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9.06.04
2019年中盤點—帶您一覽今年最夯的科學大事!
作者 / 倪簡白/中央大學物理系,從事與天空物理的研究。
594期
2019年已走過了一半,在科學領域也帶來許多新進展。回顧上半年,Nature期刊列舉了幾個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活動。筆者也收集其他資料補充未來一年的科學事件與期待。
衛星
地磁
宇宙
重力波探測器
日全蝕
2019.06.02
元素從何來? 宇宙元素編年史
作者 / 陳衍達/污毒鴨鴨,害怕與人打交道卻又放不下社會中的...
594期
生命的起源是許多基礎的分子在高能量反應下的產物,分子由各種元素組成。
宇宙
元素
核融合
大霹靂
碳氧氮循環
氦融合反應
2019.05.01
天文奇觀 黑洞真面目問世
作者 / 編輯部
593期
在宇宙所有的天體之中,沒有任何一種比黑洞更令人感到目眩神迷、高深莫測。在百年之前,由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預測了這超乎一般人想像的天體存在。如今,在包含臺灣中研院在內的各地科研團隊共同努力之下,人類終...
宇宙
黑洞
事件視界望遠鏡
天文物理
2019.04.01
關於宇宙的大小事
作者 / 高文芳/在NASA成立那年出生,航海家1號發射那年上大...
592期
宇是空間、宙是時間,宇宙即時間、空間及存在此時空的萬事萬物。宇宙學研究的,就是此時空所有事物的演化過程(圖一)。
宇宙
宇宙膨脹
大霹靂
造父變星
都卜勒效應
銀河系
2019.03.01
空間膨脹如何影響可觀測宇宙
作者 / 李沃龍/目前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研究興趣主要...
591期
宇宙學是研究宇宙整體起源與演化的特殊物理科學。由於宇宙獨一無二的特性,宇宙學與其它物理學門最顯著的不同就是:人們只能透過觀測並建構理論模型來理解宇宙的起源與演化,無法重覆其它實驗驗證關於宇宙的理論假設。空...
宇宙
宇宙紅移
電磁波
時間膨脹
2019.02.01
瑞典科學家以「泡泡」模型解釋宇宙擴張
作者 / 編輯部
590期
宇宙正以不斷成長的加速度迅速擴張,這個現象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科學家普遍以難以察覺的能量形式──暗能量 (dark energy), 來解釋這個現象,而暗能量的本質究竟為何,也成了基礎物理學關注並亟欲釐清的真相之一。近...
宇宙
泡泡模型
宇宙擴張
弦論
暗能量
2019.01.01
負質量流體 全新理論解釋暗能量與暗物質
作者 / 編輯部
589期
宇宙之中充滿著各式各樣的物質。但根據一種稱為Lambda-CDM的宇宙模型表示,宇宙之中只有5%的物質是可觀測的,另外的95%為暗物質與暗能量,則無法直接透過觀測所察覺。
宇宙
暗物質
暗能量
星系
2018.12.01
霍金的五個賭局
作者 / 簡宗奇/桃園市立南崁高中物理科教師。
588期
以研究「黑洞與宇宙論」聞名的物理學家霍金(Stephen W. Hawking) 在今(2018)年3月辭世,他的最後 一篇論文在逝世前幾天才送出發表。 這篇名為《永恆膨脹的出口?》(A Smooth Exit from Eternal Inflation?) 的論文...
霍金
賭局
宇宙
宇宙學
2018.12.01
量測宇宙中恆星的星光 可望進一步了解宇宙歷史
作者 / 編輯部
444期
【本刊訊】據了解,目前天文學家已成功量測出宇宙歷史上所有恆星所發出的星光。這些星光包含4×10^84個光粒子及光子,經換算相當於太陽燃燒1千億兆年所產生的光子數量,而宇宙的壽命也不過137億年左右。
恆星
星光
宇宙歷史
河外背景光
2018.08.01
宇宙常數的百年孤寂
作者 / 編輯部
584期
1917年,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為使 廣義相對論中的重力方程式能得到一個靜 態宇宙的解,導入了宇宙常數。在那個年 代,他與其他人一樣,認為宇宙是既不收 縮也不膨脹的靜態現象,但這個的想法卻 與廣義相對論的重...
宇宙常數
物理
2018.07.01
宇宙中的金屬是怎麼來的? 宇宙中重金屬元素的起源
作者 / 吳孟儒/現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助研究員,研究 專...
583期
天上的星星會閃閃發亮與星球內部的核反應有關,核 反應在氦融合形成碳、氧、氮、······、鐵之後,即受 到能量守恆限制而無法繼續。其他比鐵更重的元素在 宇宙中是如何生成的呢?科學家從某一次的重力波觀 測中,找...
金屬
宇宙
起源
2018.02.01
探測宇宙科學原理-重力波偵測器的概念與技術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78期
重力波研究在相對論誕生的100 年後戲劇性的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接二連三超乎預期的黑洞 雙星碰撞事件拿下2017 年諾貝 爾物理獎;中子星碰撞事件與全球觀測網同步更開啟了多元 訊息天文學(multi-messenger astronomy)...
宇宙科學
重力波
偵測器
2018.01.01
黑洞磁場比預期要弱上許多
作者 / 編輯部
577期
近期美國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分析距地球8000光年的天鵝座 V404 Cygni黑洞後發現,其周圍磁場比 預估值低了400倍,將修正長期以來的黑洞模型。
黑洞
磁場
宇宙
2018.01.01
世界的形狀—宇宙的故事
作者 / 余海峯/天體物理學家、科學專欄作家。瑞典皇家理工學...
577期
數千年前,沒有電視、沒有網絡。夜幕低垂,人類抬頭仰望星空,也許會問:世界到底是什麼形狀的?從前,我們認為「世界」就是我們居住的地球。直到今天,「世界」這個詞的意思仍多指「地球」,與科學認知的整個「宇宙」意...
宇宙
世界
形狀
2017.11.01
看見宇宙 一 光的故事
作者 / 余海峯/天體物理學家、科學專欄作家。瑞典皇家理工學...
575期
光是什麼?自古希臘時期以來,光的本質困擾了科學家2000 多年。直到今天,物理學家雖已能用精確的數字去描述每種電磁波動,就其本質而言,或許我們知道的並不比先哲們多得多少,就讓我們來看看光的故事。
宇宙
光
2017.08.01
李世昌院士:如果AMS偵側到碳的反物質,意味宇宙有反...
作者 / 林宮玄/任職於中研院物理所,兼任本刊副總編輯。陳其...
572期
1952年出生的李世昌博士,任職於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是國內著名粒子物理學家,2010年獲中研院院士頭銜。《科學月刊》2017年7月號刊載諾貝爾獎得主丁肇中專訪,關於丁院士所主持的跨國計劃──阿爾法磁譜儀(Alpha...
反物質
宇宙
AMS 計畫
2017.03.01
把整個宇宙搬到你家
作者 / 黃相輔/倫敦大學學院科學史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
567期
「我會想像整個世界是一座大機器。機器不會有多餘的部分,它們總是分毫不差。所以我想,如果全世界是座大機器,我不會是多餘的,我存在於此一定是因為某些理由。」--雨果‧卡布里特
宇宙
太陽系儀
大英博物館
2017.02.01
恆星世界紀錄-宇宙恆星之最
作者 /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566期
我任職所在的大樓電梯內有個天文新知專欄,「宇宙之最」系列源起於介紹浩瀚宇宙中極端的天體或現象,順便解說一些科學原理。內容既「新」也有「知」的部分,期能在電梯行程約一分鐘內覽其概況。
恆星
宇宙
2016.12.01
遙遠宇宙發現大量矮星系
作者 / 編輯部
564期
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大量遙遠矮星系(Dwarf galaxy),這將協助科學家揭示數十億年宇宙恆星生成週期的重要細節。
矮星系
宇宙
再電離時代
2016.12.01
被地球阻擋在外的粒子―宇宙射線
作者 / 黃崇源/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畢業,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研...
564期
現代人使用臉書或LINE,有時會收到一些奇怪的訊息,像是警告大家近日宇宙射線(cosmic rays)將入侵地球,提醒大家關手機並與手機保持距離。許多人大概都知道這是假的訊息。但宇宙射線究竟是什麼?
宇宙射線
大氣層
宇宙
碳14
2016.09.01
宇宙高能粒子 與太空人心血管疾病有關?
作者 / 編輯部
561期
7月底左右,於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一篇新研究表示,美國阿波羅計畫中飛出地球磁場的24名太空人中,有7人已過世,並有3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太空人
高能粒子射線
心血管疾病
內皮細胞
2016.07.01
科學月刊2016年07月號(559期)目錄—直擊大腦的神祕...
作者 /
559期
科學月刊
雜誌目錄
2016.05.01
愛因斯坦的最後一搏—EPR悖論
作者 / 賴昭正/前清大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所長;合創《科學...
557期
十九世紀末的物理學家曾非常自滿地認為物理已走到了盡頭,該被發現的都已被發現了,剩下的只是些細節的小問題而已。
愛因斯坦
物理學
量子力學
普朗克
客觀宇宙
宇宙觀
波函數
2016.04.01
發現重力波!
作者 / 林俊鈺/國研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副研究員,協助推廣...
556期
2015年的9月25日,克勞斯(Lawrence Krauss)的一則推特引發了一陣譁然,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 (LIGO)發現重力波的傳聞不脛而走。獲得不少迴響,但也招來不少批評。
重力波
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
雙黑洞碰撞
古典重力理論
宇宙
2015.12.01
課程設計對談—淺談現代宇宙論
作者 / 吳品翰/任教北一女中英文科。劉昱成/任教北一女中英...
552期
本課程在最初規劃時期,教師群認為哈柏發現星系光譜紅移的現象,對於了解宇宙膨脹這件事起了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在光譜為主軸的框架之下,向同學們介紹近年來已有不少進展的現代宇宙論。
現代宇宙論
宇宙膨脹
亞里斯多德
托勒密
宇宙觀
英文科普
2015.11.01
解開宇宙秘密方法練習—操作模擬天文台
作者 / 林郁梅/北一女中地球科學教師。
551期
CLEA計畫(Project CLEA - Contemporary Laboratory Experiences in Astronomy)是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與蓋茲堡學院(Gettysburg College)支助下所設計的一系列模擬天文實作課程,透過...
CLEA計畫
天文
恆星光譜分類
哈柏定律
宇宙膨脹理論
星雲
星系
2015.10.01
高能物理學之福爾摩斯探案發現新粒子!
作者 / 蔣正偉/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物理博士,現任國立中央大...
550期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在2013年的夏天,發現了一個新粒子的存在。接著的實驗陸續檢查這個新粒子所參與的各種反應, 證實它極其符合粒子物理的標準模型中希格斯粒子...
標準理論
宇宙
終極理論
共振態
基本粒子
夸克
希格斯粒子
合成粒子
暗物質
2015.10.01
宇宙論距離的測量
作者 / 陳正源/北一女中物理科教師。
550期
科學的基礎在實驗,實驗的基礎在測量。要測量一個手掌的大小,我們會拿尺量,但遙遠的星體及宇宙中距離的測量,科學家是怎麼辦到的呢?
宇宙
雷達遙測
視差法
光度法
造父變星
哈柏定律
2015.09.01
土星環內碎冰以立方反比分布
作者 / 編輯部
549期
土星環是由許多不同大小的碎冰組成,科學家最近發現碎冰在環中的分布,竟然以固定的數學公式存在!
土星環
碎冰
數學公式
立方反比定律
宇宙
2015.09.01
全宇宙的重力常數G為定值?
作者 / 編輯部
549期
全宇宙的重力常數G是不是都相同?
重力常數G
波霎
電波輻射
宇宙
«
1
2
3
4
5
»
頁次:
1
2
3
4
5
資料總數:125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