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7.04.01
高職師要實務赴企業充電
作者 / 作者/林曉慧,公共電視新聞部採訪組記者,主跑教育與...
424期
在高職教了15年的書,早起到校、按表操課,是張美雀每個週間的生活步調。去年9月1號開始,她一如往常,簡單梳洗後準備出門,只不過要去的地方,不是松山家商,而是上擎科技公司。在半年的時間內,她要在這裡實習,接觸業...
高職
企業
2017.03.01
論文作偽事件中審計部與教育部的責任
作者 / 劉廣定,臺大化學系名譽教授。
423期
近月來發生了臺大醫學院與生命科學院一些不肖教師與學生為追求虛無的卓越,發生多篇論文變造作偽而被外人揭露的事件,不僅丟盡臺大的臉,也讓臺灣的學界騰笑國際。
論文
作偽事件
2017.03.01
職業試探 適性揚才
作者 / 林曉慧,公共電視新聞部採訪組記者,主跑教育與體育路...
423期
每隔幾個月,我總到髮廊報到,透過髮色調整轉換身心的面貌。如同過往的經驗一樣,上色最耗時間,但這次我沒有睡意,和第一次服務的助理聊起天。聊著聊著我突然好奇問,你以前是唸什麼的?
高中職教育
2017.02.22
冠狀病毒之父如何對抗新興傳染病?賴明詔院士專訪
作者 / 林翰佐/本刊副總編輯、陳其暐/本刊主編。
567期
2003年,受到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的延攬下,賴明詔院士決定從任教30多年的美國南加州大學微生物學系離開,回到臺灣肩負中央研究院副院長一職。被學界譽為冠狀病毒之父的他,正巧碰上臺灣近年來最為嚴重的傳染病疫情──嚴...
冠狀病毒
登革熱
科學教育
武漢肺炎
SARS
MERS
2017.02.01
一首樂曲的誕生─ 錄音、混音與母帶後期製作
作者 / 游士昕/英國肯特大學音樂科技研究所畢業,專長領域為...
566期
自 1877 年愛迪生發明了世上第一個可將聲音錄製與再播放的留聲機後,聲音的聆聽不再侷限於當下,這也成功讓人類對於音樂錄製技術的發展邁向了一個全新的關卡。
樂曲
錄音技術
音樂
2017.02.01
走訪高職科大,探技職教育現況
作者 / 林曉慧/現任公共電視新聞部採訪組記者,主跑教育與體...
422期
親自動手做、務實致用,是技職教育最重要的精神,也是最重要的特色,而技職教育培養的無數技術人才,在不同時期, 推了臺灣經濟一把,不過民國84年之後, 臺灣推動新一波教育改革,技職專科紛紛升格科技大學,偏重學科、...
升學
校園實作
建教合作
學歷
少子化
技職體系
2017.02.01
臺大「論文造假」流行後的省思
作者 / 金傳春∕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
422期
2016年11月中臺大發生「論文造假」 事件時,筆者恰在美國開會,好友問:「怎回事?」由於公共衛生學院已於 1993年自醫學院獨立,一時怎麼也想不通為何有多篇造假論文是在擁有最勤學年輕一代、孕育許多傑出生醫校友與囊括...
論文
科學研究
教研倫理
選才制度
2017.01.01
將假日營隊課程納入學分-如何讓學生專注科學實作
作者 / 吳明德/臺北市立麗山高級中學物理教師。
421期
美國高中生每學期僅需選5~6門課程, 而臺灣的高中生的課表每週可能有10幾門課程,師生只能在有限時數內填鴨授課, 難以聚焦課程內的議題,並進而做深入探討。
跨領域統整
科學
教育
2016.12.01
當科技與文化的相遇─文化部長鄭麗君專訪
作者 / 嚴如玉/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約翰霍普金...
564期
文化是高度抽象的概念,但是政治治理不能光靠抽象的概念,還需要實務經驗的累績,這是許多學者從政之後遭遇的困難。現任文化部鄭部長走過了哲學的學術路,也走過了四任總統的政權更迭,在政治體制裡磨了十六年,讓她懂得...
鄭麗君
科技文化
文化部長
文化會報
科技會報
文化治理
教育
數位科技
文創院
2016.10.01
牛肉烹調的香氣與顏色化學
作者 / 楊水平╱任教於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化學系,專長為化學教...
562期
生牛肉幾乎沒有香味,只有血腥般的氣味,缺乏熟肉的香氣。牛肉香氣的產生是透過加熱不飽和脂肪酸,誘導發生脂質氧化反應(lipid oxidation reactions),產生氫過氧化物(hydroperoxides)的中間體,進一步透過自由基的...
脂質氧化反應
揮發物化合物
脂質
磷脂質
硫胺素降解
2016.09.01
無所不在的圖論
作者 / 賴以威/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數學作家、教育工作者...
561期
遊戲開始,MathKing跟我走同一條路線,那是孝和的帳號。孝和,是簡稱「數青」的數學青年。
圖論
數學
2016.07.01
創客時代所需的計算思維與科技教育
作者 / 洪士灝/任教於臺大資訊系,密西根大學博士,鑽研電腦...
559期
『我們必須做的是找出一條完全不同路。教育系統需要的不是修正微調,而是徹底改變。』
創客時代
資訊科技
人工智慧
計算思維
科技教育
2016.07.01
LASS的下一步:從環境感測到環境教育
作者 / 陳伶志/謝欣紘
559期
LASS(Location Aware Sensing System)是一個網路上的開源公益環境感測系統社團,秉持著開放硬體、軟體、資料以及心胸。
LASS
環境感測
環境教育
公民科學
2016.07.01
3D列印應用在科學教育的經驗分享
作者 / 陳麗淑、宋祚忠、葉佳承(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展示教育...
559期
海洋科學及科技推廣是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海科館)重要的任務之一。海科館主題館在2014年開幕時,創客(Maker)早已在國外風行多年,並且迅速傳入臺灣,相關周邊設備發展漸趨成熟,尤其是3D列印技術。
3D列印
科學教育
海科館
創客精神
科學教具
2016.05.01
謠言散佈得有多快
作者 / 賴以威/數感實驗室共同創辦人、數學作家、教育工作者...
557期
我們在一月份的專欄《用數學找出班上的風雲人物》裡,講到如何利用圖論、排列組合、機率分析,當班上有許多人在手腕上綁了幸運手環,戴手環的風氣最有可能是誰發起的。
數學
謠言網絡
數學理論
微積分
2016.04.01
談生技產業、健保與教育—臺灣新的下一哩路─陳建仁專...
作者 / 陳其暐(正努力在科學傳播領域裡掙出一道縫隙,本刊主...
556期
『研究不僅為了追求真理,更希望能造福人群』 『真正的權力,就是服務』
生技產業
健保
教育
陳建仁
2016.03.01
人類的長期抗戰─對抗阿茲海默症
作者 / 施增廉/1986年畢業於淡江大學化學系,1997年美國普渡...
555期
如果,你注意到身邊長者的日常生活記憶力衰退,或認知及情緒上有所改變,要當心,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可能已默默找上他們。
阿茲海默症
記憶力
認知
情緒
失智症
顯像技術
生物標記法
藥物
2016.02.01
如何讓夏威夷群島轉向?
作者 / 林佳人/臺大海洋所地球物理博士,任教於北市金華國中...
554期
夏威夷群島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在地球科學界也是關注的焦點,尤其它與天皇海山群在太平洋海床上形成的大轉彎,成因至今仍是個謎,看科學家如何一步步揭開地球表面板塊及內部地幔息息相關的演化史。
夏威夷群島
天皇海山群
板塊運動
熱點
古地磁緯度
2016.01.01
懷念創辦《科學月刊》的林孝信
作者 / 劉源俊/物理學博士,東吳大學名譽教授,曾任東吳大學...
553期
為社會奔走而勞碌一生,創辦了《科學月刊》的林孝信,在2015年12月20日中午因肝癌辭世。
科學月刊
科學教育
科學月刊
2015.12.01
地底水槽探索 微中子震盪
作者 / 張敏娟/任職輔仁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兼任磨課師(...
552期
今(2015)年10 月6 日,諾貝爾遴選委員會宣布物理獎由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與亞瑟.麥唐納(Arthur B. McDonald)獲獎。表彰他們找到微中子(neutrino)震盪的證據,進而推測微中子具有質量的貢獻。
微中子震盪
諾貝爾物理獎
2015.10.01
臺中一中的創新思維—如何有趣學物理?
作者 / 陳俊榮/臺灣師範大學物理所畢業,任教於臺中一中。
550期
為了因應十二年國教及107年新課綱的實施,特色課程及選修課程的規劃,對每間學校而言都是一件刻不容緩的大事......
科學教育
物理
歐洲史
科學
鑑識科學
2015.10.01
抗癌天然物 化學合成勝出
作者 / 施增廉/1986年畢業於淡江大學化學系,1997年美國普渡...
550期
製造抗癌藥物,化學合成比生物合成更有效率?
抗癌藥物
巨大戟醇
雙萜化合物
基底細胞癌
光化性角化病
有機化學
2015.10.01
時代與天才的結晶 元素週期表的蛻變
作者 / 張澔/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550期
十九世紀的週期表,就像一張天空星座圖,充滿了神祕的美感,如此迷人的圖案似乎暗藏了構成萬物的傳奇密碼。元素的性質與原子量之間是否存在某一種關係?
週期表
元素
原子量
量子化學
八音律法
2015.10.01
實驗發現了五夸克粒子,真的嗎?
作者 / 張敏娟/任職輔仁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兼任磨課師(...
550期
2015年7月14日,來自瑞士日內瓦的科學新聞:「位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大強子對撞機的LHCb實驗,宣稱看到五夸克粒子。」這是真的嗎?
夸克
夸克粒子
基本粒子
五夸克粒子
粒子園區(particle zoo)
夸克模型
2015.09.01
指考與數學教育的翻轉
作者 / 許玉華/臺北市立成功高中數學科教師,臺北市數學科跨...
549期
近來,各教育單位正檢討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學測)的考試時間與考試範圍是否恰當。原因出自於部分學生將目標鎖定在大學甄選入學,因此他們只讀高一、高二的課程,而不上高三課程。
數學科
教育改革
填鴨教學
核心素養
十二年國教
2015.09.01
實驗火箭如何製作?
作者 / 林亭彣/臺師大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所科技與工程教...
549期
七月號我們曾介紹實驗火箭的設計原理現在來動手做做看!
實驗火箭
2015.09.01
背水一戰的契機:臺灣課程發展教改
作者 / 陳竹亭/臺大化學系教授,曾擔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549期
探究能力是自然科學裡最基本的核心能力,而培養探究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中學。
教改
課綱
素養導向
科學
科學素養
教學
2015.09.01
善用圖表活化地科教學
作者 / 李文禮/任教於建國中學,並擔任臺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
549期
科技和科學新知日新月異,學生未來生活所要面對、理解和解決的科學問題,更是五花八門,甚至會推翻現在的認知,故讓學生擁有一輩子能帶得走的科學素養,才是最重要的。
科技
科學
科學素養
科學圖表
地科
碳循環圖
教學
2015.08.01
DNA之外的遺傳密碼
作者 / 顏賢章/喜歡探索宇宙與生命的奧祕。教育理念為「實現...
548期
你認識任何同卵雙胞胎的兄弟或姊妹嗎?你能分辨他們嗎?你會誤認他們嗎?筆者雖然無同卵雙胞胎的兄弟,但在美國求學時,發現東方人的臉孔對一些非亞裔美國人來說,是很相似的,常會有被認錯的困擾。
同卵雙胞胎
達爾文
遺傳物質
核苷酸
雙股螺旋
有性生殖
基因序列
基因
2015.07.01
親自動手算 交流電電壓
作者 / 馬雅筠/現任大安高工數學教師、教育部數學學科中心種...
547期
110伏特、220伏特都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數字,但這些數字是怎麼來的呢?
電器
電壓
交流電
正弦波
直流電
弗來明右手定則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資料總數:33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