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8.04.01
海鮮吃得對 有助於海洋保育
作者 / 邵廣昭/任職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中央研究院...
436期
為了推廣海洋保育,2010 年筆者和目前在海科館服務的廖運志博士合作編印了一份《臺灣海鮮選擇指南》(圖一)的摺頁,迄今一轉眼已過了8 年。
海鮮
海洋保育
2018.01.01
認識受脅物種紅皮書名錄
作者 / 楊正雄/參與臺灣櫻花鉤吻鮭研究超過10 年,關心淡水...
577期
你是否經常在生態保育相關的報章、雜誌或新聞影片中,看到地球上某生物被「紅皮書」列為瀕危生物,或提及物種正面臨著滅絕的風險。但你是否曾想過,裡面提及列在紅皮書中、瀕危的物種,是怎麼一回事嗎?
受脅物種
生態保育
2017.11.01
有效保育桃園藻礁生態系的宏觀思維
作者 / 林幸助/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特聘教授。陳章波/中...
431期
從今年5月以來,因中油在位於桃園大潭藻礁的觀塘工業專用港,興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而引發環保團體抗爭,逾百學者陸續聲援,訴求停止開發或尋求替代方案,但是藻礁真的能因此得救嗎?
桃園藻礁
生態功能
保育
2017.11.01
枷椗林、紅樹林
作者 / 黃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名譽 教授,專長為...
575期
紅樹林泛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河海交界的濕地、潟湖裡的常綠林。組成 紅樹林的植物全世界有80多種,分 布在北緯32°和南緯40°的地帶,比 起同樣屬於分布在熱帶、亞熱帶陸地上雨林內的物種,紅樹林的物種真是 少得可憐,...
紅樹林
枷椗林
2017.09.01
成大團隊研究綠能發展與生態保育之間的平衡榮獲國家地...
作者 / 編輯部
429期
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為美國在1988年所創立的非營利科學與教育組織,除了為人所熟知的國家地理雜誌與國家地理頻道外,也積極對於國際性地理環境相關議題進行探討,更舉辦National Geographic...
綠能發展
生態保育
2017.09.01
呼籲科技部推動跨領域整合研究解決桃園藻礁保育爭端
作者 / 陳昭倫/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
429期
近來,只分佈在桃園沿岸的藻礁生態系保育成為環境新聞的爭議焦點。主要原因來自於臺灣中油公司準備在桃園大潭進行填海造陸建造觀塘工業區與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引發在地居民與環保團體的抗爭。
藻礁保育
跨領域整合研究
2017.09.01
全球稀有的大面積藻礁地形-桃園藻礁生態特性與保育
作者 / 劉靜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副研究...
573期
聽到藻礁,我們會聯想到礁岩上長滿了藻類,但是如果這些藻類不鈣化的話,其實並不會造礁,因此真正的藻礁是指可以鈣化的石灰藻經年累月堆積形成的礁體。
藻礁
生態保育
2017.08.01
臺大團隊找到鳳頭燕鷗遷徙路徑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黑嘴端鳳頭燕鷗(Thalasseus bernsteini),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危物種,一度被認為已經絕種,固有「神話之鳥」之稱。也由於物種的稀少性,使國際上對其繁殖遷徙了解甚少。
鳳頭燕鷗
神話之鳥
保育計畫
2017.07.01
屍情話意─那些死亡告訴我們的事
作者 / 林德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
571期
由於科技的進步,各式工具的發明,加上各種社群平台的推波助瀾,使得生物物種的調查門檻得以降低,讓大部份人都能參與,近10年來各式各樣 的公民科學計劃在全球各地大量崛起。
公民科學計劃
出生率
死亡率
2017.06.01
南方小島風情-東沙群島環境與生態
作者 / 余尚學-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師、臺灣大學海...
570期
東沙,是一座充滿生物多樣性的島礁,所處的位置特殊、加上氣候和地形構造環境,所孕育的珊瑚礁舉世罕見;但是大多數人對東沙的認識只有在書籍閱讀到的戰略位置,現在更增添了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保育目的。
東沙群島
環境生態
保育
珊瑚礁
2017.06.01
國境之南-太平島爭議與南海生態保育
作者 / 鄭明修/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組博士,任職...
570期
2016年7月12日南海仲裁案結果宣布後,造成巨大的國際風波,起因於 2013 年,菲律賓向位於海牙(Den Haag)的常設國際法院對中國提出訴訟,中國拒絕參與仲裁,但是仲裁庭判決的結果,幾乎完全支持菲律賓所提出的主張,並...
太平島爭議
南海
生態保育
2016.10.01
綠色小精靈─臺灣苔蘚植物多樣性
作者 / 楊嘉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
562期
提到苔蘚植物(bryophytes),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土馬騌和地錢了,這兩種最為人所熟知的植物,分別代表了苔類(mosses)和蘚類(liverworts),但其實苔蘚植物的世界遠比我們想像的更加繽紛多樣。
苔蘚植物
孢子
植物
生態環境
2016.09.01
鱟血生醫應用與保育
作者 / 勇生/任職金門水產試驗所。吳嬋娟/就讀國立清華大學...
561期
有群於地球生存好幾億年、躲過一次又一次全球生物大滅絕的奇蹟動物,鱟在4億5千萬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出現,與早已滅絕的三葉蟲是近親,約在2億年前至今其外形特徵就未發生明顯的改變。
鱟
雌雄鱟
臺灣文化
2016.07.01
尋找生命的價值—臺灣野生動物路死觀察網
作者 / 林德恩/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動物組助理研究員...
559期
「臺灣野生動物路死觀察網」即是以這樣的思維為前題出發,透過網路社群平台廣邀所有關心環境和生態的民眾加入成為公民科學家,以隨身攜帶的智慧型手機為工具(路死記錄APP),拍攝記錄野生動物的死亡事件後上傳至路死資...
野生動物
路死觀察網
環境
永續生態
2016.06.01
北極熊不吃企鵝
作者 / 翁紹益/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現為...
558期
分佈在北極圈的北極熊與在南半球的企鵝同樣都生活在寒冷的環境中,也因此時常被人們亂點鴛鴦譜,成為童話中相親相愛的鄰居。但現實總是殘酷的,這兩物種就像牛郎與織女永遠只能在地球的兩邊遙遙相望,不可能碰頭(當然,...
南北極
北極熊
氣候
凍原
冰帽
風寒效應
棲位因子
邊緣效應
2016.04.01
躍過中央山脈的櫻花鉤吻鮭
作者 / 方力行/正修科大講座教授,中山大學榮譽教授。陳義雄...
556期
臺灣最有名的淡水魚就是櫻花鉤吻鮭,自從1917年日本學者大島正滿和他的助理青木糾雄發現而將之命名,公諸於世以後,這條千萬年來深居在臺中大甲溪上游,被原住民捕食幾百年也沒有絕滅的魚,從此名揚四海,變成臺灣魚類學...
櫻花鉤吻鮭
孑遺魚類
保育物種
2016.02.01
海鳥吃塑膠?日益嚴重的海洋塑膠危機
作者 / 黃向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
554期
2015年9月,一篇海鳥誤食海洋垃圾的研究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許多媒體引述標題非常聳動,如「海水汙染嚴重,9成海鳥曾吞過塑膠」、「2050年99%海鳥都會吃...
海洋廢棄物
海鳥
後設分析
抽樣種類
抽樣地點
紐澳外海
海洋保育
2016.01.01
躍過中央山脈的櫻花鉤吻鮭
作者 / 方力行/正修科大講座教授,中山大學榮譽教授。陳義雄...
553期
臺灣最有名的淡水魚就是櫻花鉤吻鮭,自從1917年日本學者大島正滿和他的助理青木糾雄發現而將之命名,公諸於世以後,這條千萬年來深居在臺中大甲溪上游,被原住民捕食幾百年也沒有絕滅的魚,從此名揚四海,變成臺灣魚類學...
櫻花鉤吻鮭
亞熱帶
保育物種
淡水魚
海洋
生態
地方魚類誌
2015.10.01
拯救伊朗鹽湖
作者 / 編輯部
550期
德黑蘭大學植物學家阿卡尼(Hossein Akhani),哀悼著曾經蒼翠的過去。「十五年前,這裡還曾經是湖的一部分。然而每次我回到這裡,湖水又更退卻了許多。」
伊朗鹽湖
爾米亞湖
鹽水湖
灌溉
水力發電
地下水源
節水
保育
沙漠化
2015.02.01
1%的衝刺 臺灣木材的自給不足
作者 / 邱祈榮/臺大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副教授。專長森林經營...
542期
有山的地方就有樹,臺灣是個多山、多樹的島嶼,可是卻大量進口低價的林產品,使得木材自給率低於1%,更讓國內林產工業萎縮不振。這百分之一,究竟是無法達成的目標,或者只差那麼臨門一腳……
森林
林木資源
溫室氣體
生態系
永續森林經營
林產物
2015.02.01
森林的幽鳴 淺山裡的野生動物
作者 / 林大利/來自森林系,目前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
542期
隨著時間的流逝,閃耀光芒的星點逐漸從夜空中淡去,東方的天際隱約翻起魚肚白。此刻的森林深處仍然相當的幽暗寧靜,但是卻能隱約聽見小心翼翼在落葉上窸窣的腳步聲。這裡是南臺灣低海拔山區的淺山森林,經營民宿的劉老闆...
森林
生物
生態棲位
空間異質度理論
生物多樣性
2014.10.01
森林保育之真義是積極保護並善用森林資源
作者 / 王升陽/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兼農資院副院長、中...
538期
當「保育」二字已成為普世共同價值的時代,我們更應該負責任地來省思森林保育的真義。
森林保育
溫室氣體
二氧化碳
生態教育
2014.07.01
臺灣首將海洋魚類列保育類
作者 / 編輯部
535期
國內首度將海洋魚類列為保育類動物,農委會林務局預告,將分布於墾丁、綠島及蘭嶼海域,剩不到30尾的「曲紋唇魚」及「隆頭鸚哥魚」,列為臺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
海洋
魚類
保育類動物
曲紋唇魚
隆頭鸚哥魚
珊瑚礁魚類
2014.06.01
海大設立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
作者 / 編輯部
534期
海洋大學與農業局合作,在離海僅45分鐘的車程的復育園區成立「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未來將發展成種苗繁殖、藻類養殖、海洋生物保育及教育等項目的研究站。
海洋
海洋生物保育
教育
2013.07.01
淺談有機食品
作者 / 余嚴尊/任教宜蘭大學食品科學系。
523期
有機食品是將有機農產品加工而得的食品,也是將汙染毒害減至最低的一種食品,對人體及生態都是友善的。
有機食品
氣候變遷
水土資源保育
生態平衡
人工合成
2013.05.01
寂寞喬治,龜去?來兮?
作者 / 吳政姍、吳昀儒、林曉青/就讀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
521期
四十年光陰孤獨的長路漫漫, 縱使「成為唯一」的事實引起了各界保育學者的注意, 替牠找來了兩個不同亞種的雌性伴侶, 似乎也無法彌補牠那彌留已久永遠無法癒合的滅族傷痛。無法生育後代的結果,使得平塔島象龜於2012年...
科學
保育學
免疫系統
雄赫曼陸龜
優生學
2012.11.01
遇熊.育熊──「黑熊媽媽」黃美秀的尋熊記
作者 / 連以婷/本刊編輯
515期
從山林到人群、從研究到保育,黃美秀一生為台灣黑熊付出,對她來說這是一條難走的路,但卻改變了整個台灣黑熊的命運。
台灣黑熊
熊
生態保育
«
1
2
3
»
頁次:
1
2
3
資料總數:8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