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6.10.01
隱沒板塊與深震的生成
作者 / 曾泰琳/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地震學。國...
562期
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表面是由多個約100公里厚的板塊所組成,板塊間的相互運動造就了現今觀測到的地震、火山活動等分布與地表形貌等。
隱沒板塊
瓦班氏帶
板塊運動
2016.10.01
超薄電視的未來(中)─ LTPS、IGZO、OLED技術
作者 / 曲建仲/臺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美商德州儀器公...
562期
在本刊2016年6月號〈超薄電視的未來(上)〉,我們介紹了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的原理,那麼什麼又是低溫多晶矽(LTPS)、氧化銦鎵鋅(IGZO)、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呢?
固體材料種類
原子
薄膜電晶體
單晶
多晶
非晶
2016.09.01
半世紀的通訊技術─光纖
作者 / 廖顯奎/國立臺灣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特聘教授;國立交...
561期
回顧用光進行資訊傳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烽火台,夜裡燃燒加有硫磺和硝石的乾柴火光通明,以傳遞軍情,乃至現在的信號彈,十字路口所用的紅綠燈,都是利用光進行資訊的傳遞,而眼睛能看見光的頻譜,光照射到物...
光纖
光功率
全反射原理
光學現象
2016.08.01
死水與內波
作者 / 曹秉鈞/目前就讀臺北市立建國中學科學班高三。專長主...
560期
1893年,挪威探險家南森(FridtjofNansen)帶領著「前進號(Fram)」探險船航行至北極圈內的諾登舍爾德群島(Nordenskiöld Archipelago)附近海域時,「前進號」受到一股詭異的外力向後拉引,進而使船隻的航行速度減緩...
南森
前進號
介面波
密度
重力塌陷
振幅
波速
2016.07.01
螢火蟲氣象網-網路公民科學在氣象觀測的應用
作者 / 林博雄/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主授大氣測計學,另開設...
559期
地球天氣與氣候可經由空間與時間尺度加以區隔。空間與時間尺度相互對應成宏觀尺度(macro-scale)、中尺度(meso-scale)以及微尺度(micro-scale)三種尺度,所對應的天氣與氣候動力過程的物理數學簡約性也有程度上的不...
網路公民科學
天氣
氣候
氣象觀測
天氣觀測網
2016.06.01
北極熊不吃企鵝
作者 / 翁紹益/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現為...
558期
分佈在北極圈的北極熊與在南半球的企鵝同樣都生活在寒冷的環境中,也因此時常被人們亂點鴛鴦譜,成為童話中相親相愛的鄰居。但現實總是殘酷的,這兩物種就像牛郎與織女永遠只能在地球的兩邊遙遙相望,不可能碰頭(當然,...
南北極
北極熊
氣候
凍原
冰帽
風寒效應
棲位因子
邊緣效應
2016.06.01
解析複雜的生命現象—系統生物學
作者 / 阮雪芬/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研...
558期
系統生物學結合了計算和實驗方法來分析複雜的生物系統,主要著重在以系統的角度了解生物體內分子的功能和活性,是一門可以應用於探索各種生物學問題的研究方法。
基因體學
DNA序列資訊
訊息核糖核酸
蛋白體學
質譜技術
無膠體技術
2016.06.01
大數據分析—探索老藥新用
作者 / 黃振綜/現為臺灣大學生醫電子與資訊學研究所博士班學...
558期
藥物研發是一種極費工時且具高風險、高產值之過程,一個成功的新藥從開發到上市平均需耗費10~15年,開發成本甚至高達數億美元。研發過程包含三大階段:藥物探索、臨床前試驗與臨床試驗。
藥物
多標靶藥理
標靶分子
基因表現圖譜
系統生物學
2016.06.01
網路生物學—以「網路」探索生命奧妙
作者 / 許家郎/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558期
「網路」是一群點與線的集合,點代表一個物件,而線代表兩個物件的「關聯性」, 此關聯性可以很具體,也可能很抽象。
細胞
代謝反應
轉錄因子
生物網路
2016.06.01
超薄電視的未來(上)—— LTPS、IGZO、OLED 技術
作者 / 曲建仲/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美商德州儀器公司...
558期
鴻夏戀終於簽約了,鴻海取得夏普夢寐以求的LTPS、IGZO、OLED等6大關鍵技術佔據了所有的新聞版面,號稱這些技術足以抗衡三星新一代的顯示器技術,到底什麼是LTPS、IGZO?什麼又是OLED?這些新的面板技術與目前的液晶顯示...
液晶顯示器
薄膜電晶體
面板技術
2016.06.01
在海底深處竊聽海洋生態的多樣性
作者 / 林子皓/國立臺灣大學生態演化所博士後研究員、臺灣聲...
558期
聽海洋中的聲音能做甚麼?是研究如何偵測潛水艇嗎?這是我在研究過程中最常被問的問題。其實,會想到要透過聽聲音來研究海洋動物的生態習性,都要從一次出海調查中華白海豚的經驗談起。
中華白海豚
生態習性
被動式聲學
科技
海洋動物聲學
海洋生態
2016.05.01
屬於自己的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
作者 / 曾世平/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碩士,現任國家太...
557期
自從1957年蘇聯發射全球第一枚人造衛星–史波尼一號(Sputnik I),多年以來,利用衛星科技來實現過去許多辦不到的功能,例如通訊、導航、災防、環保、氣象等等,太空應用的廣度與深度無遠弗屆。
衛星
衛星科技
太空科技
福衛五號
衛星遙測技術
太空科學
2016.04.01
從人工到自動 氣象觀測儀器改良大躍進
作者 / 宋紹良/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碩士,現為中央氣...
556期
氣象觀測是天氣預報及大氣科學研究之基礎。自古以來,天氣與人類活動息息相關,人們很早就試圖了解大氣中各種現象的狀態及變化情形,從每個人自身的感受出發,用眼睛、用身體去感知所處環境的天氣變化,日復一日,人類對...
氣象觀測
大氣科學
熱平衡
液柱式溫度計
2016.03.01
聲波的頻率跟音高、明亮度有何關係?
作者 / 蔡振家/臺灣大學物理系學士、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所...
555期
聲波的產生,通常來自於物體的振動,聲波的頻率就是該物體的振動頻率。舉例而言,人們講話與唱歌時的聲波,其頻率就是當時聲帶的振動頻率。
聲波
頻率
心理量
物理量
音程
八度音程
音樂
2016.03.01
生醫急先鋒─小小斑馬魚
作者 / 陳曜鴻/淡江大學化學系教授,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
555期
「魚兒魚兒水中游,游來游去樂悠悠。」養魚,是很多人共同的兒時回憶。養魚可以怡情養性,有些人則是養魚美化環境。小魚還可以被賦予那些神聖的使命呢?
斑馬魚
模式物種
脊椎動物
實驗動物
2016.03.01
創造化學分子何其美妙—中研院醣分子專家吳宗益專訪
作者 / 許雅筑/本刊編輯,臺灣大學動物所碩士。理想是用平易...
555期
專心致志做自己喜愛且擅長的事,並獲頒美國化學會醣科學「年輕研究學者獎」,這個和生物題材息息相關的化學獎項,標誌著吳宗益從化學踏足到生物領域的初步成功。「其實是巧合。」吳宗益帶著親切的笑容,侃侃而談他投入醣...
吳宗益專訪
生物
化學
2016.02.01
在天空中作畫—夜光雲與貝母雲
作者 / 王國英/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學士、碩士,英國劍橋大學...
554期
大氣裡雲的現象主要是出現在對流層範圍(從地面到10~15公里高度),我們所熟悉的夏季積雨雲、冬季層雲、天空晴朗時看到的卷雲等皆出現在對流層裡,或是對流層頂附近的區域。
雲
水氣分子
大氣
短波輻射
垂直熱力結構
增溫層
中氣層
平流層
對流層
2016.01.01
細胞中的媒人-如何用大數據分析微小RNA的動態調控
作者 / 蔡孟勳/臺灣大學生農學院生物科技研究所副教授,從在...
553期
繁忙的社會中,大家都為了生活而努力忙著,常常不小心就誤了自己的終身大事,不是沒能找到對的另外一半,就是談得來的兩個人缺了臨門一腳,始終在「友達以上,戀人未滿」的狀態。
細胞
RNA聚合酶
microRNA
基因調控
2016.01.01
為何我們要使用食品添加物?
作者 / 許庭禎/現任職於振源食品科技,為學界、業界常見專家...
553期
食品添加物,包含天然物、化學品、天然物衍生的化學品與「等同天然」的化學品;等同天然代表該化學品的化學結構與天然成分完全相同,但製造方式是以化學合成或酵素分解的方式產生。
食品添加物
攝食量風險
4–甲基咪唑
丙烯醯胺
2015.12.01
2015諾貝爾生醫獎-寄生蟲病依舊糾纏人類
作者 / 施秀惠/現任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臺灣養殖漁...
552期
今(2015)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之貢獻為研發抗寄生蟲藥物,大幅提升人類健康。相較於傳播迅速且致死率高的病毒和細菌性疾病,世人對久遭忽視之寄生蟲病明顯陌生而無感;而始於1901年的諾貝爾獎,百餘年來亦僅兩度獎勵寄生...
諾貝爾
生醫獎
寄生蟲
瘧疾
疫苗
蚊子
病媒蚊
運動神經
默克
2015.11.01
布爾與電腦
作者 / 項潔/臺灣大學資訊工程系特聘教授,兼任臺大數位人文...
551期
布爾邏輯使得二進制在電子元件上得以實現,並且能夠進行基本的算術演算。從前巴貝奇雖然能設計,卻無法建造的可變換程序的計算機,到二十世紀中葉終於在布爾邏輯的基礎上得以完成。布爾對於電腦與資訊時代人類文明的影響...
布爾
布爾代數
電腦
程式
運算
2015.10.01
臺灣造山知多少?噪訊地震學告訴你
作者 / 黃梓殷/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陳映年/國立臺灣大...
550期
身為臺灣人,焉能不知臺灣之美?「依山傍海」是很多人對自己故鄉的描述,也是本島地景最大的特色。臺灣島有三分之二的面積被山地及丘陵所覆蓋,其中更有超過260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密度堪稱為世界之最。sesr
地震波
岩石圈
板塊
板塊構造學說
地質學
薄皮理論
造山作用
2015.09.01
抗PD-1抗體的免疫療法-本庶佑發現的免疫煞車裝置
作者 / 李柏諺、繆希椿(李柏諺為臺灣大學醫學院免疫所碩士;...
549期
當艾利森發現T細胞受體的蛋白質結構,並且研究CTLA-4分子的同時,本庶佑卻誤打誤撞地發現了PD-1分子,從分子生物學跨入了免疫學的領域。
T細胞
程序性細胞死亡
樹突細胞
癌細胞
先天免疫抗性
後天免疫抗性
2015.06.01
霧霾迷濛中的大氣物理與化學
作者 / 陳維婷/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助理教授。
546期
「霧」、「霾」常令人混淆,它們有什麼不一樣?讓我們以大氣物理的觀點,來輕揭兩者的面紗!
霧
輻射霧
平流霧
霾
霾害
氣膠微粒
2015.05.01
數位影像密碼學
作者 / 曾正男/臺灣大學數學博士,曾為政治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545期
肉眼所見的常常不一定是事實,在影像密碼的領域中更是如此。有時候,危險正潛藏於你所下載的圖片中……
科幻電影
訊息傳遞
數位影像
密碼學
視覺密碼
2015.01.01
天氣現象與動力機制-由臺灣的劇烈天氣現象說起
作者 / 蘇世顥/任教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劉清煌/任教文化大...
541期
「天氣如何?」相信在每個人的生活經歷中,一定有問過這樣一句話。這代表了我們都瞭解天氣是多變且難以掌握的現象,卻時時刻刻的影響我們的生活,所以才需要不斷關心它的變化。
天氣
颱風
龍捲風
對流
2015.01.01
來自天然的樂趣 法布爾的昆蟲記
作者 / 王庭碩/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博士生。楊恩誠/任教臺灣大...
541期
清朝作家沈復的散文集《浮生六記》裡,〈兒時記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篇章,文中盡是他童年對於昆蟲的想像與快樂。而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更是投入,將他畢生所熱愛的昆蟲研究,集結成巨作《昆蟲記》。這部由人生與自然交織...
法布爾
昆蟲
《昆蟲記》
動物行為學
2015.01.01
明星研究船-海研一號
作者 / 詹森/任教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541期
海研一號是臺灣第一艘專為海洋研究而興建的研究船,30年來不斷默默地、忙碌的刻劃著臺灣海洋研究向前邁進的痕跡。
海研一號
海洋
海洋探測
科技
2015.01.01
水中最強生物 橈足類
作者 / 鄭有容/任職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541期
橈足類,水中最善變的生物,因游泳肢外形類似船槳,獲得橈足的封號。牠們分佈廣泛、種類繁多、適應力強,更是維護水域生態系的重要角色。但其實牠們的存在鮮少人知,蹤跡卻是處處可見⋯⋯
橈足類
生態系
演化適應
生物
生態釋放
2015.01.01
質譜分析在食品安全上的應用
作者 / 呂廷璋/任教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
541期
攤販前張貼的分析報告、小吃店門口的掛保證,是哪個機器如此強大,帶我們度過飲食風暴,守住食品安全的最後防線?想要讀懂報告上的數據,那就先認識質譜儀吧!
質譜儀
質譜分析
分子
氣相層析法
串聯質譜法
質量
«
1
2
3
4
5
6
7
8
9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資料總數:25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