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購物車
(
0
)
HOME
×
關於科月
關於科月
科月目錄
科報目錄
購買科月
訂閱方案
優惠方案
諾貝爾系列
購買單期
購買通路
投稿須知
推廣專案
星火相傳計畫
支持專案計畫
進階搜尋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繁體中文
English
ig
line
facebook
分類選單
- 文章分類 -
封面故事
News Focus
專訪
專欄
評論
精選文章
活動訊息
永續科學
基金會
科技報導
文章專區
搜尋
搜尋結果
2020.03.01
蒼藍一粟
作者 / 金升光/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國...
603期
「再仔細看一眼那小點吧。那是這兒。那是家。那是我們。(Look again at that dot. That’s here. That’s home. That’s us.)」-卡爾.薩根(Carl Sagan)
航海家1號太空船
太空
太陽系天體
星等
地球
光譜
宇宙
2019.11.29
2019 諾貝爾經濟學獎 微觀田野實驗對抗全球貧窮
作者 / 莊奕琦/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政大經濟學系...
600期
經濟發展追求成長固然重要,但消除貧窮與所得不均更是維持永續與穩定成長的要件之一。2018 年,諾貝爾經濟學兩位得主之一、任職於紐約大學的羅莫(Paul Romer)因提出了內生成長理論(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解釋...
諾貝爾經濟學獎
田野實驗
全球貧窮
社會階級
內生成長理論
2018.12.01
2018諾貝爾經濟獎 —「永續與成長」的啟示
作者 / 莊奕琦/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政大經濟學系...
588期
在全球金融風暴後,世界經濟復甦的腳步緩慢、反全球化保護主義的逆襲和邇來中美貿易戰觸發瀰漫的不穩定性波動,讓全球長期發展令人堪慮。另一方面,溫室效應與氣候變遷對人類生存帶來前所未有的威脅,聯合國日前發布的報...
諾貝爾經濟獎
永續發展
2018.10.01
後H2020歐盟科研計畫:2021~2027 Horizon Europe趨勢...
作者 / 鍾蕙先/國家實驗研究院國際事務室專案助理研究員。 ...
442期
「歐盟科研架構計畫(Framework Programme, FP)系列」為一多年期計畫,經費主要來自該聯盟會員國挹注,而當中一名為「展望2020 (Horizon 2020, H2020)」的計畫,執行期為2014年~2020年,是目前全球最大型、且擁有高達...
歐盟科研計畫
趨勢觀察
2018.05.01
2018國際GPS掩星觀測研討會 聚焦福衛三號觀測成果
作者 / 編輯部
437期
多年來,國家太空中心與美國大學大氣研究聯盟(UCAR)合作,開發出多顆衛星並於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進行發射。
國際GPS掩星觀測
福衛三號
2018.03.01
什麼是太陽「蛇行圖」?太陽磁場生成及演變
作者 / 黃冠翰/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博士生。林佳賢/中央...
579期
地球磁場目前是由南極指向北極,然而根據海洋地殼等古 地磁學的證據推測,地球磁場的方向並非固定,約 50萬 年地球磁場即會反轉一次。
太陽磁場
太陽風
蝴蝶圖
2018.02.01
211國際女性科學日 鼓勵更多女性投入科研行列
作者 / 編輯部
434期
一提到工程、機械或科技等領域,大多數就會直接聯想為男性的工作範疇。因此,為了鼓勵女性爭取更多參與科學相關工作的權利,聯合國在2015年宣布每年的2月11日為「國際女性科學日(International Day of Women and Girls ...
女性科學日
科學研究
2018.01.01
國際太空站發現微生物聚落
作者 / 編輯部
577期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微生物學家,分析在國際太空站15個地點取得的採集棉籤, 發現在國際太空站上,擁有數千種微生物, 且這些微生物多樣性與地球居住環境的微 生物其多樣性相去不遠。
微生物
國際太空站
2017.12.01
與會分享:永續科學國際研討會
作者 / 林宮玄/任職於中研院物理所,兼任本刊副總編輯
432期
中央研究院於2017年10月22日,舉辦永續科學國際研討會,邀請四位國際上重量級講者,討論能源轉型和空氣污染的問題。
能源轉型
空氣污染
白金社會
永續科學
2017.12.01
科學之後是核平,還是和平?
作者 / 李依庭/喜愛各種冷門知識,對不完美情有獨鍾,本刊編...
576期
1945年,2顆原子彈無情的落下,不只換來軸心國的降服,同樣也震懾同盟國。 而隨著時代的演變與科技的進步,使得 更多國家擁有能力去建造出更多的核武器。
科學
核武
和平
國際
2017.11.01
中央大學與國際GROWTH 團隊合作首次確認由中子星相撞...
作者 / 編輯部
431期
2015年,科學家首次偵測到了重力波的存在。而近期,由中央大學天文所研究團隊參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所主導的「全球瞬變現象聯測網(Global Relay of Observatories Watching Transients Happen, GROWTH)」,成功將重力波...
中子星
重力波事
2017.06.01
南海科學-東沙島海洋研究站
作者 / 宋克義/任職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東沙國際海洋研...
570期
在遙遠的東沙島上為什麼要設一個海洋研究站?全世界的海島難道還不夠多嗎?畢竟光是海洋研究站就有超過 100 個之多。是東沙島的周圍有什麼特殊的價值嗎?
東沙島
南海科學
環礁
2017.06.01
水下研究調查-潛入水底的驚喜
作者 / 魏儀-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碩士班。
570期
出海是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很重要的一個環節,除了東沙島陸域或周邊淺水域,許多研究都是在東沙環礁的潟湖、外環周圍採樣或施放儀器。
水底調查
環礁潟湖區
東沙國際海洋研究站
東沙環礁
2017.05.01
「波士頓地區產學研科技人士與科技部座談會」後記
作者 / 張劭聿/Life Science Nation諮詢顧問公司研究總監。
425期
新任科技部部長陳良基近日率團拜訪波士頓,在波士頓臺灣人生物科技協會(BTBA)及新英格蘭玉山科技協會(MJNE)的邀請下,科技部一行在4月8日於麻省理工學院講堂舉辦了一場公開座談會,吸引波城近百名生醫領域臺灣留學生...
波士頓
生技產業
國際生醫
國際渠道
2017.04.01
生技醫藥之國際合作
作者 / 作者/羅彥清,法人生技中心紀威光博士(產學)、中研...
424期
誠如發現量子能量的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Max Planck)教授,於1919年領取諾貝爾物理獎時,受訪時說了感性與理性兼備的感言:「心智是所有成事的核心矩陣點」。
生技醫藥
國際
2017.03.01
電影攝影的演化—告別膠片到數位的年代
作者 / 林良忠/美國紐約大學電影製作藝術碩士,曾獲得西班牙...
567期
在西元2500 餘年前中國的墨子在墨經裡有8 條論述幾何光學的知識, 闡述了光影、針孔成像、平面鏡、凹面鏡、凸面鏡成像,還說明了焦距和物體成像的關係,這些記載比古希臘 (約西元前330~275 年)歐幾里德 (Euclid of...
影像紀錄
光學
膠捲
電影
2017.03.01
越顯清晰的影像—電影放映科技之現況
作者 / 孫沛立/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色彩與照明科技研究所助理教...
567期
自從1895 年第一部電影在法國公開上映至今,「看電影」已成為人們重要的休閒活動。電影的畫質從早年那閃爍、模糊、晃動、佈滿雜訊的黑白影像,改良為平穩、清晰、層次分明的彩色立體影像。電影的載體也從過去體積龐大的...
影像
電影
科技
畫質
投影機
解析度
2017.01.01
國家重力基準與重力測量
作者 / 彭淼祥/國立交通大學土木博士。李瓊武/國立中央大學...
565期
現代化國家在科學經濟發展中,舉凡航空太空技術、土木工程、海洋科學、度量衡力量標準等領域,皆需應用地球重力場(Gravity Field)資料,並且重力也是國土監測、資源探勘及環境變遷評估等之重要參數。
重力學
國際重力基點
2017.01.01
薄膜科技解密
作者 / 楊承道/淡江大學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碩士畢業,目...
565期
「薄膜」材料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不論食、衣、住、行都離不開它,舉例來說,這幾年流行在家裡裝淨水器來取得更乾淨的飲用水,或許你不知道淨水器的過濾罐裡面就裝了許多薄膜。
薄膜科技
工業
分離技術
2017.01.01
守護家庭無微不至─ 智慧家庭系統
作者 / 蔡宗漢/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博士畢業,現任國立中央...
565期
近年來由於資訊科技的發展,帶動網際網路與電子商務等市場持續成長;而資訊科技能力之提升與行動設備的導入更帶來產業革命與創新,這也使得傳統的服務與商務環境產生重大變革,以數位科技建構之智慧型服務與商務系統之應...
資訊科技
智慧家庭
居家裝置
2016.11.01
科學家如何發現珍稀物種?
作者 / 何宣慶/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副研究員,東華大學合聘副...
563期
目前全球所有魚類種類大約有 31000種左右,每年被科學家發現的新物種不計其數,而真正被描述以及命名的約有300~500種左右。自從200多年前,林奈創立了二名法之後,許多科學家便致力於找尋新的物種,並且探討它們的演化歷...
魚類
演化
物種
2016.11.01
潛入水底,尋找真實Pokémon!
作者 / 李明忠/資深水中攝影人和潛水教練,常年在墾丁地區潛...
563期
自從今年8月「Pokémon GO」在臺提供下載後,迅速發燒,可以看到好多玩家不論白天、夜晚,總是低頭看著螢幕期待怪物的出現,甚至某些地點因為人潮爆多而上了國際新聞,可看出這股虛擬熱潮多麼瘋狂。
Pokémon GO
豆丁海馬
海洋生物
2016.07.01
腦內的三維立體顯微世界
作者 / 林志勇/清華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博士,主要研究果蠅的...
559期
大腦是人體內最精細的器官,是由千億個神經元、比神經元更多的神經膠質細胞(glia cell)和廣泛分佈的血管共同形成的三維結構體。神經元則是目前公認為構成腦的基本功能體。
大腦
神經科學
神經元
神經膠質細胞
突觸
縫隙連接體
神經圖譜
2016.02.01
世界衛生組織:茲卡病毒疫情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作者 / 編輯部
410期
茲卡病毒(Zika virus)最近在中南美洲快速傳遞,在當地已有24個國家出現疫情。世界衛生組織(WHO)緊急委員會在美國時間2月1日開會後公布,正式將茲卡病毒疫情列為「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茲卡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國際公衛緊急事件
2015.12.01
地底水槽探索 微中子震盪
作者 / 張敏娟/任職輔仁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兼任磨課師(...
552期
今(2015)年10 月6 日,諾貝爾遴選委員會宣布物理獎由梶田隆章(Takaaki Kajita)與亞瑟.麥唐納(Arthur B. McDonald)獲獎。表彰他們找到微中子(neutrino)震盪的證據,進而推測微中子具有質量的貢獻。
微中子震盪
諾貝爾物理獎
2015.11.01
2018年重新定義公斤
作者 / 編輯部
551期
從1889年開始至今,「公斤」是以位於法國巴黎國際度量衡局(BIMP)中的國際公斤原器為標準,是現時唯一使用實物作標準的國際單位。
公斤
法國巴黎國際度量衡局
國際公斤原器
普朗克常數
2015.10.01
實驗發現了五夸克粒子,真的嗎?
作者 / 張敏娟/任職輔仁大學物理系副教授、兼任磨課師(...
550期
2015年7月14日,來自瑞士日內瓦的科學新聞:「位於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的大強子對撞機的LHCb實驗,宣稱看到五夸克粒子。」這是真的嗎?
夸克
夸克粒子
基本粒子
五夸克粒子
粒子園區(particle zoo)
夸克模型
2015.10.01
看進骨頭內恐龍胚胎學(下)
作者 / 黃大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藥學博士班,中興大學客...
550期
看進骨頭內恐龍胚胎學(上)受限於版面字數,實在無法多說,有如肚子脹脹,不紓解一下,肯定要爆坑。話說回頭到「看進骨頭內」和「恐龍胚胎學」兩個課題,其實它們都有好多子課題,所需用到的學科包括物理學、光學、力學...
古生物
骨頭
恐龍胚胎
胚胎學
科學研究
2015.09.01
發現第二個地球?
作者 / 辜品高/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物理博士,曾擔任Nature等...
549期
「第二個地球」是如何被發現的呢?當系外行星軌道平面和我們觀測的視線恰巧或幾乎平行的時候,只要行星運轉到我們和母恆星之間時,母恆星光度就會因行星遮掩而些微減弱,此天文現象稱為凌星(planet transit)。天
凌星
克卜勒452b
紅矮星
類地行星
宇宙
2015.09.01
看進骨頭內恐龍胚胎學(上)
作者 / 黃大一/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生藥學博士班,中興大學客...
549期
對於本文的讀者來說,這篇文章可能有些另類,因為我不打算照著學術界的傳統論文方式,言必孔孟那樣硬梆梆、引用好多其它論文註解等等,反而是從科普的角度來著筆,加上自己的實戰經驗,一方面介紹我這些年來所著迷瘋狂的...
恐龍
恐龍胚胎學
骨頭
化石
«
1
2
3
4
»
頁次:
1
2
3
4
資料總數:97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了解本站
隱私權政策
OK