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4.07.01
打造民眾的防災意識與韌性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
作者 / 採訪撰稿|羅億庭/本刊編輯
655期
地處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邊界,時不時出現 的天搖地動可說是臺灣人從小到大的共同記憶。除 了無可避免的天災之外,臺灣特殊的地緣位置再加 上與鄰國長久以來的歷史糾葛,也令島上的人們面 臨著陸、海、空,甚至是資...
防災意識
防災士
地震
T-CERT
災害防救
避難
志工團體
教育宣導
2024.07.01
災害發生時的急救科學
作者 / 楊翔文/「安妮怎麼了?」創辦人,透過教材開發讓更多...
655期
承平時期撥打119報案後,救護車平均到達現場的時間是4~8分鐘。然而當災害發生時,可能因為建物倒塌、交通毀損而造成人民傷亡,此時救護系統也可能無法正常運作,所以這些專業救護資源就必須集中到更被需要的地方。因此...
急救
SMART
止血
加壓止血
填塞止血
止血帶
防災韌性
防災訓練
2024.04.01
災害發生時的自救關鍵 便利防災食品如何兼顧營養美味...
作者 / 潘昌志/科普作家,著有《地震100問》、《海洋100問》...
652期
臺灣的天然災害頻繁,偶有災民因颱風、地震等影響受困,而食物供應的穩定性是受困災民生活基礎之一。「防災食品」是解決災民食物供應的其中一項解方,但在臺灣並不普遍。因此筆者在此拋磚引玉,本文將說明防災食品的特點...
防災食品
災害食品
保存期限
食品技術
食用罐頭
冷凍乾燥
即食
2023.03.28
為什麼土耳其大地震的災情慘重?從強震中反思臺灣的防...
作者 / 潘昌志/科普作家,著有 《地震100問》、《海洋100問...
640期
土耳其位於被斷層包圍的歐亞地震帶,因此飽受地震威脅。
地震
歐亞地震帶
土耳其
北安納托利亞斷層
塞普勒斯隱沒帶
生命三角
防災
2020.01.01
阿拉伯學生訪臺交流防災科技與經驗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達比雷布登文官學院(Rabdan Academy)副校長阿蕾恩(Faisal O. Alayyan),於去(2019)年12月率領教職員及學生至科技部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以下稱災防科技中心)參訪,除簽署合作協...
防災
防災交流
阿拉伯
2019.09.01
面對地震,人們準備好了嗎?在集集地震後的20年
作者 / 潘昌志/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臺灣師範大學地科系...
597期
1999年9月21日的凌晨,震央位於臺灣南投集集鎮的一場芮氏規模7.3的大地震,除了造成人類生命及財產上的損失外,更是一場死傷慘重、影響無數的自然災害。事過境遷後,這場地震為臺灣帶來什麼影響,又教會了人們哪些事? ...
地震
地質科學
地震科學
集集地震
斷層
防災意識
地震工程
2019.09.01
地震之後,會發生海嘯嗎?潛藏臺灣東部海域下的海纜觀...
作者 / 林祖慰/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
597期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起伏,形成強大波浪向前推進,進而將淹沒沿海地帶。因著海底及海岸地形的不同,所引發的海嘯也有所不同,所以,檢視地形、地理位置與海底...
地震
海嘯
火環帶
海纜觀測系統
防災
2019.01.01
從海恩法則談臺鐵普悠瑪失事的結構性問題
作者 / 馬士元/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
589期
去(2018)年10月21日,發生在宜蘭線新馬站的普悠瑪列車出軌翻覆事件,除造成重大人命傷亡外,在釐清事故原因過程中,也讓臺鐵營運與安全管理的種種問題浮現。
海恩法則
普悠瑪翻覆意外
防災工作
安全管理
2018.08.01
容易遺忘的教訓:臺灣地震防災對策何去何從
作者 / 馬士元/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臺灣防...
440期
2018年2月6日深夜,花蓮市區在94次有感地震後,發生規模6.2的淺層強震,花蓮市區在震度7級的搖晃下,造成嚴重災情。這是繼2年前臺南震災後,臺灣最嚴重的地震災害,也再度喚起民眾對於地震防災的關切。
地震
防災對策
2017.11.01
高度是什麼?
作者 / 史天元/任職於國立交通大學防災與 水環境研究中心,...
575期
「前、後、左、右」或「東、南、西、北」,所描述的是一個二維的世界。然而,我們所處在的空間有垂直維度,並非總是可以用「平面」理解,最常見的是球體面上的經緯度。
高度
幾何
2011.06.01
生命三角—地震避難處選擇的爭議
作者 / 劉坤松/任教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暨防災研究中心...
498期
為有效減低生命財產損失,必須落實地震防災教育。日前關於生命三角的討論沸沸揚揚,但此法與傳統躲在桌子下的作法大相逕庭,吾人如何抉擇?
地震
防震
生命三角
地震避難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