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0.12.01
透過科技探究森林大火的影響
作者 / 編輯部
612期
日前美國加州森林大火持續燃燒不斷,影響範圍已超過約47萬英畝,導致附近居民被迫離開家園避難,這場森林大火也嚴重危害當地的環境,可說是加州史上最嚴重的火災。
森林大火
一氧化碳
微波輻射
紅外線
全球3D圖
2020.11.01
天與地的相接處─大氣邊界層
作者 / 張淳皓/EASY天文地科團隊成員,臺大大氣系,閒著沒事...
611期
當秋冬季節來臨,臺灣的空氣汙染會加劇,尤其在南部區域更為明顯。而大氣邊界層是空汙變嚴重的原因之一。大氣邊界層是靠近地表處的空氣,形成的原因來自對流層的空氣攪動,其中對流層中的紊流主導著邊界層的形成。而秋冬...
空氣汙染
大氣邊界層
邊界層
流體
風
波動
2020.11.01
免疫系統裡的「自我」是誰
作者 / 邱千蕙/陽明大學生科系與臺灣大學心理所畢,密蘇里州...
611期
談論到免疫系統時,我們總是習慣區分出「敵」與「我」的概念,但免疫系統又是如何決定誰是自我?誰是外敵?「自身和非自身理論」是免疫學中古典與主流的理論,認為是否排斥的原則取決於自我分子與非自我分子的差異;後續...
免疫系統
細胞
免疫自我
後天免疫系統
免疫耐受性
淋巴細胞
2020.11.01
沙灘上的薛丁格
作者 / 查爾斯‧ 安托萬
611期
與同為現代物理學支柱的廣義相對論不同,量子力學並非建立在近乎哲學的大原理上,但相對論卻是建立在同名、彷彿哲學理論的「相對性原理」上。事實上,量子力學奠定在一大串原則上。有些人認為這些只是經驗法則,其真實性...
量子力學
相對論
波粒二象性
量子態
粒子物理學
量子化學
2020.09.15
聚焦超音波於腦腫瘤的應用
作者 / 撰文|魏國珍。
465期
惡性腦瘤是一種影響國人健康至鉅的疾病,確診後平均餘命僅約一年半,且因腦部特有的血腦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 BBB)阻礙藥物傳遞,因此雖經積極治療但預後仍差。
腦瘤
血腦障壁
超音波
非侵入式聚焦超音波
奈米藥物
2020.09.10
靈長類動物的神經研究
作者 / 撰文|陳志揚。
465期
想瞭解人類如何感知世界、思考以及轉化為行動,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研究其他靈長類動物,因為牠們在演化上與人類最為接近。在國外,靈長類研究領域非常廣泛,尤其是神經科學領域,從基本的感覺、運動乃至於認知、語言與疾病...
靈長類動物
神經科學
瞳孔
上丘
演化
獼猴
狨猴
腦波
2020.09.10
發展腦神經科技於疾病預防、診斷與治療
作者 / 撰文|柯立偉。
465期
近年來,全世界積極推動「智慧醫療」跨領域研究。正值創新醫療與跨領域學術應用蓬勃發展之際,此次研討會邀請國內神經科學家與知名臨床醫師,分享有關智慧醫療的跨領域研究成果。
神經科學
智慧醫療
偏頭痛
腦波
擴增實境
2020.09.01
波瀾不息:戴森的科技與人文關懷
作者 / 黃相輔/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博士,研究興趣是通俗科學...
609期
英裔美籍理論物理與數學家戴森(Freeman Dyson)於今(2020)年2月去世,享耆壽96歲。戴森見證美國物理學在二戰後的蓬勃發展,特立獨行的經歷也使他成為傳奇——他沒有博士學位,也從沒拿過諾貝爾獎,卻在普林斯頓高等研...
戴森
費曼
物理
數學
相對論
微分方程
2020.09.01
我的第一本量子物理
作者 / 沙達德.凱德─薩拉.費隆
609期
粒子是什麼?粒子是組成物質的極小單元。打個比方,沙粒是組成海灘的粒子。稍後我們會提到,所有物質都是由非常小的粒子所組成,這些粒子稱為原子。但首先我們必須回來談談光的奧祕。
光
粒子
波
反射
繞射
折射
光波
電磁現象
電磁波
馬克士威
牛頓
2020.08.15
停電也不怕!讓太陽能所產電壓更穩定的裝置
作者 / 編輯部
464期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電子與計算工程學系助理教授謝樂(Le Xie)等人,日前開發出一款電力電子轉換器(power electronic converter),此裝置能使太陽能發電用戶製造出更穩定的電壓,並在停電期間協...
太陽能
諧波(harmonics)
電網(grid)
自然災害
電壓
2020.08.01
這世界上有鬼嗎?用粒子物理學分析超自然力量
作者 / 鄭宜帆/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608期
若用物理學來談「鬼」,它是否跟世界萬物一樣由原子構成,且因為帶電粒子的電磁作用而被看見?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印象中鬼飛天穿牆的超自然力量,就超過了現在所知的物理法則。
科學
物理學
超自然
原子
電磁波
帶電粒子
電磁交互作用
2020.06.29
燒毀基地台防堵新冠疫情? 科學素養當道下的省思
作者 / 廖英凱∕非典型的不務正業者、興致使然地從事科普工作...
607期
2019 冠狀病毒疾病和5G 基地台等新興科學與技術議題,除涉及知識鴻溝和價值差異外,也涉及當代科學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既可來自科學發展中與事實有關的未知謎題,也可涉及與價值有關的選擇與判斷。
科學素養
電磁恐慌
公眾參與科學
公眾理解科學
電磁波
2020.06.01
能量不連續?黑體輻射打開量子力學的大門
作者 / 蔡坤憲/交通大學電子物理所碩士。目前旅居紐西蘭,擔...
606期
19世紀末,當電磁學的研究趨於完備時,物理界才驚覺過往的古典物理仍有諸多問題無法克服,包含黑體輻射與光電效應。兩項研究在科學家的努力下,成功修正人們對於光與能量的理解,能量從過往人們認定的連續性質,轉變為能...
光
黑體輻射
量子力學
物理學
黑體
電磁波
空腔輻射
維因位移定律
2020.05.01
具對抗SARS-CoV-2病毒的潛力化合物
作者 / 編輯部
605期
近期,令人聞之色變的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冠狀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是造成人類感染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病原體。
新冠肺炎
冠狀病毒
呼吸道
病原體
瑞德西韋
伊波拉病毒
2020.05.01
數大便是美─從數列與圖形談遞迴
作者 / 劉柏宏/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605期
遞迴,藉著一個平凡的起點,配合一個簡單的規則,只要數字夠大,自我相似與複製的程序夠久,便能產生超乎人類直覺的奇妙美感。
數學
費波納西數列
遞迴規律
2020.05.01
「黑」的新境界
作者 / 劉廣定/臺灣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605期
本文要談的「黑」,不是指當下流行話語裡的「黑」,也不是指政治行為上的「黑」,而是從物理科學的觀點來說一下傳統的「五色」──紅、黃、藍、白、黑中的「黑」這種色彩。
物理科學
顏色
色彩
波長
可見光
2020.04.01
追獵病毒—找出新興傳染病的侵襲足跡
作者 / 藍郁青/著迷微生物的超能力,因而研究病毒演化與宿主...
604期
每一次新興傳染病的爆發,除了治療,科學家最需要做的是了解病毒,希望可怕的傳染病在開始大規模散播出去之前,追蹤病毒的傳播路徑及起源。透過病毒的基因定序和病毒親子鑑定等工具,找出病患與病患之間病毒的演化關係遠...
新冠肺炎
伊波拉病毒
群聚傳染
病毒
伊波拉出血熱
伊波拉薩伊病毒
2020.04.01
粗捲的頭髮影響腦波測量?新裝置讓醫師不再煩惱
作者 / 編輯部
604期
腦波圖(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是藉由偵測腦部頭皮的電位活動, 進行繪製的曲線圖。但看似簡單的量測方式,如果遇到髮質又捲又粗的患者將難以精確測量,甚至影響醫療診斷。
腦波圖
腦部頭皮
電位活動
髮質
2020.04.01
環狀包圍策略下的對抗—伊波拉疫苗
作者 / 蔣維倫/泛科學PanSci專欄作家、故事專欄作家、udn 銘...
604期
感染力強、致死率高的伊波拉病毒,在科學家的努力下研發出疫苗。在險峻疫情之下,實際採用環狀包圍策略進行疫苗接種獲得療效。未來,冠狀病毒疫苗的開發,或許也能夠以伊波拉疫苗為借鏡加以應用。
新冠肺炎
圈選接種
ring vaccination
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出血熱
疫苗
醣蛋白
基因重組
2020.04.01
有人在家嗎?嘗試敲響外星人家門的SETI@home
作者 / 曾耀寰/中央研究院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
604期
人類不斷在無垠的宇宙中尋找類似自己的生物體,雖然機會十分渺茫,卻始終澆不熄外星愛好者對於未知領域的熱情。20多年前啟動的 SETI@home計畫,讓普羅大眾也能與科學家並肩作戰,一同找尋外星文明。如今SETI@home即將結...
宇宙
外星人
SETI@home
螢幕保護程式
碳氫氧
天文學
天體電波訊號
宇宙動物園
2020.03.01
藉半世紀的回顧 再談都卜勒效應
作者 / 欒丕綱/任職於中央大學光電系,研究興趣為超穎材料與...
603期
都卜勒效應於生活當中十分常見,例如疾駛而過的救護車,車上發出的鳴笛聲會根據與觀測者的遠近而有不同的頻率音高。而在天文研究中,恆星因都卜勒效應所產生的紅移與藍移能讓科學家了解宇宙的演化與現狀。都卜勒效應主要...
物理現象
都卜勒效應
光波
聲波
2020.02.01
光之物語─光的身世之謎
作者 / 口述 秦一男∕淡江大學物理系助理教授。 撰稿 謝育哲...
602期
關於光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西元前6 世紀的古印度。當時的人們認為光是組成萬物的元素,不過古印度人卻沒有對光本身做出更多的解釋及研究。而到了古希臘時期,歐幾里得(Euclid)的著作《光學》 (Optica)則對光有初步...
光
牛頓
虎克
光波
光粒子
光子
2020.02.01
哪裡是人類的起源? 眾說紛紜的單地、多地論
作者 / 寒波/科普作家,經營部落格與粉絲頁「盲眼的尼安 德...
602期
人類如何起源?目前較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人類最初在非洲誕生,數萬年前離開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漸漸演化為現在的族群。
人類起源
演化
智人
單地起源
多地起源
遺傳
2020.01.01
把歌曲變成伴唱帶 如何從樂曲中分離音樂與人聲
作者 / 蘇黎/臺大電機系及數學系雙學士,臺大電信所博士。目...
601期
對於愛唱卡拉OK(Karaoke)或音樂迷來說,如果有個系統或軟體就能將音樂檔的人聲與背景音分離,就能隨時高歌一曲或編輯音樂了。但電腦軟體處理音樂的方式與人腦不同, 需要在音樂的訊號中找尋及分辨進行分析,而近年來的...
音訊
聲波
音樂
頻譜分析
雞尾酒會效應
聲源分離
2020.01.01
伊波拉病毒疫苗 首度通過FDA批准
作者 / 編輯部
457期
【本刊訊】美國食品藥物監督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去(2019)年12月19日正式宣布,針對由扎伊爾伊波拉病毒(Zaire ebolavirus)引發的伊波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 EVD),相關疫苗...
伊波拉病毒
FDA
疫苗
默克製藥
2019.11.29
2019 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宙學
作者 / 蔣龍毅/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主...
600期
皮博斯為宇宙學的巨擘,他在暗物質、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等宇宙物理學的貢獻良多,也讓世人更加了解宇宙的本質與起源。
諾貝爾物理學獎
宇宙
演化模型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2019.11.01
微波食品包裝到底在爐子裡經歷了什麼?
作者 / 劉岱泯/屏東大學應用物理系助理教授;莊雅婷/屏東大...
599期
無論是便利超商架上美食的塑料包裝,還是家裡常見的保鮮膜與美耐皿,在日常生活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盛裝食物、隔絕空氣,還能隨著食物一起進微波爐加熱。由於塑膠為非極性的分子,故不會因微波而產生轉動,進而...
微波食品
微波容器
塑化劑
2019.10.01
突然快轉的時鐘—波霎週期的異常變化與星震
作者 / 張祥光/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與物理系教授,曾任中華民...
598期
1970年代,在美國的臺灣留學生,將對學術知識的渴求,轉化成自身熟悉的文體撰寫。在一顆顆緊密排列的鑄字背後,轉印成一本本的《科學月刊》,記錄著當年珍稀的新知。50年後的今日,印刷技術不再是制式的活版印刷,更遑論...
宇宙
波霎
波霎週期
恆星
星震
中子星
磁場
2019.09.01
為什麼會感覺比震央晃?臺北盆地的場址效應
作者 / 郭俊翔/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597期
在臺灣,每當有較大規模地震發生時,若臺北盆地的震動較周邊地區大,幾乎都可見到電視新聞報導或一般民眾朗朗上口地說,這是盆地效應或場址效應(seismic site effect)所造成的震波放大現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現象?為...
地震
地震波
建築結構
場址效應
盆地
盆地效應
2019.09.01
震識知多少?
作者 / 編輯部
597期
地震來臨時,要如何避難逃生,提升自己的存活率?而在地震過後,各地震度是如何分布?與地震規模又有何不同?
地震
地震波
地震規模
地震強度
«
1
2
3
4
5
6
7
8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資料總數:226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