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3.02.03
人工智能發展與衝突之思辨
作者 / 余佩容/台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
人工智慧能讓機器變得更有效能,不斷進步的科技使人工智慧對各類問題迎刃而解,並從事各式各樣的工作或雜務。 人工智慧的三個技術層面分別為人工智慧 、 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 。
人工智慧
機器
演算法
艾倫 · 圖靈
大腦
人類
2022.08.15
人工智慧可能有感知與意識?LaMDA事件的哲思
作者 / 甘偵蓉/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助理研究學者。
488期
人們或許真的很希望像上帝一樣依照自己形象造人,Google工程師雷蒙恩(Blake Lemoine)在今(2022)年四月與公司管理階層分享了一份標題為「LaMDA有感知嗎?」(Is LaMDA Sentient?—an Interview)的文件,裡面是他與...
Google工程師
大型語言模型系統
LaMDA
人工智慧
隨機鸚鵡
涂靈測試
科學知識
哲學思辨
科學驗證
2022.07.15
有相關就互為因果關係嗎?《因果螺旋》
作者 / 陳建仁
487期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原因,細細推究之後,會發現是結果;也有些時候,我們認為是結果,經過抽絲剝繭,才知道竟然是原因。
因果關係
相關性
因果性
相關不蘊涵因果
憂鬱症
思辨
經濟衰退
COVID-19死亡率
GDP
OECD
2019.07.01
從水神話談人們為何輕易相信偽科學?
作者 / 陳仁祥/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楊惟凱/東海大...
595期
從酸鹼體質、驗血神話到市面上層出不窮的神奇能量水,偽科 學在生活中無所不在。 究竟,其魔力是如何滲透日常,並得以擄獲人心?在包裹著美麗外衣的背後,賣的是什麼藥?希望藉此篇文章的探究和分析,讓讀者能窺知一二,遠...
酸鹼體質
偽科學
科學
司法
科學素養
思辨能力
2015.09.01
以對話式教學談生物科教學深化
作者 / 陳妙嫻/畢業於臺大動物系、生態演化所;任教於板橋高...
549期
在研討會中,我以心血循環之道為例(請參考《科學月刊》2月號生動專欄),說明如何以對話式教學的方式,深化生物科的教學。
十二年國教
對話式教學
生物科
血液循環
教案
體循環
肺循環
2015.05.01
吃飯皇帝大
作者 / 陳妙嫻/畢業於臺大動物系、生態演化所;任教於板橋高...
545期
為什麼人需要消化所吃過的東西? 為什麼我們的消化道分為胃、小腸與大腸等器官?為什麼胃液這麼酸? 這次我們就來問問課本沒說的事。
消化道
細胞
細胞膜
蛋白質
消化作用
胞飲作用
胞內消化
胞外消化
2015.03.01
體內的推理(下)
作者 / 陳妙嫻/畢業於臺大動物系、生態演化所;任教於板橋高...
543期
人要活命,就得靠心臟的搏動。這要命的任務,全交由心室和心房完成。為什麼心臟內部要分隔出這兩個小房間?能夠從演化中找出什麼端倪?就來看看我們的內心世界!
心臟
充氧血
體循環
肺循環
瓣膜
心房
心室
2015.02.01
體內的推理(上)
作者 / 陳妙嫻/畢業於臺大教育學程;任教於板橋高中;加入思...
542期
「左心室、主動脈、小動脈、微血管、小靜脈、右心房……」你或許曾為了應付考試背誦過這段文字,但可能從沒想過血管、心臟、所有器官為什麼非得這樣接。
靜脈
心臟
充氧血
體循環
肺循環
血管
氧氣
器官
肺臟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