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6.01
AI 醫生來報到 臨床醫療將會有哪些改變?
作者 / 張詠淳 | 臺北醫學大學大數據科技及管理研究所所長、...
666期
AI 醫療的未來充滿無限的想像力,但也伴隨著各種挑戰。當我們逐步進入由AI 輔助的醫療新環境時,無論在科技接受度或道德倫理上,都需要經歷調整與適應。透過這樣的過程,或許不久之後,AI 醫療將不再只是科幻電影中的場...
臨床醫療
電腦視覺
自然語言處理
放射科
2025.04.01
AI 可以預測颱風路徑嗎?AI 模式帶來的氣象預報變革
作者 / 黃椿喜 | 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中心副主任,發展大數據...
664期
雖然AI 天氣預報在颱風路徑等全球範圍的大尺度天氣系統中,預測能力已迎頭趕上數值天氣預報模式,然而針對更小區域定點、定量的預測,如局部地區的強降雨與強風等,預測能力仍明顯不足。
AI
颱風
氣象預報
盤古模式
2023.07.15
中山醫建立東亞第一個癌症大數據資料庫 透過驗血預測...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99期
全球肺癌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即使是經過手術治療的肺癌早期患者,仍有高達30%的機率發生癌症復發與轉移。為了及早追蹤、了解病人的預後,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張基晟率領團隊找出可預測肺癌復發的四種血漿蛋白組合,為未來...
癌症
大數據
資料庫
驗血
肺炎復發率
血漿蛋白
類晚期蛋白
酵素免疫分析法
2022.10.01
學統計做什麼?邁向資料科學與大數據分析的統計科學
作者 / 洪英超/美國密西根大學統計學博士,原擔任政治大學統...
634期
統計學在20 世紀興起,開始發展具有快速運算能力的統計方法,在21 世紀「數據分析」的重要性更受到重視。
數據分析
統計科學
無母數統計
經驗貝氏法
刀切法
拔靴法
最大期望算法
2022.10.01
找出好吃的稻米!如何用統計分析農業試驗與育種的龐大...
作者 / 呂椿棠/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技術服務組組長。
634期
米食是華人重要的糧食,也是亞洲各國人民的重要主食。中華文化上的各種節慶與祭祀也會以米製成各種糕餅點心,用來敬祈天地、祭拜祖先與祈求護佑國泰民安。
白米
水稻
米食文化
稉米
秈米
糯米
農業統計學
水稻育種
2022.10.01
來自海洋的警訊 阻止熱浪侵襲帶來的珊瑚白化危機
作者 / 王立雪/海洋生物博物館企劃研究組組主任、副研究員。
634期
讀者知道什麼是「海洋熱浪」(marine heatwaves)嗎?海洋熱浪其實類似陸地上的熱浪,只是發生地點在海洋,也就是當地海洋溫度與過去平均海洋溫度相比,出現幾天甚至更久到數月以上的不正常高溫。
海洋熱浪
珊瑚礁
生態系
珊瑚
大數據
珊瑚白化
節能減碳
全球暖化
2022.08.12
【講座訊息】大數據怎麼改變我們的生活?資料科學家都...
作者 / 2022 IBM SkillsBuild線上自主學習徵文競賽籌備小組
對數據科學、人工智慧有興趣,卻不知道怎麼開始學習的第一步嗎?8/23~8/24 連續兩天,由 IBM SkillsBuild x 科學月刊帶來的「#科技人講堂」免費線上講座,將帶你深入淺出了解時下熱門的新科技 (ゝ∀・)——★
IBM SkillsBuild
大數據
資料科學
數據科學
人工智慧.科技人講堂
科技產業
線上自主學習徵文
科學月刊
2022.08.12
【講座訊息】中學生該如何掌握進入 AI 之門的鑰匙-...
作者 / 2022 IBM SkillsBuild線上自主學習徵文競賽籌備小組
對數據科學、人工智慧有興趣,卻不知道怎麼開始學習的第一步嗎?8/23~8/24 連續兩天,由 IBM SkillsBuild x 科學月刊帶來的「#科技人講堂」免費線上講座,將帶你深入淺出了解時下熱門的新科技 (ゝ∀・)——★
IBM SkillsBuild
大數據
人工智慧
數據科學
AI
科技人講堂
線上自主學習徵文
科學月刊
2022.03.15
大數據獲得的資訊,最客觀嗎? —《數字偏見》
作者 / 桑妮.布勞(Sanne Blauw)
483期
讓我們從留意遭到忽視的細節開始。我們現在究竟如何使用數據?正如過去的時代發明了平均數和圖表,藉此理解過去曾堆積如山的資訊,更為聰明的現代人提出各種方法, 馴化數萬億位元組的數據。
演算法
數字
數據
人工智慧
可信賴程度
信用分數
詐欺行為
資訊時代
2020.12.01
實現未來科技生活的樞紐 大數據
作者 /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612期
近年來,人工智慧是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要使電腦能做出如同人腦般的能力,必須倚賴大量的資料進行分析。而為了處理這種「又多又雜」的資料,大數據(big data)也就應運而生。大數據能將看似一盤散沙的資料,透...
人工智慧
類神經網路
數據
巨量資料
網際網路
摩爾定律
積體電路
2020.07.15
工研院攜手全家便利商店 強化臺灣科技零售實力
作者 / 編輯部
463期
工業技術研究院(以下稱工研院)近日發表自主研發的「易取智慧商店」,運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發展出電腦視覺辨識以及多重感測技術,並開創具「高精準率、即時回饋與利於佈建」三大特點的智慧零售...
工研院
便利商店
零售業
易取智慧商店
AI
大數據
人工智慧物聯網
2020.06.26
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因為有了5G 而很不同?
作者 / 鄭江宇∕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博士,現任東吳大學巨量資料...
607期
臺灣預計於今(2020)年7 月開啟5G 網路世代,人類生活中將布滿「高傳輸速度」與「低延遲性」的無線傳輸訊號。未來,5G 生活將會是什麼樣貌?人們的食、衣、住、行、育、樂將因5G 的到來,產生巨大的連鎖效應。
5G
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
物聯網
IoT
VR
AR
自動駕駛
2020.06.12
帶著AI應用走入人群的開創者─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
作者 / 溫怡玲/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特助、《人工智慧在台...
462期
「現在世間苦,我們學術界要更入世一點!」在2019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洶洶來襲引發全球大恐慌的3月初,陳昇瑋這樣告訴中研院科普平台《研之有物》的編輯團隊;3月底發生意外前,陳昇瑋給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同事的...
人工智慧
大數據
資料科學
學術界
產業界
2019.11.01
「數大」便是美—大數據與現代生活的連結
作者 / 鄭江宇/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博士,現任東吳大學巨量...
599期
處於資訊快速竄流的時代,各種於現實生活及網路操作的行為多能化作各式訊息,而這些數據在經過解析後,遂成為人們所熟知的「大數據」。但大數據到底為何?難道只是大量數據與資訊的集合?事實上,大數據牽涉的不只是資訊...
大數據
資訊
資料處理
2019.06.02
守護一片清淨藍海—垃圾、大數據與海廢整治
作者 / 胡介申/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守護專員,看過不同國家的海...
594期
海洋廢棄物,是近年一棘手的議題,透過研究調查分別釐清來源、輸送途徑、汙染衝擊及有效治理是解構此問題的關鍵。而專法的訂定、 舉辦淨灘活動,都是為了有效治理海洋廢棄物,甚至看似無傷大雅的限塑政策,都能減少海中...
海洋廢棄物
污染防治
公民科學
2018.10.01
以大數據分析 揭開臺灣海洋生態面紗
作者 / 方力行/正修科技大學講座教授。 周偉融/國立海洋生...
586期
有些真相的出現,並非由於對已知的執著,而是出自對未知的好奇。 聯合國為今年世界海洋日設定的主題項目之一是「瞭解海洋」,國家新設的海洋委員會則肩負著未來海洋永續發展的任務,但是回歸根本,我們對臺灣周遭海洋的...
大數據
爐石海拋
海洋
2018.05.01
Google、縱橫字謎與大數據
作者 / 游森棚/任教於臺灣師範大 學數學系及空軍官校。
581期
前陣子與韓國學者聊天,他們說現在在數學界找工作不易,因為什麼都要跟 「大數據(big data)」扯上關係。的確, 大數據儼然是現在很夯的詞,臺灣的數學系所一共就這麼多,而我知道的就 有6、7間打算要成立大數據中心,...
大數據
搜尋引擎
2018.03.01
小腦袋大數據— 大腦圖譜研究計畫
作者 / 羅中泉/國立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 研究所副教授。
579期
人類是冒險的動物,在過去數十乃至於數百萬年中,嘗試不斷地往各種未知的環境探險。除了地理上的冒險,強烈的好奇心也驅使人類在科學研究上持續地往前推進。
大腦圖譜
腦科學
2017.05.01
當科技與金融服務結合-金融科技的發展與未來
作者 / 廖世偉/在矽谷工作22年,任職過史丹福、Google和...
425期
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 Fintech)可說是眼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那麼什麼是金融科技?簡單的說,運用科技將傳統金融服務之效率與效果提升,即是金融科技。
金融
科技
2016.06.01
科學月刊2016年06月號(558期)目錄—生物大數據
作者 /
558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6.06.01
大數據分析—探索老藥新用
作者 / 黃振綜/現為臺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博士班學...
558期
藥物研發是一種極費工時且具高風險、高產值之過程,一個成功的新藥從開發到上市平均需耗費10~15年,開發成本甚至高達數億美元。研發過程包含三大階段:藥物探索、臨床前試驗與臨床試驗。
藥物
多標靶藥理
標靶分子
基因表現圖譜
系統生物學
2016.01.01
細胞中的媒人-如何用大數據分析微小RNA的動態調控
作者 / 蔡孟勳/臺灣大學生農學院生物科技研究所副教授,從在...
553期
繁忙的社會中,大家都為了生活而努力忙著,常常不小心就誤了自己的終身大事,不是沒能找到對的另外一半,就是談得來的兩個人缺了臨門一腳,始終在「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狀態。
細胞
RNA聚合酶
microRNA
基因調控
2015.08.01
何者該為臉書用戶看到的同質化內容負責?
作者 / 鄭宇君/玄奘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國立政治大學...
548期
究竟是個人的交友選擇或是臉書的演算法,造成臉書用戶看到同質化內容的影響較大呢?
社群媒體
大數據
迴聲室
過濾泡泡
意識型態
演算法
2015.02.01
撼動大地的巨鯰
作者 / 派區克.塔克(Patrick Tucker)
542期
二○一一年四月十二日,我正在日本福島縣的高速公路上。福島有一座正在熔毀的核電廠,使得此地惡名遠播。我原本在石卷市從事前個月地震和海嘯災之後展開的救濟工作,現在剛離開那裡,正在回東京的路上。
《遙測個人時代:如何運用大數據算出未來,全面改變你的人生》
2013.06.01
閱讀時間 --2013.06(522)
作者 / 編輯部
522期
汽車烤漆的顏色能告訴你,這輛二手車的故障率高低嗎?市政府要怎樣清查,才能迅速找出有致命危險的人孔蓋?從谷歌的搜尋字眼,怎麼預測流感疫情的蔓延?
大數據
科技
永續
生物多樣性
氣候變遷
蝴蝶食草植物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25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