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9.11.15
離岸風機噪音對海豚生理可能的影響
作者 / 楊瑋誠/臺灣大學獸醫學系;陳琪芳/臺灣大學工程科學...
455期
噪音,對生物來說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以人類的研究為例,人體對噪音的第一時間反應來自於觸發保護機制的杏仁核,會促使包括腎上腺皮質醇(cortisol)等緊迫荷爾蒙的釋放,導致心跳加速並影響身體內許多代謝功能。在正常...
離岸風機噪音
海豚
2019.11.01
液態晶體科學與技術發展的半百年風華
作者 / 林岳辰/交通大學照明與能源光電研究所碩士生,研究領...
599期
1970年前後,科技研發人員相繼證明液態晶體在顯示器的應用潛力,終使液晶科學成為1990年代的熱門領域。進入21世紀後,許多液晶材料與相關應用科技不斷推陳出新,成就平面顯示器產業的榮景,更開創液晶於光電、光學與生物...
液態晶體
光電元件
液晶科學
多區域TNLC技術
2019.11.01
難以抹去的痛─歷經腥風血雨之後的記憶傷痕
作者 / 劉仲彬/執業臨床心理師、《人生障礙俱樂部》作者、「...
599期
孩童時期曾遭受的虐待、性侵害的遭遇、嚴重的車禍、意外或戰爭等經歷,身體自動記了憶,成為受害者的一部份。而加害後的痛楚、來自內心最深沉的惡夢,要怎麼解?
記憶
視丘
杏仁核
大腦皮質
創傷
情緒
2019.11.01
特定抗生素會增加心臟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599期
幫助人們抵禦細菌的抗生素可能會影響心臟功能?先前已有研究發現,使用喹諾酮類(Fluoroquinolone)的抗生素會增加心臟主動脈剝離與動脈瘤等影響。
心臟疾病
抗生素
喹諾酮類
2019.07.02
睡覺時照射人造光線將增加女性肥胖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595期
睡覺時開夜燈或看電視看到睡著,相信都是人們日常中常有的經驗。然而,近期美國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Health Sciences, NIEHS)的研究卻發現,這些人造光線可能會增加肥胖風險。
肥胖
褪黑激素
賀爾蒙
睡眠
2019.05.01
風言風語風吹沙 隨風飄盪的塑膠微粒
作者 / 編輯部
593期
塑膠微粒問題於近年來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環境議題。一般而言,塑膠微粒的污染會透過自來水、河川及海洋等媒介進行傳播。但近期一項來自法國卡斯塔內托洛桑(Castanet-Tolosan)的研究團隊發表於《自然地球科學》(Nature...
塑膠微粒
風力
汙染
2019.04.01
保護出生入死打火英雄 新型感測裝置追蹤位置
作者 / 編輯部
592期
當災難發生時,消防人員必須在第一時間進入現場搶救。然而在拯救生命時,打火英雄勢必會暴露於危險的環境中。為了能掌握救災人員的行蹤,近日來自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McMaster University)、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
感測裝置
火災
高風險環境
2019.04.01
你是風兒,我是沙 一 一解建物的風工程
作者 / 方富民/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博士,曾任中華民國風工程學...
592期
為了要炫耀財富並顯示威權,中世紀的貴族們爭相建造愈來愈高的建築物,以作為其權力的象徵。隨著近百年來工程材料與施工技術的快速演進,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中,人們為了要爭得一席立足之處,建築物也就愈蓋愈高;此種力...
摩天大樓
風速
風工程
風洞試驗
2019.02.01
離岸風起,可聽見水下噪音的脈動?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590期
臺灣西部海底地形平坦且風力資源充沛,被認為相當適合發展離岸風力發電。目前,臺灣的離岸風電規劃目標是在2030年前達到累積裝置容量3000百萬瓦(MW)的離岸風電。 然而,離岸風電的發展,並非對環境毫無影響;「水下噪...
離岸風電
生態
再生能源
海洋生物
2019.02.01
跨越半世紀的大氣科學進展
作者 / 張智北/美國海軍研究學院名譽特聘教授,臺灣大學特聘...
590期
1969 年,筆者就讀華盛頓大學研究 所二年級時,響應林孝信的號召撰寫《科學月刊》文章,介紹地球的大氣圈和大氣溫室效應,其文刊載在創刊號和第二期。雖然從華大大氣科學系系主任弗利格爾(Robert Fleagle) 的大氣物理...
溫室效應
聖嬰現象
天氣預報系統
氣候科學
2018.12.01
全新的演算方式 使風力發電效率更佳
作者 / 編輯部
444期
【本刊訊】隨著大眾對於能源的需求急遽增加,來自美國賓州大學(Penn State Behrend)及伊朗大不利茲大學(University of Tabriz)的研究團隊近日發表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的研究中,設計出一種全新的演算法...
演算法
風力發電
2018.12.01
利用帶電分子作為動力 設計全新飛行器
作者 / 編輯部
444期
【本刊訊】近期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打造出一款全新型態的飛行器原型機,其設計捨棄了傳統利用螺旋槳及渦輪引擎進行動力輸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可以利用離子風(ionic...
離子風
飛行器
2018.12.01
形塑地球表面風貌耗時百萬年 相比火星只需一瞬
作者 / 編輯部
444期
【本刊訊】透過衛星影像,科學家研究火星上石頭的形成過程,發現火星表面有數百個坑洞(crater)在過去都曾注滿了水,而當中約200個古湖泊(paleolakes)因洪水沖刷,產生排水峽谷(outlet canyons)的地形,這些谷口綿...
地球
表面
火星
衛星影像
排水峽谷
2018.11.01
精釀啤酒的風味靈魂—啤酒花
作者 / 邱啟銘/臺灣大學分子醫學所博士,目前任教於桃園龜山...
587期
炎炎夏日觀看球賽,不免俗地到酒吧中點生啤酒喝,在這些琳瑯滿目的啤酒背後,許多人除重視啤酒的生產來源與釀造手法外,更在意其多變的風味。而讓啤酒附有各種不同風味甚至是商業酒廠爭相搶取的添加物,其實就是啤酒花。...
精釀啤酒
啤酒花
2018.11.01
啤酒口感及風味的關鍵—酵母
作者 / 陳奕伸/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專任教授。
587期
啤酒,稱得上是人類歷史上一種古老的飲品,據說可以追溯到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時期,因為製作麵包的麥不經意浸泡於水中,自然發酵後被發現而來的。
啤酒
口感
風味
酵母
2018.10.01
帕克探測船窺探太陽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586期
今(2018)年暑假不時出現高溫破表的新聞,回顧去 (2017)年,同樣的高溫令人感到煩躁,某家電視臺甚至 出現新聞標題:「 太陽熱到出閃焰,臺北破120年紀錄」。 2017 年 8 月 14 日,當臺北氣溫達攝氏38.2 度時,記者 ...
帕克探測船
太陽
太陽風
2018.09.01
未曾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個案 能否靠阿斯匹靈及早預防...
作者 / 編輯部
441期
【本刊訊】每日服用一顆阿斯匹靈(aspirin),真能有效預防具中度心臟病或中風發病風險個案不被疾病襲擊嗎?
心血管疾病
阿斯匹靈
2018.07.01
電路也能有「軟筋骨」 穿戴式電子裝置新風景
作者 / 編輯部
583期
穿戴式電子裝置的研發在近年相當熱 門,幾項重點產品中,有的用來追蹤身 體健康狀況,有些則透過數據蒐集來評 估或預防疾病。以往大眾對這一類產 品的印象都相當「生硬」,無論材料或 成品,都好像無法擺脫這些硬底子的...
電路
穿戴式電子裝置
2018.05.01
水平移動的太陽龍捲風
作者 / 編輯部
581期
太陽龍捲風(solar tornadoes)在 20世紀初利用美 國航太總署(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台(SDO) 蒐集到的資料首次被觀察到,當時科學家分析認為 其構造如地球龍捲風一般垂直螺旋。
太陽龍捲風
水平移動
2018.05.01
合成毒品的意外產物— 無心插柳成就神經科學新風景
作者 / 黃妙蟬/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畢業,目前任職於生技...
581期
許多毒品原作藥品使用,然因其成癮性、濫用性及社會危害性而被列管,或不再於醫療中被使用。
帕金森氏症
神經科學
合成毒品
2018.03.01
什麼是太陽「蛇行圖」?太陽磁場生成及演變
作者 / 黃冠翰/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博士生。林佳賢/中央...
579期
地球磁場目前是由南極指向北極,然而根據海洋地殼等古 地磁學的證據推測,地球磁場的方向並非固定,約 50萬 年地球磁場即會反轉一次。
太陽磁場
太陽風
蝴蝶圖
2018.02.01
語言分析軟體提升精神病高風險個案的預測準確度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日前《世界精神醫學會刊》(World Psychiatry)一則研究指出,將高風險青少年個案會談記錄進行電腦分析後,可預測其是否有可能在2年內發展為精神病,此分析系統準確率達83%。
語言分析軟體
精神疾患
2018.02.01
酒精、DNA損害與癌症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578期
在人類發展文明的歷史中,酒,扮演著 一個不可抹煞的角色。不過,最近劍橋 MRC分子生物實驗室(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團隊透過小鼠試驗找出酒精如何破壞細胞中的DNA並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酒精
DNA
癌症
2018.01.01
風雨將臨—從多重時空尺度的天氣預報到即時天氣預報
作者 / 黃椿喜/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課長。
577期
羅倫茲的蝴蝶在超級電腦中翩翩揮動著數值天氣預報之舞,預報員在多重的時空中描繪著關於即時、今明、周、旬、月、季、年復一年氣象預報的故事。
天氣預報
即時天氣預報
科技
2017.12.01
出生季節、相對環境與疾病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576期
影響人體健康與否的因素有許多種,科學家透過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在母親懷孕與幼兒時期所接觸到的環境,會影響成年之後的健康。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研究團隊透過分析健康紀錄,發現在某些季節或環境出生的嬰兒,在未來...
出生
疾病
風險
2017.09.01
鳥類遷徙:風中的旅行者
作者 / 陳炤杰/高雄醫學大學生物醫學暨環境生物學系副教授,...
573期
當燕子集體出現,開始在屋簷下築巢時,人們知道春天已經來臨了。當北風吹起,黑面琵鷺來到臺南時,人們也知道冬天就快到了。
鳥類
遷移
2017.09.01
哈佛研究團隊發現氣喘藥可望降低罹患帕金森氏症的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429期
氣喘(asthma),又稱哮喘,是常見的氣道慢性炎症,目前尚無能根治的藥物。而當產生急性症狀時,可透過吸入β2腎上腺素受體的藥物,像是沙丁胺醇(salbutamol),來達到快速擴張氣道的治療效果。
氣喘藥
帕金森氏症
2017.06.01
南方小島風情-東沙群島環境與生態
作者 / 余尚學-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師、臺灣大學海...
570期
東沙,是一座充滿生物多樣性的島礁,所處的位置特殊、加上氣候和地形構造環境,所孕育的珊瑚礁舉世罕見;但是大多數人對東沙的認識只有在書籍閱讀到的戰略位置,現在更增添了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保育目的。
東沙群島
環境生態
保育
珊瑚礁
2017.06.01
南海內波對海洋生地化的影響
作者 / 洪慶章/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教授,專長為颱風對海...
570期
南海(South China Sea)位於臺灣西南海域,介於歐亞大陸及太平洋之間,是西太平洋最大的邊緣海,為一個表層缺營養鹽的海域。它的地理位置介於亞熱帶與熱帶之間,主要受到東亞季風所影響。
南海內
內波
海洋
2017.06.01
臺灣離岸風能發電與環境之評估
作者 / 商文義/美國普度大學教授、臺灣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曾...
426期
臺灣能源缺乏,也無法處理核廢物,節約能源和開發再生能源應該是最好的辦法。近幾年裡政府將海上風電開發作為重要項目。行政院推動在臺灣海峽靠近西海岸處建造800座風車。
離岸風能
能源
環境
«
1
2
3
4
5
6
7
»
頁次:
1
2
3
4
5
6
7
資料總數:19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