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4.05.01
為什麼歌詞變得簡單又重複?
作者 / 編輯部
653期
一篇刊登於《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的新研究顯示,在過去40年間的英文歌曲中,不論是饒舌、鄉村、流行、藍調還是搖滾樂,歌詞都變得愈來愈簡單,一首歌中的歌詞重複性也更高。
歌曲
歌詞
重複性
自我迷戀
音樂產業
生活方式
2024.05.01
啟動巡天觀測計畫 描繪全宇宙3D地圖
作者 / 林彥廷/2005年於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取得天文博士學位...
653期
今年的農曆初三,對多數人來說應該只是個尋常的一天。但在天文觀測史上可說是劃時代的一刻⸺美國主導的暗能量光譜儀(Dark Energy Spectroscopic Instrument, DESI)計畫,利用在亞利桑那州的梅奧爾四公尺望遠鏡(...
巡天計畫
宇宙3D地圖
暗能量
暗物質
宇宙膨脹
DESI
光譜
紅移
2022.05.01
音樂也可以陶冶「豬」性情?
作者 / 編輯部
629期
你喜歡聽什麼類型的音樂?溫和的爵士樂令人紓壓,恐怖電影配樂則使人緊張,音樂時常引領我們當下的情緒。不過除了人類,其他動物也會因為音樂改變心情嗎?
豬
音樂
爵士樂
情緒
動物福祉科學
動物
動物生理
動物心理
2021.11.30
音樂改變了意識狀態?「出神」的腦科學研究
作者 / 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另類閱聽:表...
624期
聆聽某些音樂時,你曾體驗過一種喪失自我感受,無法妥善控制思想或行為的狀況嗎?這種感受被心理學家稱為「出神」。今年一群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們發現,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的活化有關...
音樂
演化
出神狀態
意識
科學
腦造影
功能性磁振造影
神經網路
神經科學
去個人化
2021.08.31
創作音樂沒靈感? 讓AI生成歌詞幫助你!
作者 / 編輯部
621期
對於音樂創作者來說,除了生活經驗外,「靈光乍現」也是極為重要的創作來源。為了協助他們激發靈感,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Lab)團隊,開發了...
科學月刊
科技
音樂創作
創作
音樂
人工智慧
AI
LyricJam
神經網路
歌詞
2021.08.02
這次出現的魔王會是誰? 從Roguelike遊戲看機率
作者 / 高竹嵐∕陽明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同時也涉...
620期
當遊戲要生成隨機要素時,「獨立事件」與「條件機率」是兩種常見的模式。舉例來說,在《殺戮尖塔》的世界裡,每次遊戲會隨機從3 個魔王中選一個,選到每個的機率都是1/3,但這並不代表每重啟3 次遊戲就一定會遇見重複的...
數學
遊戲
獨立事件
條件機率
Roguelike
隨機生成
機率
2021.02.01
聽音樂也能影響情緒嗎?大腦告訴你
作者 / 編輯部
614期
不同風格的音樂總是能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然而人類的情緒是否真能受到音樂影響?
音樂
情緒
大腦
視丘
腹側紋狀體
杏仁核
影像
功能性磁振造影
2021.01.01
亂數生成器與線上遊戲Save/Load大法
作者 / 高竹嵐/交通大學統計學研究所助理教授,同時也涉獵數...
613期
許多遊戲中都會用到亂數(或稱隨機變數)的設計,像是丟骰子、抽卡或是開槍射擊,再由電腦決定你的命中率,若想模擬電腦的操作,只要打開Excel輸入函數「=rand()」就可以看見一個亂數產生。可是電腦生出來的真的是「亂數...
亂數
隨機變數
電腦
函數
rand()
2020.01.01
打桌遊不要聽搖滾樂啦
作者 / 謝育哲/喜歡邊聽搖滾樂邊喝威士忌,喝醉後跟著旋律與...
601期
筆者是搖滾樂重度成癮者,每年不是要飛一趟歐洲跑搖滾或重金屬的音樂節,就是會鎖定來臺表演的樂團。2018年筆者就曾為了一睹槍與玫瑰(Guns N’ Roses)的風采,買了機票飛到法國巴黎參加下載音樂節 (Download...
桌遊
搖滾樂
音樂
2020.01.01
把歌曲變成伴唱帶 如何從樂曲中分離音樂與人聲
作者 / 蘇黎/臺大電機系及數學系雙學士,臺大電信所博士。目...
601期
對於愛唱卡拉OK(Karaoke)或音樂迷來說,如果有個系統或軟體就能將音樂檔的人聲與背景音分離,就能隨時高歌一曲或編輯音樂了。但電腦軟體處理音樂的方式與人腦不同, 需要在音樂的訊號中找尋及分辨進行分析,而近年來的...
音訊
聲波
音樂
頻譜分析
雞尾酒會效應
聲源分離
2019.11.01
當搖滾唱出犯罪
作者 / 謝育哲/連假整天躺在沙發上聽音樂聽到睡著,渴望在台...
599期
在看完本期的〈犯罪科學〉主題後,想以筆者熱衷的西洋搖滾樂為主軸,為讀者分享幾首與犯罪相關的搖滾歌曲,輕鬆一下,沉澱心靈與腦中知識。現在,就讓我們打開收音機,拿起酒杯,一同跟著歌曲擺動吧!(以下介紹歌曲僅代...
搖滾
犯罪
少年犯罪
#MeToo運動
音樂
大眾流行文化
2019.03.01
流行音樂的演變 歌詞由歡欣轉為悲憤
作者 / 編輯部
591期
流行音樂經過幾十年來的演進,已與過去完全不同。除了音樂的變化,歌詞隨著時代也有不同面貌。近日美國勞倫斯理工大學(Lawrence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發布於《流行音樂研究》(Journal of Popular...
流行音樂
歌詞
告示牌
悲憤
情緒
2019.03.01
搖滾樂史的恐怖詛咒─27俱樂部
作者 / 謝育哲/生命是不斷地學習與探索新事物,追求真善美,...
591期
1994年4月5日,一聲無情的槍響,帶走了一位才華洋溢的搖滾樂手。他的歌曲在90年代的搖滾樂壇引領風潮,一首〈彷彿青春氣息〉(Smells like teen spirit)讓他的樂團站上世界的頂端,而這首歌更是被樂迷們奉為油漬搖滾(...
搖滾樂
音樂
2019.01.01
徘徊琴場大小事 鋼琴家與他們的腦袋
作者 / 郭羽漫/因為手指太長反而造成彈琴時容易有手 指打結...
589期
回想小時候學鋼琴的經驗,許多人應該都是笑著哭吧,除非非常喜歡或天生就擅長音樂。即使是現在,許多家長也會花大把銀子讓孩子去學鋼琴,並稱這對孩子的精細動作與腦部發育有所助益。對於喜歡彈鋼琴的孩子來說,這的確不...
鋼琴
肢體
腦功能
音樂
2018.11.01
兩岸科普演示交流 科學融入戲劇、音樂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443期
論壇開幕時中國科技館播放《春江花月夜》這齣科普音樂舞蹈劇的表演影片,內容以中國風的表演呈現失意書生在夢裡遇見美麗仙女的劇情。在古典舞、琵琶曲與詩詞中,巧妙融合科學演示,應用包括乾冰氣化、酸鹼指示劑變色、聲...
兩岸
科普
演示交流
2018.07.01
盧廣仲金曲獎入圍神曲 〈魚仔〉中的 語言轉換與旋律性
作者 / 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另類 閱聽:...
583期
音樂才子盧廣仲的歌曲〈魚仔〉入圍金曲獎,實至名歸。一首歌能夠成為家喻戶曉的「神曲」,必然有其獨特之處,假如我們能夠揭開神曲的秘密,是否可以增進自己創作歌曲、欣賞歌曲的功力呢?
歌曲
旋律
記憶點
聲調
2018.03.01
大腦對音樂的反應 可判斷是否為音樂家
作者 / 編輯部
579期
音樂家經過一連串音樂訓練與練習, 腦中的神經其實會有驚人的改變。根據芬蘭於韋斯屈萊大學(University of Jyväskylä)的新研究顯示,當你聆聽音 樂時,大腦的反應方式可以判斷你是否受過音樂訓練。
大腦
音樂
2017.12.01
科學聲學 為什麼指甲刮黑板的聲音令人畏縮?
作者 / 文詠萱/沒有音樂不能活,本刊主編。
576期
生活中充斥相當多的聲音,有些聲音聽起來療癒、舒服,而有些聲音聽起來讓人害怕、畏縮,最常見即指甲刮黑板的聲音,甚至光是用想的就令人毛骨悚然。
聲音
指甲
黑板
功能性磁振造影
神經元
2017.10.01
科學月刊2017年10月號(574期)目錄—音樂心理
作者 /
574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7.10.01
聽快樂的音樂可以增加創造力
作者 / 編輯部
574期
創意、創造力是人類的複雜行為之一,科學家研究如何增加創造力的方法已有相當長的歷史,而也有許多針對音樂是如何影響人類認知的研究,但對於音樂是如何增加人類創造力的影響相當少。
音樂
創造力
2017.10.01
從古籍中的材料知識探究琴中科學
作者 / 戴桓青/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副教授、 加州理工學院化...
574期
西方有小提琴流傳,而中國則是有古琴的問世,兩者在設計與製作上有許多相似之處,這次將討論中國古籍自宋代以來所提到的製琴木材知識,如何以現代的科學角度來詮釋。
古琴
材料
科學
2017.10.01
人類協調互動之謎-認知科學家如何用音樂做研究
作者 / 張詠沂(Andrew Chang)/現為加拿大 McMaster 大學心...
574期
認知科學(cognitive science)是一門新興的科學領域,研究人類行為 以及其背後的心理與神經機制。
認知科學
音樂
2017.10.01
英國音樂治療教育與實務-研究與實踐的現況與展望
作者 / 王俐晴/六年前到英國學習音樂心理學及享受英式鄉間生...
574期
在來英國唸書前,我在臺灣學習的兩項專業分別是「物理治療學」和「音樂學」, 很多人聽到都自然而然聯想到音樂治療,再加上臺灣目前尚無音樂治療學位,所有的治療師都是從海外學成歸國,在出國念博士前,很多人以為我要...
音樂治療
英國
2017.10.01
在歐洲研究音樂與大腦-音樂家肌肉張力不全
作者 / 鄭蓓欣/德國漢諾威系統神經科學中心博士畢業,現為哥...
574期
前陣子響應了德國各地臺灣同學會主辦的「哲學星期五」知性討論系列,應邀做了場關於「鋼琴演奏的神經科學」演講。準備這場演講時,算是讓自己回顧了一番過去這些年來在音樂的神經科學領域裡的訓練,也是我第一次用中文講...
音樂
大腦
神經科學
肌肉張力
2017.09.01
重金屬音樂中的身體狀態
作者 / 文詠萱/本刊主編。
573期
重金屬音樂主要發跡於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國與英國,其音樂特色包含破音的吉他、超長吉他獨奏、密集快速的鼓點,最具特色的是主唱多變的特殊唱腔, 這樣的音樂型態在舞台上顯現出極度力量。
重金屬音樂
身體
2017.09.01
音色的祕密 小提琴與古琴的材料科學
作者 / 戴桓青/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副教授。 加州理工學院化...
573期
古董樂器,不但是人類的重要文化資產之一,也是許多當今音樂家賴以謀生的工具。在歐洲與中國這兩個文明裡,最珍貴的古董樂器分別是小提琴與古琴,都是木製的弦樂器,這似乎意味著材料的老化與弦樂器的微妙音色有著密切關...
音色
小提琴
材料科學
古琴
2017.07.01
音樂家如何在演出中無聲的溝通
作者 / 編輯部
571期
音樂家們能夠不用言語溝通的完成一場演出,能在演出時預測彼此接下來的動作,甚至影響其他樂手動作反應。
音樂家
溝通模式
2017.02.01
一首樂曲的誕生─ 錄音、混音與母帶後期製作
作者 / 游士昕/英國肯特大學音樂科技研究所畢業,專長領域為...
566期
自 1877 年愛迪生發明了世上第一個可將聲音錄製與再播放的留聲機後,聲音的聆聽不再侷限於當下,這也成功讓人類對於音樂錄製技術的發展邁向了一個全新的關卡。
樂曲
錄音技術
音樂
2017.02.01
聲音美感呈現─效果器初探
作者 / 曾毓忠/美國音樂藝術博士。國立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電...
566期
效果器提供音樂家或聲音工程師改變聲音,製作所欲表達的聲音美感或效果的重要工具。適度的效果器使用不僅增添聲音的效果,更改變音樂的美感內涵!
聲音
效果器
音樂
2017.02.01
苦澀絕望的愁要用力的唱-草東沒有派對樂團專訪
作者 / 文詠萱/本刊編輯。
566期
「草東沒有派對」是來自北藝大的一群愁苦少年,穿著全身黑,嘴裡呢喃著對這個世代的悲憤。2016年獨立音樂的關鍵字非「草東沒有派對」莫屬。他們的現場演出票卷總是在幾秒鐘內售罄,場場爆滿。在表演時觀眾總是能激動大聲...
草東沒有派對
獨立音樂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4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