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0.04.01
有人在家嗎?嘗試敲響外星人家門的SETI@home
作者 /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604期
人類不斷在無垠的宇宙中尋找類似自己的生物體,雖然機會十分渺茫,卻始終澆不熄外星愛好者對於未知領域的熱情。20多年前啟動的 SETI@home計畫,讓普羅大眾也能與科學家並肩作戰,一同找尋外星文明。如今SETI@home即將結...
宇宙
外星人
SETI@home
螢幕保護程式
碳氫氧
天文學
天體電波訊號
宇宙動物園
2020.03.01
蒼藍一粟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國...
603期
「再仔細看一眼那小點吧。那是這兒。那是家。那是我們。(Look again at that dot. That’s here. That’s home. That’s us.)」-卡爾.薩根(Carl Sagan)
航海家1號太空船
太空
太陽系天體
星等
地球
光譜
宇宙
2020.02.01
生醫發展第一線的無名英雄—實驗小鼠的使用與倫理
作者 / 張家宜∕臺大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副主任及技正。游益興...
602期
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動物試驗(animal testing)是一種透過人類以外的動物進行實驗,用以預期或驗證對於人體生理、病理上等影響。而這些實驗動物 (laboratory animals),從斑馬魚到非人類靈長類動物都有,其中,囓齒...
動物試驗
人類龐貝氏症
研究倫理
生醫
2019.11.29
2019 諾貝爾生醫獎 進階篇 破解細胞感測氧氣與缺氧調...
作者 / 賴銘志/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助理教授及林口長庚醫院大...
600期
呼吸,是生物的一種生理現象,而氧氣,則為生物賴以為生的氣體。生物如何感知、調節身體內的氧氣量,並在缺氧下做適度的調節,其分子機制現今則成功被科學家發現,讓人們對其背後的分子機制有更深入的了解。
紅血球
細胞
氧氣
呼吸
血管
貧血症
HIF-1α蛋白
2019.11.29
2019 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宙學
作者 / 蔣龍毅/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主...
600期
皮博斯為宇宙學的巨擘,他在暗物質、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宇宙物理學的貢獻良多,也讓世人更加了解宇宙的本質與起源。
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宙
演化模型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2019.11.29
學界未盡的公共社會責任?從學術文章的付費巨牆談起
作者 / 甘偵蓉/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學者。
600期
科研新知應受商業行為的制約,還是開放給人們閱讀討論?在這個網路普及的時代,研究工作者苦心經營的成果,仍難以直接與社會大眾對話。此外,學術商業出版的大手卡在其中,看似維持學術文章品質,實則為牟財利使科學裹足...
公共社會責任
學術文章
付費巨牆
資訊
數位時代
2019.11.29
科月五十之檢視現在 轉動,科學教育的齒輪─《科學月...
作者 /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600期
為了準備《科學月刊》五十周年紀念,各項活動在編輯部和一群科月朋友們的協助下,目前仍持續進行中。過去,筆者曾參加科月四十的相關活動,並與李國偉老師共同規劃和推動2010年科普閱讀年系列活動,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
科學教育
科月五十
2019.11.01
懸吊拱橋的結構與破壞緣由
作者 / 周中哲/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兼工學院副院長,國震...
599期
上(2019年10)月所發生的南方澳斷橋事件造成嚴重災情,而作為懸吊拱橋的南方澳大橋,到底結構如何設計?橋體本身又面臨了什麼樣的損毀與破壞?
拱結構
雙拱橋
建築
關渡大橋
南方澳大橋
拱橋
2019.06.02
有無利益衝突,誰說了算? 從美國醫學研究未揭露利益的...
作者 / 甘偵蓉/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助理研究學者、...
594期
研究利益衝突,是指研究人員在專業上必須列為首要考量 的利益,可能在追求私人或次要利益的過程中受到減損或 負向影響,甚至因而未能遵守相關法律或專業倫理。而醫 學研究與商業利益,是 1 加 1 大於 2 的協同共榮,還是...
論文
醫學
利益衝突
2019.05.01
巨木在哪裡? 空載光達技術應用於樹木高度的測量
作者 / 李崇誠/國立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博士後研究...
449期
在臺灣,存在千年以上的巨木會被稱為神木,傳統的習俗認為當樹木樹齡高達千年時其存有靈性,撇開這些民間習俗不說,至少可以得知大眾對於神木等級的巨木都有敬仰之情。說到神木,許多人都會想到阿里山神木群,其樹齡高達...
巨木
空載光達技術
2019.03.01
是憂患儲電還是間接浪費?走看液流電池的優化與革命
作者 / 周宜欣/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研究所博士生、行政院原子...
591期
為減緩溫室效應,全球能源來源勢必朝向風能、太陽能與潮汐能發展。可再生能源的電能輸出深受氣候影響,具不穩定與間歇性特質;而儲能技術的運用,將有效改善可再生能源的缺失,完美調節其不穩定的問題。
液流電池
電池
蓄電池
功率控制系統
2019.02.01
害怕細菌反撲的豬 逐漸失效的抗生素
作者 / 陳正文/出生於屏東,農科院動物醫學組組長。吳秀慧/...
590期
1950年,有學者發現飼料中添加低劑量抗生素可促進豬隻等家畜生長、改進飼料效率及預防疾病。抗生素可成功治療人與動物的細菌性疾病,但濫用或不當使用抗生素所導致的抗藥性,會對人類和動物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脅。
細菌
抗生素
豬
抗藥菌
2018.12.01
從巨石陣、曼哈頓到高雄 漫談日月的東起西落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88期
英國的巨石陣(Stonehenge)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大約距今5000年、甚至更早之前,就有人類活動 的跡象。由於缺乏文字的記錄,現代人只能透過考古學的證據來推測史前新石器時代當地社群的生活方式 和信仰。
天球座標
考古
2018.12.01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脈衝雷射
作者 / 林宮玄/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兼任本刊編輯委...
588期
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表彰雷射物理領域中2個技術的重要突破,其中一項為諾貝爾獎得主穆胡(Gérard Mourou)和史崔克蘭(Donna Strickland)發明的「啁啾脈衝放大(chirped pulse amplification)」,突破脈衝雷射強度的瓶...
諾貝爾物理學獎
脈衝雷射
2018.10.01
後H2020歐盟科研計畫:2021~2027 Horizon Europe趨勢...
作者 / 鍾蕙先/國家實驗研究院國際事務室專案助理研究員。 ...
442期
「歐盟科研架構計畫(Framework Programme, FP)系列」為一多年期計畫,經費主要來自該聯盟會員國挹注,而當中一名為「展望2020 (Horizon 2020, H2020)」的計畫,執行期為2014年~2020年,是目前全球最大型、且擁有高達...
歐盟科研計畫
趨勢觀察
2018.10.01
高能微中子天文學曙光乍現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86期
微中子在所有已知的基本粒子中,可算是科學家最不了解的一種。粒子物理標準模型裡的微中子只透過弱交互作用和其他粒子起反應,和光子一樣沒有靜止質量。
微中子
冰立方
天文學
2018.09.01
全民玩轉 LHC 公開實驗數據- 探索希格斯粒子之美!
作者 / 趙元/從事高能物理研究,也是自由軟體與開放原始 碼...
585期
在開始分析數據之前,要先介紹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實驗資料的格式。讀者如果 接觸過粒子物理分析,應該會聽過一套稱叫「ROOT」 的物件導向分析工具。
大型強子對撞機
希格斯粒子
粒子物理
2018.08.01
全民玩轉 LHC 公開實驗數據 用虛擬作業系統蓋一個探索...
作者 / 趙元/從事高能物理研究,也是自由軟體與開放原始 碼...
584期
2008年9月,位於瑞法邊境、全世界最大的粒子物理實驗室──歐洲核子研究組織(Organisation Européenne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 CERN)開始試運轉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進行試運轉,並於...
LHC 公開實驗數據
虛擬作業系統
2018.07.01
宇宙中的金屬是怎麼來的? 宇宙中重金屬元素的起源
作者 / 吳孟儒/現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 專...
583期
天上的星星會閃閃發亮與星球內部的核反應有關,核 反應在氦融合形成碳、氧、氮、······、鐵之後,即受 到能量守恆限制而無法繼續。其他比鐵更重的元素在 宇宙中是如何生成的呢?科學家從某一次的重力波觀 測中,找...
金屬
宇宙
起源
2018.06.01
再生研究新方向— 探索生物體內的再生
作者 / 陳振輝/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582期
為什麼要研究很會再生的動物?除了有趣、好奇心的驅使之外(要是讀者曾看過渦蟲、蠑螈再生的影片,當下是否也有過這樣的念頭:家裡的剪刀不知道放在哪裡?要是讓我在路上遇到這些動物,我也要來試試看它們的再生能力!)
生物
再生
2018.02.01
探測宇宙科學原理-重力波偵測器的概念與技術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78期
重力波研究在相對論誕生的100 年後戲劇性的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接二連三超乎預期的黑洞 雙星碰撞事件拿下2017 年諾貝 爾物理獎;中子星碰撞事件與全球觀測網同步更開啟了多元 訊息天文學(multi-messenger astronomy)...
宇宙科學
重力波
偵測器
2018.01.01
重力波獨白落幕,多角觀測閃亮登場--重力波、中子星與...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433期
一如許多人事前的預期,重力波研究毫無懸念的拿下了201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參閱《科學月刊》576期諾貝爾物理獎介紹)。然而,要讓大多數圈外人相信這些臂長3、4公里的雷射干涉儀可以分辨出信號振幅只有質子大小1/1000,...
重力波
中子星
LIGO
伽瑪射線爆
天文
2017.12.01
重力波獨白落幕 多角觀測閃亮登場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76期
一如許多人事前的預期,重力波研究毫無懸念的拿下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參閱《科學月刊》本期諾貝爾物理獎介紹)。然而,要讓大多數圈外人相信這些臂長3、4公 里的雷射干涉儀可以分辨出信號振幅只有質子大小千分之一,...
重力波
伽瑪射線爆
中子星
2017.11.01
喝野生茶有什麼不對?
作者 / 龔冠寧/林業試驗所六龜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431期
一說到臺灣山茶,我們必須先問,是哪一種茶?臺灣的茶、臺灣的山茶、還是臺灣山上的茶?而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臺灣茶。
野生茶
臺灣山茶
2017.10.01
可乘式燃料電池教具及趣味能源教育之推廣
作者 / 蕭德仁/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430期
在面臨溫室效應、全球暖化、能源短缺與環境惡化下,「能源」、「節能」與「環保」等議題也一再地發酵。因此,各種「潔淨能源」的研究、應用及推廣,均如火如荼的進行。
能源教育
燃料電池
2017.10.01
博士生之心理健康
作者 / 林宮玄/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兼任本刊副總編...
574期
早年對於學術界的印象,可能是一個較沒有壓力的環境, 然而近20年來已經改變。雖然跟部分業界相比,壓力仍 然較小,但年輕教授猝死的新聞偶會出現。
博士
心理健康
2017.10.01
野生動物觀察趣—紅外線自動相機
作者 / 張育誠/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碩士。羅昱超/中興大學森...
574期
在臺灣,近 20年來廣泛運用紅外線自動相機於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或科學研究,是一種針對中大型哺乳動物或地棲性鳥類功效尤其顯著的生態調查工具,例如屏東科技大學的姜博仁博士研究團隊在2001~2004 年間為了調查雲豹蹤跡,...
紅外線
自動相機
野生動物
2017.07.01
屍情話意─那些死亡告訴我們的事
作者 / 林德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
571期
由於科技的進步,各式工具的發明,加上各種社群平台的推波助瀾,使得生物物種的調查門檻得以降低,讓大部份人都能參與,近10年來各式各樣 的公民科學計劃在全球各地大量崛起。
公民科學計劃
出生率
死亡率
2017.05.01
SOS!制定海洋廢棄物減量法更待何時?
作者 / 黃向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
425期
環保署宣布於4月22日舉辦全臺淨灘,回想國際海洋保育基金會於1986年發起淨灘,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總署於2005年開始執行海洋廢棄物計畫,臺灣諸多環保團體於2010年成立臺灣清淨海洋行動聯盟,海巡署自2016年投入淨灘。比起...
淨灘
海洋
廢棄物
2017.05.01
應用研究比基礎研究對經濟有貢獻嗎?
作者 / 林宮玄/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兼任本刊副總編...
569期
一般人對基礎科學研究的印象,大概是高深又難懂,但是學術界有名望、有影響力的人都說很重要,雖然不懂,也要跟著大家說這很重要,以免招來惡評。
應用研究
經濟
基礎研究
«
1
2
3
»
頁次:
1
2
3
資料總數:81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