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8.06.01
水嫩肌大小事─ 化妝保養品的保濕作用與對應成分
作者 / 張乃方/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副教授、臺灣化粧品科技...
582期
肌膚包裹著我們的身體,以防止外來的各種刺激和傷害,發揮保護人體的功用,一位成人全身皮膚面積大約是 1.6 平方公尺,厚度則隨著年齡、性 別及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肌膚
化妝保養
保濕
2018.05.01
淺談核能電廠對海洋的影響
作者 / 楊起/中山大學海洋生物科技暨資源學系
437期
近年來,臺灣供電吃緊,在需電量連年增加的情況下,常造成電網的不穩定。去(2017)年8 月15 日,適逢夏季用電高峰加上颱風吹壞輸送電塔和人為操作失誤,造成了815 大停電。因為這次事件,人們想起迄今已完工的2 部核四...
核能
海洋
溫排水
餘氯
放射物
2018.05.01
水平移動的太陽龍捲風
作者 / 編輯部
581期
太陽龍捲風(solar tornadoes)在 20世紀初利用美 國航太總署(NASA)的太陽動力學天文台(SDO) 蒐集到的資料首次被觀察到,當時科學家分析認為 其構造如地球龍捲風一般垂直螺旋。
太陽龍捲風
水平移動
2018.05.01
氣候變遷下,如何聰明的與水共生?
作者 / 范賢娟/科普寫作者。
581期
氣候變遷是個讓現代人感受深刻的議題,許多人都為此感到憂心。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童慶斌教授則根據研究表示,我們所面對的是過去不曾見過的現象,很難從經驗中去找答案。
氣候
水
災難
2018.05.01
城市人工水幕聲景—純天然的解壓調劑
作者 / 余仁方博士/目前於長庚大學擔任副教授一職, 並且為...
581期
在自然的生活環境中,人們有很多機會聆聽到水的聲音,無論是來自雨滴落地面產生的雨滴聲、洗手台落水聲、水溝的水流聲又或是瀑布聲;而在日常生活裡,我們也能在萬千聲音景象裡,聽到各式水聲融合其中,包含噴泉、水幕和...
水聲
解壓
2018.04.01
日本團隊發現可能含有液態水的系外行星
作者 / 編輯部
436期
人類對於太空的追尋不只是為更加了解宇宙的奧秘,也在找尋可供人類生存的第二顆地球,而若要居住,此星球則必須蘊含水。
液態水
系外行星
2018.04.01
研究發現改變作物中基因表達 能減少水資源使用
作者 / 編輯部
436期
農業壟斷全世界90%的淡水資源,但其生產量仍為滿足現今不斷增長的人口數而持續不斷的增加。有鑑於此,在國際間多所大學共同開發的「提高光合作用效率(Realizing Increased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RIPE)」研究計...
基因表達
水資源
作物產量
2018.04.01
新型智慧玻璃 更便宜且效能更卓越
作者 / 編輯部
580期
室內常見的窗簾與百葉窗,在未來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 UD)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副教授古森(Keith Goossen)與沃夫(Daniel Wolfe)去(2017)年開發新的「智能玻璃(Smart Glass)...
智慧玻璃
注塑成型
水楊酸甲酯
2018.03.01
美國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製造出一種介於液固之間的超離...
作者 / 編輯部
435期
1946 年,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布里奇(Percy Bridgman)發現5 種不同結晶形式的水冰(water ice),因此展開超過100 年的研究,探討冰在各種不同極端條件下的行為改變。
水
超離子水
2018.03.01
找到超離子水相態存在的證據
作者 / 編輯部
579期
科學家曾於1988 年推論,在高溫高壓下,水會出現超離子水(superionic water)的相態,狀態介於固態與液態之間,許多研究團隊投入研究;另外也 有科學家推論此狀態的水存在於天王星 與海王星內部;全球也有許多研究團隊...
超離子水
行星
2018.02.01
美國研究團隊從隕石中找出液態水和有機化合物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直以來,科學家嘗試要找出宇宙中生命所需的成分。而近期,由美國勞倫斯柏克萊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 LBNL)的研究人員發現,在2顆撞擊地球的隕石中,將從中採集的鹽晶體(salt crystals)分析...
隕石
液態水
有機化合物
2018.01.01
認識受脅物種紅皮書名錄
作者 / 楊正雄/參與臺灣櫻花鉤吻鮭研究超過10 年,關心淡水...
577期
你是否經常在生態保育相關的報章、雜誌或新聞影片中,看到地球上某生物被「紅皮書」列為瀕危生物,或提及物種正面臨著滅絕的風險。但你是否曾想過,裡面提及列在紅皮書中、瀕危的物種,是怎麼一回事嗎?
受脅物種
生態保育
2017.12.01
周緣性淡水魚類是淡水魚還是海水魚?
作者 / 郭金泉/臺灣國立海洋大學水產養殖系
432期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母親,魚類起源於約5億3千萬年前的寒武紀,鹹水(saltwater)是所有魚類原始生存的環境,直到地震和火山活動等地質事件創造了孤立魚群的條件。
淡水魚
海水魚
2017.12.01
隱藏的詭異漩渦——海洋的渦流與沖刷
作者 / 黃煌煇 / 國立成功大學名譽教授、行政院飛安會主任委...
576期
地球上,只要有流體流動的區間,都 很容易偵測到渦流(vortex)的運動 現象,例如冬天強烈的寒流吹襲下,一般人時常可看到大樓建築附近,有許多紙屑垃圾或樹葉旋轉漂浮飛揚,這就是渦流;平常大家登山活動,到瀑布附近水...
海洋
漩渦
渦流
2017.11.01
興大與水利署合作設計出魚骨型魚道幫助魚類順利上溯與...
作者 / 編輯部
431期
臺灣河川普遍有較短、坡陡且水流速較快等先天限制,因而使魚不易洄游或上溯。為了克服這項不利因素,中興大學與水利署經歷17 年的合作研究,設計出一款新型態的魚骨型魚道,適合各式各樣的小型魚蝦上溯,且特別適用於臺...
魚骨型魚道
上溯
洄游
2017.11.01
高度是什麼?
作者 / 史天元/任職於國立交通大學防災與 水環境研究中心,...
575期
「前、後、左、右」或「東、南、西、北」,所描述的是一個二維的世界。然而,我們所處在的空間有垂直維度,並非總是可以用「平面」理解,最常見的是球體面上的經緯度。
高度
幾何
2017.09.01
天降神兵-捕捉雨水的脈動
作者 / 王光華/成功大學全球觀測與資料分析中心副主任。莊嘉...
573期
臺灣地區的豪大雨災害常見於梅雨季颱風季,又以颱風季最為顯著。近30 年來中央氣象局及其代管的雨量站多達816個,希望藉由這些雨量站捕捉詳盡的降雨資訊,進而提出因應天災的方法,譬如對災後重新分析土石流成因以及建立...
雨水
雨量計
預警系統
2017.09.01
地震預測的科學與迷信
作者 / 周漢強/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博士,現任臺中市立清水...
573期
每次臺灣發生大地震,大多都會造成嚴重的財產和生命損失。但是中央氣象局每次都只說這是「正常的能量釋放」,卻沒有辦法告訴大家什麼時候會發生大地震。
地震預測
科學
2017.08.01
找出美國大泥濘河氾濫解決方法
作者 / 編輯部
572期
美國密蘇里河(Missouri River)為密西西比河最長支流,其經過半乾旱的北美大平原(Great Plains) 流入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的這一段河道,因為有著大量泥沙淤積,被稱作「大泥濘河 (Big Muddy River)」。
美國大泥濘河
河流經濟
洪水
環境
2017.08.01
尋找其他的海洋世界
作者 /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572期
如果用一個字代表地球,那絕對非「水」莫屬,無論地表、大氣、甚至地下土壤,到處都是水;而水是滋養生命的要素之一,有生命的地方就需水,地球生命誕生於海洋。
海洋
水
太陽系
2017.08.01
王業豪專訪-水族箱中底棲鮮豔舞者,探訪觀賞蝦產業
作者 / 文詠萱/本刊主編。
572期
水族館裡除了有著琳瑯滿目的觀賞魚外,還會販售色彩鮮豔的觀賞蝦,常見的觀賞蝦包含人工培育的水晶蝦、米蝦、蘇拉維西蝦,還有野生的海水清潔蝦等等。
王業豪專訪
蝦產業
水族箱
2017.07.01
伊魁特將於2024年無淡水可用
作者 / 編輯部
571期
位於加拿大北部巴芬島南方的伊魁特 (Iqaluit)為開發中城市,由於極端氣候使該地區淡水管理困難,導致人民長期深受缺水問題影響,且隨伊魁特人口數增加, 淡水需求量也跟著增加。
伊魁特
淡水需求
永續經營
2017.06.01
人間仙境,東沙環礁-東沙島上的生活
作者 / 吳書恒∕臺大海研所碩士,專長為地球物理探勘、 水下...
570期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若由空中俯瞰,彷彿一枚完美的戒指安靜地躺在南海上,著實讓人想一窺究竟。因其獨特的環礁、繽紛的珊瑚、海洋生物多樣性、海草床生態和珊瑚砂島,臺灣第一座海洋型國家公園始於2007 年成立,亦為臺灣...
東沙島
珊瑚砂島
臺灣第7座國家公園
2017.06.01
水下研究調查-潛入水底的驚喜
作者 / 魏儀-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碩士班。
570期
出海是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除了東沙島陸域或周邊淺水域,許多研究都是在東沙環礁的潟湖、外環周圍採樣或施放儀器。
水底調查
環礁潟湖區
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
東沙環礁
2017.06.01
臺灣離岸風能發電與環境之評估
作者 / 商文義/美國普度大學教授、臺灣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曾...
426期
臺灣能源缺乏,也無法處理核廢物,節約能源和開發再生能源應該是最好的辦法。近幾年裡政府將海上風電開發作為重要項目。行政院推動在臺灣海峽靠近西海岸處建造800座風車。
離岸風能
能源
環境
2017.06.01
工研院研發海水淡化系統與蔬果農藥檢測器將在產業與食...
作者 / 編輯部
426期
地球上的水,海水占了絕大部分,可飲用的淡水資源有限,而近年來由於地球上人口越來越多,使得飲用水的需求越來越大。
海水淡化系統
蔬果農藥檢測器
正向滲透
食安
2017.05.01
乾燥空氣中集出淡水新技術
作者 / 編輯部
569期
空氣中含有許多水氣,有人用帆布等工具蒐集空氣中的水氣當作水源,但這些必須要在空氣濕度高的地方才有辦法蒐集到水氣,那居住在乾燥地區的人們該怎麼辦?
空氣
淡水
太陽能板
有機配體
無機金屬單元
2017.03.01
電影攝影的演化—告別膠片到數位的年代
作者 / 林良忠/美國紐約大學電影製作藝術碩士,曾獲得西班牙...
567期
在西元2500 餘年前中國的墨子在墨經裡有8 條論述幾何光學的知識, 闡述了光影、針孔成像、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還說明了焦距和物體成像的關係,這些記載比古希臘 (約西元前330~275 年)歐幾里德 (Euclid of...
影像紀錄
光學
膠捲
電影
2017.03.01
藍天中似棉絮般的雲彩─雨旛
作者 / 吳曜竹/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學士、碩士,國立臺灣...
567期
晴朗的天空中,一朵朵的白雲呈現各種奇形怪狀,但大家是否仔細觀察過雲的底部?有些雲的底部長得像拉長的棉絮或是像水母的觸手一般,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談論的主角「雨旛」。到底雨旛是什麼?它是透過何種物理機制形成的呢...
雨旛
雲彩
空氣
水滴
2017.01.01
破解水中餘氯的迷思
作者 / 高憲明/任職於中央大學化學系,主要研究興趣為奈米觸...
565期
水資源對現代人類的生活是相當重要的,自來水經過自來水廠的淨化處理之後,在最後的階段都會添加氯消毒,避免細菌的滋生而影響到我們的健康,但是添加氯有可能與水中的有機物發生反應而產生一系列的副產物如氯仿 (...
水資源
氯仿
自來水
«
1
2
3
4
5
6
7
8
9
10
»
頁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資料總數:283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