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專區

2021-03-01弱交互作用與費米理論 615 期

Author 作者 張峻輔/清華大學高能理論物理博士、高雄中學物理科教師,於雄中開設《夸克、黑洞、相對論》多元選修課程,講授粒子物理學與相對論。
我們對於弱交互作用的認識,起源於對放射性元素的研究。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Henri Becquerel)無意間發現鈾鹽具有天然放射性,開啟了物理學家與化學家們對於放射性元素的探索,也導致了日後對於人工放射性與原子核物理的研究。

1899年,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根據不穩定的化學元素發生天然衰變後產生射線的穿透能力,與其導致氣體電離的能力,將元素的衰變分為a與b衰變。因當時尚不知原子核的存在,甚至連原子是否存在,在科學家之間也普遍存有歧異,拉塞福的合作者索迪(Frederick Soddy)暫且將這個現象稱為化學元素之間發生「嬗變」(transmutation),而兩人也因對元素蛻變及放射性物質的研究,分別榮獲1908年與192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β衰變連續能譜之謎

衰變是一種典型的二體衰變,也就是不穩定的母核X衰變成子核Y,並釋放出射線(氦原子核),例如鐳—226(radium-226, Ra)原子核衰變成氡—222(radon-222, Rn)原子核與氦核()。二體衰變的最大特點是產物原子核Y與粒子的動能皆為定值,大小可由反應前後的質量虧損,藉由質能互換關係確定,而測量粒子的動能的確也符合計算結果。然而對於放射性原子核的衰變所輻射出的射線(即電子e-)所形成的連續能譜研究,卻難倒當時一大票物理學家(圖一)。


圖一:放射性元素鉍-210(bismuth-210, 210Bi)的β衰變能譜圖
橫軸為輻射出的電子動能,縱軸為對應到該動能的電子數目,可明顯看出放射電子的動能並非單一量值,而是呈現連續分布。

衰變是指放射性原子核,在釋放高能射線與反微中子後轉變成另一種原子核的過程,例如古生物學中經常使用的碳14定年法,就是利用不穩定的碳—14(carbon-14, 14C) 原子核經衰變成氮—14(nitrogen-14, N14)原子核後,測定古生物體內殘留碳—14與碳—12的比例,再比較大氣中恆穩的碳—14與碳—12比例,從而推估該生物存活的年代……【更多內容請閱讀科學月刊第6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