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9.15
太陽系真的有第九行星嗎?天文學家發現遙遠的神祕天體...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25期
長久以來,許多天文學家懷疑太陽系可能存在一顆隱藏的「第九行星」,並認為它能解釋外太陽系一些神祕的軌道現象。近期,由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宇與博士陳英同領導的國際團隊,利用夏威夷的「昴望遠...
菊石
太陽系
行星
軌道
2024.10.14
何設計太空軌道? 探索宇宙的成敗關鍵
作者 / 蕭富元 淡江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學系教授
658期
由於太空軌道的設計需要精確數學計算,以及深入的物理理解,在此過程中的任何失誤都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包括任務失敗、經濟損失,甚至是成為在軌運行衛星和太空環境的潛在威脅。
太空軌道
拋物線
拉格朗日點
2024.04.01
伽利略數學步道尋思
作者 / 劉柏宏/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652期
去(2023)年4月,筆者趁研討會之便第三次來到義大利佛羅倫斯。參加完研討會後前往米開朗基羅廣場欣賞壯闊美麗的佛羅倫斯市景,之後就開啟追尋伽利略(Galileo Galilei)的第一站⸺拜訪伽利略故居。伽利略老家的牆上放著...
伽利略
數學
日心說
斜面軌道
自由落體
拋射體路徑
2024.01.15
結合高光譜成像技術與微型衛星 成大團隊讓微型衛星能...
作者 / 整理報導|羅億庭
505期
近年來,衛星朝低軌道、微型化等趨勢發展,應用層面也從早期的軍事目的擴展到科學研究、通訊、衛星影像等方向,未來的衛星技術將與人類生活更加密不可分。微型衛星通常是指質量介於10∼100公斤之間的人造衛星,由於具有...
高光譜成像
微型衛星
低軌道
成大
凸優化
軟硬體結合
2023.06.15
從阿波羅計畫到嫦娥工程,各國的新一代月球探索競賽
作者 / 黃楓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力學博士。專長為衛星...
498期
月球距離我們大約38萬4000公里,是距離人類居住的地球最近的一顆星體。
月球
冷戰時期
探月計畫
阿提米斯計畫
美國
嫦娥工程
中國
地緣政治
2023.03.28
如果太陽系多一顆類地行星?
作者 / 編輯部
640期
在太陽系的行星軌道中,木星和火星軌道之間的距離相對遙遠,而這段空間便被大量的小行星所填滿。天文學家也因此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兩者之間沒有其他類地行星的存在?
太陽系
行星
行星軌道
天文學
類地行星
動力學
木星
2022.04.15
全世界都能收得到信號!SpaceX星鏈計畫的野心與挑戰
作者 / 黃楓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力學博士。專長為衛星...
484期
2015年1月,馬斯克(Elon Musk)在西雅圖一場未對媒體公開的活動中,首度宣布SpaceX公司將發展低地球軌道通訊衛星,以建構一個部署於太空的網際網路,自此揭開了「星鏈」(Starlink)計畫的序幕。
SpaceX公司
通訊衛星
衛星
太空
網際網路
星鏈計畫
太空垃圾
地面天文觀測
光害
暗星
星系
太空安全
商業太空利益
2020.08.01
自太空落下 從長征五號B看太空殘骸墜落
作者 / 黃楓台/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工程力學博士。專長為衛星...
608期
太空時代的來臨雖拓展人們的視野,但火箭發射過程及報廢衛星所造成的太空垃圾卻也引發許多安全問題,而近期中國長征五號B 的殘骸墜落事件,又讓各界開始討論太空殘骸的處置。太空垃圾可分為無控制與可控制兩種類型。無控...
太空
衛星
長征五號
太空垃圾
海洋難抵極
尼莫點
2020.03.01
任務歷時16年史匹哲太空望遠鏡功臣身退
作者 / 編輯部
603期
美國航太總署(NASA)的紅外線天文衛星史匹哲太空望遠鏡(Spitzer Space Telescope, SST),自2003年發射升空後,NASA於今(2020)年1月30日宣布結束其長達16年的觀測任務。
史匹哲太空望遠鏡
太空望遠鏡
NASA大型軌道天文台計劃
紅外線光譜
宇宙起源
星系演變
天文
2018.12.01
海上的守護神—新一代中軌道衛星輔助搜救系統
作者 / 鄭信鴻/國立臺灣大學工學博士,現任交通部航港局航安...
444期
臺灣是個四面環海的海島國家,其周圍海域總像個不夜城一樣,船來船往,熙熙攘攘。從全球最受歡迎的船舶線上追蹤服務網「Maritime Traffic(https://www.marinetraffic.com)」中,搜尋臺灣海域船舶密度分布情形可以發現...
中軌道衛星
搜救系統
海事安全
2017.06.01
成大自製立方衛星成功登上400公里高度軌道
作者 / 編輯部
426期
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與航空太空工程學系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研發出鳳凰(PHOENIX)立方衛星,並參與歐盟所舉辦的QB50計畫。
立方衛星
QB50計畫
2017.01.01
衛星軌道與扁圓的地球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65期
克卜勒歸納出行星遵循橢圓軌道繞著太陽運行的規律。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計算兩質點間隨著距離平方遞減的作用力。因此,早在兩三百年前的科學家就可以準確的預測哈雷彗星的回歸、推測海王星的存在,也預見人造衛星的誕生。
人造衛星
重力場
地球
2016.08.01
太空漂浮5年,朱諾號抵達木星
作者 / 編輯部
560期
朱諾號太空船(Juno Spacecraft)是由美國航太總署(NASA)於2011年8月5日發射的木星探測船,經太空飛行5年後,在美國時間今(2016)年7月4日進入木星軌道,成為繼伽利略號探測器後(繞行時間為西元1995 ~2003年),第二...
朱諾號
太空船
木星軌道
木星探測船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