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1.12.14
對抗所有冠狀病毒的口服藥誕生了嗎?從輝瑞的帕克洛維...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0期
科學裡沒有超級英雄,我們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冠狀病毒
帕克洛維
RNA基因
PL蛋白酶
多肽鏈
3CL蛋白酶
輝瑞
口服藥物
默沙東
雞尾酒式療法
莫納皮拉韋
2021.12.14
強者,就該擁有名字!新的冠狀病毒魔王?Omicron變異...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80期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近期的新變異株有名字了!它被稱作「Omicron」,而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更直接將其警示等級升到最高。
新型冠狀病毒
Omicron
南非
變異株
棘蛋白
抗原
免疫系統
病毒
疫苗
WHO
2021.12.14
懷抱熱情做科研,如何兼得飯碗跟未來?《自然》的從業...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80期
2010年,《自然》(Natrue)首度完成全球「研究從業人員薪資及工作滿意度調查」(salary and job satisfaction survey),顯示了新興科學發展國家如巴西、印度、中國,即使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經濟衰退的狀況下,仍然提供...
冠狀病毒
科學研究
精神健康
性別
年齡
學術生涯
冒牌者症候群
身心健康
2021.12.14
莫忘初衷-寫於《科技報導》創刊40週年
作者 / 周成功/陽明大學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
480期
《科技報導》40年前創刊時,最初的用意在提供一個園地,讓臺灣有限的學術活動消息得以流通。接下來,中研院動物所的萬家茂教授,從第10期起獨力開創了「覓名小品」的專欄,用他敏銳的觀察對學術界的百態提出令人深省的短...
學術
學術社群
科技
人造衛星
科技報導
學術倫理
學術傳統
科技報導
2021.12.14
《科技報導》創刊40週年誌慶
作者 / 盧志遠/科學月刊前社長
480期
真的是時光荏苒,40年一下就飛逝而過,《科技報導》已經茁壯到達了不惑的境界,也真算是我國科技報刊雜誌中的翹楚。
科技報導
科學月刊
科技
教育
學界
2021.12.14
我與科報二三事
作者 / 張之傑/科普作家
480期
《科技報導》(以下簡稱科報)1981年元月創刊,到今年12月的第480期,滿40年。主編羅億庭來信:「希望能邀請當初倡議創辦科報的幾位老師,寫一篇感言刊登於本期。」
科技報導
科學月刊
2021.12.01
科學月刊2021年12月號(624期)目錄—2021諾貝爾獎特...
作者 /
624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21.11.30
公民科學助攻 一同守護海洋環境與生態
作者 / 採訪撰稿|謝宜蓉 2014 年一頭栽入太平洋擔任海上解說...
624期
在臺灣,公民科學早已在陸地上深根多年且蓬勃發展,而海洋環境的公民科學則處於萌芽階段。為了鼓勵更多公民科學家加入守護海洋的行列,海保署於今年舉辦「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希望透過公民的力量,將過往科學家收集...
海洋公民科學
數據松
海洋保育
海龜
鯨豚
在地守護計畫
海洋資料庫
海保署
2021.11.30
建立地球氣候模型 可靠預測全球暖化
作者 / 陳正達/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美國普林斯...
624期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一半,頒發給了真鍋淑郎與哈斯曼兩位氣象學家。20 世紀初,氣象學家開始研究如何運用物理定律描述天氣系統的發展,進行天氣預報。隨著觀測與計算科技的進展,氣象學家逐步建構以理論為基礎的地球...
諾貝爾物理學獎
全球暖化
氣候
二氧化碳
冰河期
卑爾根學派
氣象預報
天氣系統
2021.11.30
因果關係的實證研究 經濟學的因果推論革命
作者 / 楊子霆/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央研究...
624期
確認因果關係,是科學研究中相當重要的工作之一。而社會科學不同於自然科學能在實驗室驗證理論預測,因此學者們大多只能藉由觀察性資料進行實證研究。經濟學家安格里斯特與因本斯等人,提倡各種「因果推論」方法,讓研究...
因果關係
經濟模型
經濟學
需求法則
因果推論
社會科學
變數
隨機試驗
相關性
工具變數
自然實驗
2021.11.30
「夢幻藍招潮」的身分與 「擁劍」之謎
作者 / 施習德/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 主持無脊椎動物研...
624期
背甲漂亮又鮮豔的「藍色招潮」,是英國博物學家亞當斯在 1847 年記錄於航海日誌中的一種招潮蟹。牠的生態習性包括個體會群聚在許多黑泥的河岸區、炎熱白天低潮時會出來覓食;而「擁劍」則是中國古書中常被提及的招潮蟹。...
招潮蟹
藍色招潮
擁劍
擬屠氏管招潮
甲殼類
藍背甲
生態習性
2021.11.30
音樂改變了意識狀態?「出神」的腦科學研究
作者 / 蔡振家/臺大音樂學研究所副教授,著有《另類閱聽:表...
624期
聆聽某些音樂時,你曾體驗過一種喪失自我感受,無法妥善控制思想或行為的狀況嗎?這種感受被心理學家稱為「出神」。今年一群加拿大認知神經科學家們發現,當音樂導致出神狀態時,身體感覺的改變可能跟右腦角回的活化有關...
音樂
演化
出神狀態
意識
科學
腦造影
功能性磁振造影
神經網路
神經科學
去個人化
2021.11.30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探究噁心又獵奇的科學知識
作者 / 陳琝樺/中山女中三年級。
624期
當路旁發生交通事故時,你是否曾經忍不住引頸觀看?或是當救護車駛過家門時,立刻打開窗戶一探究竟。明知接下來可能會遭受到怵目驚心的震撼,但大眾往往會依照著本能慾望尋求解答。同樣地,看恐怖片、閱讀懸疑小說、挑戰...
人類認知
科學
人性
幻覺
幻聽
幻想
睡眠癱瘓症
隱形蟲
觸覺
寄生蟲妄想症
大腦
睡眠
2021.11.30
奇怪的動物知識增加了
作者 / 陳采言/曉明女中二年級。
624期
你是否想過,動物排尿的速度與什麼因素有關?答案是:與動物尿道的長度與寬度有關。雖然大人的膀胱容量大於小孩,但較快的流速和較大的尿道截面積,會使兩者的排尿時間趨於一致。而或許你可以進一步思考,動物形狀對驅動...
動物
物理學
動物行為
砂魚蜥
鯊魚鱗
演化
仿生學
生物學
科學
2021.11.29
「海有問題 我來分析」第一屆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活...
作者 / 採訪撰稿|馬琬淳、陳毅龍、林承勳
624期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簡稱海保署)近年來建置iOcean海洋保育網,號召民眾回報海洋生物目擊資訊,藉此建構臺灣海洋生物資源的大數據。而民間也有許多團體,以公民科學方式累積多年海洋保育相關數據。海保署希望透過公開...
數據松
第一屆海洋公民科學家數據松活動
海保署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
iOcean
鯨豚
海豚
海龜
2021.11.16
首款COVID-19口服用藥出現?來自科學的雷神之錘-莫納...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9期
「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是一款名稱來自雷神之錘(Mjölnir)的藥物,能降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五成的重症或死亡風險,可望成為第一款對抗疫情的口服用藥。
新冠病毒
藥物
莫納皮拉韋
三期臨床試驗
RdRp
藥理機制
反鏈RNA
變異株
RNA病毒
葉克膜
核苷酸
雷巴威林
鹼基
副作用
病毒複製
2021.11.16
混打COVID-19疫苗到底是好還是壞?最新科學數據出爐
作者 / 編譯|李依庭
479期
儘管現階段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苗的全球供貨量不穩定,但各國仍積極施打疫苗,就連臺灣也緊鑼密鼓的進行,無不希望能加快疫苗接種速度,儘早達到群體免疫。
COVID-19
mRNA疫苗
AZ疫苗
副作用
莫德納
輝瑞BNT
混打疫苗
同儕審查
免疫系統
免疫反應
2021.11.02
「 離心力 」真的存在嗎?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月...
623期
離心力是一種用於描述作用於進行圓周運動物體的力,但其實這是一種假想的作用力。根據牛頓第一運動定律,一物體若不受外力則應該保持靜止或等速直線運動,若要改變此一運動狀態則必須使用外力。若要使物體做圓周運動,此...
慣性運動
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離心力
向心力
圓形運動
作用力
等加速
慣性力
假想力
加速度
2021.11.02
打了高端疫苗後,身體裡會產生哪些免疫反應?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623期
高端疫苗選用傳統蛋白質技術,而這項技術的關鍵就在於「抗原」和「佐劑」。好的抗原能誘發正確的抗體,而優秀的佐劑則可以安全地提高抗體濃度,活化正確的T細胞,避免副作用。對冠狀病毒來說,融合前的病毒棘蛋白(...
COVID-19
中和抗體
EUA審查標準
高端疫苗
mRNA疫苗
莫德納
BNT
T細胞
棘蛋白
抗原
樹突細胞
巨噬細胞
B細胞
2021.11.02
誰說科學家不支持演化論?從達爾文時代到現代的物種演...
作者 /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系和陽明微免博士,曾任職...
623期
達爾文逝世後,他所發表的演化論持續發展,150多年來科學家透過各種研究及論證,成為當今的主流科學。科學家們利用孟德爾的遺傳理論,將遺傳學的觀點拓展至演化論中,後續進行了兩次整合,分別為族群遺傳學,以及找出物...
演化論
演化現象
達爾文
共同祖先學說
泛生論
性狀
遺傳
孟德爾
自然選擇學說
2021.11.02
人類能否戰勝病毒?歷史上第一個被消滅的傳染病:天花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623期
天花是一種病狀駭人,致死率極高的傳染病,主要透過接觸、飛沫傳染的方式傳播。病人的唾液、血液、水泡液,甚至是脫落的皮屑、結痂、排泄物等,都會帶有具感染力的病毒。18世紀時,英格蘭出現了「曾罹患牛痘者,不會染上...
天花
地球
傳染病
全球
皮疹
皮膚
病程
病徵
接觸傳染
飛沫傳染
傳染力
2021.11.01
來自海洋的藥物 蔡宗昌院長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曾柏諺/臺灣大學生命科學所碩士生,樂在邊...
623期
海洋擁有許多珍貴的資源,用於對抗病毒的藥物,有一半皆取自於海洋生物。安泰醫院的蔡宗昌院長指出,從1950 年代起,科學家就已在加勒比海海綿中發現可用於藥物的阿拉伯糖苷類化合物。而到了現代,科學家利用人工智慧對...
新冠病毒
T細胞免疫
中和抗體效價
抗病毒藥物
海洋
阿拉伯糖苷類化合物
海洋藥物
天然化合物
摩爾定律
2021.11.01
以科普教育提升科學素養 邱美虹教授專訪
作者 / 採訪撰稿|陳亭瑋/臺灣師範大學畢,主修生命科學。經...
623期
近期COVID-19 疫情爆發,我們周遭充斥著各種關於疫情、防疫、疫苗等消息。若要正確判讀消息的內容,大眾必須具備及培養「科學素養」。而科學素養的養成,則需有健全的公民科學教育。此外,科普知識及科學傳播,將可作為...
COVID-19
科學素養
社會性科學議題
公民科學素養
科技
個人
社會
數位媒體素養
資訊應用
媒體
2021.11.01
灌溉名為「科學普及」的大樹 李旺龍教授專訪
作者 / 羅億庭/本刊編輯。
623期
由成大材料系李旺龍教授與師培中心黃紀茸助理研究員開設的「科學行銷概論」課程,結合既有的系列科普講座,透過教學、實作,激發學生對於科學傳播的興趣,更邀請許多校外專業人士說明行銷技巧,提升學生的科學敘事能力。...
法拉第
科學傳播
教授李旺龍
敘事力計畫
跨領域
科學敘事能力
科普活動
COVID-19
2021.11.01
館長們怎麼看?臺灣科普未來的發展
作者 / 林承勳/臺大生命科學系學士、新聞研究所碩士。喜歡攝...
623期
今(2021)年全國科普論壇的圓桌會談「盤整精簡 科普創新」,邀請到全臺5位國立科學類博物館館長齊聚一堂,針對臺灣當前的幾個科普教育議題提出各式觀點。
全國科普論壇
海科館
環境教育
環境議題
科普教育
環境永續
時事話題
2021.11.01
「黑琵」今年回來嗎?連結各國鳥友的黑面琵鷺大普查
作者 / 羅億庭/本刊編輯。
623期
「黑面琵鷺全球同步普查」是由香港觀鳥會在2003年發起的活動,藉由東北亞到東南亞各國的鳥友互相合作,共同進行為期3天的黑面琵鷺監測,以確定瀕危鳥種黑面琵鷺的族群趨勢與整體狀態。隨著人們對黑面琵鷺保育的關注度上...
黑面琵鷺
候鳥
東亞澳遷徙線
瀕危
指標性生物
雁鴨科
生態系統
公民科學
eBird Taiwan
鳥類
2021.11.01
科學月刊2021年11月號(623期)目錄—臺灣科普的下一...
作者 /
623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21.10.19
高端疫苗安全有效嗎?蛋白質疫苗原理與臺灣COVID-19疫...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鳴...
478期
COVID-19世紀瘟疫蔓延之下,其疫苗成了各國生技傾力研發的焦點。美、英等國僅花了一年,率先開發出輝瑞、AZ等疫苗。而臺灣方面,初期有國光、聯亞、高端三家競逐,國光於一期試驗後落馬,2021年春,另兩家疫苗先後進入二...
疫苗
高端疫苗
T細胞
副作用
抗原
冠狀病毒
棘蛋白
蛋白質疫苗
輔助T細胞
殺手T細胞
免疫反應
EUA審查標準
2021.10.19
心血管疾病患者接種COVID-19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
作者 / 資料整理|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
478期
心血管疾病病友,需要接種疫苗嗎?心血管疾病病友,得到COVID-19後的重症機率較一般人高嗎?
心血管疾病
疫苗
高風險慢性病疾病
抗血小板藥物
降血脂藥史塔汀
β受體阻滯劑
血栓
心肌炎
重症風險
2021.10.19
從法拉第的聖誕講座到「The Naked Scientist」跨國科...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78期
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雖然是臺灣近期才逐漸受到關注的領域,但它並不是新的概念。
科學
科學傳播
法拉第
皇家研究院
學術資訊
學術期刊
科學家
奎寧
科學素養
新冠疫情
美國科學促進會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資料總數:1432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