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5.01.01
孤獨是一種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541期
走在街道上,與面無表情的陌生人擦肩;試圖想要找辦法擺脫孤獨,卻又讓自己更孤獨。根據調查發現,在這個重視個人主義的社會環境中,光是臺灣就有數百萬的人陷在「嚴重孤寂」的狀態之中。
疾病
大腦
神經反應
基因
遺傳
社會
心理
2015.01.01
尋獲關閉疼痛機制
作者 / 編輯部
541期
在醫學上,減緩疼痛的方法有很多,但皆存在缺點。
疼痛
腺苷酸A3受體
腺苷酸
慢性神經疼痛
藥物成癮
止痛藥
2014.12.02
埋藏在腦內的空間導航系統
作者 / 李志昌/任職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540期
2014
諾貝爾獎
諾貝爾
腦
腦神經
腦科學
腦內空間導航
生物
2014.11.01
「三」的力量
作者 / 江建勳/任教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539期
道格拉斯.騰布爾(Douglass Turnbull)有許多時間會見到無法治療、時常是致命性疾病的病人,但是此位神經科學家遇見莎綸.柏納迪(Sharon Bernardi)及她的年輕兒子艾德華時,卻有更多無助的感覺。
賴氏病
中樞神經系統
粒線體
2014.11.01
電腦族的殺手──胸廓出口症候群
作者 / 楊昆/任職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與醫藥衛生專業委員會。
539期
辦公室內時常會見到不少人眼睛盯著電腦,雙手放在電腦鍵盤上,一坐就是好幾小時不動,而且坐姿不正確。長此以往,這類人群中大多會出現手臂麻木、胳膊酸痛、上肢無力,甚至於出現肌肉萎縮的症狀,很多人以為這是頸椎病或...
胸廓出口症候群
H波儀
神經
血管
脈搏
2014.11.01
不會再失眠了?
作者 / 編輯部
539期
哈佛醫學院以及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生物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腦幹內的睡眠促進迴路,顯示人類是如何進入深層睡眠。
睡眠
腦幹
γ–胺基丁酸
神經細胞
2014.10.01
失智症、漸凍人的治療,向前邁進!
作者 / 編輯部
538期
失智症困擾許多老年人的生活,科學家已知目前超過20種人類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失智症,好發於65 歲以後)、帕金森氏症等……
失智症
神經退化性疾病
蛋白質
類澱粉蛋白
腦前側額顳葉失智症
蛋白球狀聚合體TDP-43
2014.08.01
給錯的諾貝爾獎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36期
本文要談諾貝爾獎的一件趣事,即頒獎後才發現錯了,此錯非因受獎人造假,而因當時大家均承認的說法,很快就被證明是錯的。
諾貝爾獎
神經元
酵素
2014.08.01
腦神經解密「注意!」與「別衝動!」— 中央大學認知...
作者 / 廖英凱/泛科學專欄作者。
536期
阮教授所研究的認知神經科學是一門相當新興的領域,他說,「這是一個研究行為與神經機制最好的時代!」
腦神經
認知神經科學
精神疾病
學習障礙
視覺注意力
2014.08.01
神經退化性疾病患者 治療新方向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大腦中,MEF2的轉錄因子,與調控神經元的成熟及突觸的形成有關,MEF2基因的突變會造成各種神經退化的疾病,其中包含了阿茲海默症及自閉症。
MEF2基因
神經元
帕金森氏症
神經系統
大腦
2014.07.01
「念力」要怎麼送出來?
作者 / 廖儀芳/臺灣大學動物學博士。
535期
在巴西剛剛登場的世界盃足球賽,一個癱瘓的青年,穿上像外骨骼一般的機器人裝備,用他自己的念力,為這場世足盃,開球!
大腦
神經科學
大腦皮質
神經元
腦機介面
2014.07.01
HOW「毒」YOU「毒」?
作者 / 趙軒翎/本刊編輯。
535期
藥與毒是一體的兩面,藥物在醫療正常用途使用下可治病,然在人們為求興奮、迷幻及刺激等短暫感覺下「濫用藥物」,致使它成為「毒」來毒害我們的身體,不僅會改變我們腦的意識,也會造成身體不可逆的傷害。
毒品
中樞神經
海洛因
神經傳導物質
大腦
大麻
古柯鹼
搖頭丸
安非他命
細胞
2014.07.01
卡夫利獎由九位科學家獲得
作者 / 編輯部
535期
卡夫利獎(The Kavli Prize)包含物理科學、神經科學及奈米科學三類獎項。卡夫利獎首屆於2008年頒獎,此獎設置用以表彰相關領域之傑出科學家。
卡夫利獎
物理科學
神經科學
奈米科學
宇宙暴脹理論
2014.03.01
從單胞藻到腦神經細胞
作者 / 李志昌/任職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牙醫學院。
531期
單胞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大小約10μm (1 μm = 10-6 公尺),一種淡水中常見的單細胞藻類。
單胞藻
腦神經
離子通道
感光蛋白質
去極化反應
神經細胞
2014.02.01
紓解傷痛的植物成份
作者 / 編輯部
530期
一種稱為延胡索的紫蓳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部所萃取出的「去氫紫堇球鹼」(dehydrocorybulbine, DHCB)可望用於治療發炎性疼痛以及神經痛。
延胡索
去氫紫堇球鹼
草藥植物
神經痛
慢性疼痛
2014.01.01
阿茲海默氏症研究的展望
作者 / 江建勳/任教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529期
科學家發現了第一種可預防神經退化性疾病中大腦組織死亡的化學物質,被推崇為對抗阿茲海默氏症戰爭上的「轉捩點」。
阿茲海默氏症
大腦
細胞
普里昂疾病
神經退化
神經元
疾病
2013.12.01
細胞的貨運系統—抽絲剝繭囊泡運輸歷程
作者 / 許英昌/任職英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28期
囊泡為細胞中負責運送物質的貨運司機,他們該怎麼協調?怎麼交貨?目的地在哪裡?都是一門大學問。
神經傳導物質
細胞
神經細胞
蛋白質
囊泡
核糖體
現代細胞生物學
酵母菌
基因
2013.11.01
腦科學解密 變性者腦神經網路大不同
作者 / 編輯部
527期
台北榮總與陽明大學組成的腦科學研究團隊,發現變性慾者腦部的「性別表徵區域」和「社會型腦神經網路」連結方式與一般人不同,影響自我性別認同。
腦科學
性別表徵區域
社會型腦神經網路
性別認同
神經迴路
功能性核磁共振
變性慾者
去汙名化
去疾病化
2013.11.01
人變老記憶一定衰退嗎?
作者 / 江建勳/任職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527期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剔除年老小鼠一個因老化而引起健忘的基因後,就改善了記憶問題。
老化
記憶
阿茲海默氏症
神經學
海馬
齒狀回
RbAp48
年齡
慢性疼痛
情緒
睡眠
髓磷脂
多重硬化症
大腦細胞
2013.11.01
中醫學理論的「本質」
作者 / 蔡孟利/任教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527期
我的研究專長為神經電生理,在思考一些關於針灸的作法之現代生物學解釋的過程中,漸漸有點心得,此文是我一些初步的想法。
陰陽
五行
神經電生理
針灸
現代生物學
醫藥
中醫
自然現象
2013.09.01
死後大腦活動 解開瀕死經驗之謎
作者 / 編輯部
525期
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發現,人瀕死時大腦活動遽增,顯示人在心跳停止,宣佈死亡後仍有意識。
瀕死經驗
大腦
死亡
腦電圖
神經基礎
氧氣
葡萄糖
電子特徵
電子活動
2013.08.01
動作電位的離子流機制
作者 / 嚴震東/任教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及生命科學系。
524期
動作電位是可興奮性細胞,如神經細胞或肌肉細胞的重要電訊號。本文介紹霍奇金和赫胥黎如何以膜電位箝制方法,解開了動作電位的離子流機制。
生物細胞
電位
興奮性細胞
動作電位
神經系統
動物電
生物電
心電圖
極化現象
霍奇金
赫胥黎
膜電壓箝制法
膜電位
離子流
2013.08.01
化學性神經傳遞的量子機制
作者 / 閔明源/任教台灣大學生命科學系。
524期
突觸是神經系統中神經元間的連接點,是資訊於神經網路中流通的樞紐,它的量子特性運作是所有大腦功能的基礎。
量子理論
神經元
量子理論
神經網路
中樞神經系統
電性突觸
化學性突觸
突觸間隙
乙醯膽鹼
2013.08.01
窺探動作電位的離子通道基礎
作者 / 王瀚潁/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博士。
524期
科學家們經由一連串實驗的抽絲剝繭,發現動作電位的產生,與神經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開啟或關閉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真核細胞
細胞膜
磷脂質
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
神經細胞
神經元
動作電位
細胞膜箝制技術
細胞記錄模式
全細胞記錄模式
2013.07.01
揭開果蠅行為機制 阿茲海默症新希望
作者 / 編輯部
523期
清大的研究團隊發現,果蠅嗅聞低濃度與高濃度的二氧化碳後,神經信號在腦神經網絡中有平行與轉軌的機制,觸發躲避與接近行為。而非以往認知的只走單一的神經迴路。
果蠅
二氧化碳
神經信號
神經迴路
阿茲海默症
腦神經網絡
腦疾病
2013.05.01
科學研究的誠信問題
作者 / 李文山/作者任職於中研院化學所。
521期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Alice Y.Ting教授撤回2010年發表在Cell期刊上的論文。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
論文
期刊
神經細胞
膜蛋白
共軛鏈酶親和素
科學教育
2013.03.01
生而邪惡還是大腦生病?
作者 / 江建勳/任職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519期
2013.02.01
尋找保護性的基因突變:為什麼有人不會得阿茲海默症?
作者 / 周成功/任教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
518期
許多遺傳性疾病都是因為基因突變,造成胺基酸序列改變,使得蛋白質功能喪失而得病。但有沒有人會因為攜帶了特定的基因突變,反而不容易罹患特別的疾病?
基因突變
胺基酸序列
老年失智症
膜蛋白
神經細胞
阿茲海默症
β amyloid
2012.12.01
神經生理學的新典範出現了嗎?
作者 / 蔡孟利/任教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
516期
本文首先介紹神經系統,能讓我們了解神經系統的運作原理,此外,本文作者也針對《念力》這本書部分沒有討論清楚的一些概念進行釐清。
神經系統
神經元
神經細胞
«
1
2
3
4
5
6
7
8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資料總數:239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