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16.07.01
星星的名字
作者 /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559期
不同文明對於星星有各自稱呼。中文所說「紫微星」就是北極星(Polaris),而平常熟悉的織女星、牛郎星,這些都是明亮的星星,古今中外各有多種稱呼。
天文學
恆星命名
北極星
牛郎星
拜耳
星座
獅子座
五帝座一
2016.07.01
彗星獵捕手
作者 / 王祥宇/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員兼副所長,主要研究領域為...
559期
網路公民科學是近十年來因網路普及而興起的科學研究方式。科學家在網路上號召對於科學有興趣的民眾,利用閒暇時間進行大量資料或是影像的分類、辨認或是紀錄等,透過共同參與來幫助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以便在短期間內完...
公民科學
彗星獵捕手
小行星帶
彗星
廣角相機
2016.05.01
第九行星
作者 / 葉永烜/中央大學天文所及太空所教授,研究興趣為太陽...
557期
美國NASA的新視野太空船在2015年7月14日飛越冥王星,讓世人大開眼界。第一次見到這千里冰封的遙遠星球,居然存在很年輕的表面結構,在液態氮構成的海洋飄浮著水冰。
太陽系
海王星
矮行星
古柏帶物體
第九行星
冥王星
賽德娜星
2016.04.01
發現重力波!
作者 / 林俊鈺/國研院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副研究員,協助推廣...
556期
2015年的9月25日,克勞斯(Lawrence Krauss)的一則推特引發了一陣譁然,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 (LIGO)發現重力波的傳聞不脛而走。獲得不少迴響,但也招來不少批評。
重力波
雷射干涉儀重力波天文台
雙黑洞碰撞
古典重力理論
宇宙
2016.02.01
恆星亮度變化暗示文明存在?衰減的星光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54期
系外行星的發現就像科幻電影裡繽紛的異星世界引人遐思。天文學家嚴謹的面對研究,論文中科學證據與推論分陳;然而擅長捕風捉影的媒體,若再加上不講究精準的語言,真實與幻想的界線往往只剩下版面的差別。
天文
外星文明
系外行星
食雙星
行星凌
初切
終切
行星獵人
主序星
彗髮直徑
2016.01.01
占星術是真是假?
作者 / 吳昌任/(臺北市立南湖高中地球科學教師)、林詩怡(...
553期
人生總會有不那麼順遂的時候,明明已經盡力了,事情還是不如所願,唯有當事者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心情才得以釋懷,最常見的就是把這些無法解釋的遭遇歸咎於運勢。
占星術
天文
曆法
天體運行
巴比倫
星座
太陽星座
恆星
黃道星座
行星
2015.11.01
在火星上找到液態水!
作者 / 葉永烜/中央大學天文所及太空所教授,研究興趣在於太...
551期
2015年9月28日,美國太空總署(NASA)終於解答了一個謎團─在火星上找到液態水存在的確實證據。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NASA會把這個資訊看得如此重要?甚至可與發現超級地球(可容許生命存在的行星)相比擬?
火星
液態水
甲烷
季節性循環坡紋
2015.11.01
解開宇宙秘密方法練習—操作模擬天文台
作者 / 林郁梅/北一女中地球科學教師。
551期
CLEA計畫(Project CLEA - Contemporary Laboratory Experiences in Astronomy)是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與蓋茲堡學院(Gettysburg College)支助下所設計的一系列模擬天文實作課程,透過...
CLEA計畫
天文
恆星光譜分類
哈柏定律
宇宙膨脹理論
星雲
星系
2015.10.01
給週期表一個理由 莫斯利與原子序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社理事長。
550期
悲劇性結束一生的科學家並不多,布魯諾(Giordano Bruno)與拉瓦節(Antoine Laurent Lavoisier)為最有名的兩人。十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哲學家、天文學家布魯諾提出了宇宙充滿無數個類似地球的說法,被當作是泛...
莫斯利
週期表
元素
門得列夫
2015.09.01
發現第二個地球?
作者 / 辜品高/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物理博士,曾擔任Nature等...
549期
「第二個地球」是如何被發現的呢?當系外行星軌道平面和我們觀測的視線恰巧或幾乎平行的時候,只要行星運轉到我們和母恆星之間時,母恆星光度就會因行星遮掩而些微減弱,此天文現象稱為凌星(planet transit)。天
凌星
克卜勒452b
紅矮星
類地行星
宇宙
2015.08.01
愛因斯坦與廣義相對論的誕生
作者 / 聶斯特/中央大學物理系與天文所退休教授,陳江梅/中...
548期
一世紀前,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完成了廣義相對論,透過時空的彎曲來描述重力交互作用,這個理論毫無疑問的是物理學中最激動人心的智慧結晶。愛因斯坦在物理學上做出了許多劃時代的貢獻...
愛因斯坦
廣義相對論
閔可夫斯基
2015.08.01
嘈嘈切切的傅立葉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總編輯、《...
548期
高低音和大小聲是有區別的,記得曾用馬路上呼嘯而過的救護車鳴笛聲說明都卜勒效應,當救護車從遠到近、救護車的鳴笛聲在通過身旁的那一剎那,會有很大的改變。
傅立葉
都卜勒效應
頻率
橫波
縱波
波長
2015.08.01
恆星演化之星口普查
作者 / 金若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氣科學研究所碩士,...
548期
為什麼我們會這麼喜歡分類呢?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世界太複雜,而人類的頭腦相較太過簡單,要用這麼有限的腦容量去理解複雜的事物,所以需要先進行分類來簡化。
恆星
光度
天文學
赫羅圖
2015.07.01
危害科學方法的最夯理論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總編輯、《...
547期
科學家對科學方法有一定的共識,科學方法常是區分科學、非科學、偽(贗)科學的判別法則。但是你知道嗎?現今在科學界出現一股風潮,認為沒有客觀實驗證實的科學假說,是可以被接受的。
科學
演化論
宗教
宇宙
熱大霹靂說
穩態宇宙論
弦論
2015.06.01
天文影像三色合成
作者 / 金若蘭/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大氣科學研究所碩士,...
546期
在課堂上,每當介紹美麗的星系照片時,學生往往會發出一陣驚歎之聲,臉上出現夢幻的表情⋯⋯接著,一定會有人問我:「老師!這些照片都是真的嗎?」我都很「老實」的回答:「其實都合成的啦!」學生睜大眼睛:「什麼?!...
天文學
天文影像
三色合成
SDSS觀測計劃
2015.05.01
水星為什麼這麼暗?
作者 / 編輯部
545期
水星和月亮的外觀極為相似,兩者皆缺乏大氣層,表面也佈滿許多撞擊坑,不過水星對於光的反射卻只有月球的三分之一,為太陽系中看起來最暗的行星。
天文學
水星
行星
太陽系
碳
彗星
2015.05.01
《星際效應》的時空幾何與想像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545期
和科幻英雄片相比,平實的科學主題或科學家的故事往往不大容易成為好萊塢電影的賣座元素。然而,無獨有偶的,傳奇科學家霍金和電腦科學之父涂靈的故事相偕成為今年奧斯卡金像獎矚目的焦點。
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
時空
狹義相對論
2015.05.01
哈柏定律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總編輯、《...
545期
在天文學當中, 哈柏定律被視為宇宙膨脹理論的基礎,而哈柏定律在最近被列入高中物理課綱之中⋯⋯
哈柏定律
星系
島宇宙
視差角
宇宙
地球
2015.05.01
大小有什麼差別?(下)
作者 /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物理系。
545期
為什麼天體有些是球狀?有些又是不規則狀的呢?原來也和大小有關!
天體
太陽系
土星
水星
金星
行星
衛星
2015.05.01
多波段的宇宙
作者 / 林郁梅/北一女中地球科學教師。黃芳蘭/北一女中資訊...
545期
不同電磁波長的能量強度分布就是「光譜」。就來瞧瞧科學家是如何記錄、並應用光譜資訊在探索宇宙奧秘吧!
宇宙
恆星
電磁波
核融合反應
熱輻射
天文學
2015.04.01
溫度的物理意義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總編輯、《...
544期
溫度除了代表冷熱程度,還能體現肉眼看不到的原子分子運動,以及相對應的能量。巨觀的溫度如何和微觀的原子分子連接在一起?這是熱力學以及統計力學研究的內容。
溫度
熱平衡
熱學
巨觀物理量
原子分子運動
能量
2015.04.01
大小有什麼差別?(上)
作者 / 陳文屏/中央大學天文所、物理系。
544期
英文常以這句話取笑男生在乎的大小問題。拿這當題目恐難登大雅之堂,說不定還讓人覺得不舒服。在此先申明本文主題嚴肅,在於討論天體大小不但影響恆星是否能夠誕生,也決定了恆星的光度、壽命長短,以及死亡的方式。天體...
幾何關係
面積
長度
面積
體積生物
太陽系
大氣
萬有引力
2015.03.01
冷暖自知?怎麼知道熱不熱
作者 / 曾耀寰/任職於中研院天文所,《科學月刊》總編輯、《...
543期
「夢覺、透窗風一線,寒燈吹息」,文學詩詞總是隱喻,拐彎抹角來形容一個人、或事、或物,柳永的浪淘沙一開始寫的是半夜醒來的寒夜,一縷冷風從窗縫鑽進來,吹熄了燈火。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人經過休息睡眠,新陳代謝...
溫度
熱漲冷縮
電阻
2015.02.01
光譜入門之探索光譜
作者 / 李美英/北一女中物理老師,熱愛天文與物理。楊國珠/...
542期
101大樓跨年煙火絢爛而美麗,當你在欣賞這美麗的煙火時,是否想過這些美麗的顏色是怎麼來的?雨過天晴時,天際出現的七彩虹霓又是怎麼一回事?夜晚我們仰望天際,會發現有些星星紅紅的,有些星星偏藍白色,這些各式各樣...
煙火
氣體原子
火焰
原子
焰色
光譜
2015.02.01
揭開太陽系與生命之謎團 菲萊登陸彗星
作者 / 林忠義/2007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
542期
經過十年的飛行之後,臺北時間2014年11月12日晚上,歐洲太空總署(ESA)羅賽塔太空船所攜帶的登陸器「菲萊」(Philae),成功軟著陸編號第67號彗星楚留莫夫–格拉希門克(67P/Churyumov-Gerasimenko),成為人類史上首次...
彗星
太空
羅賽塔太空船
菲萊(Philae)
阿吉爾奇亞(Agilkia)
2015.01.01
世上最大的眼睛
作者 / 編輯部
541期
位於德國慕尼黑的歐洲南方天文台(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 ESO),已正式批准建造歐洲極大天文望遠鏡(European Extremely Large Telescope, E-ELT)。
德國慕尼黑
望遠鏡
歐洲極大天文望遠鏡
天文
光學
宇宙
2015.01.01
光譜在天文學的應用
作者 / 蘇俊鴻/任教北一女中數學科。林郁梅、楊善茜/任教北...
541期
天文是一門最古老的科學,同時也是最新的科學。現代科技提供了天文研究精確地測量宇宙的利器,然而許多新的知識以及人類對宇宙認知的突破,都來不及編入教科書內。
天文
科學
宇宙
光譜
2014.12.01
諾貝爾物理獎天文篇 冥昭瞢闇,誰能極之?
作者 / 曾耀寰/任職中研院天文所。
540期
天文學是古老科學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屈原在《天問》就已提出許多疑惑。能研究這樣的大哉問,並獲得科學成果的人,足以戴上科學的桂冠――諾貝爾獎。
諾貝爾獎
諾貝爾天文獎
天文學
天體力學
萬有引力
牛頓力學
行星
2014.12.01
有關聯不代表有因果
作者 / 曾耀寰/任職中研院天文所。
540期
最近食安風暴,尤其是食用油,造成人心惶惶,報載有某過敏相關學會的理事長宣稱:臺灣人過敏情況愈趨嚴重,推測應與食用餿水油有關。過敏病症很多種,該專家提出過敏性氣喘的數據,在三十年前的臺灣有過敏性氣喘的比例約...
食安
過敏性氣喘
食用油
數據
2014.11.01
當量子遇上重力
作者 / 曾耀寰/任職中研院天文所。
539期
20世紀最重要的物理進展就屬相對論和量子物理。相對論包括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而廣義相對論主要是和重力有關。愛因斯坦將重力現象看成是質能(質量 ∕ 能量)和空間的交互作用,質能改變空間的曲率,而彎曲的空間告...
相對論
量子物理
卜朗克時間
宇宙
B模偏振
重力波
系外行星
暗能量
«
1
2
3
4
5
6
»
頁次:
1
2
3
4
5
6
資料總數:178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