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5.01.21
告別針頭 科學家將皮膚細菌轉化為塗抹式疫苗
作者 / 編譯|陳亭瑋
517期
此研究成果不僅可能徹底改變接種疫苗的方式,也能使疫苗接種變得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適。這對於提高全球疫苗接種率,特別是在醫療資源有限的地區更具重要意義。
疫苗
塗抹式疫苗
表皮葡萄球菌
免疫球蛋白
2022.09.01
釀酒時的微生物魔法 增加葡萄酒 釀造風味的細菌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633期
微生物是人類朋友裡最厲害的魔法師,尋常的食物在經過它們的發酵改造之後,可能會以完全不同的外形和香氣出現,變成不可思議的美食⸺釀酒就是這樣的魔法。
酵母菌
酒球菌
乳酸桿菌屬
片球菌屬菌種
微生物
花青素
二次發酵
酒精
蘋果酸
乳酸菌
2022.09.01
臺灣的葡萄可以釀酒嗎?種出適合釀酒的好葡萄
作者 / 李國譚/康乃爾大學果樹學博士,專長為葡萄、莓果及溫...
633期
在葡萄酒的領域裡,釀酒師是舞臺上閃耀的明星,受愛酒人士追捧,葡萄酒的釀造更是兼具科學與藝術的工藝,考驗著釀酒師的技巧與天賦。
葡萄
釀酒
葡萄酒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
地中海地區
根瘤蚜
根砧
巨峰葡萄
2022.09.01
不只是酒精發酵!如何將葡萄釀成酒?
作者 / 蔡孝倫/興趣使然,在英國生化研究所博士班就讀時,轉...
633期
葡萄酒與人類文明演進密不可分,從考古證據我們可以發現,人類從文明發展初期就已經在釀造葡萄酒。最早的釀酒證據在東歐喬治亞共和國(Georgia)的山洞中被發現,年代可追溯至西元前6000 年的陶製大甕,迄今已有8000 多...
酒精發酵
葡萄
葡萄酒
紅酒
芽孢
單寧
花青素
酚類
2022.09.01
花香、奶油、榛果味?系統化品飲葡萄酒的色香味
作者 / 鄒修銘BSP/軟體工程師、盲品愛好者、登山客,致力探...
633期
葡萄酒的品飲乍聽之下是一項艱深的活動,與讀者頗有距離。其實,只要能掌握以「色、香、味」三方面進行分析的系統化品飲技能,我們就能夠自行評判酒質優劣,享受葡萄酒多層次的美好。
品酒
葡萄酒
品飲技能
ISO杯
微生物
釀造工藝
酒石酸
單寧
釀造技法
花青素
卡本內蘇維濃
2022.09.01
葡萄酒愈陳愈香?酒商與侍酒師告訴你更多葡萄酒小知識...
作者 / 編輯部採訪整理
633期
舊世界指歐洲,新世界指的是近200 年才開始釀酒的地區,如美國與澳洲等地。新世界釀酒會運用科技分析葡萄種植的過程、紅酒的化學成分,以及酵母的發酵功能,並標準化製作流程。但過去舊世界在百年釀酒歷史所累積的經驗,...
酒
軟木塞
螺旋蓋
黴菌
葡萄酒
釀酒歷史
土壤
氣候
2022.09.01
在家也能釀酒?葡萄酒自釀之道
作者 / 鄭建瑋/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副教授。
633期
記得2018 年筆者在《科學月刊》上發表過〈超越千年的釀造工藝―啤酒〉,當時正值精釀啤酒風潮當道,一時之間有許多富有實驗精神的新創精釀啤酒問世。臺灣也出現幾家專門供應自釀啤酒原料與設備的網站或供應商,使許多人...
釀酒
自釀
葡萄
葡萄酒
啤酒
天然酵母
天然菌種
混和菌種
蘋果乳酸
乳酸菌
2022.09.01
蛋殼、檸檬、醋加豆漿就能做出豆腐?藏在大豆製品中的...
作者 / 王喬蒂。徐靖亞。蔡敏郎。
633期
大豆(Glycine max)是大豆科大豆屬的植物種子,在日常飲食中經常出現,是人類重要的蛋白質、脂肪營養來源,同時含有豐富的鈣、磷、鐵、維生素B 群等,有增肌減脂、預防肌少症、強健骨骼等益處。
大豆
凝膠機制
酸性凝固劑
血球凝集素
甲狀腺腫素
胰蛋白酶抑制劑
凝固劑
葡萄糖酸內酯
硫酸鈣
2022.09.01
科學月刊2022年9月號(633期)目錄—葡萄的不思議奇幻...
作者 /
633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22.06.01
異位性皮膚炎是微生物在作怪?認識皮膚上的細菌室友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630期
在這個世界上,到處都有細菌。不管是我們觸碰到的物品還是迎面而來的空氣,都可能帶有細菌。因此,當我們的皮膚與外界環境接觸,便有相當大的面積可讓細菌附著並成為皮膚上的住民。這些細菌到底是些什麼傢伙,對我們又會...
皮膚
微生物
細菌
表皮葡萄球菌
異位性皮膚炎
蛋白絲線
抗菌胜肽
常駐菌
細胞
痤瘡丙酸桿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
丙酸桿菌屬
2022.05.01
腸一腦軸線 腸道細菌與大腦的對話
作者 /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熱愛細菌的細菌...
629期
大腦通常被視為身體的總指揮中心,不過我們身體中有個器官,其實也深深影響著大腦。你聽過「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嗎?
腸道
神經細胞
神經傳導物質
細菌
腸道細菌
大腦
自主神經系統
神經網路
迷走神經
短鏈脂肪酸
葡萄糖
碳原子
2022.01.15
輪班工作者夜間進食,可能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罹病風險
作者 / 編譯|劉姿婷
481期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類祖先依照內生性的晝夜週期(circadian rhythm)而發展出的生活作息型態。然而,隨著時代演進,社會開始需要一些人力,投入在非朝九晚五的工作中。
晝夜週期
輪班工作
睡眠
葡萄糖耐受性
血糖
下視丘
合成代謝
分解代謝
第二型糖尿病
2020.10.01
哺餵母乳能降低媽媽罹患糖尿病風險
作者 / 編輯部
610期
來自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研究團隊分析流行病學報告後發現,對於曾經哺乳母乳的媽媽來說,即使在孩子斷奶後的數十年,也能降低媽媽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
母乳
糖尿病
葡萄糖
胰島素
2018.09.01
神奇藥草大麻的真相與檢驗
作者 / 林惠茹/慈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副教授,關心藥...
585期
大麻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生長於熱帶或溫帶氣候掌狀複葉,有著針形小葉,邊緣有鋸齒,雌雄異株。目前研究發現在大麻中含有超過上百種已知化合物,其中2種最常見且眾所周知的大麻素為四氫大麻酚和大麻二酚。
大麻
大麻成分
四氫大麻酚
大麻二酚
四氫大麻酚-9-甲酸
葡萄糖醛酸
葡萄糖苷酸結合物
免疫檢驗法
四氫大麻酚-9-甲酸
2018.02.01
韓國團隊研發出電子鏡片 能監測眼中葡萄糖的濃度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近年來,科學家嘗試透過開發各種攜帶型智能儀器,並透過與手機程式(app)的結合記錄個人的心跳、睡眠品質等,使無時無刻能監控人們的健康。而近期,一項最新的研究則試圖將這項監測推向更完善的境界,由韓國蔚山科學技...
電子鏡片
葡萄糖
2017.09.01
葡萄牙研究團隊利用斑馬魚為癌症患者快速篩選藥物
作者 / 編輯部
429期
【本刊訊】隨著醫療的日益進步,現今的科學家期望透過動物模型來大量且快速的篩選最適合的癌症藥物,達到個人化治療的目的。目前,篩選藥物的動物試驗主要以哺乳類的小鼠為主。
斑馬魚
癌症
藥物
2016.10.01
眼癌風險與眼睛顏色有關
作者 / 編輯部
562期
葡萄膜黑色素瘤( uveal melanoma)是一種生長在眼睛中的癌症,主要會涉及眼睛虹膜、睫狀體,病因為主導眼睛顏色的色素細胞(pigment cells)突變成腫瘤。
眼癌
眼睛顏色
葡萄膜黑色素瘤
基因變異
2016.01.01
給予織物抗菌功能!
作者 / 林佳弘/逢甲大學纖維與複合材料學系特聘教授,專研纖...
553期
一般日常生活中,創傷是大多數人最常見的意外之一。面對創傷的治療,我們可能會塗抹碘酒並使用紗布包紮,但往往造成傷口沾黏或者紗布無法有效吸收血液與組織液。
創傷
細菌
感染風險
抗菌
幾丁聚醣
金黃色葡萄球菌
天然纖維
合成纖維
紡織技術
2015.10.01
紅酒能治阿茲海默症?
作者 / 編輯部
550期
白藜蘆醇存在於葡萄、黑巧克力中,被視為可以延緩與年齡有關疾病的希望。
白藜蘆醇
年齡
葡萄
黑巧克力
阿茲海默症
蛋白質
大腦
2015.10.01
葡萄果渣成生質能源
作者 / 編輯部
550期
葡萄果渣為葡萄酒製造完成後,剩下的廢棄果皮、莖、種子等。根據統計,全球每年生產葡萄酒,會留下約1300萬噸的葡萄固體廢棄物。
葡萄果渣
赤霞珠
白蘇維翁
葡萄
乙醇
生質能源
2015.10.01
善待地球 選擇等級較低的葡萄酒?
作者 / 編輯部
550期
納帕郡(Napa Valley)與洛迪(Lodi)皆為美國加州的城市。納帕郡是被喻為產有「加州葡萄酒之王」的地區,而洛迪的葡萄酒較鮮為人知。
納帕郡
加州葡萄酒之王
洛迪
葡萄
葡萄酒
全球暖化
2014.12.01
演化新招術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40期
在四十多年前,我首度修習醫學微生物學時,就被那些個別病菌的繁雜特性,整得惶惶不安,不知如何面對考試。
細胞
蛋白質
腸毒素
金黃葡萄球菌
細胞壁
細菌
2014.11.01
新型編寫抗生素技術 攻擊具抗藥性細菌
作者 / 編輯部
539期
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可編寫程序的抗生素技術,特別針對已經具有抗藥性的問題基因。
抗生素
基因
Cas9
金黃色葡萄球菌
卡納黴素
免疫系統
2014.07.01
癌症新方向可能為新陳代謝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535期
國家衛生研究院龔行健院長、清華大學王雯靜教授以及王鴻俊博士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對癌症提出了新的想法:「癌症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研究團隊突破性地找到調控癌細胞葡萄糖代謝,進而造成腫瘤增生的機制。
癌症
癌細胞
葡萄糖
乳酸
二氧化碳
細胞
JMJD5
PKM2
新陳代謝
2014.06.01
葡萄美酒夜光杯
作者 / 祁甡/前交通大學光電系教授。
534期
夜光杯並非磷光杯或螢光杯,在黑夜裡並不會發光。不過,由玉製成的夜光杯,呈半透明狀,當月光穿過杯子時,因散射而產生亮光,故稱夜光杯。
夜光杯
和闐玉
祁連山
酒泉玉
2014.04.01
化學家發現新的抗生素
作者 / 編輯部
532期
來自美國聖母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以電腦篩選超過120萬種化合物後,發現一種名為oxadiazole的化合物可以抑制青黴素結合蛋白PBP2a,同時能有的對抗包含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在內的多種細菌。
化合物
金黃色葡萄球菌
細菌
抗生素
青黴素
2013.09.01
死後大腦活動 解開瀕死經驗之謎
作者 / 編輯部
525期
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發現,人瀕死時大腦活動遽增,顯示人在心跳停止,宣佈死亡後仍有意識。
瀕死經驗
大腦
死亡
腦電圖
神經基礎
氧氣
葡萄糖
電子特徵
電子活動
«
1
»
頁次:
1
資料總數:2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