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4.04.10
如何讓科學「說人話」?新屋高中podcast多元選修上課...
作者 / 沙珮琦/本刊專案經理
科學是那樣令人心動,無論是頂尖實驗室中的嶄新結果,或是生活中習以為常的現象,當理解背後原理的那一刻,湧上心頭的滿足實在難以言喻。而科學傳播者所扮演的,正是將感動帶給世人的角色,透過專業將艱深的內容講得有趣...
科學月刊
星火相傳
科學表達
podcast
科學閱讀
新屋高中
科學說人話
多元選修
2024.01.16
讓科學說人話!新屋高中Podcast多元選修課程分享
作者 / 沙珮琦/本刊專案經理
650期
112年度第1學期,《科學月刊》星火相傳計畫有幸受到桃園市立新屋高中的邀請,與物理科詹雅婷老師、國文科吳怡靜老師一同合作「讓科學說人話」的多元選修課,陪伴學生讀懂科學、理解科學,進而用自己的話來轉譯科學。
科學月刊
星火相傳
科學表達
podcast
科學閱讀
新屋高中
科學說人話
2022.03.28
千萬別說《千萬別抬頭》有幫科學說了什麼
作者 /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物理學出身,...
628期
無疑的,Netflix 於去(2021)年末推出的科幻電影《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極具話題性,更一舉獲得今(2022)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入圍。
評論
《千萬別抬頭》
Netflix
電影
科普傳播
奧斯卡
高馬效應
2021.11.02
誰說科學家不支持演化論?從達爾文時代到現代的物種演...
作者 / 許家偉/畢業於輔大生物系和陽明微免博士,曾任職...
623期
達爾文逝世後,他所發表的演化論持續發展,150多年來科學家透過各種研究及論證,成為當今的主流科學。科學家們利用孟德爾的遺傳理論,將遺傳學的觀點拓展至演化論中,後續進行了兩次整合,分別為族群遺傳學,以及找出物...
演化論
演化現象
達爾文
共同祖先學說
泛生論
性狀
遺傳
孟德爾
自然選擇學說
2021.03.01
從原子學說看 近代科學的運作
作者 / 蔡蘊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於麻省理工學院進行...
615期
關於原子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留基伯;隨著科學技術的進展與實驗科學概念的興起,在18世紀時法國科學家拉瓦節奠定了元素的定義,即「物質由不同元素所組成」;現代版原子學說則由道爾頓在19世紀...
原子
原子學說
質量守恆定律
實驗科學
元素
2020.06.01
我們與「真」的距離—疫情之中如何看待相關的學術研究...
作者 / 林翰佐/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本刊總編輯。
606期
在科學研究中,知識分為假說、學說及定理等名詞,不同的名詞代表知識的不同位階。在科學家找出事物的真理前,知識需要不斷地驗證、推翻及更新。而在近日的疫情下,生命科學的研究成果仍具有許多不確定性,而學界、當權者...
學術研究
假說
學說
定理
生命科學
疫情
防疫
研究
文獻
2018.10.01
亞洲造山運動三部曲
作者 / 范賢娟/科普寫作者。
586期
2018年7月,中研院舉辦第33屆院 士會議,在會議前後期間,中研院也邀請新科院士對社會大眾公開演講。然而本屆的新院士還沒選出,此處演 講的「新院士」指的是2年前、上一 屆新選出的院士,這裡就來介紹數理科學組的鍾孫...
造山運動
亞洲
板塊構造學說
2015.12.01
酸還要更酸——天下第一酸
作者 / 高憲章/任職於淡江大學化學系,負責「化學遊樂趣」計...
552期
酸與鹼,是生活中接觸到的各種化學名詞中,最常出現也最淺顯易懂的,舉凡用來調味的醋、喝的碳酸飲料都含有酸,胃乳液、小蘇打都是鹼。洗廁所要用鹽酸、半導體蝕刻要用硫酸、硝酸,這些酸都是強酸,但,還有更強更猛的酸...
酸鹼學說
拉瓦節
阿瑞尼斯
2015.10.01
漂流了數億年—大陸與大洋的起源
作者 / 吳依璇/臺大海洋所畢業,目前是《滔滔》的編輯。曾經...
550期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裡訴說天下大勢的句子,卻也能用來解釋韋格納提出的大陸漂移學說。
大陸漂移學說
韋格納
大陸塊
火山活動
金星
引力
2015.10.01
臺灣造山知多少?噪訊地震學告訴你
作者 / 黃梓殷/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陳映年/國立臺灣大...
550期
身為臺灣人,焉能不知臺灣之美?「依山傍海」是很多人對自己故鄉的描述,也是本島地景最大的特色。臺灣島有三分之二的面積被山地及丘陵所覆蓋,其中更有超過260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密度堪稱為世界之最。sesr
地震波
岩石圈
板塊
板塊構造學說
地質學
薄皮理論
造山作用
2013.08.01
天擇依然塑造人類嗎?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24期
繁殖是生物的本能,然而環境對生物的繁殖有著各種限制。至今天擇是否仍發生在我們身上?
演化生物學
物種
天擇學說
經濟著作
人口論
啟蒙主義
無產階級
繁殖力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1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