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6.01.01
我的風采,妳的青睞—性擇的演化
作者 / 程樹德/臺大理學士,哈佛大學哲學博士,任教於陽明大...
553期
搭乘捷運,除了節能減碳又省錢,另有一樁小好處,即偶而能欣賞美女,但既然已經是資深青年了,怕被罵為老不修,就只能很有技巧地,眼睛如雷達般地,來回掃描觀察,絕不盯著人看,但也常為某些捷客究竟是男是女而頗感困惑...
生物
演化
性擇
2015.11.01
在火星上找到液態水!
作者 / 葉永烜/中央大學天文所及太空所教授,研究興趣在於太...
551期
2015年9月28日,美國太空總署(NASA)終於解答了一個謎團─在火星上找到液態水存在的確實證據。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NASA會把這個資訊看得如此重要?甚至可與發現超級地球(可容許生命存在的行星)相比擬?
火星
液態水
甲烷
季節性循環坡紋
2015.09.01
核融合與恆星的演化
作者 / 張清俊/臺大物理研究所碩士,主修宇宙學,目前任教於...
549期
在宇宙誕生初期,這個世界上只有很多的氫和氦,其他的元素是怎樣產生的呢?
核融合
原子核
元素
恆星
重力
2015.09.01
以對話式教學談生物科教學深化
作者 / 陳妙嫻/畢業於臺大動物系、生態演化所;任教於板橋高...
549期
在研討會中,我以心血循環之道為例(請參考《科學月刊》2月號生動專欄),說明如何以對話式教學的方式,深化生物科的教學。
十二年國教
對話式教學
生物科
血液循環
教案
體循環
肺循環
2015.09.01
崖燕為躲過車禍的演化
作者 / 許家偉/輔仁大學生物系畢業、陽明大學微免所博士;曾...
549期
每年在美國有8千萬隻雀鳥被車輛撞死,在歐洲各國每年也有35萬至2000萬不等的雀鳥命喪車禍。
崖燕
演化
翅膀
雀鳥
2015.08.01
恆星演化之星口普查
作者 / 金若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氣科學研究所碩士,...
548期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喜歡分類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世界太複雜,而人類的頭腦相較太過簡單,要用這麼有限的腦容量去理解複雜的事物,所以需要先進行分類來簡化。
恆星
光度
天文學
赫羅圖
2015.07.01
危害科學方法的最夯理論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總編輯、《...
547期
科學家對科學方法有一定的共識,科學方法常是區分科學、非科學、偽(贗)科學的判別法則。但是你知道嗎?現今在科學界出現一股風潮,認為沒有客觀實驗證實的科學假說,是可以被接受的。
科學
演化論
宗教
宇宙
熱大霹靂說
穩態宇宙論
弦論
2015.07.01
恆星演化之太陽光譜
作者 / 楊國珠/北一女中化學科老師。李美英/北一女中物理科...
547期
科學家常說某顆星球上含有什麼氣體元素,他們是利用什麼方式可以知道在那麼遙遠的星球上所含有的化學元素呢?可以用同樣的方式找出太陽上所含有的元素種類嗎?
恆星
太陽
太陽光譜
元素
三大光譜定律
波長
2015.05.01
吃飯皇帝大
作者 / 陳妙嫻/畢業於臺大動物系、生態演化所;任教於板橋高...
545期
為什麼人需要消化所吃過的東西? 為什麼我們的消化道分為胃、小腸與大腸等器官?為什麼胃液這麼酸? 這次我們就來問問課本沒說的事。
消化道
細胞
細胞膜
蛋白質
消化作用
胞飲作用
胞內消化
胞外消化
2015.04.01
發現古代大海怪
作者 / 編輯部
544期
來自耶魯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約5億年前,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是一種體長2公尺,頭部為頭盔狀的海洋生物;這同時也是地球歷史上最大的節肢動物之一,其結果發表於Nature。
海洋生物
節肢動物
奇蝦科
大海怪
化石
演化
2015.04.01
企鵝嚐鮮 不識滋味?!
作者 / 編輯部
544期
吃東西如果食不知味,應該會讓人失去食慾;然而根據《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的最新研究,科學家竟發現,以鮮魚為主食的企鵝,早在2千萬年前,就已經失去酸、甜、苦、鹹、鮮五種味覺當中的三種味覺,只能嚐出酸...
企鵝
味覺基因
演化
生態學
演化生物學
2015.03.01
體內的推理(下)
作者 / 陳妙嫻/畢業於臺大動物系、生態演化所;任教於板橋高...
543期
人要活命,就得靠心臟的搏動。這要命的任務,全交由心室和心房完成。為什麼心臟內部要分隔出這兩個小房間?能夠從演化中找出什麼端倪?就來看看我們的內心世界!
心臟
充氧血
體循環
肺循環
瓣膜
心房
心室
2015.03.01
蟋蟀好聲音
作者 / 許家偉/輔仁大學生物系碩士、陽明大學微免所博士:曾...
543期
2003年,夏威夷島上變得安靜許多,因為愛唱歌的公蟋蟀「封麥」了。難道是因為唱到「燒聲」?不唱歌的公蟋蟀魅力全失,這下該如何吸引母蟋蟀的注意?那就要從1991年說起了……
蟋蟀
趨同演化
基因
演化
等位基因
2015.02.01
人類的色覺演化
作者 / 編輯部
542期
科學家經過20年的研究,終於完全了解人類色彩視覺的演化過程與細節。
人類
色彩視覺
演化
哺乳類
視蛋白基因
胺基酸
紫外線
2015.01.01
水中最強生物 橈足類
作者 / 鄭有容/任職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541期
橈足類,水中最善變的生物,因游泳肢外形類似船槳,獲得橈足的封號。牠們分佈廣泛、種類繁多、適應力強,更是維護水域生態系的重要角色。但其實牠們的存在鮮少人知,蹤跡卻是處處可見⋯⋯
橈足類
生態系
演化適應
生物
生態釋放
2014.12.01
演化新招術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40期
在四十多年前,我首度修習醫學微生物學時,就被那些個別病菌的繁雜特性,整得惶惶不安,不知如何面對考試。
細胞
蛋白質
腸毒素
金黃葡萄球菌
細胞壁
細菌
2014.11.01
氧氣怎麼來?也許沒有那麼複雜
作者 / 編輯部
539期
科學家認為早期大氣中必有微量氧氣,但這些氧氣過去從何而來?
氧氣
化合物
二氧化碳
化學鍵
行星
大氣演化
2014.08.01
猩球為何不崛起?
作者 / 編輯部
536期
不相信物種演化的傳統份子為譏諷《物種起源》,故意將達爾文畫成猴身。攻擊演化論較為科學且有力的問題之一便是:同是靈長類,為何現在卻是人類稱霸地球?
物種演化
智力
基因
基因變異
2014.06.01
孩子難帶是為了防止弟妹出生?
作者 / 編輯部
534期
常常有小孩在晚上嚎啕大哭,這除了讓父母徒增麻煩外,也常令他們摸不著頭緒。如今美國哈佛大學的學者提供了一個邪惡的假說:孩子之所以要在半夜啼哭是為了防止母親再次懷孕。
嬰兒
演化生物學
懷孕
本能行為
賀爾蒙
幼兒
2014.02.01
人類智力探密
作者 / 周鑑恆/任教萬能科技大學光電系。
530期
筆者學習物理,但對演化生物學有興趣,常思索一個問題:人類何以這麼聰明?
演化生物學
人類
智人
智力
大腦
2014.02.01
細菌生病與關鍵技術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30期
細菌是高明的微生物,能侵入動植物的細胞,然而它們是否也會生病?
細菌
微生物
細胞
細胞核
遺傳物質
免疫系統
演化
2013.12.01
見蛇自生恐懼 助靈長類演化
作者 / 編輯部
528期
為什麼人看到蛇會產生極大恐懼?科學家以猴子做研究,發現看到蛇的時候,大腦會產生威脅警訊。
靈長類
蛇
演化
猴子
大腦
丘腦枕
恐懼反應
視覺注意力
2013.11.01
人類社會演化 數學模型可模擬
作者 / 編輯部
527期
一支跨科際的國際團隊在最新的研究中,利用數學模型發現激烈的戰爭,是人類從部落演化至複雜社會的關鍵。
數學模型
人類
部落
複雜社會
歷史紀錄
戰爭技術
地理
生態
社會結構
量化預測
2013.11.01
探索能源過去與未來
作者 / 葉偉文/任職台灣電力公司。
527期
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過程中,能源一直是關鍵性的要素。不同形式的能源利用,甚至影響人類文明的發展。原始人類就是學會了利用火,才脫離茹毛飲血的生活。
能源
人類
演化史
煤炭
天然氣
工業革命
石油
經濟
再生能源
潔淨能源
氣候變遷
環境
地球資源
2013.10.01
行星演化新線索 發現塵埃羽絨毯
作者 / 編輯部
526期
關於行星的研究,除了蒐尋適宜居住的系外行星,「行星形成」也是相當熱門的領域。最近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國際團隊,在金牛座RY 星上發現一層半透明塵埃層,具有保溫功能,可能與行星形成有關。
行星
天文
原行星盤
自適應光學系統
RY星
類木行星
類地行星
2013.08.01
天擇依然塑造人類嗎?
作者 / 程樹德/任教陽明大學微免所。
524期
繁殖是生物的本能,然而環境對生物的繁殖有著各種限制。至今天擇是否仍發生在我們身上?
演化生物學
物種
天擇學說
經濟著作
人口論
啟蒙主義
無產階級
繁殖力
2013.08.01
噬菌體基因也能表現細胞骨架蛋白
作者 / 許家偉/業餘科普撰稿人。
524期
細胞骨架(cytoskeleton)在細胞裡的功能,就像建築物的鋼筋,用來打造及維持大樓的結構。
細胞骨架
細胞
真核細胞
原核細胞
肌動蛋白
微管蛋白
演化
噬菌體
phuZ基因
2013.07.01
《數學之書》—透古通今的數學百科
作者 / 李武炎/任教淡江大學數學系。
523期
數學是科學發展的火車頭,它已經滲透到每一個科學領域,上至詮釋深奧的物理現象,下達日常生活的基本運算,無一不是數學,過去數學在生物、醫學、物理、化學、工程、電腦上的應用已是深根蒂固,近年來數學也進入了社會科...
數學
科學
《數學之書》
科普作家
數學原理演化
2013.06.01
一氧化氮還原酶,脫氮反應的大功臣
作者 / 王彥文、陳政良、施昱全/就讀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
522期
NOR是含鐵的一氧化氮還原酵素,在脫氮反應中催化NO產生N2O。科學家經由 取得綠膿桿菌的NOR晶格結構,進而探討NOR催化反應之生化機制。
一氧化氮
臭氧層
溫室效應
全球暖化
綠膿桿菌
脫氮作用
氮循環
cNOR酵素
酵素演化
2013.05.01
可伸展的病毒基因組
作者 / 許家偉/業餘科普撰稿人。
521期
為克服宿主體內防禦機制,突變率低的DNA病毒,發展出基因擴充的方式,幫助個體適應環境中的挑戰。
DNA
RNA
病毒
牛痘
天花
伸縮
演化
適應
基因擴充
疫苗
«
1
2
3
4
5
6
»
頁次:
1
2
3
4
5
6
資料總數:15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