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Search / 搜尋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科技報導
動態時報
文章專區
2025-09-15
太陽系真的有第九行星嗎?天文學家發現遙遠的神祕天體「菊石」
525 期
Author 作者
整理報導|羅億庭
菊石
太陽系
行星
軌道
長久以來,許多天文學家懷疑太陽系可能存在一顆隱藏的「第九行星」,並認為它能解釋外太陽系一些神祕的軌道現象。近期,由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祥宇與博士陳英同領導的國際團隊,利用夏威夷的「昴望遠鏡」(Subaru Telescope)觀測分析後發現了一顆新的外太陽系天體——2023 KQ14,暱稱「菊石」(Ammonite)。這顆天體的軌道特徵,反而可能削弱第九行星存在的證據。研究成果已於今(2025)年7月14日刊登在《自然天文學》(
Nature Astronomy
)。
菊石的軌道穩定,近日點距離太陽66天文單位(AU,1AU約為地球與太陽的距離),屬於極為稀少的「類賽德娜天體」(Sedna-like objects, Sednoid)。這類天體的共同特徵是它們的近日點遠在海王星軌道(約30AU)之外,幾乎不受已知行星的重力影響。過去,天文學家已發現過三顆類似天體,分別是賽德娜(Sedna,近日點76AU)、2012 VP113(近日點80AU)與 Leleakuhonua(近日點65AU)。由於它們的軌道方向相近,因此有人推測,可能有一顆尚未發現的巨大行星在背後「牽動」它們的運行,例如一顆早已消失的行星,又或是目前仍未被發現的第九行星。
過去已知的類賽德娜天體軌道方向大致相同,不過本次研究團隊發現的第四顆類賽德娜天體「菊石」的軌道,卻與前述三顆方向相反。這顯示外太陽系的動力結構比想像中更複雜,也讓「第九行星」理論面臨挑戰。如果真的存在第九行星,它就必須能解釋為什麼菊石的運行方向與其他類賽德娜天體完全不同。
陳英同在新聞稿中提到,菊石的重要性在於它剛好位於過去觀測相對空白的軌道區域(近日點介於50∼75AU、軌道半長軸介於180∼600AU)。學界過去就長期爭論此區域的空缺原因,究竟這個區域沒有發現天體,是因為望遠鏡太不夠敏感,還是真的不存在天體?而菊石的出現,證實了新一代設備確實能幫助人類探索這片被忽略的區域,搜尋到像菊石這類黯淡、移動緩慢的天體。
研究團隊進一步以電腦模擬顯示,菊石的軌道在數十億年間保持穩定,幾乎未受太陽系其他天體干擾,因此被視為一顆保存完整的「太陽系化石」之一。這意味著它可能誕生於太陽系形成初期,並且保留了當時的軌道結構痕跡。團隊透過模擬結果也推測,菊石可能在約 42 億年前,曾與其他類賽德娜天體呈現群聚現象,後來隨著外太陽系某顆古老行星的消失,逐漸分散到今日的軌道。
這項發現的意義不只是新發現了一顆遙遠天體而已,它還為外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提供了新的線索,提醒我們太陽系早期的歷史還藏著許多未解之謎。
新聞來源
中央研究院(2025年7月15日)。發現遙遠天體「菊石」!揭開太陽系邊陲的神秘一角。中央研究院新聞訊息。
https://www.sinica.edu.tw/news_content/55/3226
。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科學月刊 9月號/2025 第669期:毛毛的
特別價
$26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