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4.09.30
醫學影像新突破 臺大團隊實現高品質的3D腦部MRI合成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3期
這是首次在3D語義腦部MRI合成中使用擴散模型生成高品質的圖像,且這款模型的語義條件特性也顯示出在生物醫學影像中實現圖像匿名化的潛力,在未來有望解決數據和隱私問題。
臺灣大學
MRI
醫學影像
2024.09.23
從藥物開發到疾病研究 仿生肺器官晶片的進程與展望
作者 / 陳冠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機學院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
513期
雖然目前器官晶片技術已被廣泛發展,但若需要進行複雜流道和流體的控制或是即時進行檢測,將會面臨實驗過程費時的問題,導致細胞在經過多個時間點的分析後失去活性。
仿生肺
器官晶片
藥物開發
2024.09.16
「漁電共生」一地二用 實現淨零排放和ESG
作者 / 陳哲俊/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專案副研究員
512期
在光電產業中,漁電共生(aquavoltaics)結合了太陽能發電與養殖漁業,是一種兼顧再生能源又維持養殖漁業生產的模式,在實現淨零排放和實踐ESG(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永續發展等各方面,有著相當的優勢...
漁電共生
淨零排放
再生能源
環境保護
ESG
一地二用
2024.09.16
鼓勵大學開發「基編水產品」 日本政府遭質疑圖利廠商
作者 / 郭金泉/臺灣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退休教授
512期
現階段日本政府提供補貼,鼓勵大學和企業合作研發安全性尚不明確的「基編水產品」。此類由稅收補貼形成的集體利益集團,被日本的非政府組織團體戲謔稱為「基因組編輯共構集團」。本文接下來將討論這類做法牽涉到哪些爭議...
基因編輯
基改鮭魚
基因改食品
2024.09.16
以自然為本,尋找氣候變遷的解方
作者 / 楊洪中祐/國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碩士生
512期
人類與自然的關係一直是個錯綜複雜的議題。在人們利用自然資源推動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屢次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嚴峻挑戰,「以自然為本/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氣候變遷
二氧化碳
淨零排放
碳匯
NbS
2024.09.16
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遺傳關鍵角色? APOE4基因型與發病風...
作者 / 駱啓仁/現任長庚大學檢康老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專...
512期
最近一項針對失智症與脂蛋白朊E(apolipoprotein E, ApoE)的研究,結合基因型態與腦部影像,提出合成ApoE的基因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危險因子,且能做為早期評估的指標之一。
阿茲海默症
APOE4
早期評估
2024.09.16
高雄大學團隊研發生成式AI預測臺股漲跌準確度達八成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2期
金融市場變化快速,投資人必須接收大量金融資訊,決定如何進行投資。然而,每個人對新聞標題的理解存在一定侷限性,難以準確評估對股市的影響。為了解決此問題,研究團隊利用微軟的Bing Chat生成式AI技術,分析新聞標題...
高雄大學
漲跌準確度
生成式AI
2024.09.16
中央大學發現蘇力菌藥理新機制有助於抗瘧疾藥物研發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512期
近期,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王健家研究團隊在基因轉譯領域取得了新突破,為抗瘧疾藥物的研發提供了新線索,研究成果刊登於《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期刊。這項研究的重點在於他們發現蘇力菌比其他細菌多攜帶...
中央大學
蘇力菌.抗瘧疾藥物
HF衍生藥物
2024.09.16
成大團隊以自製設備實現「埃米」級半導體製程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2期
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徐邦昱團隊,自行組裝設備讓細小的半導體分子能自動且整齊地排列在奈米溝槽內,可操作的精度達到埃米等級,開啟了半導體製程的埃米紀元,目前團隊的研究成果已發表於《高分子》(...
成功大學
埃米
半導體
2024.09.16
神經細胞也愛揪團? 陽明交大團隊觀察到神經元集體活...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2期
過去科學家只能依賴植入電極進行零星的電訊號觀察。林貝容在新聞稿中提到,觀察中間神經元就彷彿大海撈針,有時候一個月僅能記錄到一顆細胞,且也沒辦法研究細胞之間的互動。而團隊這次的發現,是科學家首度在活體動物的...
陽明交通大學
神經元
中間神經元
2024.09.16
臺大研究團隊以精準電刺激技術緩解原發性顫抖症症狀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12期
從原發性顫抖症疾病形成的定性描述到定量計算,是生醫科學躍進的重要關鍵。本次研究團隊長期深耕於原發性顫抖症的致病機轉領域,並在有關神經迴路的動態變化及頻率調控研究上取得領先世界的成果
臺灣大學
原發性顫抖症
生醫產業
2024.09.09
帶來絢麗極光和衛星災難 太陽風如何影響地球生活?
作者 / 張滋芳/成功大學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成大...
657期
太空迷應該都還記得的一次大量衛星報銷事件,就是全球知名太空公司SpaceX 於2022年2 月發射49 顆低軌通訊衛星「星鏈」(Starlink)時,遭遇到地球磁暴事件,當中有40 顆衛星受影響,導致衛星失能且只能選擇墜回大氣層燒...
太陽風
太陽黑子
極光
磁暴事件
激發態
2024.09.09
《九章算數 》缺少的臨門一「角」 角 度、弦表與 三角...
作者 / 單維彰/中央大學數學系、師資培育中心、文學院學士班...
657期
在弓形內部,弦的中垂線段稱為矢。而「弦矢求弧」的題目意思是:已知弦長與矢長,如何求弧田面積?《九章》沒能給出這題的公式。而這個弧田未解的懸念,便成為中國數學的千年懸案,一直到歐洲數學傳入中國為止,華人始終...
弧弦互算
三角函數
天文測量
數學教育
觀念性函數
2024.09.09
結合《易經》與電磁學 電報技術的改良與商業化之路
作者 / 楊振邦/任教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任教...
657期
希林一生遊走於種種固定範疇的邊緣、跳脫既定的框架――以少數民族日耳曼裔的背景周旋於斯拉夫王朝的官場;自幼從軍卻坐了一輩子辦公室;沒受過多少正規的博雅或理工教育卻在知識界聞名;外交官不務正業搞電氣實驗,又從...
電報系統
西里爾字母
發明
電磁學
藏傳佛教
摩斯密碼
2024.09.09
告別有機溶劑 用超臨界流體 萃取精油、保健品
作者 / 劉冠汝/澎湖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專長為酵素工技、超...
657期
傳統的萃取方法包含水蒸氣和溶劑萃取,但可能會出現溶劑殘留、高溫破壞、油溶性差、種類受限、能源消耗等缺點,大幅影響活性物質的功效與價值。超臨界流體的萃取特性佳且不同於傳統萃取法,不會發生高溫蒸餾破壞生物活性...
超臨界流體
萃取
二氧化碳
2024.09.02
強化太空天氣預報 監測電離層狀態的福衛三號和福衛七...
作者 / 李奕德/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博士,推動臺灣太空天氣...
657期
從地球表面100 公里以上,直到整個太陽系,甚至是延伸到人造太空飛行器可以到達的範圍,都能夠稱作「太空環境」。起初,人們覺得太空中的空氣極為稀薄,應該不會有任何現象發生。但隨著各種觀測儀器的發展,再加上科學家...
太空天氣預報
福衛三號
福衛七號
太空風暴
太空天氣
2024.09.02
前往太空的第一步 看火箭如何跨越電離層
作者 / 林建宏/國立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周敏揚/美國航...
657期
當火箭發射燃燒釋出大量水氣於電離層中,就會快速與電離層氧離子發生再結合反應,造成電離層電漿大量的再結合、消失,發出更亮眼的紅光。電離層電漿的大量再結合反應,造成電離層的電漿消失,此現象宛如地球大氣被火箭打...
電離層
電漿
全球通訊
福衛五號
2024.09.02
觀察地震前的電離層異常前兆 福衛三號和福衛五號的電...
作者 / 劉正彥/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太空與遙測...
657期
透過地光和地磁場的異常現象,讓地震學家可以推測在大地震前,地震的能量可能以「前震」,也就是振動機械能的形式在震前釋放,或以電場、磁場、電磁波(光、熱)等電磁能的形式洩漏。其中,電磁能往往可以強烈且遠距傳播...
福衛三號
福衛五號
電離層
地震
2024.08.01
被完美保存的三葉蟲化石
作者 / 編輯部
656期
由法國普瓦捷大學(University of Poitiers)、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地質學家與古生物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摩洛哥的高阿特拉斯山脈(High Atlas)採集到良好地保存在火山灰且擁有五億多年歷史的...
三葉蟲
法國普瓦捷大學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
外骨骼
軟組織
電腦斷層掃描
虛擬X光切片
生物演化
2024.08.01
將混凝土轉變為地球碳匯
作者 / 編輯部
656期
美國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一種將二氧化碳(CO2)封存於混凝土中的新製程,嘗試將水泥與混凝土轉變為巨大的碳匯。 水泥、混凝土在製造過程中會排放出許多CO2,約占全球CO2排放量的8%。...
混凝土
地球碳匯
美國西北大學
二氧化碳
碳排放
工業
2024.08.01
48光年之外的冰雪世界
作者 / 編輯部
656期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é de Montréal)的天文學家,利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JWST)發現一顆可能完全被冰覆蓋的系外行星――LHS 1140 b。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
系外行星
鯨魚座
紅矮星
液態水
冰雪
2024.08.01
碳循環的失衡, 如何造成全球變遷?
作者 / 雷漢杰/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助理教授。專長於海洋酸化...
656期
碳(carbon, C)是構成生命的主要元素,在扣除水分後,碳足足占了人體總重量的一半。如此重要的元素,在當今卻成為了世界的「公敵」,社會上充斥著減碳、固碳、零碳排等口號。主因是人類自1750年的工業革命起,便大量燃...
碳
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碳酸岩風化
工業革命
碳排放
碳循環
氣候變遷
海洋
2024.08.01
碳的儲藏庫 如何利用自然碳匯的減碳力量?
作者 / 柳婉郁/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李天裕/中興大學...
656期
氣候變遷已對全人類的生活構成威脅,嚴重影響地球上的生命與環境,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是造成全球暖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多年來,國際社會相當關注地球暖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以及二氧化碳對於氣候變遷的影響,早...
氣候變遷
碳匯
二氧化碳
自然碳匯
捕捉
森林
土壤
海洋
淨零碳排
2024.08.01
利用碳捕捉與封存 啟動臺灣碳中和作戰
作者 / 謝秉志/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教授
656期
大家也許有這樣的考試經驗,在複選題作答時,選對選項時可以得到一些正分,但答錯選項時會扣分(得到負分),當答對的分數(正分)跟答錯的分數(負分)相抵銷之後,這一題居然拿到零分(分數被正負相抵)。我們如果把這...
碳中和
直接排放
間接排放
碳費
碳經濟時代
電力
二氧化碳
CCS
除碳技術
負碳
2024.08.01
概念、趨勢與選擇 我們的碳足跡
作者 / 葉欣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教...
656期
在 1970 年代時,文獻中已經可以看到「環境足 跡」(environmental footprint)這樣的說法,用 以說明人為活動對於環境的衝擊,且使用「足跡」 這樣較為具象地描述,讓人們想像某些人類行為 對環境的破壞,類似一位巨人...
碳足跡
生態足跡
二氧化碳
當量
溫室氣體
碳盤查
個人碳足跡
低碳
2024.08.01
造成阿茲海默症的遺傳關鍵角色? APOE4基因型與發病...
作者 / 駱啓仁/現任長庚大學檢康老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專...
656期
最近一項針對失智症與脂蛋白朊E(apolipoprotein E, ApoE)的研究,結合基因型態與腦部影像,提出合成ApoE的基因是造成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危險因子,且能做為早期評估的指標 之一。
阿茲海默症
基因
神經退化
失智症
老化斑塊
星狀膠質細胞
異構體
同型合子
高齡社會
2024.08.01
從稅收到卜卦 〈清明上河圖〉中的宋代街頭數學
作者 / 劉柏宏/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656期
中國歷代傳世的畫作成千上萬,若要從中挑出其中的十大名畫,每個人心中的版本可能有所不同,但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絕對名列榜上。從〈清明上河圖〉繪製完成至今,慕名而仿製、複製的版本眾多,臺北故宮博物院中就...
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
關稅
代數
芻童
二階等差數列
省陌制
問卜算卦
宋代
街頭數學
2024.08.01
紅火蟻為什麼能在水上結筏?從生物的生存智慧到仿生材...
作者 / 洪在明/主持清學大學物理系510的揉皺實驗室,研究對...
656期
經過億萬年的演化,許多動物的群體行為令人嘆為觀止,例如鳥群和魚群的整體形狀[註]、細胞運動和細菌成長。整個生物群體如何從簡單的微觀規則出發,在缺乏類似大腦的整合且群體成員都互不知情的情況下,對環境帶來的挑...
仿生學
紅火蟻
結筏
穀片效應
自我修復
行走油滴
表面張力
帕松比
薄膜揉皺力學
2024.08.01
讓二氧化碳變身燃料、化工原料! 電催化二氧化碳還原...
作者 / 林汶諭/成功大學化學系;鄭沐政/成功大學化學系教授...
656期
現代科技發展迅速,全球的能源需求也急遽增加。臺灣目前的電力主要來自於火力發電,但是這類方式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除此之外,工業活動和交通運輸也會產生不少二氧化碳。種種原因使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上升,進一步...
二氧化碳
氧化還原
電子
催化劑
電化學
碳氫化合物
能源轉型
碳中和
2024.08.01
海洋熱浪與颱風的親密關係
作者 / 潘任飛/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656期
熱帶氣旋(俗稱颱風)是地球上最具破壞力的自然災害之一。被它們「拜訪」的地方無不滿目瘡痍,面臨著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是人命傷亡。位於颱風「熱區」的臺灣,颱風與我們的關係更是密不可分。颱風一方面為我們帶來可怕的...
海洋熱浪
颱風
臺灣
海水
巴威颱風
東海
Ieodo
韓國
全球暖化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資料總數:168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