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4-15與臺灣科普教育結下不解之緣的數學家 472 期

Author 作者 曹恆平/曹亮吉胞兄。
三弟,一路好走。雖然很不捨,我還是替你鬆了一口氣,終於放下扛了八年的十字架。其實從你在《科學月刊》上寫第一篇文章開始,就已肩負起普及臺灣數學教育的重擔。這使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的我汗顏之餘,非常欽佩你擇善固執的愛心。你在臺灣默默耕耘了這麼多年,不但在數學上,同時在科普上,更且在一般教育上的成果,是大家有目共睹引以為傲的。回想當年我對《科學月刊》,竟然有些許的效力,我也是自豪的。

這件事是非常偶然的。當你和林孝信等人籌編《科學月刊》時,我剛到伊利諾大學攻讀,無暇盡棉薄之力。不過因為臨時決定回台奔祖父喪之故,得以隨身攜帶《科學月刊》的試印本回去親自交給清華大學的李怡嚴教授。回伊大時尚未開學,在學生活動中心隨手買了一冊油印本,那是數學家Paul Halmos一年前伊大百年慶時回母校演講的複印稿。趁還未開學,我就將之譯成中文,正好在寒假期間帶去給你們,那是我唯一登上《科學月刊》的文章,與有榮焉。

我不久前才完成的《東蕩西迴:數球詩》書中序文的最後是這樣寫的:

「與我不同的是,留美先我得到博士的三弟,早已回到臺大數學系當系主任了。他還寫了很多給一般人看的數學書,深入淺出地剖析給大家看,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數學,諸如《阿草的葫蘆》、《微積分基本要義》、《從月曆學數學》、《從生活學數學》、《從天文地理學數學》、《從旅遊學數學》、《考試知多少》等書,並譯有《阿基米德寶典》。

三年前我回臺師大演講,一般都只有研一的學生被派來撐場面,但已退休的榮譽教授林福來赫然在座。當時他剛上任教育部次長,真替他高興!原來他也是康老師在數學教育工作上的高足。在演講前的茶會上,他告訴我是他推薦《阿草的葫蘆—文化活動中的數學》給有關單位的,而榮獲了第一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創作類銀籤獎。

曹亮吉所撰寫的數學科普書書封。(天下文化提供)

更巧的是,1975年我剛完成博士論文初稿時,找到了在阿拉巴馬州教書的工作,而我三弟正好從普林斯頓高級數學研究所,轉到伊利諾大學教書,因此他和我的指導教授劉炯朗老師為我論文的事見了幾次面。後來劉教授當了清華大學校長,而我三弟正好是大考中心的副主任,因而他們又有了幾次的溝通!澳門出身的劉教授,在校長任後並沒有去美國或回澳門,而是留在新竹主持廣播電台的談話節目,他常把數學、電腦和文學聯想在一起,做了不少相關的演講,也寫了很多通俗的書。真箇是:
亮劍除舊為國人
吉光片羽勤收存
炯炯有神聲光電
朗朗上口詩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