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1.08.10
COVID-19 疫苗,中風患者疫苗接種建議
作者 / 資料整理|黃馨弘
476期
全球疫苗開始大規模施打之後,已經將近數月。相較於染疫確診轉為重症的風險,施打疫苗對於高風險族群的保護力是顯而易見的。臺灣現有的新冠疫苗都有一定比例會產生注射處疼痛、肌肉痛等副作用,極低的比例有可能會有血栓...
中風患者
COVID-19
疫苗
COVID-19疫苗接種
中風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建議
2021.08.02
臺灣百岳中的top10 「五岳三尖一奇」
作者 / 撰稿與資料提供|董德輝、楊建夫;資料統整|編輯部
620期
臺灣的百岳之中,前10名稱為「五岳三尖一奇」。五岳分別為玉山、雪山、南湖大山、秀姑巒山、北大武山;三尖為中央尖山、大霸尖山、達芬尖山;一奇則為奇萊山區。這些山岳不僅各有特色,也是登山客最想挑戰的山岳。
地理
臺灣百岳
玉山
雪山
南湖大山
秀姑巒山
北大武山
中央尖山
大霸尖山
達芬尖山
奇萊主山
奇萊主山北峰
2021.08.02
窺看眾神山嶺的第一道關卡 高山氣象
作者 / 江秀真∕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碩士,目前攻讀中正大學成...
620期
攀登高山時,除了要面對低溫、低壓、低氧等嚴峻考驗外,山上變化多端的天氣也可能導致各種危機與風險。過往的高山氣象資料需藉由登山探險隊的觀測與記錄,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即使是喜馬拉雅山,也建立起多座氣象觀測站。...
大氣科學
氣象
高山氣象
氣象資料
氣象站
低溫
低壓
低氧
雪
暴風雪
雪崩
登山活動
喜馬拉雅山
2021.07.26
COVID-19 疫苗,糖尿病患者接種建議
作者 / 資料整理|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
臺灣即將在接下來的疫苗接種計劃中,開始接種第九類接種對象。第九類的接種對象包含了需要 18 歲到 64 歲具有容易導致嚴重疾病,需要優先保護的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患者,其中「糖尿病病友」也屬於第九類接種...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建議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苗
接種建議
糖尿病
2021.07.20
COVID-19 疫苗,實體器官移植者接種建議
作者 / 資料整理|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
476期
臺灣即將在接下來的疫苗接種計劃中,開始接種第九類接種對象,包含了18~64 歲具有容易導致嚴重疾病,需要優先保護的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重大傷病患者,其中器官移植病友,例如曾接受過肝臟、腎臟移植者,也屬於第九...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建議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苗
接種建議
器官移植
2021.07.20
COVID-19 疫苗,愛滋病患者接種建議
作者 / 資料整理|Aaron H./非典型醫學人,既寫作也翻譯,長...
臺灣即將在接下來的疫苗接種計劃中,開始接種第九類接種對象。第九類接種對象包含了 18 歲到 64 歲中,具有需要優先保護的高風險疾病、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等,容易導致嚴重疾病的患者,其中愛滋病患者也屬於此類。
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建議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苗
接種建議
愛滋病
HIV
2021.07.12
科學結盟:透過科際整合處理全球入侵種問題
作者 / 講者|辛普森(Annie Simpson); 整理|陳亭瑋
475期
隨著國際貿易、交通越來越頻繁,外來入侵種影響越來越大。外來入侵種是個全球性的問題,世界各地的人都需要互相合作才能有效面對、適當處理。其實大部分的外來種並不會變成入侵種,但相對少數的外來入侵種,就能帶來極大...
科技報導
入侵種
全球入侵種
生物資料庫
公民科學計畫
資料標準化
資料穀倉
2021.07.12
公民科學與資料協作專案的經驗分享
作者 / 莊庭瑞/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475期
莊庭瑞分享了在公民科學跟資料協作專案方面,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拾穗者文化等單位的合作經驗。
科技報導
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發展論壇
資料協作專案
2021.07.12
微型空氣品質感測的資料分析與應用
作者 / 陳伶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475期
陳伶志這次主要分享微型感測器在臺灣的推動進程,特別是關注PM2.5對空氣品質的影響。過去臺灣的空氣品質監測,基本上倚賴環保署的空品監測站,然而全臺大約只有80個站點,每站之間距離兩三公里以上,促使團隊思考利用微...
科技報導
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發展論壇
空氣品質
微型空氣品質感測
PM2.5
2021.07.12
地理空間製圖技術作為資料整合平台
作者 / 溫在弘/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系主任
475期
溫在弘分享公民科學如何讓時間與空間資料於紀錄、開放、分享後與外部資料進行疊合,以及疊合後所產生的部分問題及延伸意義。
科技報導
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發展論壇
地理空間製圖技術
登革熱
入侵紅火蟻
2021.07.12
以研究資料寄存所管理和共享無人載具觀測及生態檢核資...
作者 / 王豫煌、莊庭瑞、李承錱、王家薰、顏漢偉、林誠謙
475期
王豫煌分享公民團體如何利用無人載具進行環境觀測。公民團體在關注環境開發議題時,經常面臨到的問題是缺乏證據,而有鑒於無人載具日漸普及且成為消費級工具,成為公民團體自行蒐集資料的工具。
科技報導
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發展論壇
無人載具
生態檢核
OpenAerialMap
2021.07.12
如何解讀公眾參與的資料
作者 / 詹大千/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475期
詹大千過往較多研究的是空氣汙染以及傳染病的監測。其中,傳染病監測本身較為敏感,資訊不能任意被發布否則會造成社會恐慌,所以他把資訊的傳遞對象改為診所醫生,透過看診的過程來進行資料的紀錄。詹大千也同步分享在第...
科技報導
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發展論壇
公眾參與
Google Map
OpenStreetMap
空間結合
2021.07.12
利用公民科學資料 指認重要水鳥棲地
作者 / 展出單位|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475期
全球最大線上賞鳥紀錄資料庫平台「eBird」,為美國康乃爾大學鳥類研究室(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所推出。
科技報導
公民科學
公民科學發展論壇
公民科學海報展
公民科學資料
水鳥棲地
eBird
eBird Taiwan
2021.06.15
用Google資料看人群移動與COVID-19傳播
作者 / 傅涵/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研究員、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474期
從今(2021)年5月中開始,臺灣陷入新冠疫情開始以來最嚴重的社區感染,由雙北開始延伸至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呼籲大眾非必要勿外出、勿群聚,希望能減少人流移動、人群接觸來阻止疫情擴散。
科技報導
COVID-19
新冠病毒
疫情
疫情傳播
Google
Apple
Facebook
人群移動資料
三級警戒
2021.03.01
不只3萬6千平方公里!利用斜率丈量臺灣本島表面積
作者 / 羅翊銓/中央氣象局氣象資訊中心。
615期
自小學時起,地理課本就告訴我們臺灣地區(含離島)的總面積約3萬6千平方公里,自此以後該數字變成一個常識般的存在。但這個數字實際上只考慮水平面積,而臺灣多山且地形陡峭,實際上表面積要大得多,但卻沒有人知道確切...
臺灣表面積
國土面積
地理
地形資料
空間
向量
面積
2020.12.01
實現未來科技生活的樞紐 大數據
作者 /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612期
近年來,人工智慧是科技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但要使電腦能做出如同人腦般的能力,必須倚賴大量的資料進行分析。而為了處理這種「又多又雜」的資料,大數據(big data)也就應運而生。大數據能將看似一盤散沙的資料,透...
人工智慧
類神經網路
數據
巨量資料
網際網路
摩爾定律
積體電路
2020.09.15
建立多領域資料庫 探究兒童神經發展疾患病因
作者 / 撰文|黃名琪。
465期
高淑芬長年深入研究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與自閉症類疾患(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兩大神經發展性疾患,皆好發於兒童期且易導致長期認知與社會生活功能障礙,然...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自閉症類疾患
神經發展疾患
2020.06.29
不一定存在銀行裡的5G金融服務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政治大學科技管理...
607期
金融業是人類最古老的產業之一,所以這裡以對人類影響深遠的金融業所經歷的發展來說明。傳統金融業是高度管制的行業,運作規則和作業程序可以簡化的卻長期被沿用,收費也偏高,因此讓虎視眈眈、乘虛而入的金融科技業者有...
金融業
金融科技
破壞式創新
5G行動通訊
人工智慧
保險業
物聯網
資料傳輸率
2020.06.29
改寫醫療未來的5G新世代
作者 / 曾意儒、廖耕億、陳昱仁
607期
因著科技的快速發展,資訊系統、大數據與行動裝置加上人工智慧及5G等技術,不只逐漸改變人類的生活,也逐漸改變傳統醫療行為的樣貌。行動與穿戴式裝置的普及,使用醫療app與穿戴式裝置記錄生理數值,甚至是智慧衣、智慧...
醫療
人工智慧
5G系統
資料傳輸率
人工智慧演算法
IDx-DR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偏鄉醫療
醫療流程
2020.06.26
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因為有了5G 而很不同?
作者 / 鄭江宇∕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博士,現任東吳大學巨量資料...
607期
臺灣預計於今(2020)年7 月開啟5G 網路世代,人類生活中將布滿「高傳輸速度」與「低延遲性」的無線傳輸訊號。未來,5G 生活將會是什麼樣貌?人們的食、衣、住、行、育、樂將因5G 的到來,產生巨大的連鎖效應。
5G
第五代行動通訊技術
物聯網
IoT
VR
AR
自動駕駛
2020.06.12
帶著AI應用走入人群的開創者─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
作者 / 溫怡玲/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執行長特助、《人工智慧在台...
462期
「現在世間苦,我們學術界要更入世一點!」在2019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洶洶來襲引發全球大恐慌的3月初,陳昇瑋這樣告訴中研院科普平台《研之有物》的編輯團隊;3月底發生意外前,陳昇瑋給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同事的...
人工智慧
大數據
資料科學
學術界
產業界
2020.06.12
技專體系實作人才參與研究 多所學校於科技部展示成果
作者 / 郭羽漫/本刊主編。
462期
科技部於2020年5月15日舉辦「107年度鼓勵技專校院從事實物型研究專案計畫成果展」記者會,並邀請南臺科技大學、高雄科技大學與亞東技術學院的計畫主持人,展示計畫開辦兩年後的成果。
實務型研究
AI
智能頭皮膚質檢測系統
資料集
綠色塑膠
生醫保健
機電技術
社會科學
2019.11.01
「數大」便是美—大數據與現代生活的連結
作者 / 鄭江宇/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博士,現任東吳大學巨量...
599期
處於資訊快速竄流的時代,各種於現實生活及網路操作的行為多能化作各式訊息,而這些數據在經過解析後,遂成為人們所熟知的「大數據」。但大數據到底為何?難道只是大量數據與資訊的集合?事實上,大數據牽涉的不只是資訊...
大數據
資訊
資料處理
2019.08.01
再造太空精準溫度計—福衛七號
作者 / 林俊良、方振洲
596期
過去,國家太空中心發射的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曾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前預測其超高降雨量,也準確預測2012年侵襲美國的珊迪颶風(Hurricane Sandy)的路徑,並協助美國政府進行緊急疏散。如今,福衛三號計畫的資料已免費公...
褔衛七號
衛星
星系
太空
資料同化
2019.05.01
看見黑洞! 從巨量資料「淘金」的影像成像之術
作者 / 趙軒翎/本刊副總編輯。
449期
2018年9月在韓國平昌,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en Telescope, EHT)的黑洞影像成像團隊,四個原本獨立作業的小組在此集合,準備統整大家各自分析成像出來的影像,看這一波EHT的數據到底有沒有讓他們真的「看到」黑洞...
黑洞
影像成像
2019.01.01
5G前瞻通訊原理與應用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政治大學科技管理...
589期
第五代行動通訊(5th Generation, 5G)無疑是近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大家對它的印象不外乎是上網的速度更快,到底什麼是5G呢?上網速度更快又是如何辦到的呢?
電磁波
頻譜效率
資料傳輸率
頻寬
第五代行動通訊
2018.05.01
黑潮、氣候、生活之情緣
作者 / 詹森/任教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郭天俠/任職臺灣大...
581期
2017 年初,人造衛星遙測海面高度資料和研究船「海研 一號」探測資料顯示,原本緊鄰臺灣東岸北上的黑潮主軸遠離了臺東海岸,任職臺東成功水試分所的江偉全表示, 當時的情況就是漁民口中的「苦流」,捕不到魚。3、4 個月...
黑潮
氣候
2018.04.01
北太平洋西邊的輸送帶──黑潮
作者 / 詹森/任教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郭天俠/任職臺灣大學...
580期
黑潮是北太平洋靠近東亞大陸邊緣的海洋高速公路,以每天 80 公里左右的速度將大量高溫、高鹽的海水由低緯度輸送到 中緯度海域,不僅主宰沿途海洋環境,也影響各地氣候。
黑潮
北太平洋
2018.04.01
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 基因定序對臺灣精準醫療進展的...
作者 / 沈志陽/中央研究院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執行長、中央研...
580期
一般而言,人體內每個細胞都含有 23 對染色體,每條染色體均由無數個稱為鹼基的化學分子依序串連而成,鹼基對則形成核酸DNA、RNA 單體以 及編碼遺傳信息的化學結構,它們雖然數以億計(3×109), 但單位結構上卻只有4種...
基因定序
醫療
2018.03.01
簡析藥事法修法:新適應症資料專屬權與專利連結專章
作者 / 李素華/臺大法律系副教授
435期
2016 年8 月行政院會議通過藥事法修正草案,歷經2017 年5 月25 日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完成審查及爭議條文黨團協商後,同年12 月29 日由立法院三讀通過,2018 年1 月31 日已由總統公布,多數修正條文之施行日...
藥事法
適應症資料專屬權
專利連結
智慧財產
醫藥研發
«
1
2
3
4
»
頁次:
1
2
3
4
資料總數:11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