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2.07.15
臺大化學所劉如熹探討螢光粉演進 榮登《化學評論》
作者 / 整理報導|陳亭瑋
487期
近年來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成為日益重要的光源、光通訊、光感測的重要零件,其中的關鍵材料,負責轉換光的「螢光粉」也成為化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發光二極體
螢光粉
化學研究
LED
演色性
光源
光通訊
光感測
窄譜帶放射
奈米級發光材料
2022.03.28
千萬別說《千萬別抬頭》有幫科學說了什麼
作者 / 黃俊儒/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物理學出身,...
628期
無疑的,Netflix 於去(2021)年末推出的科幻電影《千萬別抬頭》(Don't Look Up)極具話題性,更一舉獲得今(2022)年奧斯卡獎最佳影片入圍。
評論
《千萬別抬頭》
Netflix
電影
科普傳播
奧斯卡
高馬效應
2021.10.01
IPCC AR6 第一工作小組報告揭露的氣候危機
作者 / 許晃雄/人為氣候變遷專題中心、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
622期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在今年8月,公布了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IPCC AR6),指出工業革命後過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自2000 年以來,溫室氣體排放與暖化不斷加速,更使得全...
科學月刊
評論
IPCC AR6
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氣候變遷評估報告
氣候變遷
全球暖化
溫室氣體
2050淨零排放
2021.07.01
火蟻燎原18載,曙光乍現了嗎?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19期
紅火蟻最初於2003年隨著貨櫃貿易入侵臺灣。由於紅火蟻可藉由氣流擴散至各處,且初期的巢穴不明顯,再加上防治方式不確實,導致紅火蟻難以根治。所幸在各方的努力下,紅火蟻防治近年來還是取得相當不錯的成果,於嘉義、宜...
生物
評論
外來種
紅火蟻
入侵紅火蟻
國家紅火蟻防治中心
沙克爾頓計畫
紅火蟻防治
2020.12.01
由COVID-19衍生出的防疫大網,成功降低五大傳染病的盛...
作者 / 傅詩宸/紐約西奈山醫學院生醫所博士,喜愛文學創作,...
612期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來勢洶洶,全球累計病例數也在今(2020)年10月突破4000萬人。面對疾病,臺灣人民做了萬全的防疫工作,有趣的是諸如戴口罩、用肥皂勤洗手及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等措施,不僅防堵了疫情在臺灣蔓...
COVID-19
傳染病
免疫力
全民防疫
傳染途徑
疾病
新冠肺炎
2020.08.01
恐怖片如何製造恐懼?—訪《女鬼橋》導演奚岳隆、《粽...
作者 / Maple/唸過台大外文、台大台文,都成了逃兵。以「娛...
608期
恐怖片或鬼片透過拍攝鏡頭與剪輯技巧來塑造恐怖氛圍,讓觀眾感到恐懼。拍攝手法上,可以將焦點放在主角外的背景,引發期待;或是以一鏡到底的動態拍攝,和視角轉換,讓觀眾進入情境。剪輯上則可以用反轉空間造成「鬼打牆...
恐怖片
剪輯技巧
電影
民俗信仰
全球化
恐懼
視角
2019.11.29
核磁共振的前世今生與未來
作者 / 周三和/臺灣師範大學化學學士,臺大生化碩士及美國西...
600期
長期以來,核磁共振被認為是鑑定有機小分子,如中草藥成份或其它天然物分子結構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只是利用過去傳統的一維核磁共振技術,如化學位移及耦合常數等,所能解析的有機分子結構一般分子量都小於一千道爾頓(...
核磁共振
胺基酸
蛋白質
有機分子結構
生化大分子結構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