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4.05.01
與時俱進的空間呈現 記錄文明軌跡的地圖演變史
作者 / 高慶珍/中國文化大學地理系退休副教授,曾任中華民國...
653期
地圖遠在還沒有文字的史前時代就已經出現,當時的地圖多以象形符號畫在岩石、獸皮或土壤上,內容多半是有關周遭環境的紀錄。在象形符號演變成科學式地圖前的冗長時間裡,雖然地圖在東西方的呈現形式具有差異性,不過地圖...
地圖
航海
宗教
現代科技
導航
民族文化
三角測量
2023.02.03
人類若想長期居住月球,電力該從何而來?
作者 / 火星軍情局局長/作家兼部落客,經營火星軍情局,關心...
638期
月球基地的電量需達到國際太空站的水準,但月球的晝夜各長達半個月,和太空站一樣使用太陽能並不實際。……
月球
電力
太陽能板
太陽能
核能
2022.03.04
《星際大戰》銀河帝國打得贏《星際爭霸戰》星際聯邦嗎...
作者 / 鄭宜帆/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627期
蘇聯天文學家卡爾達肖夫於1964年提出的卡爾達肖夫指數,將能源消耗速度當作文明的科技發展指標,並以當時地球的消耗能量功率4×1012瓦特為第一型文明。
卡爾達肖夫指數
能源
消耗能量功率
科技
文明
星系
銀河系
第三型文明
科學技術
戴森球
恆星
光速
2021.09.10
戴森球並非恆星專屬,黑洞也能提供文明能量!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477期
隨著科技文明的進展,人類對於能量的需求將持續增加,到某個時間點,從地球上能夠取得的能量可能會不夠用,因此我們需要設計一些可以脫離到地球之外的裝置,以收集更多太陽提供的能量。有鑑於此,1960年代物理學家戴森(...
科技報導
物理
戴森球
黑洞
戴森
科幻
2020.09.01
閱讀素養升級版─科學閱讀素養
作者 /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609期
人類文明之所以能快速躍升,原因在於文字的紀錄,人的情感、經驗與智慧不僅存留在口語相傳,透過文字紀錄才能代代地準確流傳。當經驗和智慧的長久累積,人類文明的才能大步前進。
文明
閱讀
識字率
12年國教
核心素養
科學
2020.05.01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尋找火星生命的可能結果
作者 / 火星軍情局局長/作家兼部落客,經營火星軍情局,關心...
605期
火星有生命嗎?甚至是有生物嗎?透過一次次的火星探索,人們從那些採集到的火星隕石中尋找蛛絲馬跡,企圖找出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存在,證明人類在太陽系中並不孤單。
火星
生命
宇宙
核酸
三磷酸腺苷
去氧核醣核酸
蛋白質
核醣核酸
手性
2019.09.01
太空時代2.0—當登上太空不再高不可攀
作者 / 火星軍情局局長/作家兼部落客,經營火星軍情局,關心...
597期
近年來,隨著太空科技民營化,各家私人太空集團如雨後春筍冒出,如SpaceX、藍色起源(Blue Origin)、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阿斯特里姆(Astrium)及畢格羅宇航(Bigelow Aerospace)等,也宣告民間太空探索的大...
太空
火箭
SpaceX
福衛七號
2019.08.01
不同文明與世界觀—法國國圖「球體的世界」展覽
作者 / 詹育杰/巴黎索邦第一大學美學與文化研究博士。研究「...
596期
「球體的世界」自古就深深根植於每個人的想像當中。對於現代人而言,該如何理解在過去科學革命及征服太空前的時代中,當代人們對於文明與世界的理解與想像?由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球體
天體儀
文明
世界觀
科學觀
藝術
地球
2018.09.01
馬雅文明為何殞落?
作者 / 編輯部
585期
長久以來,各界對於馬雅文明殞落的原因 眾說紛紜,有人說起因於西班牙人的入 侵,另一派的人認為馬雅遭逢戰亂而衰 敗,也有一派認定是氣候異常所導致。
馬雅文明
興衰
2017.01.01
衛城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65期
衛城,又稱為頂端城市,是人類進入農耕時代後的主要軍事要塞,仰賴平原的農業,最致命的缺點為容易遭受入侵, 因此為了補強這個不利要素,人們除了在平原發展農業與城市開發外,在鄰近的山頭也會進行建造軍事堡壘。
衛城
厄瑞克忒翁神廟
帕德嫩神廟
建築
古代文明
2016.02.01
恆星亮度變化暗示文明存在?衰減的星光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54期
系外行星的發現就像科幻電影裡繽紛的異星世界引人遐思。天文學家嚴謹的面對研究,論文中科學證據與推論分陳;然而擅長捕風捉影的媒體,若再加上不講究精準的語言,真實與幻想的界線往往只剩下版面的差別。
天文
外星文明
系外行星
食雙星
行星凌
初切
終切
行星獵人
主序星
彗髮直徑
2014.08.01
《靈機一動:發明家的啟示》── 小故事大發明
作者 / 紀延平/任教萬芳高中物理科。
536期
說起人類文明的進步,可以說幾乎都是因科學知識與工業技術的進步帶動,使得人類的生活型態大為改變。無論是機械、電子、化工、醫療、生物、飛航、藝術、經濟、社會等各個學門知識或應用領域,我們都可以看到自然科學與工...
科學
科學家
人類文明
2013.12.01
祕魯考古遺址 發現千年木乃伊
作者 / 編輯部
528期
秘魯考古遺址有重大發現,位於首都利馬市中心的普加納考古區,發現一座瓦里文明古墳,估計有1000多年歷史,比印加文明更古老。
祕魯
考古遺址
木乃伊
普加納考古區
瓦里文明古墳
印加文明
2013.11.01
網民一起探索宇宙
作者 / 曾耀寰/任職中研院天文所。
527期
我們共同擁有和欣賞同一個宇宙,但長久以來,研究和探索宇宙的工作全落在天文學家身上。1999年,SETI@Home的出現,完全改變了這個模式。
天文
大霹靂
黑洞
外星人
外星文明
外太空
銀河系
德瑞克公式
行星
恆星
電波
2013.10.01
尋找聖杯的祭司—哥德爾
作者 / 李中志/任教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電腦科學系。
526期
傳說中耶穌最後晚餐飲酒的「聖杯」是否存在,沒人知道,但它卻成為神學家、考古學家、文學家,甚至好萊塢電影製作人日思夜想的題材。
聖杯
信仰
數學
演繹系統
古希臘文明
四則運算
邏輯實證主義
維也納學派
不完備定律
連續統假設
2013.06.01
神秘的米諾安人 DNA 證實為歐洲人祖先
作者 / 編輯部
522期
希臘神話中雅典國王忒修斯挑戰米諾斯國王的地下迷宮,擊敗牛頭人身怪物米諾陶的故事人人耳熟能詳。迷宮所在地克里特島也是孕育希臘文化的米諾安文化(Minoan)發祥地。現在英國和希臘的研究團隊,利用粒線體DNA 研究分析...
米諾安文化
粒線體
DNA
青銅器時代文明
克里特島
2013.04.01
溯河性香魚再現淡水河流域之倡議
作者 / 陳章波/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退休研究員。謝蕙蓮...
520期
恢復淡水河生態服務,再現香魚之生命力,彌補我們已往的過失,有賴堅實的跨領域整合,進行前瞻性的淡水河生態復育的實作。
淡水河
生態文明
生態修復
香魚
2013.02.01
癸巳談蛇—蛇與人之間
作者 / 杜銘章/任教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518期
蛇在現代社會中,往往與狡詐等負面印象連結,然而在古文明的人類社會中,蛇大多被認為與創世者或祖先有關。呼應蛇年,本文介紹蛇的文化形象轉變與怕蛇的心理原理。
蛇
古文明
宗教
怕蛇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