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8.01
觀看不等於感知,感知不等於記憶,記憶不等於真實
作者 / 曾祥非 | 臺灣大學心理系應用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潘...
668期
想像你正在滑動社群媒體的動態牆,螢幕上不斷湧現各種視覺內容:朋友的生活照、網紅的精美自拍、新聞圖片、廣告橫幅、迷因圖片……在這個數位視覺資訊爆炸的環境中,你的大腦正不斷地進行篩選。每一次手指滑動,都有數張...
視覺注意力
短期記憶
長期記憶
視盲
2025.05.01
揭開艾雪球之謎 鑲嵌、無限與數學史的三重奏
作者 / 林家妤 Sharkie Lin | 喜歡創造新奇有趣的事物,著迷...
665期
從直覺上看,球面上有12 隻蜥蜴,我們或許會因此猜測它的結構與正十二面體有關,因為可以對應蜥蜴圖案的分布;然而,當我們仔細分析蜥蜴在球面上的對稱性與排列方式時,會發現有更多細節值得探索。
艾雪球
蜥蜴球
十二面體
幾何
2024.07.15
臺大團隊發現大腦感知疼痛的神經機轉
作者 / 資料整理|羅億庭
511期
人為什麼會感覺到痛呢?我們所認知的「痛覺」其實會受到個人的認知、情緒狀態所影響。而在心理學上,「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一詞,就是指患者明明獲得的是無效治療,但因為他預料或相信治療有效,而感覺到症狀...
臺灣大學
痛覺
安慰劑效應
磁振造影
杏仁核
皮質
運算模型
神經科學
慢性疼痛
2022.09.16
嶄新的海運發展趨勢 一窺自主船的技術與特點
作者 / 鄭信鴻/臺灣大學工學博士,現任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副研...
489期
電影《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ibbean)中在幽靈海上航行的鬼盜船讓許多人印象深刻。在將來的日子裡,像電影裡無須駕駛員操作就會自動行駛的「無人船」場景將有機會真實地搬上現實生活。
自主船
感知功能
即時動態
攝影機
感測元件
船聯網
光達
全球定位系統
陀螺儀
2022.08.15
人工智慧真的能具有感知與意識嗎?
作者 / 編輯部
488期
今(2022)年4月,Google工程師雷蒙恩(Blake Lemoine)與公司管理階層分享了一份他與Google的大型語言模型系統(Language Model for Dialogue Applications, LaMDA)長達20頁的對話紀錄。
Google
工程師
大型語言模型系統
LaMDA
感知
意識
2022.08.15
人工智慧可能有感知與意識?LaMDA事件的哲思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助理研究學者。
488期
人們或許真的很希望像上帝一樣依照自己形象造人,Google工程師雷蒙恩(Blake Lemoine)在今(2022)年四月與公司管理階層分享了一份標題為「LaMDA有感知嗎?」(Is LaMDA Sentient?—an Interview)的文件,裡面是他與...
Google工程師
大型語言模型系統
LaMDA
人工智慧
隨機鸚鵡
涂靈測試
科學知識
哲學思辨
科學驗證
2020.05.14
當3D視覺感知遇上微機電系統──精細之眼,讓AI看懂世...
作者 / 編輯部
461期
以物理角度來看,一個平面、一張照片即是2D,每個像素點擁有X與Y軸座標;而三維空間的立體點雲(point cloud)多了Z軸深度資訊,機器得以蒐集與建構被測物到空間距離的3D數據,進行分析與定位。
3D視覺感知
人工智慧
物聯網
微機電系統
微振鏡
動態結構光技術
MEMS技術
2018.12.01
人們如何掌控時序感知?節律與順序處理機制不一
作者 / 編輯部
444期
【本刊訊】過去,科學家普遍認為人們對於「時序」的感知與處理機制是單一系統運作下的結果,然而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一研究指出,人腦對於時序的預測、處理...
時序
感知
處理機制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