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4.11.04
亞馬遜投注核能發電
作者 / 編輯部
659期
科學家預測2030 年全球數據中心的用電需求將增長160%,其中AI 將占19%。Google 近期也和能源公司簽訂了SMR 發電協議。此趨勢將促使科技業者投入更多資源在能源的開發,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
人工智慧
亞馬遜
核能
2023.03.28
若臺灣發生核災 臺北將無法居住
作者 / 編輯部
640期
核能發電的議題長期以來在臺灣備受爭議。近期由中興大學教授莊秉潔發表在《能源與氣候變遷》(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期刊的研究,成功模擬出若臺灣發生核災,將有哪些地區會受到影響。
核能
核能發電
福島核災
核災
輻射汙染
2023.02.03
人類若想長期居住月球,電力該從何而來?
作者 / 火星軍情局局長/作家兼部落客,經營火星軍情局,關心...
638期
月球基地的電量需達到國際太空站的水準,但月球的晝夜各長達半個月,和太空站一樣使用太陽能並不實際。……
月球
電力
太陽能板
太陽能
核能
2022.08.01
冰下之水、水下之火 水深火熱的歐羅巴
作者 / 戴夏飛。趙丰。
632期
太陽系裡已經探明有幾個「水深火熱」的世界,而木衛二歐羅巴正是其一。這些世界不正是原始生命孕育的最佳場域嗎?
木星
衛星
歐羅巴潮汐
放射性元素
核能
重力
伽利略號太空船
大氣層
伽利略四巨月
2022.07.15
核融合技術終於有新突破?簡介「晶格束縛核融合」
作者 / 趙嘉崇/美國麻省理工核能工程博士。
487期
核融合一直是個頗受矚目的技術,其中長久以來研究難有進展的「冷核融合」(cold fusion)究竟是不是騙局?這個問題在近年被找出了答案,不但如此,新發現也為核融合帶來嶄新的研究方向,甚至有機會超越現行的核融合研發...
晶格束縛核融合
冷核融合
核融合
氘原子
量子力學
X射線
同位素輻射
2022.07.01
臺灣30年的淨零之路 能導向永續未來嗎?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31期
今(2022)年3月30日,行政院國發會公告「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宣示臺灣將在2050年時達到淨零排放,預計透過減少排放與吸收技術而使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總排放量接近零。
淨零減碳
林業觀點
生態觀點
永續發展
天然氣
排碳量
燃煤
潔淨能源
核能
工業國家
產業
2022.06.01
為什麼會停電?臺灣電力供給的現況與挑戰
作者 / 葉宗洸/核子工程博士,核能系統安全專業,長期關注國...
630期
今(2022)年3 月3 日全臺發生大停電,台電公司宣稱,興達電廠開關廠爆炸當時的供電備轉容量率高達24.61%,而停電的主因則是位於臺南的龍崎超高壓變電所輸配線路故障,並非缺電所致。不過經濟部事後向行政院提交的《...
天然資源
能源
能源安全
電力供給
火力發電
再生能源
核能
進口能源
煤炭
天然氣
汽電共生
2022.01.04
「核」去「核」從?當前必備的核能核電認識與科學思考
作者 / 王冠智/永春高中物理科教師,致力追求有感的物理科學...
625期
• 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互換方程式,說明質量與能量可互換。核反應中虧損的質量會以能量形式釋放,並遵守能量守恆定律。 • 核電廠反應堆包含4 項重要部件,分別是核燃料、中子減速劑、控制棒、冷卻劑。反應爐常見的類型...
工業4.0
核能
智慧科技
能源
核分裂
核融合
能量守恆定律
原子序
臨界質量
2021.11.16
誤解核能與輻射,則傷害健康與環境
作者 / 林基興/中央大學通識助理教授。
479期
為何核電廠常被報導有事故發生?因媒體喜歡「小事化大」。舉例來說,首先今年4月,日本宣布兩年後要將福島核電廠廢水排放入海,媒體掀起輿論一片嘩然。其實,自然界有多種放射性元素,水即含極微量氚(Tritium, 3H),並...
核電廠
非核家園
核四
核能發電
核能風險
福島事故
車諾比事故
輻射
核廢料
能源政策
2020.04.01
21 世紀的黃金—稀土元素將如何影響世界?
作者 / 周宜欣/核能研究所化學工程組副研究員。喜歡以基本電...
604期
現代社會中,各種電子儀器皆含有稀土元素。但稀土元素如其名,自然界含量不多,同時也難以開採。因此科學家必須利用各種技術,從岩石等礦物中萃取出稀土元素。除此之外,為因應需求量的提升,科學家需將目標轉向回收使用...
稀土元素
稀土氧化物
冷發光現象
2019.03.01
是憂患儲電還是間接浪費?走看液流電池的優化與革命
作者 / 周宜欣/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生、行政院原子...
591期
為減緩溫室效應,全球能源來源勢必朝向風能、太陽能與潮汐能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電能輸出深受氣候影響,具不穩定與間歇性特質;而儲能技術的運用,將有效改善可再生能源的缺失,完美調節其不穩定的問題。
液流電池
電池
蓄電池
功率控制系統
2019.02.01
末日之鐘
作者 / 謝育哲/生命是不斷地學習與探索新事物,追求真善美,...
590期
1945年,美軍在日本廣島與長崎投下2顆震撼全球的原子彈,除了為二次世界大戰畫下終戰的句點,也同時向世界宣告核子時代的來臨。掌握核子的技術猶如把玩上帝的火炬,如果應用得宜,人類的未來將會變得更美好;但假設引火...
原子彈
核子時代
末日之鐘
核能
2018.10.01
比爾.蓋茲的新一代核反應器
作者 / 門立中/核能研究所退休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分析化...
442期
2017年11月《雪梨晨鋒報》(Sydney Morning Herald)報導,美國微軟公司比爾.蓋茲(Bill Gates)所擁有之核能公司泰拉能源(Terra Power)公司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Chins National Nuclear Corporation, CNNC)簽署一...
比爾.蓋茲
核反應器
2018.09.01
全球減碳利器─ 碳交易市場
作者 / 葛復光/目前為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能經策 略中心...
585期
根據國際安永會計事務所(Ernst & Young)今(2018)年出版的再生 能源國家吸引力指標顯示,臺灣在 2017 年雖然較前年進步,但排名仍 是比2012~2015 年差,其中有一個 很重要的原因在於臺灣碳交易市場的進展緩慢。
減碳
碳交易
2018.05.01
淺談核能電廠對海洋的影響
作者 / 楊起/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437期
近年來,臺灣供電吃緊,在需電量連年增加的情況下,常造成電網的不穩定。去(2017)年8 月15 日,適逢夏季用電高峰加上颱風吹壞輸送電塔和人為操作失誤,造成了815 大停電。因為這次事件,人們想起迄今已完工的2 部核四...
核能
海洋
溫排水
餘氯
放射物
2015.10.01
人類所創造的物質 超鈾元素
作者 / 門立中/核能研究所退休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分析化...
550期
所謂的超鈾元素,即是在元素週期表上,原子序比鈾(U:原子序92)大的元素。這些元素具有一個共通的特性:它們都是人造元素,也就是在自然界中,幾乎都不存在。
超鈾元素
原子序
元素週期表
人造元素
中子
2015.06.01
核能新希望—釷
作者 / 李敏/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清華大學核...
546期
自福島核災過後,核能已成為全民關注的議題。從1980年臺電提出興建核四開始,至今已過35個年頭。除核四運轉與否爭論不休外,其他核電廠的存廢仍未有定論。
福島核災
核能
釷能源
核分裂
二氧化釷
2014.07.01
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導讀
作者 / 蔡昕樺、李睿博、翁翊書/就讀國立臺中一中。
535期
舉凡威脅國防安全的恐怖攻擊事件、使民眾恐慌的核能裝置、近年來積極宣導的全球暖化議題,到豐富科學研究的太空計畫,都是總統需要面對的課題;而因為日常生活的需要,能源成了大眾最關切的議題。
國防安全
全球暖化
核能
能源
二氧化碳
碳排放量
政策
教育
物理素養
2013.09.01
也談電動汽車值得發展嗎?
作者 / 曲建仲/任職美商德州儀器公司。
525期
拜讀科月七月號本欄目賴昭正教授大作〈電動汽車值得發展嗎?〉,筆者也想談談這個問題,就教於賴教授及廣大讀者。
電動汽車
賴昭正教授
化學
能源
空氣汙染
科技產業
工程電力
電力消耗
火力
核能
核子災難
2013.07.01
論台灣的能源處境與能源政策
作者 / 王釿鋊/任職財團法人中技社。
523期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芮氏規模9.0強烈地震並引發海嘯,當地的核電廠在天災與人為的疏失下,引發輻射外洩事件,引起全球民眾對核能安全普遍的質疑。然而福島震災至今,全球仍僅德國、瑞士、義大利等極少數國家宣稱...
能源政策
能源安全
核能
地震
海嘯
核電
太陽能發電
2013.06.01
理性看待核能議題
作者 / 蕭金益/任職台電公眾服務處。
522期
拜讀林博士大作《為何害怕核能與輻射?》一書,讓任職於台灣電力公司職司對外溝通部門的筆者,心有戚戚焉。多年來,筆者與台電公眾服務處諸多優秀同仁,針對多項電力事業議題持續與社會大眾溝通、宣導。其中核能議題,一...
核能
輻射
核子事故
核武
鈽燃料
2013.05.01
懷念謝瀛春總編
作者 / 劉源俊/任教東吳大學物理學系。
521期
回想過往,謝瀛春曾兩度為《科學月刊》服務,前後六年,貢獻重大。他的早逝,實在讓人依依不捨。
科學月刊
謝瀛春
科學傳播
科技報導
全球核能婦女獎
2012.11.01
度量核反應之放射性—中子活化分析技術
作者 / 門立中、張仕康: 任職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
515期
雖然近年來微量分析儀具有大幅進步,但是在易揮發元素及不易處理的樣品分析領域,中子活化分析仍有其不可取代之地位。
中子
稀土元素
鏑
化學分析
感應耦合電漿光譜儀
中子活化分析
原子
原子核
2012.10.01
論我國核能人才與技術發展亟欲突破之困境
作者 / 劉公典/曾任核能研究所分析組副組長。
514期
1955年中美簽定〈中美合作研究原子能和平用途協定〉,決定讓具有清華基金基礎之清華大學在台復校。而清華水池式反應器 (THOR)及阿岡諾反應爐(THAR),先後於1961年4月及 974年4月運轉,也正式開啟了我國在原子能領域...
中美簽定
核能
核電
放射性物質
核醫產業
2011.02.01
科學月刊2011年02月號(494期)目錄—為核不能?—預...
作者 /
494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25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