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9.06.02
人類世, 是危機或轉機?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594期
玻璃、塑膠和人造金屬等物質,是人類生活在這片土地後刻畫出的軌跡,而人類世,則為人們活動後所創造的地質年代。人類世一詞的出現,不只是為了提醒人們,所作所為都可能改變地球系統,也期望透過此概念,進一步勾勒出人...
地質年代
全新世
地質學
人類世
生態系統
氣候
人口
永續發展
全球暖化
2018.12.01
2018諾貝爾經濟獎 —「永續與成長」的啟示
作者 / 莊奕琦/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政大經濟學系...
588期
在全球金融風暴後,世界經濟復甦的腳步緩慢、反全球化保護主義的逆襲和邇來中美貿易戰觸發瀰漫的不穩定性波動,讓全球長期發展令人堪慮。另一方面,溫室效應與氣候變遷對人類生存帶來前所未有的威脅,聯合國日前發布的報...
諾貝爾經濟獎
永續發展
2018.09.01
量子電腦研究發展邁進一步
作者 / 編輯部
441期
【本刊訊】不同於傳統電腦的二進位演算方式,量子電腦利用的是電子自旋的演算,大大加快了運算的速度,傳統電腦需要5天才能運算出的結果,量子電腦只需僅僅幾分鐘的時間。
量子電腦
電子自旋
2018.05.01
日常語言是否能反映出人的自我發展?
作者 / 編輯部
581期
與個性有關的自我發展(ego development) , 似乎也與自然語言有所連結。
語言
自我發展
2018.04.01
承先開創研究、後起新藥發展—李德章、蘇燦隆專訪
作者 / 李依庭/本刊編輯。
580期
身處在資訊爆炸與收集情報容易的大環境中,癌症,已是屢見不鮮、見怪不怪的一詞。但若是癌症降臨在自己或親友身上時,不論先前對於癌症的認識有多少,人人都期望能透過治療消滅或與癌症和平共處。
新藥
李德章
蘇燦隆
2018.03.01
2018全球魚客松競賽 幫助海洋、漁業永續發展
作者 / 編輯部
435期
近年來,因垃圾與塑膠微粒等汙染,使海洋生態、漁業發展面臨各種挑戰,為了防止海洋生態持續惡化,自2014年起,美國國務院與非營利組織HackerNest共同舉辦「魚客松(Fishackathon)」競賽,期望每年能透過競賽讓更多研究...
魚客松競賽
海洋生態
2018.02.01
從愛因斯坦方程式到超級電腦黑洞模擬-數値相對論發展...
作者 / 林俊鈺/國研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副研究員,協助推廣...
578期
就在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 1915)及重力波的 預測(1916)之後的百年,重力 波物理儼然進入另一個階段:在美國的兩座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LIGO)於 2015 年 9 月首次觀測到雙黑洞碰撞事件; 以及2017 年...
愛因斯坦
超級電腦
黑洞模擬
數値相對論
2018.01.01
有機廢棄物再利用及快速處理技術之發展
作者 / 陳仁炫/國立中興大學名譽教授,34屆全國十大傑出農業...
577期
農業、畜牧業、食品加工業、釀酒工廠等產出之廢棄物量甚鉅,若未採取適當處理常會造成環境的危害,如臭味、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等,及對人畜安全的威脅。
有機
廢棄物
技術
畜牧
農業
2017.12.01
區塊鏈應用發展與案例分析研討會 探討金融科技新發展
作者 / 李依庭/本刊主編
432期
近年來網路世代的串燒,貨幣的方式也不再侷限於鈔票、信用卡和銀行等實體脈絡的連結,新興網路貨幣比特幣(Bitcoin)、區塊鏈(blockchain)的應用興起,也顛覆了人們對於金融科技的想像。
區塊鏈
金融科技
2017.11.01
有機廢棄物再利用 及快速處理技術之發展
作者 / 楊秋忠/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學博士,現為中央研...
575期
在全球高度重視「氣候變遷、節能減碳與永續發展」的思潮帶動下,有機廢棄物再利用的「綠色環保」概念成為當今的重要價值。人類生活中大量有機廢棄物,若不當處理,將造成環境污染及危害人畜健康。
有機廢棄物
再生利用
2017.10.01
無線行動通訊—過去的發展以及未來的挑戰
作者 / 蔡作敏/中正大學電機系教授
430期
第五代行動通訊在第四代行動通訊實行之後沒多久就開始進行討論了。而本文會從行動通訊的技術演進開始談起。再談到第五代行動通訊最大特點——波束合成技術。討論中也包含了波束合成技術的原理以及實現的挑戰。
行動通訊
過去
未來
2017.10.01
3D列印市場概觀及桌上型3D列印機發展趨勢
作者 / 宋宜駿/國立中山大學機電研究所博士,於國立臺灣科技...
430期
在90年代經典電影「不可能的任務 (Mission: Impossible)」中,由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所飾演的男主角伊森韓特使用軟性臉部模型偽裝成其他人而成功的潛入敵營或是從脫離險境的劇情撼動了每一個影迷同時深植人心,電...
3D列印
2017.09.01
成大團隊研究綠能發展與生態保育之間的平衡榮獲國家地...
作者 / 編輯部
429期
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為美國在1988年所創立的非營利科學與教育組織,除了為人所熟知的國家地理雜誌與國家地理頻道外,也積極對於國際性地理環境相關議題進行探討,更舉辦National Geographic...
綠能發展
生態保育
2017.07.01
突圍—張昭鼎紀念研討會後記
作者 / 蔡孟利/宜蘭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特聘教授。
571期
臺灣的技職教育,特別是與工業相關的高等技職教育, 在過去20年的改制浪潮中,有著結構上根本的變化。原本所強調與產業結合的實作精神,在競逐升格、競逐學生、競逐排名與競逐經費的雜務中逐漸消磨。
技職教育
創新發展
教育體制
張昭鼎紀念研討會
2017.06.01
手持螢幕裝置阻礙幼兒語言發展
作者 / 編輯部
570期
2017.06.01
東沙珊瑚記錄21世紀人類排放氮對遠洋的影響
作者 / 任昊佳/臺大地質系助理教授,普林斯頓大學博士,主要...
570期
海洋浮游植物與所有生物一樣,需要氮才能生長,雖然空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氣,但是氮氣不能為大多數浮游植物使用,它們只能使用某些氮的形式,像是胺、硝酸鹽或有機氮等。
氮
遠洋
東沙珊瑚
2017.06.01
生活中的休閒食品——擠壓加工技術原理與應用
作者 / 林貞信/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農業暨生物工程學博士,現為...
570期
擠壓加工技術(extrusion processing technology)的發展,源自於西方20 世紀初的科技,簡單的定義是運用擠 壓機(extruder), 加工處理米穀、 豆類原料,成為中間(intermediate) 或完成(finished)產物的一種技術。...
休閒食品
加工技術
擠壓加工技術
2017.06.01
臺灣藻類產業未來發展的挑戰與機會
作者 / 林翰佳/海洋大學生命科學暨生物科技學系系主任。 顏...
426期
我們的日常生活用品,有許多關鍵成分其實是由藻類所提供。例如從海洋紅藻中所提煉的鹿角菜膠,如果沒有它,我們每天在用的牙膏放久了就會「油水分離」;又例如海洋矽藻外殼所形成的矽藻土,是工業上很重要的過濾材料,也...
藻類
產業
2017.06.01
從商業財務到遺囑財產——現代的監理科技與未來發展
作者 / 廖世偉。張誌叡。鄭旭高
426期
監理科技(Regtech),或稱法遵科技係利用新技術達成監理要求。常見之監理手段包含依法行政、以財權制衡政權(如立法院以預決算審議把關行政院政策)。
商業財務
遺囑財產
監理科技
2017.05.01
當科技與金融服務結合-金融科技的發展與未來
作者 / 廖世偉/在矽谷工作22年,任職過史丹福、Google和...
425期
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 Fintech)可說是眼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那麼什麼是金融科技?簡單的說,運用科技將傳統金融服務之效率與效果提升,即是金融科技。
金融
科技
2017.05.01
臺灣發展綠能產業的策略
作者 / 黃得瑞/沙崙綠能科學城籌備辦公室主任,國立交通大學...
425期
綠色能源(Green Energy)可以說是對環境友善且低溫室氣體排放(或低二氧化碳排放)的潔凈能源(Clean Energy)。主要包括一般所謂的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力發電、生質能、地熱、海洋能及氫能等。
綠能
能源自主
經濟
2017.04.01
成大研究指出生態系改變對人類生活影響深遠
作者 / 編輯部
424期
氣候變遷導致生物分布改變,已經全面影響生態系與人類生活。氣候變遷造成生物分布改變,但生物分布改變又帶來什麼影響?
生態系
氣候
生活
永續發展
2017.03.01
生質航空燃油的發展與規範
作者 / 林威廷,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所副研究員、萬皓鵬,工業...
423期
自從萊特兄弟於1903年的「飛行者」試飛成功以來,飛機已經成為現今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然而蓬勃的飛航運輸亦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可能使現已逐漸惡化的溫室效應更加嚴重。
生質航空燃油
2017.03.01
從紀錄到敘事—電影剪接起源與發展
作者 / 李明宇/英國格拉斯哥大學電影博士,世新大學廣播電視...
567期
電影是一門迷人的藝術,其中各個技術部分對於影片都有一定的貢獻,不管是導演、攝影、燈光、剪接、道具等等。然而,除了導演之外,有這麼樣的一個觀點:影片成就,剪接佔了相當重要的一部分。
紀錄
電影
起源發展
鏡頭
剪接
劇情
2017.02.01
再生能源的新發展
作者 / 編輯部
566期
《巴黎協議》(Paris Agreement),是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而由全球共定訂定且落實的協定,包含減少二氧化碳(CO2) 的排放。所以近期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再生能源
人工葉
異質雙光電極
二氧化碳
2017.01.01
陳剛:發展綠能解決全球暖化的迫切問題
作者 / 林宮玄/本刊副總編輯。 文詠萱/本刊編輯。
565期
陳剛教授任職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機械系,除了在工程上的研究,研究的主題也常牽涉到基礎科學,並發表在物理領域的權威期刊。
綠能
全球暖化
專訪
2016.12.01
如何應對人工智慧發展帶來的挑戰─解讀白宮人工智慧白...
作者 / 歐陽太閒/就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機工程研究所博士班...
564期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廣泛地指有能力自行做出合理決策以解決現實世界中的複雜問題的人造系統,其可能有能力進行邏輯推理、計畫、知識學習、表達、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感知...
人工智慧
技術
道德
社會
2016.10.01
臺灣農業發展展望—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曹啟鴻主委訪談
作者 / 韓玉山/臺大漁業科學研究所教授。
562期
臺灣具備優越的地理與氣候環境多樣性,造就陸地物種的多樣性,加上四周環海,魚蝦貝類種類豐富,農林漁牧業因而得以蓬勃發展,是支持臺灣經濟的基礎產業。
農業
曹啟鴻主委
政策
追溯制度
雜糧產業
2016.09.01
科學傳播的發展創新與社會責任 ─《科學美國人》總編...
作者 / 黃正球/歐陽太閒
561期
在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網路資訊傳播飛速的全球化環境衝擊下,科學月刊很好奇一個創立於1845年的經典科普期刊《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是如何運用網路傳播工具與新世代溝通,同時兼顧保有紙本閱讀習慣的傳...
科學傳播
科學美國人
專訪
2016.06.01
科學哲學的新發展方向
作者 / 嚴如玉/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約翰霍普金...
558期
「你對哲學的印象是什麼?」這是我教陽明大一哲學概論時,最喜歡問學生的第一個問題。我很好奇,當下的大學生們,對哲學的掌握,到底是誤解多還是理解多呢?
哲學
科學哲學
自然哲學
分析哲學
邏輯
«
1
2
3
4
5
6
7
8
9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資料總數:24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