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3.11.01
發現古人類遷出非洲的重要路徑
作者 / 編輯部
647期
現代人類⸺智人(Homo sapiens)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約20~30萬年前的非洲,他們在不同時期多次從非洲大陸向外擴散。然而,這些古代人類的擴散路線一直以來都眾說紛紜。
智人
遷徙
非洲
約旦裂谷
水源
2023.05.02
古人如何解決乳糖不耐症的困擾?
作者 / 編輯部
641期
一項刊登在《皇家學會開放科學》(Royal Society Open Science)期刊的新研究指出,波蘭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農民將牛奶製成乳酪或優格,以降低牛奶中的乳糖含量。
新石器時代
青銅時代
乳糖不耐症
乳糖酶
乳製品
2022.10.03
【快訊】2022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作者 / 編輯部
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瑞典生物學家、演化遺傳學家史凡德・帕波(Svante Pääbo),表揚他對古人類的基因組測序後的發現:已滅絕的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和新發表的古人類人種——丹尼索瓦(Denisova)...
2022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
諾貝爾生醫獎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古人類基因組
人類演化
Svante Pääbo
2020.02.01
新科技重現古人之聲
作者 / 編輯住
458期
【本刊訊】由於古代並無錄音設備,因此現代人始終無法得知過去人們的說話聲音。不過透過現代科技的協助,或許未來能一探究竟某些古人的聲音。
人聲
古人
聲音科學
2015.11.01
古人睡得比較多?
作者 / 編輯部
551期
活在忙碌現代的我們,睡眠時間似乎永遠不夠。在愛迪生發明電燈之前,人們過著日升而出,日落而息的生活,因此,古代人也理應擁有比我們更長的睡眠時間。
愛迪生
電燈
古代人
睡眠
建議睡眠時間
失眠
2015.06.01
蒙古人崛起是因為氣候好?
作者 / 劉昭民/前民航局氣象中心研究員,中研院科學史委員會...
546期
根據中國歷史上氣候變遷之研究,可以知道長期乾冷的氣候會造成嚴重的旱災和饑饉,使饑民和塞外的民族鋌而走險,四出搶掠,造成政治動亂,甚至朝廷覆亡。
氣候
年輪
國史
2014.02.01
與古人類學大師的初次相遇─肯亞李奇會館
作者 / 張克明、盧國賢/台大醫學院解剖學研究所。蔡佩穎/台...
530期
2011年蔡錫圭教授組團前往李奇會館,蜜芙李奇教授親自解說館藏的古人骨與動物化石,其親切的態度與對工作的熱誠,讓大家留下深刻且難忘的回憶。
古人類學
古生物
化石
李奇家族
2012.11.01
光線對書本的影響—淺談古人與今人曝書
作者 / 徐美文/任職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515期
古時候的人,對書櫃中的藏書有一定保存方式,例如曝書這個動作。曝書日被認為是很重要的日子,主要是預防書籍產生潮濕、發黴並長蟲。所以在一年當中陰氣受陽氣所逼迫藏伏在地底下的日子或初秋的季節,都會把書櫃的書放到...
曝書
光線
書本
科學
造紙明礬
松脂酸
纖維素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