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2.10.01
「湖」蘆壺裡糊裡糊塗的湖? 一窺土衛六泰坦的神祕風...
作者 / 戴夏飛/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研究員。趙丰/臺大物理...
634期
卡西尼號太空船搭載的登陸艇降落在土星的衛星——泰坦,記錄經歷大氣至降落到地表的觀測影像和數據。
土星
衛星
泰坦
甲烷
月亮
2022.08.15
臺大團隊解析基因體三維立體結構,初步預測癌細胞的轉...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488期
全球的癌症發生率日漸增加,根據臺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引述國際抗癌聯盟(Union for International Cancer Control, UICC)的資料指出,每年因癌症而死亡的人數超過880萬人;而UICC也預估,在未來20年全球的死亡人...
癌症
癌細胞轉移
癌細胞
腫瘤
上皮間質轉化
間質基因
類間質細胞
基因結構
遠端轉移
2022.07.15
臺大化學所劉如熹探討螢光粉演進 榮登《化學評論》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7期
近年來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成為日益重要的光源、光通訊、光感測的重要零件,其中的關鍵材料,負責轉換光的「螢光粉」也成為化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發光二極體
螢光粉
化學研究
LED
演色性
光源
光通訊
光感測
窄譜帶放射
奈米級發光材料
2022.06.15
大麻如何影響心血管系統?臺大藥理所解密藥理機制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6期
大麻在臺灣為第二級毒品,也是世界上普遍濫用的藥物之一。目前已知人們服用大麻後,大麻裡的Δ9-四氫大麻酚(Delta-9-tetrahydrocannabinol, Δ9-THC)會與人腦中的第一型大麻受體(cannabinoid receptor type 1,CB1)...
大麻
藥物
Δ9-四氫大麻酚
大麻受體
大麻酚藥物
娛樂性大麻菸
醫藥用大麻
藥理機制
細胞
大豆異黃酮
2022.06.01
停電後的電力從哪裡供給?不斷電系統的運作
作者 / 陳仕偉/東海大學資工系助理教授、電腦學會秘書長、臺...
630期
電力的使用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平常電力正常供應時我們不會注意到它的存在,然而一旦停電,就會發現「電力」影響的層面非常廣泛……
斷電系統
電力
電池
直流電
交流電
資訊設備
在線式
離線式
在線互動式
穩壓裝置
電源管理程式
2022.06.01
停電時醫院該怎麼辦?醫院的供電架構與停電對策大解析
作者 / 王榮坤/臺灣宜蘭人,長庚大學電機所碩士,於1990年進...
630期
當醫院停電時,電力的優先供電順序可分為維生及醫療設備負載、必要性負載、非必要性負載三種…
醫院
供電系統
斷電系統
供電系統
雙饋線
台電雙饋線
柴油發電機
電力供給
2022.06.01
為什麼會看見「華」?雲的光影魔術秀
作者 / 江秉城/EASY天文地科團隊成員,走路常常不看路,以抬...
630期
當光線穿過一顆水滴時會發生繞射,呈現明暗相間的同心圓光環圖形,此時光環中心較亮,愈往周圍愈暗。而當太陽光或月光穿過很多水滴(雲)產生繞射後,便會形成我們所看到的「華」。
光線
水滴
繞射
日華
月華
月亮
光暈
大氣光學現象
彩色光暈
波長
光學現象
月虹
2022.05.01
從零開始認識文物保存與修復,透過科學賦予舊文物新生...
作者 / 撰稿採訪|鄭曉雯/現為臺大新聞所碩二研究生,碩一就...
629期
人類在歷史的洪流中留下了種種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資產,隨著時間的推進、環境的變化,或是人為的影響,這些歷史上的重要資產也會隨之劣化、損毀。而保存這些凝聚時代樣貌與人文藝術的產物,以及維持它們的健康,就是文物修...
李益成營運長文物
專訪
文物修復
文化資產
電子顯微鏡
光譜儀
紅外線
螢光反應
紫外線
除蟲技術
清潔
2022.04.15
臺大團隊破解水域生態系的因果關係與回饋機制,開創永...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4期
隨著氣候變遷、生態棲地受破壞,生物多樣性也常被認為進入了岌岌可危的「第六次大滅絕」,亟待保育。然而,生物多樣性對於「生態系功能」諸如生產力、生物量、資源運用效率等有哪些實質上的影響,一直都是環境與生態永續...
氣候變遷
生物多樣性
生態系功能
藻類多樣性
海洋
營養鹽
交叉收斂映射
氮鹽
磷酸鹽
環境變遷
生態系統
2022.03.04
窺探可見光以外的宇宙多波段天文觀測
作者 / 歐柏昇/臺大物理系、中研院天文所博士生,全國大學天...
627期
根據量子力學,光子能量越高則頻率越高,因此不同能量的光,位在電磁頻譜的不同波段。若要觀察宇宙星體或相關資訊,便需要利用能偵測特定波段的天文望遠鏡。
量子力學
光子
宇宙
星體
天文學
可見光
太陽光
同步輻射
高能粒子
蟹狀星雲
銀河系
2022.03.03
什麼是溫泉?臺灣溫泉的特徵與分布大解密!
作者 / 宋聖榮/任教於臺大地質科學系,也曾為美國布魯克海汶...
627期
溫泉是指地底下自然湧出,水溫高於當地年平均溫度5°C的泉水。根據學者托德、拉莫羅、唐納等人的定義,水溫高於38°C即為溫泉。而臺灣的溫泉則需為地下自然湧出或人為抽取,溫度為30°C以上,且泉質符合特定條件者。
溫泉
冷泉
火成岩
沉積岩
變質岩
地質性質
物理性質
氯化物泉
硫酸鹽泉
碳酸氫鹽泉
2022.03.03
腦洞大開!我可以自製溫泉粉嗎?溫泉粉的製作方法大公...
作者 / 王昱皓/畢業於臺大化研所。科學是在看似一成不變的邊...
627期
弱鹼性的碳酸氫鈉泉中富含鈉離子與鈣離子,而這些金屬離子與皮膚分泌的脂肪酸反應會形成類似肥皂分子的脂肪酸鹽。肥皂分子有乳化皮膚表面汗的功能,因此泡完碳酸氫鈉泉後皮膚會有光滑清涼的感覺。
碳酸氫鈉
鈉離子
鈣離子
溫泉
氧自由基
硫化氫
硫酸鹽
硫磺泉
脂肪酸鹽
五硫酸
血液循環
無機鹽類
三相圖
2022.03.03
24小時運作的綠能!地熱溫泉發電金屬研究中心專案經理...
作者 / 採訪撰稿|鄭曉雯 /現為臺大新聞所碩二研究生,碩一...
627期
地熱發電,是指利用地底下的熱能加熱地下水,使其轉換為蒸氣,再以蒸氣推動螺桿式或渦輪式發電機產生電力,而溫泉發電也是地熱發電的一種形式。
地熱發電
溫泉
溫泉發電
綠能發電
全球暖化
能源
有機朗肯循環
冷媒
2022.02.01
「憂鬱:讓我們聊聊」什麼是憂鬱症?
作者 / 陳淑惠/美國艾默雷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目前任教於臺...
626期
• 憂鬱症∕重鬱症不同於心情低落的「反應性」情緒,而是屬於一種「情緒性」與「思考性」的心理 ∕ 精神疾病。憂鬱症的症狀通常會持續一段時日,且難以自行好轉。
憂鬱症
重鬱症
情緒
思考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心理健康
健康公共議題
DSM-5
低落性情感疾患
輕鬱症
2022.02.01
憂鬱症藥物會成癮或「越吃越沒效」嗎?你應該要知道的...
作者 / 黃薇嘉/臺灣大學醫學系畢業,於臺大醫(學)院精神醫...
626期
•憂鬱症的嚴重程度可依症狀劃分,在症狀學上也可能合併如焦慮特徵、季節性特徵等,這些臨床表現特徵有特定病程或治療反應,以及對應不同的藥物選擇與治療策略。
憂鬱情緒
憂鬱症
症狀學
抗憂鬱藥物
藥物治療
藥物成癮
血清素受器
抗憂鬱藥物
重鬱症
躁鬱症
病程
中樞神經系統
2022.02.01
能量有辦法轉換成質量嗎?用「光」碰撞產生物質!
作者 / 蔣正偉/臺大物理系教授,國家理論科學中心科學家,卡...
626期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並不代表質量一定能完全轉換成等價的能量,僅反應在質能轉換的過程必須滿足質能守恆定律。在一般巨觀的系統中,並無法完全將質量轉換成能量。
質能方程式
質量
能量
基本粒子
量子電動力學
光子
電子
惠勒過程
康普頓散射
成對煙滅
2022.01.04
如何對抗劣幣驅逐良幣?資訊不對稱底下的市場革新
作者 / 黃志典/臺大經濟系畢業,威斯康辛大學麥經濟學博士。...
625期
•「 資訊不對稱」是指在交易中,一方擁有的資訊較另一方多,幾乎所有的人際互動都有此現象存在。 • 200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分別頒發給阿克洛夫、史彭斯、斯蒂格利茨三位學者,以表彰他們建構現代資訊經濟學的核心理論...
資訊不對稱
交易
傳統經濟學
就業市場
逆向選擇
訊號傳遞模型
資訊篩選模型
2021.12.14
戴口罩、社交距離與疫調都有幫助!臺大團隊分析驗證臺...
作者 / 整理報導|李依庭
480期
今( 2021 )年五月,臺灣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全國疫情警戒曾一度提升至第三級。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後,目前臺灣疫情警戒已調降至二級。
COVID-19
疫情警戒
病毒
全民防疫
病毒變異株
公共衛生
2021.11.30
因果關係的實證研究 經濟學的因果推論革命
作者 / 楊子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央研究...
624期
確認因果關係,是科學研究中相當重要的工作之一。而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能在實驗室驗證理論預測,因此學者們大多只能藉由觀察性資料進行實證研究。經濟學家安格里斯特與因本斯等人,提倡各種「因果推論」方法,讓研究...
因果關係
經濟模型
經濟學
需求法則
因果推論
社會科學
變數
隨機試驗
相關性
工具變數
自然實驗
2021.11.30
音樂改變了意識狀態?「出神」的腦科學研究
作者 / 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另類閱聽:表...
624期
聆聽某些音樂時,你曾體驗過一種喪失自我感受,無法妥善控制思想或行為的狀況嗎?這種感受被心理學家稱為「出神」。今年一群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們發現,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的活化有關...
音樂
演化
出神狀態
意識
科學
腦造影
功能性磁振造影
神經網路
神經科學
去個人化
2021.11.01
館長們怎麼看?臺灣科普未來的發展
作者 / 林承勳/臺大生命科學系學士、新聞研究所碩士。喜歡攝...
623期
今(2021)年全國科普論壇的圓桌會談「盤整精簡 科普創新」,邀請到全臺5位國立科學類博物館館長齊聚一堂,針對臺灣當前的幾個科普教育議題提出各式觀點。
全國科普論壇
海科館
環境教育
環境議題
科普教育
環境永續
時事話題
2021.10.01
理論高能物理教父 史蒂芬.溫伯格
作者 / 蔣正偉/臺大物理系教授,國家理論科學中心科學家,卡...
622期
今年7月23日,美國物理學家溫伯格逝世,享壽88 歲。溫柏格是高能物理界的教父級人物,發表過多篇經典論文。他的研究深深地影響了粒子物理學界,而他也對電磁力及弱作用力的統一做出巨大的貢獻。此外,溫柏格更是天文粒子...
科學月刊
物理
史蒂芬.溫伯格
溫伯格
標準模型
電磁力
弱作用力
規範理論
天文粒子物理學
高能粒子超級對撞機
《最初三分鐘》
2021.09.28
海洋垃圾退散!海洋大學海資所邱靖淳專訪
作者 / 郭毓璞∕畢業於臺大生態演化所的鯨豚實驗室,待過環保...
622期
海洋垃圾是影響海洋生態的主因之一,目前垃圾的數量仍每年持續增加中。為了減少與追蹤海洋垃圾,除了常見的淨灘方式外,許多科學與環保相關的團隊積極研究海洋垃圾,包含垃圾種類、密度、分布、位置、環境資訊等。來自海...
科學月刊
專訪
海洋公民科學家
海保署
公民科學
海洋垃圾
海漂垃圾
邱靖淳
臺灣海漂垃圾地圖
2021.08.31
萬眾矚目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即將發射升空
作者 / 歐柏昇/臺大物理系、中研院天文所博士生,全國大學天...
621期
的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在經過多次的延期後,終於將在2021年發射升空。詹姆斯.韋伯望遠鏡主要觀測紅外光的波段,但由於許多物體都會發出紅外光,使得望遠鏡需要在極低溫的環境下才能運作,因此望遠鏡使用了太陽盾,並且將...
科學月刊
天文學
天文觀測
太空望遠鏡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拉格朗日點
紅外光
宇宙再游離時期
哈伯望遠鏡
2021.08.31
保育臺灣海域的鯨豚! 中華鯨豚協會曾鉦琮秘書長專訪
作者 / 郭毓璞∕畢業於臺大生態演化所的鯨豚實驗室,待過環保...
621期
中華鯨豚協會成立之初,以救援北臺灣的擱淺鯨豚為目標,建構了「鯨豚擱淺處理網」。後續協會在多處建立了海洋教育基地,但由於鯨豚擱淺事件不斷惡化,協會對此仍不斷努力。隨著2018年海保署的成立,海洋動物保育有了專責...
科學月刊
專訪
海洋公民團體
中華鯨豚協會
海保署
公民科學
海洋生物
鯨豚
曾鉦琮
海保救援網
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
2021.07.01
須臾「渺」滄海,毫釐兆新機 渺子g−2實驗將揭露新物...
作者 / 蔣正偉/臺大物理系教授,國家理論科學中心科學家,卡...
619期
物理學的發展常始於實驗觀測與理論預期的差異。在粒子物理學的領域中,「標準模型」一直作為粒子物理學家的指引,不過此理論仍有許多問題待釐清。其中,20年前由布魯克海汶國家實驗室進行的渺子g − 2實驗,始終困惑著物...
物理學
渺子
渺子g−2實驗
g−2
標準模型
粒子物理學
布魯克海汶國家實驗室
費米國家實驗室
2021.03.01
從原子學說看 近代科學的運作
作者 / 蔡蘊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於麻省理工學院進行...
615期
關於原子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展與實驗科學概念的興起,在18世紀時法國科學家拉瓦節奠定了元素的定義,即「物質由不同元素所組成」;現代版原子學說則由道爾頓在19世紀...
原子
原子學說
質量守恆定律
實驗科學
元素
2020.12.15
未來登革熱的新穎防治:臺灣須與時俱進並和國際接軌
作者 / 金傳春/任教於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
468期
登革熱防治由來已久,全球疫情近30年仍是愈演愈烈,可見傳統的登革熱防治作法,難以因應全球暖化導致的斑蚊版圖擴大及病例數遽升。因此,近年公共衛生學者及科學家都在思考,是否能有新穎的作為,包括整合偵測(...
登革熱
公共衛生
登革病毒
登革疫苗
沃爾巴氏細菌
病媒蚊防治
跨域資訊整合
2020.12.01
由COVID-19衍生出的防疫大網,成功降低五大傳染病的盛...
作者 / 傅詩宸/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生醫所博士,喜愛文學創作,...
612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來勢洶洶,全球累計病例數也在今(2020)年10月突破4000萬人。面對疾病,臺灣人民做了萬全的防疫工作,有趣的是諸如戴口罩、用肥皂勤洗手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措施,不僅防堵了疫情在臺灣蔓...
COVID-19
傳染病
免疫力
全民防疫
傳染途徑
疾病
新冠肺炎
2020.11.01
天與地的相接處─大氣邊界層
作者 / 張淳皓/EASY天文地科團隊成員,臺大大氣系,閒著沒事...
611期
當秋冬季節來臨,臺灣的空氣汙染會加劇,尤其在南部區域更為明顯。而大氣邊界層是空汙變嚴重的原因之一。大氣邊界層是靠近地表處的空氣,形成的原因來自對流層的空氣攪動,其中對流層中的紊流主導著邊界層的形成。而秋冬...
空氣汙染
大氣邊界層
邊界層
流體
風
波動
«
1
2
3
4
5
6
7
»
頁次:
1
2
3
4
5
6
7
資料總數:18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