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4.09.01
從陳震遠事件看學術界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
537期
自從前屏東教育大學陳震遠副教授被揭發自審論文後,社會一片嘩然!事實上只要有法律或規則,就一定會有人鑽漏洞,這是不足為奇的!可悲的是,它竟發生在一向被認為追求真理的學府裡!這已不是一件偶發或只發生在國內的學...
科學研究
學術
2014.08.01
自己在家做醫生?微機電系統於居家健康檢測的趨勢
作者 / 陳柏翰/任職臺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薛孝庭/任職...
536期
因應未來個人化居家照護之醫療需求,微機電技術運用於微分析系統已成為發展中的重要科技。
微機電技術
科技
醫療
居家照護
生醫檢測
聚合酶鏈式反應
離心法
親和性分離法
流式細胞分析儀
2014.07.01
走出臺灣的永續能源
作者 / 甘魯生/任職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
535期
相信目前沒有人會對人類面臨(石化)能源枯竭、氣候反常、環境惡化等諸多問題的事實存在有異議。自上世紀末起有眾多有識之士呼籲,及奔走鼓吹這一代的生存應以不損及下一代為標準,以人類永續為號召。
能源
人類永續
永續能源
氣候
環境
壓電現象
2014.06.01
生在輻中不知輻—你我周遭的天然輻射
作者 / 許榮鈞/任教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
534期
天然輻射,就像空氣一樣到處都有,也像石油煤炭等資源,每個地方都不一樣。本文利用高靈敏度的輻射偵檢器,與讀者分享臺灣天然輻射調查的結果。
輻射
天然輻射
半衰期
核種
2014.04.01
溫鹽環流及其古海洋學研究上的意義
作者 / 羅立/就讀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博士班。
532期
影響地球氣候系統的作用,可簡單區分為「外營力」與「內營力」。外營力總括來說,為進入地球的太陽日照量(solar insolation);對此,天文數學家米蘭科維奇(Milutin Milankovitch)嘗試以地球公轉型式的改變來得知太陽...
地球
氣候系統
外營力
內營力
間冰期旋回
千年尺度
2014.04.01
全球新能源的展望—頁岩氣
作者 / 甘魯生/任職中研院化學研究所。
532期
頁岩氣以其本身優越的條件及外在先進的技術,創造了開採和使用的契機,人類可藉其豐富之蘊藏量過渡到再生永續能源之普及。
石化燃料
頁岩氣
能源
水平鑽井
水力裂解法
溫室氣體
2014.02.01
與古人類學大師的初次相遇─肯亞李奇會館
作者 / 張克明、盧國賢/台大醫學院解剖學研究所。蔡佩穎/台...
530期
2011年蔡錫圭教授組團前往李奇會館,蜜芙李奇教授親自解說館藏的古人骨與動物化石,其親切的態度與對工作的熱誠,讓大家留下深刻且難忘的回憶。
古人類學
古生物
化石
李奇家族
2014.01.01
時光機奇幻旅程〜給我「組織工程」
作者 / 徐善慧/任教台灣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研究所。
529期
利用可分解材料做成組織的長相,種入適當的細胞,細胞順著材料的形狀長出後,便有可能造出理想的組織。
可分解材料
脂肪組織,間葉幹細胞
組織
細胞
2013.11.01
守護生物多樣性的網民生物學家
作者 / 黃貞祥/任職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527期
透過網際網路的力量,網路公民能夠親身參與調查研究,為維護生物資源貢獻一己之力,而這些資訊也可能成為政策面的重要參考。
科學
網民科學家
科學研究
網路公民參與科學
參與式科學
科技
媒體
全球鳥類學網絡
康乃爾鳥類
2013.09.01
二十年來臺灣的化學研究
作者 / 劉廣定/台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525期
本文綜述二十年來台灣化學研究的一般表現,並簡介張昭鼎創建與服務過的研究單位之一些成就。
化學
化學研究
張昭鼎
學術發展
論文
目標導向
相對影響力
2013.09.01
二十年來臺灣生物醫學研究的省思
作者 / 周成功/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講座教授。
525期
臺灣生物醫學界正面臨一個轉捩點。未來能否從泡沫化中浴火重生正考驗著我們!
生物醫學
學術
生物科技產業
基礎科學發展
學術倫理
學術傳統
生物醫學界
領導階層
高等教育
學界領袖
2013.09.01
臺灣基礎科學研究近年的發展
作者 / 牟中原/演講。洪英愷/整理。
525期
我國十分重視科學的相關發展,近年來我國研發團隊不僅有甲烷冰、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發現,更加放眼國際舞臺,積極與跨國、跨領域的研究團隊相互合作。
臺灣
基礎科學
3C大國
研發經費
科技預算
高等教育
天然資源
2013.09.01
科學應加入產業思維
作者 / 范賢娟/任職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技術創新與創業研究...
525期
許多人認為是科學研究只是為了知識本身,是為了求知而求知,大家同心為科學所圓的夢,就是為了滿足好奇心。不過,若科學研究的結果僅止於此,那難免會遇到社會人士,尤其是非科學領域人士的質疑,政府投入那麼多的科研經...
科學研究
科學
科學社群
產業技術
科學論文
產業
科技創業
本土技術
2013.08.01
動作電位的離子流機制
作者 / 嚴震東/任教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及生命科學系。
524期
動作電位是可興奮性細胞,如神經細胞或肌肉細胞的重要電訊號。本文介紹霍奇金和赫胥黎如何以膜電位箝制方法,解開了動作電位的離子流機制。
生物細胞
電位
興奮性細胞
動作電位
神經系統
動物電
生物電
心電圖
極化現象
霍奇金
赫胥黎
膜電壓箝制法
膜電位
離子流
2013.08.01
窺探動作電位的離子通道基礎
作者 / 王瀚潁/台灣大學動物學研究所博士。
524期
科學家們經由一連串實驗的抽絲剝繭,發現動作電位的產生,與神經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開啟或關閉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真核細胞
細胞膜
磷脂質
蛋白質
碳水化合物
神經細胞
神經元
動作電位
細胞膜箝制技術
細胞記錄模式
全細胞記錄模式
2013.06.01
科學繪圖的教學
作者 / 許秋容/任職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與全球變遷生物學研究...
522期
回顧十八世紀「大航海時代」,西方人至東方及新大陸探險後,發現了大量而新奇的新物種,不僅促進分類學的蓬勃發展,記錄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也留下一頁極為輝煌燦爛的科學繪圖歷史。
科學繪圖歷史
生態藝術創新課程
跨領域多元學習
生物學
繪畫
2013.05.01
科學研究的誠信問題
作者 / 李文山/作者任職於中研院化學所。
521期
最近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Alice Y.Ting教授撤回2010年發表在Cell期刊上的論文。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
麻省理工學院化學系
論文
期刊
神經細胞
膜蛋白
共軛鏈酶親和素
科學教育
2013.04.01
挑戰神奇子彈—高效能計算與藥物設計
作者 / 林榮信/任職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
520期
隨著計算化學的計算速度與準確度越來愈高,加上藥物標靶分子的結構資訊持續增加,我們逐漸突破傳統藥物設計的侷限。
藥物設計
原子分子作用力
凡得瓦作用力
庫倫作用力
2013.03.01
新藥研發中的實驗動物運用
作者 / 廖俊旺/任教中興大學獸醫病理生物學研究所。
519期
實驗動物專指人為繁殖的脊椎動物,具有明確的品系及特殊遺傳特性,供給人類作為研究、測試及教材之用。牠們對於人類與動物的健康與福祉之增進,包括在生物醫學、新藥開發、農業及環境安全各領域的研究與發展,均有重大的...
實驗動物
藥物動力學
臨床試驗
醫藥研究
動物模式
癌症
2013.02.01
科學傳播之目的與功能
作者 / 莫季雍/任教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518期
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在臺灣正進行一個史無前例的合作,共同為提昇國民的科學素養而努力。為什麼需要做這件事?跨域的合謀可能嗎?
科學素養
科學傳播
科學研究
科學人權
2013.02.01
對稱中的不對稱─胚胎發育的不對稱控制
作者 / 蘇怡璇/任職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518期
在兩側對稱動物的胚胎發育過程中,體內左右兩側不同的訊息分子,各自開啟不同的下游基因,最後導致內部器官左右不對稱的發育。
自然界
器官
胚胎
內臟轉位症
脊椎動物
2013.01.01
生物醫學研究的大明星—幹細胞
作者 / 江建勳/任教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517期
幹細胞可用於研究及治療疾病,然而由於其源自胚胎,故爭議不斷。山中伸彌的研究,突破了有關的倫理議題,使得罕病之治療透露了新的曙光。
幹細胞
誘發性多能幹細胞
再生醫學
人類胚胎
免疫系統
2013.01.01
科學詞彙探索—花的相關名詞及衍生詞義
作者 / 郭朝禎/任職台灣大學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517期
「語言」除了方便我們溝通,也是人類文化與大自然知識的寶貴紀錄。本文將從希臘文和拉丁文字根爬梳人類對花的認識與想像。
詞彙
開花植物
種子植物
花冠
花萼
2013.01.01
同步輻射原理與應用
作者 / 李志浩/任教清華大學核子工程與科學研究所
517期
當電子以接近光速飛行,受到磁場的作用而發生偏轉時,便會因相對論效應沿著偏轉的切線方向放射出薄片狀的同步輻射。
同步輻射
電磁學
加速器
2012.11.01
進入幹細胞的知識大門
作者 / 管永恕/任教台大生化科學研究所
515期
近期幹細胞與臍帶血進入大眾視野,本書將介紹幹細胞科技的應用範圍。
幹細胞
臍帶血
生物學
醫學
2008.12.01
揭開致病原的面紗—人類乳突病毒與愛滋病毒
作者 / 陳宜民∕任教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 任職愛滋...
468期
人類乳突病毒及愛滋病病毒的發現,讓疾病的預防及診療得以發展,三位科學家因此獲頒2008年的諾貝爾生醫獎。
2008年諾貝爾生醫獎
諾貝爾生醫獎
人類乳突病毒
愛滋病毒
«
1
2
3
4
5
6
7
8
9
10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資料總數:29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