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5.06.01
漂泊的海洋植物
作者 / 鍾至青/曾任臺北縣社區大學講師,現任為海洋大學環態...
546期
細微的小小植物們,連結了光,水,與空氣。它們不只是食物鏈的最前端,同時也是萬物生命的能量來源。
光合作用
溫室效應
浮游植物
單細胞微生物
碳循環
藻類
2015.06.01
從那百分之一出來
作者 / 霍特 Nathalia Holt
546期
在一九九三年於柏林舉行的國際愛滋病研討會上(這是史上最讓人沮喪的愛滋病會議),耶森正等著聽華克發表演說。在那前一年,即一九九二年,華克發現了一位奇特的病患;這位病患於一九七八年在舊金山感染HIV,但是當時他...
愛滋病
免疫系統
細胞
病毒
2015.05.01
吃飯皇帝大
作者 / 陳妙嫻/畢業於臺大動物系、生態演化所;任教於板橋高...
545期
為什麼人需要消化所吃過的東西? 為什麼我們的消化道分為胃、小腸與大腸等器官?為什麼胃液這麼酸? 這次我們就來問問課本沒說的事。
消化道
細胞
細胞膜
蛋白質
消化作用
胞飲作用
胞內消化
胞外消化
2015.04.01
胰臟癌抗體IL-17RB減緩癌細胞轉移!
作者 / 編輯部
544期
中研院與臺大醫院合作,打造抗胰臟癌細胞表面的IL-17RB抗體,且此抗體已被証實可以減緩胰臟癌細胞轉移。
胰臟
癌細胞
IL-17RB抗體
細胞
淋巴液
血液
腫瘤細胞
2015.04.01
科學怪雞 人工美味?
作者 / 編輯部
544期
還記得2013年,荷蘭科學家製作出第一份的試管牛肉漢堡排嗎?現在,以色列的研究人員要挑戰一份更難的菜單——全世界首發的實驗室培養雞肉!
肌肉組織
幹細胞
溫室氣體
肉品
2015.03.01
奈米魔鬼氈 癌症診療減負擔
作者 / 編輯部
543期
中研院化學研究所與國外研究團隊合作,研發出新型循環腫瘤細胞萃取系統。此系統利用奈米魔鬼氈,可以有效的從癌症病患的血液樣本中萃取出癌細胞。
奈米魔鬼氈
癌細胞
腫瘤細胞
基因突變分析
矽奈米線
抗體
2015.02.01
頭髮再生新發現
作者 / 編輯部
542期
西班牙國立癌症中心發現,巨噬細胞也負責激活皮膚內擁有再生能力的幹細胞,誘導毛髮生長。
巨噬細胞
幹細胞
白血球
蛋白質
毛髮
2015.02.01
寒冷使人瘦?
作者 / 編輯部
542期
美國研究人員在《分子細胞》(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期刊上表示,寒冷的環境有助於人類體內的褐色脂肪(brown adipose tissue)增加。
褐色脂肪
粒線體
產熱素
轉錄因子
細胞
2015.02.01
真的只是運氣差嗎?
作者 / 歐陽太閒/就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542期
閱讀新聞時,我們一不小心就掉入過度解讀的陷阱……
抑癌基因
癌症
細胞
基因
幹細胞
終生罹癌風險
斯皮爾曼係數
2015.02.01
天然的尚好 森林裡的藥方
作者 / 王升陽/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及中研院農業生物技...
542期
森林中多樣化的林木,在周而復始的生活週期裡,除了作為木材,更能製造出對人類生活有益的產物,拓展新的存在價值。這就跟著我們上山採藥去!
木材
醫療
癌症
紫杉醇
癌細胞
森林
樟科植物
2015.01.01
看見活體生物!顯微新技術
作者 / 編輯部
541期
一直以來,科學家不斷研發功能更強的顯微鏡,希望能夠觀察活體生物結構。
生物
活體細胞
細胞
自由基
蛋白質
顯微鏡
2015.01.01
世紀之謎:青黴素
作者 / 編輯部
541期
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發現了世界上第一種抗生素——青黴素(Penicillin)。
抗生素
青黴素
細胞壁
細菌
2014.12.01
顯微鏡變顯「奈」鏡了!
作者 / 林宮玄/任職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540期
超解析螢光顯微鏡的發明,獲得了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肯定。光學顯微鏡的進展,究竟是如何將影像解析度從「微米」尺度縮小到「奈米」尺度……
阿貝繞射極限
顯微鏡
光學顯微鏡
細胞
奈米
光學影像
2014.12.01
演化新招術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40期
在四十多年前,我首度修習醫學微生物學時,就被那些個別病菌的繁雜特性,整得惶惶不安,不知如何面對考試。
細胞
蛋白質
腸毒素
金黃葡萄球菌
細胞壁
細菌
2014.12.01
細菌成為基因錄音機
作者 / 編輯部
540期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發展出一種稱為「基因錄音機」的技術,將大腸桿菌的基因組轉變為可以長期儲存資料的媒介。這種新的資料儲存策略,突破了許多既有在細菌基因中儲存資料的技術瓶頸。
基因
基因錄音機
大腸桿菌
細菌
細胞
2014.11.01
細胞傳輸異常 癌症新機制
作者 / 編輯部
539期
成功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發現,細胞傳輸系統異常導致癌症的新機制。當細胞內的蛋白質Rab37表現量不足或者過低時,會導致癌細胞轉移、復發及惡化。
細胞
蛋白質Rab37
癌細胞
蛋白酶
標靶藥物
2014.11.01
不會再失眠了?
作者 / 編輯部
539期
哈佛醫學院以及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生物醫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腦幹內的睡眠促進迴路,顯示人類是如何進入深層睡眠。
睡眠
腦幹
γ–胺基丁酸
神經細胞
2014.10.01
簡單的讓皮膚細胞轉變成白血球
作者 / 編輯部
538期
這絕對是史上頭一遭!科學家把人類表皮細胞移植成為白血球細胞,成為免疫系統中面對入侵者的第一線戰士!
白血球
癌細胞
皮膚細胞
免疫力
間接譜系重編技術
醫療
2014.10.01
讓生病的細胞自己製藥
作者 / 編輯部
538期
美國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研究人員以細胞作為反應容器、疾病的病因作為催化劑,來進行疾病治療。
細胞
血腦屏障
強直性肌肉失養症
遺傳性疾病
2014.10.01
從腸道控制全身老化速度
作者 / 編輯部
538期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科學家發現,如果增加果蠅腸道中的AMPK(5'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基因表現,會使果蠅壽命增加30%,平均壽命從6週增加至8週,而果蠅身體健康不會出現任何改變。
抗老化研究
自噬作用
AMPK基因
腸道細胞
2014.09.01
吃辣椒降低大腸腫瘤發生率
作者 / 編輯部
537期
美國加州大學研究發現,在辣椒中所含有的成分辣椒素「Capsaicin」,能使老鼠大腸內部的受體TRPV1緩慢的被活化,激發的反應能降低產生大腸腫瘤的風險。
辣椒素
胃腸道癌
大腸腫瘤
TRPV1
EGFR
癌細胞
2014.09.01
腺體癌症幹細胞的治療與診斷
作者 / 編輯部
537期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副研究員蔡坤志醫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將造成腺體癌症惡化有關的主宰基因ASPM抑制後,可有效的控制癌症幹細胞的數目及活性
腺體癌症
癌症
幹細胞
腫瘤
ASPM基因
2014.08.01
會變形的蛋白質
作者 / 陳妙嫻/任教板橋高中生物科。
536期
DNA上的遺傳密碼,會決定構成蛋白質之胺基酸序列,進而決定細胞內蛋白質的結構。
DNA
胺基酸
蛋白質
酵素
細胞
輔酶
2014.08.01
自己在家做醫生?微機電系統於居家健康檢測的趨勢
作者 / 陳柏翰/任職臺灣大學電子工程學研究所。薛孝庭/任職...
536期
因應未來個人化居家照護之醫療需求,微機電技術運用於微分析系統已成為發展中的重要科技。
微機電技術
科技
醫療
居家照護
生醫檢測
聚合酶鏈式反應
離心法
親和性分離法
流式細胞分析儀
2014.08.01
可以鑑定各種菌類的新裝置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團隊,曾成功的利用滲透膜的方式,從自然環境中分離菌種,但由於自然界物競天擇的特性,使得一般實驗室內的分離方法,不易取得大量的物種。
滲透
細胞
大腸桿菌
銅綠假單胞菌
菌株
2014.07.01
幹細胞的爭論
作者 / 江建勳/任教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
535期
任何細胞都能非常容易被反轉至前胚胎狀態,這革命性發現可預告新治療方法及複製技術。陸續出現的爭論卻讓人懷疑,這是革命還是騙局?
幹細胞
醫學
細胞
胚胎
再生醫學
體細胞
基因
淋巴球
白血球
基因標記
2014.07.01
以微知著,驗明正身—生物鑑識
作者 / 蒲長恩/法務部調查局鑑識科學處副處長。
535期
生物鑑識為鑑識科學的重要領域之一,運用生物技術觀察、分析檢體或犯罪證物,用來鑑別證物來自何種物種、來自那一個體,與研判個體之間的血緣關係。
生物技術
生物鑑識
科學
鑑識科學
DNA鑑識
DNA
聚合酶連鎖反應
細胞
染色體
2014.07.01
HOW「毒」YOU「毒」?
作者 / 趙軒翎/本刊編輯。
535期
藥與毒是一體的兩面,藥物在醫療正常用途使用下可治病,然在人們為求興奮、迷幻及刺激等短暫感覺下「濫用藥物」,致使它成為「毒」來毒害我們的身體,不僅會改變我們腦的意識,也會造成身體不可逆的傷害。
毒品
中樞神經
海洛因
神經傳導物質
大腦
大麻
古柯鹼
搖頭丸
安非他命
細胞
2014.07.01
癌症新方向可能為新陳代謝疾病
作者 / 編輯部
535期
國家衛生研究院龔行健院長、清華大學王雯靜教授以及王鴻俊博士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對癌症提出了新的想法:「癌症可能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研究團隊突破性地找到調控癌細胞葡萄糖代謝,進而造成腫瘤增生的機制。
癌症
癌細胞
葡萄糖
乳酸
二氧化碳
細胞
JMJD5
PKM2
新陳代謝
2014.06.01
拓樸酶現形 抗癌藥改良根基—臺大醫學院生化所詹迺立...
作者 / 趙軒翎/科學月刊編輯。
534期
DNA的雙股螺旋為最廣為人知的結構之一,1953年由華生和克里克的解構,也成為結構生物學領域早期成功解出結構的經典範例。
拓樸異構酶
結構生物學
血紅蛋白
氧氣
蛋白質
滅必治
抗癌藥物
癌細胞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資料總數:33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