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0.04.01
9900萬年前的琥珀中發現最小恐龍
作者 / 編輯部
604期
今(2020)年3月緬甸地區發現一顆9900萬年前的琥珀中,藏有一具體積極小的中生代恐龍化石,是目前發現最小的恐龍頭骨化石,也是從未發現的全新物種,名為寬婭眼齒鳥 (Oculudentavis khaungraae)。
琥珀
中生代恐龍化石
掠食性物種
寬婭眼齒鳥
2020.03.01
沉默的鳥類殺手—窗殺事件
作者 / 王齡敏/獸醫師,社團法人台灣猛禽研究會猛禽救傷站主...
603期
全球各地的大城市當中,因建築的玻璃與鏡子等設計,經常會發生鳥類飛行時錯認這些是可飛行的路徑,導致撞上而造成傷亡的「窗殺」 事件。窗殺可歸納為日間撞擊與夜間撞擊,兩者成因不同。窗殺事件層出不窮,臺灣也該正視...
窗殺
野鳥窗殺議題
日間撞擊
鏡像效果
夜間撞擊
燈塔效應
2019.12.20
海洋鳥類的生活, 在離岸風機建置後是什麼風景?
作者 / 丁宗蘇、林穆明/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456期
風力發電是國際間發展快速且技術已趨成熟的再生能源,由於低汙染、低能源需求的特質,使它具有永續發展、延緩全球暖化的潛力。作為一種綠色能源,監測、評估並設法減輕風力發電對周圍生態的負面影響,是世界各國發展風力...
離岸風機
鳥類生態
再生能源
2019.08.01
世界上還有比鴕鳥更大的鳥類?
作者 / 編輯部
596期
鴕鳥是目前陸地上最大的鳥類生物,而過去考古學家曾在非洲馬達加斯加地區發現象鳥(Aepyornithidae)化石,為公認世上存在過最大的鳥類。近日,發表於《脊椎動物古生物學》(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的研究...
鴕鳥
巨型鴕鳥
股骨
化石
2019.06.02
公雞啼叫是否會減損自身聽力?
作者 / 曾柏諺/喜歡生物反差萌的碩班菜鳥,當兵休假都在看論...
594期
公雞報曉,是一項長久以來人們已知的物種生理特性。而在公雞拉長脖子「引吭高歌」的同時,耳朵的特殊構造與保護機制能讓牠免於被 自身所發出的啼叫聲干擾或影響其聽力。
聽力
耳朵
鐙骨肌反射
頭骨運動
耳道關閉
2019.05.01
從細胞到鳥群─這個流體和你想的不一樣
作者 / 陳宣毅/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央研究院物理究所合聘...
593期
從細胞內的分子馬達、細胞、細菌、魚群、鳥群乃至於人群到人造的仿生機器,這些不論在物理尺度或構造都相去甚遠的系統,可以用相同的原理來理解嗎?這似乎是科幻小說裡的題材,可是近年來理論與實驗科學的進展都指出,可...
流體
細胞
物理
流體力學
2018.05.01
鳥類與土壤的小故事
作者 / 嚴融怡/畢業於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曾擔任中研院...
581期
土壤作為萬物重要的生長源頭,對於鳥類也是同樣重要的。鳥類沒有牙齒,但 卻具有相當於牙齒功能的特殊構造──「砂囊」,這個由強健肌肉所組成的胃囊, 也被稱為「筋胃」。
鳥類
土壤
2018.05.01
具偵測地球磁場能力的鳥類
作者 / 編輯部
581期
鳥類遷徙,是指鳥類會隨著季節的變化,往 特定方向、進行有規律和長距離的飛行。而 鳥類是如何辨別方向的呢?先前的研究發 現鳥類能透過磁覺(magnetoreception), 偵測地球磁場,並定位自身的方向,爾後 研究更發現鳥...
鳥類
地球磁場
2017.09.01
鳥類遷徙:風中的旅行者
作者 / 陳炤杰/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副教授,...
573期
當燕子集體出現,開始在屋簷下築巢時,人們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當北風吹起,黑面琵鷺來到臺南時,人們也知道冬天就快到了。
鳥類
遷移
2017.08.01
臺大團隊找到鳳頭燕鷗遷徙路徑
作者 / 編輯部
428期
黑嘴端鳳頭燕鷗(Thalasseus bernsteini),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危物種,一度被認為已經絕種,固有「神話之鳥」之稱。也由於物種的稀少性,使國際上對其繁殖遷徙了解甚少。
鳳頭燕鷗
神話之鳥
保育計畫
2017.01.01
混種鳥群中鳥種間之合作關係
作者 / 陳炤杰/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副教授。...
565期
混種鳥群(混群), 是指多種不同的鳥類形成一個穩定的群體,一起活動覓食的現象。鳥類學家認為混群的形成與提高覓食效率及降低被天敵捕食有關。
鳥類
混種鳥群
覓食
2017.01.01
透過合作創造共存榮的冠羽畫眉
作者 / 李圓恩/真理臺灣文學系、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畢...
565期
走在中海拔的森林中,常常就能聽見 「to meet you~to meet you~」這樣可愛的聲音在樹林中迴盪,牠就是臺灣27種特有種鳥類之一,屬於繡眼科(Zosteropidae),學名Yuhina brunneiceps,英名Taiwan Yuhina,別名稱為「冠...
繡眼科
冠羽畫眉
冠羽鳳鶥
鳥類
2016.10.01
山裡的晨喚者—藪鳥
作者 / 李圓恩/真理臺灣文學系、東華自然資源與環境研究所畢...
562期
中海拔的夏日清晨,往往在天色將明而未明的四、五點之際,就能聽見藪鳥已經在唱歌了,「嘰啾~ 嘰啾~」這是公鳥的鳴唱聲。對我來說,牠算是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裡最早起的鳥兒之一,常常當我還躺在床上時,牠的歌聲...
藪鳥
中海拔山地
鳴唱行為
鳥類
2016.09.01
雙親呼喊 利幼鳥抗高溫環境
作者 / 編輯部
561期
由於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氣溫逐漸升高且劇烈變化,除了人類努力對抗暖化外,動物也為了適應高溫而有所準備。孵化前的呼叫(Incubation calling),在胚胎時期就能聽到外界聲音,是許多不同物種都擁有的能力。
斑胸草雀
鳴叫聲
氧化壓力破壞
溫度
2016.07.01
為什麼鳥類擁有許多複雜行為?
作者 / 編輯部
559期
是否曾經好奇為何鸚鵡能模仿人類說話?長期以來科學家們對於鳥類在製造工具、藏匿食物、高洞察力與未雨綢繆等聰明的解決問題行為感到困惑,在牠們的腦中到底藏著多少祕密?
鳥類
神經元
認知力
斑胸草雀
鴯鶓
大腦
2016.02.01
海鳥吃塑膠?日益嚴重的海洋塑膠危機
作者 / 黃向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
554期
2015年9月,一篇海鳥誤食海洋垃圾的研究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許多媒體引述標題非常聳動,如「海水汙染嚴重,9成海鳥曾吞過塑膠」、「2050年99%海鳥都會吃...
海洋廢棄物
海鳥
後設分析
抽樣種類
抽樣地點
紐澳外海
海洋保育
2015.10.01
海鳥與塑膠的戰爭
作者 / 編輯部
550期
在海洋上,有許多正在漂流的塑膠垃圾,特別是在被稱為「垃圾帶」(garbage patch)的五大渦漩。在這些地帶,平均每平方公里海面就有超過60萬片的垃圾。
海洋
垃圾帶
塑膠
海鳥
胃部
2015.09.01
崖燕為躲過車禍的演化
作者 / 許家偉/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陽明大學微免所博士;曾...
549期
每年在美國有8千萬隻雀鳥被車輛撞死,在歐洲各國每年也有35萬至2000萬不等的雀鳥命喪車禍。
崖燕
演化
翅膀
雀鳥
2015.07.01
點翠─精緻的傳統工藝與翠鳥的悲歌
作者 / 嚴融怡/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畢業,現任中研院地科...
547期
點翠工藝流傳了兩千多年,綴飾了后妃們的容顏,卻是翠鳥因為美麗而換來的哀愁。隨著生態保育觀念的普及以及其他替代工藝品的產生,翠鳥終於不必再因為製作點翠而大量犧牲了。
點翠
翠鳥
羽毛
髮簪
翠羽簪
2015.04.01
從「河」說起鳥瞰臺灣濕地一隅
作者 / 陳章波。阮忠信。謝蕙蓮。
544期
位於臺灣宜蘭的主要河川蘭陽溪,從海拔三千多公尺的南湖大山,一路綿延了73公里。這個蘭陽溪流域帶來了生命,造就了多重樣貌的濕地風景。
蘭陽溪
濕地
氣候變遷
永續生態
2015.02.01
森林的幽鳴 淺山裡的野生動物
作者 / 林大利/來自森林系,目前於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服務...
542期
隨著時間的流逝,閃耀光芒的星點逐漸從夜空中淡去,東方的天際隱約翻起魚肚白。此刻的森林深處仍然相當的幽暗寧靜,但是卻能隱約聽見小心翼翼在落葉上窸窣的腳步聲。這裡是南臺灣低海拔山區的淺山森林,經營民宿的劉老闆...
森林
生物
生態棲位
空間異質度理論
生物多樣性
2014.12.01
蜥蜴像鳥一般的呼吸
作者 / 編輯部
540期
鳥類的呼吸系統與眾不同,和人類(哺乳類)的「雙向」流動相比,是「單向」流動的。
呼吸系統
蜥蜴
哺乳類
鳥類
氧氣
2014.07.01
基因解密應用到人造基因
作者 / 高憲章/任職淡江大學化學系。
535期
自1953年解開雙螺旋結構,1986年開發聚合酶鏈鎖反應,人類的基因圖譜終於在2002年完全解讀出來。此後突飛猛進的生物科技與基因工程發展,DNA的應用變化無窮,甚至突破遺傳密碼的限制,踏入創造基因密碼的世界。
遺傳基因
DNA
核苷酸
鹼基
腺嘌呤
胸嘧啶
鳥嘌呤
胞嘧啶
含氮鹼基
2013.12.01
狸貓換太子 偷懶杜鵑鳥的欺騙伎倆
作者 / 編輯部
528期
眾所周知杜鵑鳥一向不築巢也不育雛,而是讓其他鳥類代勞。最近科學家發現牠們還有另一項讓世人唾棄的特性──騙子一枚。
杜鵑鳥
鳥類
山鷦鶯
鬣鷹
雀鷹
貝氏擬態
天擇機制
2013.11.01
守護生物多樣性的網民生物學家
作者 / 黃貞祥/任職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527期
透過網際網路的力量,網路公民能夠親身參與調查研究,為維護生物資源貢獻一己之力,而這些資訊也可能成為政策面的重要參考。
科學
網民科學家
科學研究
網路公民參與科學
參與式科學
科技
媒體
全球鳥類學網絡
康乃爾鳥類
2013.07.01
鳥類鳴叫 解析人類語言學奧秘
作者 / 編輯部
523期
最新研究發現,嬰兒的牙牙學語與鳥叫非常類似,鳥類與人類甚至在腦部、行為學、語言學上也有相似之處。這不僅是人類語言研究的一大突破,也可望讓語言障礙的患者受惠。
鳥類
人類
語言研究
語言學
達爾文
幼鳥
FOXP2
行為學
腦部結構
«
1
2
»
頁次:
1
2
資料總數:5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