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2025年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8年
2009年
2000年以前
封面故事
數學
物理
生物
化學
地球科學
科技
科學教育
科學史
書摘書評
專訪
採訪
評論
經濟
永續
2021.04.15
讓我們永遠記得他多關心他的家鄉(歌詞)
作者 / 田光復/臺灣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曹亮吉教授的連襟。
472期
讓我們永遠記得他多關心他的家鄉 讓我們永遠記得他對親友的關懷 讓我們永遠記得他對數學的熱情 讓我們永遠記得他對科學的喜歡……
曹亮吉教授
科學月刊
科學教育
科學
2021.04.06
教學現場與課程綱要
作者 / 韓中梅/任教竹東高中生物科。
530期
作為一個熱愛科學也熱愛教育的老師,最開心的就是看到學生對探索自然有著熱切的眼神;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感受到學生可以把科學方法內化,變成一種閱讀這個世界的價值觀。
科學
教育
科學教育
課程綱要
2021.03.30
振奮人心的突破又來了?科普傳播如何帶給民眾好觀感?
作者 / 蔡孟利/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會做用在...
616期
在各學研機構的研發成果新聞稿中,時常看到一些如「重大突破」、「關鍵原因」等聳動的用詞。雖然這類用詞能吸引閱聽人的目光,增加研究成果的曝光度,但長期下來也可能造成反效果。科普傳播則是讓受眾在既有的知識基礎上...
科學
科普傳播
科學教育
科學傳播
新藥研發
醫藥
2021.03.16
J 粒子的發現-《科學的人文》
作者 / 陳敏
471期
我第一次見到丁肇中博士是1967年在史丹佛大學的高能物理學會舉辦的國際電子光子會議(Electron and Phot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上。當時我在加州柏克萊大學攻讀博士,即將完成博士論文,特地來參加會議。而丁肇中...
量子電動力學
電動力學
相對論
科學
物理學
人文
2021.03.01
科學需要科學哲學的理由之一:釐清科學概念
作者 / 葉筱凡/成功大學醫學院微免所與醫學、科技與社會(...
615期
當學校實驗室成為一種「學術工業」,學生欠缺提出「好問題」或「獨立、批判性思考」等能力時,我們如何能培育出擁有創新力的學子投入科學研究行列?釐清科學概念可以成為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的第一步,透過概念分析,科學家...
科學
哲學
學術研究
教育
2021.03.01
香氣的科學
作者 / 平山令明
615期
香氣能令人放鬆,這意味著香氣能舒緩壓力。身體是否承受壓力可利用壓力標記(stress marker)測量人體感受壓力時分泌的物質濃度。有一項實驗透過測量唾液中所分泌的壓力標記皮質醇與嗜鉻粒蛋白A(CgA)的濃度,調查嗅聞...
香氣
失智症
大腦
科學
2021.02.18
學術期刊開放取用將面臨哪些困境?看看《科學》怎麼說
作者 / 劉雨如/英國諾丁罕大學遺傳學博士。
470期
早在20年前,學術開放取用期刊(Open-access journal, OA)的概念就已經出現。不同於向大學、研究機構或個人讀者,收取訂閱費用的傳統訂閱期刊(subscription journal),開放取用期刊向文章作者、或是發表研究成果的機...
學術期刊
網路
學術開放取用期刊
科學
綠開放取用
S計畫
學術出版
臺灣學術機構典藏系統
2021.01.18
研議科技部回復國科會,組織改造能否讓臺灣科學發展更...
作者 / 編輯部
469期
去(2020)年11月,媒體報導行政院將啟動組織改造,預計將2014年才成立的科技部,重新改回國家科學委員會。大家不免質疑,改回國科會意義何在?
科技部
國科會
科學
臺灣科學發展
2020.11.15
測謊鑑定準確率不足?淺談科學辦案的爭議
作者 / 曾春僑/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科技偵查科副教授
467期
近來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司法科學、鑑定機制與專家證人」議題中,著重於科學辦案的技術與應用,以強化司法發現真實的能力,其中針對測謊過程、品管、證據能力等有許多討論與建議。
科學
偵查實務
邏輯思考
測謊
犯罪
司法心理學
鑑識科學
2020.11.01
疾病之下,真的人人平等嗎?-超免疫北市生物藝術展專...
作者 / 羅億庭/唸著生物,想著哲學,看著藝術,本刊編輯。
611期
10月中於陽明大學展出「超免疫北市」生物藝術展,超免疫北市是一個被虛構出的反烏托邦情境,假設未來世界疫情不斷延燒,政府有沒有可能「免疫力」、抗體種類多寡來管理人民的移動範圍,並用數位工具來監控人民?藉此展覽...
科學
生物藝術
超免疫北市
白血球
白血球政府
免疫力
抗體
烏托邦
2020.10.15
「萊」豬進口鬆綁惹議-且看科學如何面對瘦肉精難題
作者 / 編輯部
466期
近來,政府宣布開放使用萊克多巴胺的美國豬肉進口,不僅執政團隊對此議題的立場轉變受抨擊,也被質疑罔顧國人健康。
萊克多巴胺
科學
國際
2020.10.01
克卜勒結合數學與神學的宇宙模型
作者 / 劉柏宏/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
610期
16、17世紀時的歐洲科學家,除了對科學抱有理性的觀點,同時也需結合神學信仰。克卜勒以柏拉圖立體為發想推演出的行星運行模型,除了奠定了當代宇宙模型研究的根基,後續所發表的克卜勒三大行星運動定律,更對後人有著深...
行星
克卜勒行星模型
宇宙
科學
幾何圖形
2020.09.01
分類學家常投稿的Zootaxa期刊 為何會失去影響指數?
作者 / 何宣慶/任職於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研究主題為深海魚...
609期
Zootaxa是全球分類學家最常投稿的期刊。但近期因過多的自我引用次數,遭到年度期刊引用報告(annual Journal Citation Report, JCR)排除,造成許多爭議。Zootaxa囊括全球超過四分之一的動物新種研究,被引用次數高也是...
分類學
動物分類學
期刊
科學
2020.09.01
閱讀素養升級版─科學閱讀素養
作者 /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609期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快速躍升,原因在於文字的紀錄,人的情感、經驗與智慧不僅存留在口語相傳,透過文字紀錄才能代代地準確流傳。當經驗和智慧的長久累積,人類文明的才能大步前進。
文明
閱讀
識字率
12年國教
核心素養
科學
2020.09.01
讓科學文章成為閱讀素養試題的「科學生」線上學習平台...
作者 / 馮瑞麒/泛科知識股份有限公司營運長。鄭國威/泛科知...
609期
泛科知識以「讓天下沒有難學的知識」為使命,熟知泛科學的朋友都知道,這個網站內容都富含知識性,連電商網站──泛科市集,上頭也是滿滿的各式知識型商品。
教育
科學
科普
科學素養
課綱
教學
2020.08.01
科教館重新開張!STEAM常設展、科學劇等你體驗
作者 / 謝育哲/科教館重新開幕,我還不看爆!本刊熊編。
608期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以下簡稱科教館)於今(2020)年2月起,進行「屋頂室內外空間重整暨一樓大廳及半戶外空間更新計畫」,休館將近5個月,終於在7月15日重新開館。
科教館
科學
科學戲劇
費布納西數列
STEAM教育
2020.08.01
我能當分類學家嗎?會面臨什麼挑戰?
作者 / 林千翔/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助研究員,研究...
608期
面對從未見過的生物時,分類學家必須應用自身所學,根據生物的特徵進行推斷,將生物指名並分類到合適的架構中。分類學不只能釐清各種生物之間的關係,同時也能為保育生物提供指引。但要進入該領域前,不僅要經過生物分類...
分類學
生態學理論
生物
科學
傳統分類學
2020.03.01
來企SAY夜市——科工館直覺x科學x推理機率特展
作者 / 林家妤Shark Lin∕因為數學成為斜槓青年,進行數學藝...
613期
「生活中最重要的問題,絕大部分其實只是概率問題。」──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Pierre-Simon marquis de Laplace)
夜市
科學
科工館
推理
機率
科工館特展
2019.10.01
從亞馬遜熱帶雨林的大火 探討媒體現象與科學真實
作者 / 林朝欽/林火學博士,現任亞熱帶生態學會理事長。
598期
近年來,從初夏的6月開始,森林火燒新聞常成為世界性的焦點。通常,新聞中的火燒地點都是在北半球溫帶的美國、加拿大、俄國或地中海型氣候的歐洲;當北半球野火季在10月結束後,森林火燒的新聞轉為南半球,例如12月左右...
亞馬遜
熱帶雨林
大火
媒體現象
科學
墾燒
森林火
2019.07.01
從水神話談人們為何輕易相信偽科學?
作者 / 陳仁祥/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楊惟凱/東海大...
595期
從酸鹼體質、驗血神話到市面上層出不窮的神奇能量水,偽科 學在生活中無所不在。 究竟,其魔力是如何滲透日常,並得以擄獲人心?在包裹著美麗外衣的背後,賣的是什麼藥?希望藉此篇文章的探究和分析,讓讀者能窺知一二,遠...
酸鹼體質
偽科學
科學
司法
科學素養
思辨能力
2019.07.01
鼓勵學生參與生活、解決問題的探索教育夢工廠
作者 / 郭羽漫/學生時期總是無法背多分的舒脖忑,本刊編輯。
595期
在 108 課綱上路前,許多教育工作者可以預見其可能帶來的衝擊為何。課綱安排與調整從來都不是只有「教」與「學」這麼單純,除了必須了解現行課綱與過去的差異,從政策規劃面、教學第一線到校內資源整合,每個環節都有碰...
科學
張昭鼎紀念研討會
108課綱
課綱
2019.06.02
雷達英雄後傳-電波天文學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594期
英雄經常在亂世一展豪情壯志,不僅戰士或勇士有機會變成英雄,像是諸葛孔明的智將在赤壁一役同樣扮演重要角色:向曹操借箭、向老天借東風以及火燒戰船等,功勞不輸戰馬戰船上的勇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有一群科學家英雄...
科學
光
無線電波
電磁波
電波天文學
電波望遠鏡
無線通訊
天文望遠鏡
2019.05.01
賽先生的百年回眸
作者 / 黃相輔/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博士,研究興趣是通俗科學...
593期
狹義的五四運動,指的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學運。由於不滿中國政府在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的外交失利,愛國情緒高漲的學生遊行抗爭,後續軍警的鎮壓又引發全國各地串連罷課、罷工與罷市的政治事件。
科學
五四運動
科學史
2019.04.01
黯淡之星- 棕矮星的身世解謎
作者 / 謝天晧/清華大學天文博士,2016 年起任職中央研究院...
592期
眺望夜空看見滿天星星時,讀者可曾想過,有一部分不發光的星星就躲藏在黑暗之中?
科學
棕矮星
恆星
重力
金斯不穩定性
2019.04.01
展現科學女力-第12屆臺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作者 / 李依庭/《科學月刊》主編。
448期
上(2019年3)月21日,挪威科學與文學院(Norwegian Academy of Science and Letters)宣布今年的阿貝爾獎(Abel Prize)由美國數學家烏倫貝克(Karen Keskulla Uhlenbeck)獲得,其為第一位獲得此項殊榮的女性科學家。
科學
女科學家
2019.03.01
半世紀前後的費曼印象——從《物理定律的特性》到《物...
作者 / 欒丕綱/任職於中央大學光電系,研究興趣為超穎材料與...
591期
半世紀前,《科學月刊》第3期刊載了由已故清華大學前校長沈君山教授撰寫的〈評「物理定律的特性」〉〔註一〕。在沈教授寫此評論的時候,美國理論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P. Feynman,當時譯為范恩曼)雖在物理圈已是公認...
費曼先生
物理
科學
2019.02.01
中山海科系科學英文課 領學生用英文專業答辯
作者 / 編輯部
446期
【本刊訊】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以下稱海科系)創辦至今,已開設8年的科學英文課。該門課的學生在第二學期時,須就「全球暖化是否由人類引起」及「進化論是事實還是假說」進行全英語辯論,為讓學生能有針對專業進行答辯...
科學
英文課
答辯
2018.08.01
塗料科學裡的堅韌因子
作者 / 陳俊翔/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學系碩士班。 由臺灣科...
584期
地球上有許多以碳為主要元素所形成的同素異形體,這些同素異形體都可透過「石墨烯 (graphene)」層層堆疊、剪切並加以組成,如零維的碳六十(C60)、一維的奈米碳管、 二維的石墨烯及三維的石墨等,而這些同素異形體也...
科學
碳
石墨烯
2018.06.01
還原歷史的不可或缺— 鍊金術科學考古
作者 / 徐苡庭/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畢,現為英國劍橋大學考...
582期
很多歷史文獻能作為歷史時期研究的參考,然而除此之外,若考古學家直接對遺物本身進行研究,加上科學分析的輔助,能得到許多文獻無法提供的訊息。如流行文化中 常見的名詞與概念──「鍊金術(alchemy)」即為一例, 不...
鍊金術
考古
科學
2018.06.01
海洋科學研究與科技研發的 基礎平台− 勵進研究船
作者 / 楊文昌/臺灣大學造船暨海洋工程研究所博士,現職國家...
582期
臺灣四面環海,位處最佳的海洋地緣戰略位置,且特殊的地理與地質環境使得臺灣海域成為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海域。臺灣除了四周海域蘊藏豐富的海洋資源,但也必須面臨頻繁天然災害的襲擊,如颱風與地震,以及衍生的暴...
海洋
科學
勵進研究船
«
1
2
3
4
5
»
頁次:
1
2
3
4
5
資料總數:14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