對於環境中醇類的容忍量,可說是讓微生物持續...
大腸桿菌異戊烯醇基因工程
可以鑑定各種菌類的新裝置
2014.08.01
可以鑑定各種菌類的新裝置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曾成功的利用滲透膜的方式,從自然環境中分離菌種,但由於自然界物競天擇的特性,使得一般實驗室內的分離方法,不易取得大量的物種。
滲透細胞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菌株
  • «
  • 1
  • »
TOP
科學月刊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 77 號 7 樓
服務電話:+886-2-2363-4910
電子郵件:scimonth@scimonth.one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09:30~17:30,例假日除外。
  • 認識科月

    關於科月
    各期目錄
    投稿須知
    合作洽談
  • 讀者服務

    購買雜誌
    訂閱雜誌
    網路會員
    訂閱電子報
隱私政策 服務條款
  • © 1970- by Science Monthly 若需轉載、使用科學月刊或科技報導的文字、圖像或影音等,請洽本公司。
網頁設計 : 藝誠網頁設計公司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